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龙地产(01238) - 2023 - 年度业绩
01238宝龙地产(01238)2024-03-27 20: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7年7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9年10月14日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物业开发等相关业务[10]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天龙控股有限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许健康先生[10] - 公司已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4周年[113] - 截至2024年3月27日,公司执行董事为许健康先生、许华芳先生、肖清平先生、施思妮女士及张洪峰先生[113] - 截至2024年3月27日,公司非执行董事为许华芬女士[113] - 截至2024年3月27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魏伟峰博士、梅建平博士、丁祖昱博士及刘晓兰女士[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入约为229.04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27.0%[1] - 2023年总资产为2148.05819亿元,2022年为2337.50678亿元[3] - 2023年总权益为553.1884亿元,2022年为626.01594亿元[5] - 2023年总负债为1594.86979亿元,2022年为1711.49084亿元[6] - 2023年年度亏损为25.7728亿元,2022年为盈利16.13567亿元[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亏损约为11.48亿元,由盈转亏[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64.1分,2022年为盈利9.9分[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亏损25.77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35.03亿元[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和非流动借款分别为293.83亿元和294.3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受限制现金)为77.35亿元[13] - 2023年集团总年度收入为22,903,847千元,2022年为31,377,857千元[24] - 2023年集团年度亏损为2,577,280千元[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收入为31,377,857千元人民币,年度利润为1,613,567千元人民币[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为214,805,819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59,486,979千元人民币[28][3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总资为233,750,678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71,149,084千元人民币[30][32] - 2023年资本开支为2,331,669千元人民币,2022年资本开支为2,693,367千元人民币[29][30] - 2023年在共同控制实体之权益为5,560,278千元人民币,在联营公司之权益为4,003,382千元人民币[29] - 2022年在共同控制实体之权益为4,650,663千元人民币,在联营公司之权益为5,214,238千元人民币[30]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金融资产为50,32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0,791千元人民币[31] - 2023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2,576,79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713,294千元人民币[31] - 2023年递延所得税负债为7,428,16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817,109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即期借贷为29,383,30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9,685,552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末投资物业总计账面价值为78,946,839千元,较2022年末的80,688,538千元有所下降[34] - 2023年末贸易应收款为2,401,005千元,较2022年末的3,488,267千元减少[35] - 2023年就贸易应收款总额计提拨备313,462千元,2022年为153,455千元[37] - 2023年末计入非流动负债之借贷为29,436,754千元,较2022年末的43,406,681千元减少[39] - 2023年末总借贷为58,820,060千元,较2022年末的63,092,233千元减少[40] - 2023年末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为42,003,157千元,较2022年末的44,981,149千元减少[41] - 2023年末贸易应付款中90日内的为8,016,515千元,2022年为8,131,866千元[42] - 2023年投资物业添置1,785,613千元,2022年为2,003,754千元[3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中90日内的为1,288,634千元,2022年为1,996,494千元[37] - 2023年末银行借贷(有抵押)为32,409,395千元,2022年为36,268,819千元[39] - 2023年物业销售成本为17371574千元,2022年为18034228千元[43] - 2023年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 - 293495千元,2022年为 - 960537千元[44]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351074千元,2022年为2408614千元[45]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16920千元,2022年为2557548千元[4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53089千元,2022年盈利407749千元[5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64.1分,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9.9分[53] - 2023年集团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2,904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27.0%[67] - 2023年销售成本约2045亿元,较2022年下降约4.9%[72] - 2023年毛利约24.53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75.2%,毛利率为10.7%,较2022年下降约20.8个百分点[73][74]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17.09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6.21亿元[75] - 2023年销售及营销成本及行政开支约21.13亿元,较2022年下降约21.3%[76] - 2023年采用权益法核算之投资之分佔税后利润约12.37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00.8%[7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6.17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75.9%[7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6.53亿元,2022年为应占利润约4.08亿元,由盈转亏[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64.1分,2022年为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9.9分,由盈转亏[80] - 2023年度核心亏损约为人民币904百万元,2022年核心盈利约人民币3,676百万元,由盈转亏[8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亏损约为人民币1,148百万元,2022年为应占核心盈利约人民币2,451百万元,由盈转亏[80]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合共约为人民币9,246百万元,较2022年底减少约21.7%[81]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58,820百万元,较2022年底减少约6.8%[82] - 2023年12月31日净负债比率约为89.6%,2022年12月31日约为81.9%[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利息开支约为人民币4,518百万元,较2022年底下降约5.6%,实际利率由2022年的6.36%升至2023年的6.48%[8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将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78,831百万元的资产抵押获取借款[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提供财务担保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0,173,675千元,物业发展支出订约但未拨备为人民币9,904,210千元[89][9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非人民币金融资产或负债约为人民币234.92亿元,主要为以美元或港元列值的借款[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全职雇员9234名,较2022年的10046名减少[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19.87亿元[95] - 2023年度公司产生净亏损人民币25.77亿元,2023年末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35.03亿元[105] - 2023年末公司流动和非流动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93.83亿元和人民币294.3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不包括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77.35亿元[10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合约销售额约为275.24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97.9982万平方米[1] - 集团分为物业开发、物业投资、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四大业务分部[23] - 2023年物业销售收入为17,737,075千元,2022年为26,480,586千元[24]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813,970千元,2022年为1,740,857千元[24] - 2023年提供商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2,267,433千元,2022年为2,109,653千元[24] - 2023年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收入为1,085,369千元,2022年为1,046,761千元[24] - 2023年公司连同联营公司及共同控制实体合约销售额约为275.24亿元,2022年约为409.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1979982平方米,2022年为2724167平方米[58] - 2023年公司合约销售业态中,商业销售面积728176平方米,销售金额75.66296亿元,平均售价10391元/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1251806平方米,销售金额199.57433亿元,平均售价15943元/平方米[5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用于投资的物业建筑面积合共约821.5509万平方米,较2022年增加约6.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及管理的购物中心达62家,另管理8家轻资产购物中心[6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拥有8家国际品牌酒店和11家自创品牌连锁酒店[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优质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为2194万平方米,其中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物业约为1885万平方米,持作未来发展物业约为309万平方米[6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土地储备约67.4%分布于长三角地区[62] - 2023年物业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7,73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33.0%[68] - 2023年已出售及交付建筑总面积1331.303万平方米,总金额177.37亿元,平均售价13323元/平方米,其中商业350.842万平方米,金额27.23亿元,住宅980.461万平方米,金额150.14亿元[69]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8.14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4.2%;商业运营及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2.68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7.5%;两者合计约40.82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6.0%[70] - 2023年其他物业开发相关业务收入约10.85亿元,较2022年上升约3.7%[71] 债务重组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26日,持有范围内债务约77.9%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1] - 2024年2月23日,公司与范围内债务持有人特别小组成员签订重组支持协议[15] - 2024年3月26日下午五时正,持有范围内债务约77.9%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15] - 2024年3月26日下午五时正,持有范围内债务约77.9%的债权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96] 会计政策相关 - 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部分金融资产和投资物业按公允价值列账[12] - 集团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新订立及修订本[17] - 集团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事项[19] - 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修订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正评估潜在影响[20][2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多项准则修订本生效时间不同,分别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