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达智能(68812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88125安达智能(688125)2024-03-28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拟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121,212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41.56%[5] - 2023年度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亦不送红股[5] 股本信息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80,808,080股[5] 审计报告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东莞市盛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刘飞、何玉姣[12]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47240.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47%[23][2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6.7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1.44%[23][26]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0.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1.29%[23][2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0192.42万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0.03%[24] - 2023年末总资产215464.79万元,较上年同期末增加4.71%[24]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36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83.02%[25][26]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6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92.20%[25][26]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较2022年末减少9.06个百分点[25][26]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9%,较2022年末减少9.53个百分点[25][26]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1.22%,较上年增加9.81个百分点[25]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96.13万元,2022年为546.93万元,2021年为958.35万元[31][32]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13206.88万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99.19万元[36]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40.84万元,同比下降27.47%;净利润2916.70万元,同比下降81.44%[38] - 2023年管理费用5721.39万元,同比增加0.10%;销售费用13089.03万元,同比增加15.13%;研发费用10025.42万元,同比增长34.90%[38]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240.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916.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1.44%[11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7240.84万元,同比下降27.47%;归母净利润2916.70万元,同比下降81.44%;扣非归母净利润1320.57万元,同比下降91.29%[128]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215464.79万元,较期初增长4.71%;归母股东权益190192.42万元,较期初增长0.03%[12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5.13%,因引入优秀销售团队拓展市场;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90%,因引入高端研发人才并加大投入[1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6.25%,因营收减少致应收账款和销售现金减少;投资活动净额同比下降47.25%,因购买理财产品减少[12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4.27%,因上年同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资入账[129] - 专用设备制造业毛利率56.17%,较上年减少3.31个百分点;各产品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31] - 内销毛利率50.89%,同比减少4.08个百分点;外销毛利率60.78%,同比减少2.44个百分点[132] - 直销毛利率56.63%,同比减少2.85个百分点;经销毛利率32.97%[132] - 流体控制设备生产量同比下降3.98%,销售量同比下降33.62%,库存量同比增长14.62%[133] - 自动化设备成本中直接材料及辅料占比68.32%,较上年减少27.52%;人工占比18.48%,较上年增加2.16%[134] - 2023年总成本207,074,502.4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54%[13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6,900.8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6.94%[13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093.56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8.76%[141] - 销售费用130,890,251.1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3%[145] - 研发费用100,254,234.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90%[1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448,544.9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25%[1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5,617,442.6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25%[1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365,565.51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27%[1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493,023,315.07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6.56%[148] - 在建工程43,293,896.39元,较上期期末增长2,664.34%[148] - 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12,614,721.51元,较上期增长78.29%,主要系本期新增长期租赁所致[149]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44,016,755.55元,较上期增长167.52%,主要系取得生产建设项目土地所致[14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36,739,449.28元,较上期增长189.63%,主要系未结算的生产建设项目工程款项增加所致[149]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37,878,272.24元,较上期增长134.41%,主要系预收交付产品义务款项增加所致[149]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5,230,676.86元,较上期增长105.17%,主要系计提未结算费用及生产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增加所致[149]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1,197,699.93元,较上期增长210.90%,主要系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增加所致[15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61,031,400.00元,期末数为1,420,000,000.00元[157] - 报告期投资额未披露,上年同期投资额为30,000,000.00元[155] 行业市场情况 - 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4亿部,同比下降4%;个人电脑出货量2.47亿台,同比下降13%;平板电脑出货量1.353亿台,同比下降10%[39] - 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1,009亿美元,同比下降6%,中国大陆市场逆势增长约8%,达300多亿美元[45]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4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设备及系统平台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用于多领域电子产品智能生产制造[52] - 公司产品包括点胶机、涂覆机等多种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形成多元化产品布局[53] - 流体控制设备可用于多领域产品的多种工艺,实现电子产品贴装和部件组装[54] - 点胶机有多个系列,具备不同用途和特点,如AD系列XY轴采用直线电机,运动精度更高[55] - 涂覆机有iCoat系列,可进行多拼版涂覆和大面积选择性涂覆工艺[56] - 灌胶机适用于多行业功能模块的注胶、灌胶工艺,可实现毫克级别精度灌胶[57] - 等离子设备有真空和常压等离子清洗机,用于清洗多种表面有机物,提高表面附着力[58] - VP系列等离子清洗机可清洗多种表面有机物、去静电,VP - 10L抽真空时间≤15秒,破真空时间≤5秒[59] - 公司产品包括等离子清洗机、固化及智能组装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等[60][61][64] - 固化设备有红外、紫外、热风固化炉,用于不同工序后的固化或烘干[61][62] - ADA智能平台能解决制造业四大痛点,有自感知等特点,可快速形成智能平台设备[61] - 智能组装周边设备包括自动接驳台等,用于生产线连接及货物处理[63] - 公司销售以阀体为主的配件,用于多领域工序环节[64] - 技术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运营维护服务,贯穿智能化生产全生命周期[64] - 公司提供点胶线体、PCBA板涂覆等智能生产解决方案[66]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建立了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的完整业务模式,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盈利[67] - 采购模式按需下达订单,提前采购通用物料,有原材料采购和外协加工模式[68][69] - 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少部分附加值低的简单加工采用委托加工,生产为订单导向型[70] - 公司产品以直接销售为主,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头部客户及其EMS厂商建立稳定合作机制[72] 行业痛点与发展趋势 -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存在自动化设备通用性低等四大痛点,制约电子信息制造业升级[74] - 智能装备制造业下游应用广泛,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快速发展将推动市场容量扩大[75][76] - 我国高端制造业在关键零部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对外依存度较高[77] -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高端制造领域涌现有竞争力企业[78] - 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对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带来持续市场需求[81] - 技术进步使电子信息制造业对电子专用设备柔性化需求提升,消费电子将带来智能制造装备更新换代需求[82] - AI手机可成个人智能助理,推动产业链增值服务增长,AI+XR软硬件将升级,市场空间广阔[83] - 国家推进“双碳”战略,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前景好,公司已储备相关技术并将拓展市场[84]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积累17项核心技术,形成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85] - 高精度点胶技术可实现点胶多方面实时校准,主副阀定位精度可控在0.03mm以内[86] - 多阀同步立体点涂技术运行精度可控制在0.05mm以内,最大支持560*560mm产品一次性加工[86] - 点胶轨迹规划技术图像采集速度最高可达500mm/s,工业相机触发点位位置度偏差在0.01mm以内[86] - 3D曲面喷涂技术可将产品表面不同位置膜厚度差异控制在10%以内,曲面单次成膜厚度最小可达2μm以内[86] - 等离子技术可将产品表面温度稳定控制在40℃以内,清洗后产品表面水滴角可达10°以内[86] - 公司创新研发的1KW常压等离子数字电源发生器可实现用户参数数字编程,功率等可调可控[86] - 公司创新性融合腔体磁场设计及两级点火结构,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和减少能量损失,实现更稳定超低温清洗工艺[87] - 公司固化技术包括UV和热风固化技术,UV固化炉固化深度达10mm,UVA最大1800mv/平方毫米;热风固化控温精度达±5℃以内[87] - 公司驱控一体技术将运动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集成,减少硬件空间,避免信号干扰[87] - 公司围绕ADA智能平台开发嵌入式控制板,满足多样化功能需求[87] - 公司视觉检测技术相机含200万、500万分辨率两款,搭配镜头最高精度达0.018mm/pixel,帧率30fps[87] - 公司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采用SLAM导航,可自主规划路线、避障绕障,协同多机器人作业[88] - 公司数字化产线组态、仿真、控制技术构建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支持多种功能[88] - 公司超快激光技术在多方面具有关键技术优势[88] - 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技术集合6类核心技术,可实现1.5G以上高速度、高精度五轴联动加工[88] - 公司智能仓储技术实现物料流转精准管控,具有4个功能特性[88] 公司研发情况 -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0,025.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22%,提交申请专利49件,累计申请484件[42] - 公司累计立项研发52款传统功能精密阀体,19款已批量导入生产应用;立项智能精密阀体27款,4款已批量导入[47] - 2023年公司对ADA - H智能平台进行多项开发升级,基于该平台的智能柔性组装设备已部分出货[48] - 公司研发出常压尖嘴等离子体等产品,升级传统灌胶机等设备,推出新系列产品[48] - 2023年公司参与国内外行业展览会12场、研讨会11场,推进营销团队搭建,探索新媒体营销渠道[49] - 2023年公司引入多领域专家组建六大研究所,引入高端营销人才,与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42][50] - 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博士后实践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平台为发展和行业拓展注入活力[51] - 2023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外观设计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15项,累计获得专利和著作权367项[90][91]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00,254,234.26元,较上年度增长34.9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22%,较上年度增加9.81%[93] - 公司多个在研项目有进展,如ADA申源产品柔性组装线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TWS全自动组装检测线三条产线进入验收阶段等,预计总投资规模达48,400,000.00元[97][98] - 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33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4.85%,薪酬合计7,807.54万元,平均薪酬23.33万元[101] - 公司建立“前沿技术中心+研究院+研发中心”研发体系,掌握17项核心技术,形成三大核心技术领域布局[103] - 公司自2011年起实现多项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是国内少有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