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8年1月2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9] - 公司于2018年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三供一業”中的物业管理及供热的分离移交改革领域[57]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探行者及城市运营服务集成商,坚持新型城镇化聚焦战略[57] - 公司为购物中心、社区商业、写字楼等项目提供全链条商业运营服务[58] - 公司推出红色物业服务品牌“红心碧海”,运用EPCO模式进行老旧小区改造[60] - 公司积极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和智能化水平[6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207.33亿元,同比增长3.4%[2] - 同期毛利51.58亿元,同比下降4.3%;净利润24.89亿元,同比下降9.6%[2] - 行政开支率为8.8%,较2022年的9.7%下降0.9个百分点[2] - 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3.51亿元,同比下降8.7%;核心净利润26.15亿元,同比下降9.5%[2] - 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69.70分,同比下降8.9%[2]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1.92亿元,同比下降6.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约127.12亿元,2022年末约为113.77亿元[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730.02亿元,较2022年末的700.77亿元有所增长[7] - 总负债321.63亿元,较2022年末的301.68亿元有所增加[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客户贡献集团收入的10%或以上[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20,733,133千元,2022年同期为20,055,434千元,同比增长3.38%[25][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3,183,311千元,2022年同期为3,492,866千元,同比下降8.86%[25][26][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为67,736,55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747,749千元,增长4.62%[25][26][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负债为26,334,33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113,247千元,增长4.86%[25][26][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前利润为3,268,247千元,2022年同期为3,570,665千元,同比下降8.47%[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为281,881千元,2022年同期为238,335千元,同比增长18.27%[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94,828千元,2022年同期为294,275千元,同比下降67.77%[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雇员福利费用为7,493,881千元,2022年同期为7,755,493千元,同比下降3.37%[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清洁费用为3,253,951千元,2022年同期为2,748,836千元,同比增长18.37%[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316,436千元,2022年同期为192,511千元,同比增长64.38%[25][26][28]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244.4万元,2022年同期为-8008.5万元[2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77968.6万元,2022年同期为81874.6万元[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9.70分,2022年同期为76.51分[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为69.70分,2022年同期为76.51分[30] - 2022年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合共约12.55亿元,已在2023年8月11日派付[30]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31]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总额为2546993.9万元,2022年6月30日为2842672.5万元[3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396961.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5161万元[3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405294.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4614.2万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839200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56120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895570千元,2022年为431145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023年为352941千元,2022年为110401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884754千元,2022年为862822千元[3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8505544千元,2022年为16865118千元[4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847752千元,2022年为2253565千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4.43%,2022年为4.88%[43] - 2023年6月30日相关债务的担保金额约为770000000元[4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对财务担保计提拨备6598000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约为20,733.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0,055.4百万元增加约3.4%[67] - 期内,公司成本约为15,575.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2%[85] - 整体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5387百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5157.7百万元,降幅约4.3%[86]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6.9%降至2023年同期的24.9%,下降2.0个百分点[8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61.5百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155.9百万元,下降约3.5%[96]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939.1百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1815.6百万元,下降约6.4%,行政开支率从9.7%降至8.8%[97]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238.3百万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281.9百万元,增加约18.3%[100]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294.3百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94.8百万元,下降199.5百万元[101] - 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 - 80.1百万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2.4百万元,增加82.5百万元[103] - 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上半年的818.7百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779.7百万元,下降约4.8%[105]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上半年的2751.9百万元降至2023年同期的2488.6百万元,下降约9.6%[107]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为25469.9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953.4百万元下降483.5百万元[11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174.96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21.383亿元[117]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净额约49.76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下降约4.654亿元[118]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余额约8.84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0.22亿元[120] - 2023年6月30日合同负债约66.83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7.017亿元[12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约65.48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5.716亿元[125]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约73.12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2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8.47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22.536亿元[131]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127.12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3.356亿元,其中人民币占比99.0% [13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109.917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96.623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4倍[134] - 2022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14.40分(相当于15.89港仙),特别股息为每股人民币22.81分(相当于25.17港仙),合共约为人民币1,255,141,000元,于2023年8月11日以港币现金派发[15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15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除「三供一业」业务外,物业收费管理面积9.16亿平方米,较2022年末增加4690万平方米;合同管理面积16.47亿平方米,较2022年末增加4470万平方米[2] - 公司主要经营四个分部:“三供一业”业务以外的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三供一业”业务、城市服务业务、商业运营服务业务[20] - 2023年上半年“三供一业”业务以外的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入151.037亿元,2022年同期为146.00366亿元[23] - 2023年上半年“三供一业”业务收入27.00874亿元,2022年同期为22.30987亿元[23] - 2023年上半年城市服务业务收入23.9429亿元,2022年同期为26.35235亿元[23] - 2023年上半年商业运营服务业务收入5.34269亿元,2022年同期为5.88846亿元[23]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121.875亿元,同比增长约10.9%,占总收入比例提升4个百分点至约58.8%[49] - 除“三供一业”业务外,合同管理面积约为16.466亿平方米,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16亿平方米,分别较去年年底新增约4470万平方米及4690万平方米[50] - “三供一业”业务的物业管理合同管理面积及收费管理面积分别为9290万平方米及8820万平方米[50] - 位于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收费管理面积占比达到43%[5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18.84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比例约为9.1%[52] - 到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2.4%至约3.067亿元[55] - 房地产经纪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1%至约2.27亿元[55] - 本地生活服务收入同比下降约8.2%至约6.811亿元[5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为9.718亿元,在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至约4.7%[56] - “三供一業”业务物业管理收费管理面积约8820万平方米,合同管理面积约929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业务收入约18.887亿元,供热业务收入约8.122亿元,新签项目252个,合同总额7.09亿元[57] - 城市服务实现收入约23.943亿元,成功中标多个城市大物业、产业园运营、城市空间运营、高校服务及医疗后勤项目[57] - 商业运营管理业务分部实现总收入约5.343亿元[58] - 商业运营服务已布局超60个城市,管理超130个项目,成功签约拓展多个项目[59]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12,187.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9%,占总收入比约为58.8%(2022年同期约54.8%)[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费管理面积约为916.0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72.8百万平方米[70]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1,884.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8%,占总收入比约9.1%(2022年同期约10.5%)[71]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为971.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1.8%,占总收入比约4.7%(2022年同期约7.1%)[79] - “三供一业”业务中,物业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收入约为1,888
碧桂园服务(0609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