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海磁材(300224) - 2023 Q4 - 年度财报
300224正海磁材(300224)2024-03-28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8.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5%[1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4%[1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92%[14]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同比增长12.24%[14]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83.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8%[14]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8.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6%[14]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5亿元,同比增长208.92%[102] -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4亿元,同比上升31.74%[102] - 公司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3亿元,同比下降122.59%[102]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为5410.19万元,同比增长8.89%[99] - 公司2023年管理费用为1.15亿元,同比增长23.24%[99]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为3923.79万元,同比增长2550.36%,主要受可转债利息计提影响[99]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2.99亿元,同比下降3.81%[99]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58.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5%[90] - 公司2023年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的材料成本为35.88亿元,占营业成本的75.89%,同比下降5.78%[94] -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材料成本为5133.26万元,占营业成本的68.81%,同比增长7.07%[94]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24.8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2.36%[96] - 公司前5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为36.5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4.13%[11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03亿元,占总资产的11.98%,同比下降3.47个百分点[12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16.29亿元,占总资产的19.44%,同比增加4.54个百分点[12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10亿元,占总资产的14.44%,同比下降2.33个百分点[120] - 存货期末余额为15.31亿元,占总资产的18.27%,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120] - 报告期投资额为3.82亿元,同比下降27.95%[122]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1301.55万元,占研发投入的4.19%[117]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17%[124]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05%[124] - 公司2023年使用募集资金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38,243.32万元[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0,105.32万元(含利息收入)[130] - 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14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2022年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140,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39,510.87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8,243.32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1,321.99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60,105.32万元[145]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体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0,765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8,212.4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2,545.29万元,投资进度为42.22%[146]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60,105.32万元(含利息1,885.60万元),其中60,000.00万元用于购买现金管理产品暂未到期,剩余105.32万元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150] - 公司董事长王庆凯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67万元[192] - 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志强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95万元[192] - 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赵军涛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18万元[192]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彭步庄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28万元[192] - 公司独立董事王吉法、程永峰、李伟金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均为6万元[192] 业务表现 - 公司是全球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获得多项行业荣誉[21] - 公司与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集团的合作日益巩固并不断扩大[22] - 公司致力于推动"智慧智能"和"绿色低碳"产业的进步[21] -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但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26][39] - 公司完成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体交货量449万台套,同比增长29%[39] - 公司现有产能30,000吨,产能利用率东西厂区和福海厂区均为88%,南通基地为46%[30] - 公司南通基地全工序一园化工厂一期产能全线投产,缓解了产能压力[48] - 公司拥有已授权和在审中的发明专利约206件,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 - 公司2023年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销售收入为265,661.90万元[56] - 公司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5.9GW,同比上升102%[46] - 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48] -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由子公司上海大郡负责运营[25]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配套及合作市场,强化研发能力[64] - 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业务收入为57.70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98.23%,同比下降7.36%[90] -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4%[90] - 国内销售收入为3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占营业收入的64.43%[90] - 国外销售收入为20.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4%,占营业收入的35.63%[9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6.5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4.13%[74] - 超轻稀土磁体销量同比增长190%,占公司磁体产品销量的近10%[84] - 钕铁硼永磁材料销售量同比增长12.16%,达到17,178吨[92] -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销售量同比增长2.39%,达到22,720台[92] - 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包括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加大外部人员和应届生招聘和培养力度、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深耕重点项目、保持传统优势领域领先地位、深入研究新兴应用领域、推动“三大核心材料技术”迭代升级、继续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158] - 公司2024年将继续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关注工艺过程、管理过程优化,推进精益转换,深化能源管理工作,提升绿色能源占比,降低单位能耗,减少碳排放[159] - 公司2024年整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技术、质量、管理、供应链和数智化为支撑的成本领先战略,继续提升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172] -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和发展动态,加强市场预判,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努力开拓增量市场并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176] - 公司将继续追踪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通过合理的采购机制、库存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原材料采购成本[161] - 公司将继续强化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积极与客户沟通协商,建立联动定价机制,及时议价[161] - 公司2024年将秉持"成为世界永磁材料行业的领跑者"的企业愿景,响应低碳经济发展号召,提升行业技术水平[169] - 公司将继续从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上海大郡有力支持,努力降低上海大郡持续亏损对公司的影响[177] - 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定销售回款计划,实时跟踪回款情况,确保应收账款回收的安全性[178] - 子公司上海大郡持续亏损,2023年净利润为-37,278,022.74元[168]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195]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可能导致上海大郡持续亏损[19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拥有已授权和在审中的发明专利约206件,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361人增加到2023年的393人,同比增长8.86%[116] - 研发投入金额为3.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9%[117] - 公司2024年将继续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关注工艺过程、管理过程优化,推进精益转换,深化能源管理工作,提升绿色能源占比,降低单位能耗,减少碳排放[159] - 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包括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加大外部人员和应届生招聘和培养力度、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深耕重点项目、保持传统优势领域领先地位、深入研究新兴应用领域、推动“三大核心材料技术”迭代升级、继续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158] - 公司2024年整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技术、质量、管理、供应链和数智化为支撑的成本领先战略,继续提升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172] -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和发展动态,加强市场预判,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努力开拓增量市场并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176] - 公司将继续追踪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通过合理的采购机制、库存管理等措施有效管控原材料采购成本[161] - 公司将继续强化与供应商战略合作,发挥规模采购优势,积极与客户沟通协商,建立联动定价机制,及时议价[161] - 公司2024年将秉持"成为世界永磁材料行业的领跑者"的企业愿景,响应低碳经济发展号召,提升行业技术水平[169] - 公司将继续从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上海大郡有力支持,努力降低上海大郡持续亏损对公司的影响[177] - 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定销售回款计划,实时跟踪回款情况,确保应收账款回收的安全性[178]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195]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可能导致上海大郡持续亏损[195]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长王庆凯持股数为1,928,419股[128] - 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志强持股数为1,169,056股[128] - 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赵军涛持股数为787,537股[128] - 公司董事彭步庄持股数为1,049,292股[128] - 公司独立董事王吉法、程永峰、李伟金持股数均为0股[128]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17%[124]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4.05%[124] - 公司2023年使用募集资金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38,243.32万元[1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60,105.32万元(含利息收入)[130] - 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14亿元人民币[130] - 公司2022年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140,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39,510.87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8,243.32万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1,321.99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60,105.32万元[145]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体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0,765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8,212.4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2,545.29万元,投资进度为42.22%[146]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60,105.32万元(含利息1,885.60万元),其中60,000.00万元用于购买现金管理产品暂未到期,剩余105.32万元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150] - 公司董事长王庆凯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67万元[192] - 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志强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95万元[192] - 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赵军涛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18万元[192]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彭步庄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28万元[192] - 公司独立董事王吉法、程永峰、李伟金2023年税前报酬总额均为6万元[192]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出口占比较大,若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或贸易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对公司外销业务的拓展及盈利产生不利影响[160] - 公司已与主要供应商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保障了主要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160] - 子公司上海大郡持续亏损,2023年净利润为-37,278,022.74元[168]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195]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可能导致上海大郡持续亏损[195] 投资者关系 - 公司2022年度报告解读会议于2023年3月28日和29日分别与民生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泰证券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179] - 公司2022年度报告解读会议于2023年3月29日与中金公司进行电话沟通[179] -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调研于2023年4月25日与华泰证券、工银瑞信进行实地调研[179] 其他 - 公司自有资金委托银行理财收益为976.47万元人民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