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26,83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29,131千元人民币增长42.6%[3] - 同期,公司毛利为235,36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66,970千元人民币增长41.0%[3] - 除税前亏损为189,3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72,593千元人民币收窄30.5%[3] - 期内亏损为189,80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72,593千元人民币收窄30.4%[3]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89,80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72,385千元人民币收窄30.3%[3]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90,09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72,236千元人民币收窄30.2%[3] - 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8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0.73元人民币收窄34.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71,26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80,536千元人民币略有减少[7] - 流动资产为846,52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9,29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 - 资产净值为964,90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50,81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326,83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29,131千元[15]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收益为人民币338,067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48,730千元[20]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毛利为人民币236,178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70,787千元[20]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毛利为235,364千元,2022年为166,970千元[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的收益分别为154,187千元、116,577千元和56,072千元,2022年分别为141,002千元、62,736千元和25,393千元[2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20,960千元,2022年为38,381千元[24] - 2023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已变现公允价值负变动为59,940,000元,未变现公允价值正变动为60,882,000元;2022年分别为56,018,000元和66,251,000元[2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46,664千元,2022年为19,008千元[26]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95,178千元,2022年为204,064千元[2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189,808,000元及已发行398,379,000股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2年分别为272,385,000元和374,930,000股[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14,68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682千元[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1年内为107,0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183千元;1至2年2023年为6,313千元,2022年为9,157千元;2至3年2023年为1,099千元,2022年为1,342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14,484千元,2022年为107,682千元;贸易应付款项2023年为107,316千元,2022年为105,501千元;应付票据2023年为17,565千元,2022年为40,689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账龄1年内为119,186千元,2022年为145,467千元;1年后但2年内2023年为5,023千元,2022年为312千元;2年后但3年内2023年为672千元,2022年为411千元[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保持超40%的快速增长[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同比收窄约30%[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326836千元,2022年同期为229131千元[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91472千元,2022年同期为62161千元[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35364千元,2022年同期为166970千元[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89389千元,2022年同期为272593千元[96] - 公司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910万元增加42.6%至2023年同期的32680万元,主要因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模式动物销售及抗体开发收益增加[98] - 销售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220万元增长47.1%至2023年同期的9150万元,与收益增长一致[99] - 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700万元增长41.0%至2023年同期的23540万元,毛利率从72.9%降至72.0%[100]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2年同期的3840万元减至2023年的2100万元,减幅45.3%,主因出售联营公司权益收益降至零[101]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从2022年同期的1020万元减至2023年的90万元,2023年人源化小鼠存货减少约5000只,2022年增长约7700只[10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20万元增加21.9%至2023年同期的2950万元,因薪资增长[10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760万元增长9.2%至2023年同期的11750万元,因A股上市相关支出及折旧摊销增加[105] - 研发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2780万元减少24.3%至2023年同期的24800万元,因研发雇员及直接材料成本减少[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库存现金为5511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2660万元减少,因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107] - 财务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900万元增加145.8%至2023年同期的4670万元,因租赁负债及长期应付款项利息增加[10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贷款约为人民币234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7880万元[1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82,2022年12月31日为1.43[1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97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1330万元[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85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1060万元[11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约1313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348名[113] - 董事会不建议向股东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也无派息[11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基因编辑收益为人民币33,429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9,252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估收益为人民币89,541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5,416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模式动物销售收益为人民币115,219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72,858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抗体开发收益为人民币88,245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1,345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人民币402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60千元[15] 公司业务合作与授权情况 - 公司可向荣昌生物收取YH005许可费,向启德医药收取PD - L1单抗许可费并共同拥有知识产权[41] - 公司与微芯新域就YH008达成大中华区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授权协议,保留大中华区以外全球权益[41] - 公司与ISU ABXIS合作,授予其使用YH003序列构建多套三特异性抗体开发肿瘤治疗剂[45] - 2022年公司与Syncromune签订授权协议,2023年订立技术转让协议,Syncromune已在墨西哥开始Syncrovax疗法临床试验并获初步临床数据[52] - 2023年2月27日,公司与微芯新域达成YH008双特异性抗体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授权协议,微芯新域将支付4000万元首付款、不超3.6亿元潜在研发里程碑付款、不超1.96亿元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净额分级特许权使用费[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达成50项联合开发/已授权转让/转让开发协议[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RenMice平台与20家知名药企达成授权及试验合作协议,受许可人已启动42个项目[78] 公司产品管线及临床试验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建立10项候选药物组成的精选抗体药物产品管线,包括五项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及五项临床前阶段候选分子[39] - 公司产品管线中有三项候选药物与不同合作方有授权转让安排[39] - 澳大利亚YH003联合PD - 1的I期临床试验共26名患者入组,20名在剂量递增阶段,6名在剂量扩大阶段,3名患者部分缓释,6名患者病情稳定,1名患者2022年8月达完全缓释且截至2023年6月30日保持该状态[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YH003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研究共92名受试者入组,一线治疗组47名,二、后线治疗组45名,结果有望2024年公布[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YH003006研究有20名受试者入组接受YH003治疗,用于评估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白蛋白紫杉醇治疗黏膜型黑色素瘤疗效与安全性[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YH003005研究有15名受试者入组接受YH003治疗,处于剂量递增阶段,评估YH003、YH001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情况[44] - 公司2017年开始研发YH003,在澳大利亚进行联合特瑞普利单抗I期试验,在中国进行YH003单药I期试验[43] - 公司分别于2021年6月、8月、11月、10月、11月从美国FDA、TGA、MedSafe、国家药监局及台湾FDA获IND批准开展YH003联合特瑞普利单抗II期MRCT,首例患者2021年12月在澳大利亚给药[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YH004的I期临床试验有14名受试者入选,分别接受0.01mg/kg(n=1)、0.03mg/kg(n=1)、0.1mg/kg(n=3)、0.3mg/kg(n=3)、1.0mg/kg (n=3)及3.0mg/kg (n=3)剂量治疗[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YH001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研究已完成,在不超过4.0mg/kg的剂量下耐受性良好,26名被评估患者中5名局部缓解,11名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为19.2% (95% CI: 6.6, 39.4),疾病控制率为61.5% (95% CI: 40.6, 79.8)[47] - YH001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在不超过6.0mg/kg的剂量下耐受性良好,且在某些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抗肿瘤活性[47] - YH001/KN035SAR101研究预计在美国多中心招募176名患者,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15名患者入组接受研究给药[49] - YH002首次人体研究安全分析集中(n=15)所有级别YH002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7%,2例(13.3%)受试者报告3级或4级与YH001相关的TEAE,3例(20%)受试者报告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50] - YH002单药治疗在高达2.0 mg/kg剂量水平下耐受性良好,基于疗效分析集,经研究者判定的疾病控制率(DCR)为20%[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YH002联合YH001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招募工作已完成,共16名患者入组[51] - YH008预计2023年第3季度开始I期临床患者招募[53] - RC118于2021年8月获澳大利亚I期临床批复,9
百奥赛图-B(02315)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