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高控股(00412) - 2023 - 年度业绩
00412山高控股(00412)2024-03-27 21:4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55.2905亿港元,2022年为41.93421亿港元[1] - 2023年毛利为24.72735亿港元,2022年为22.61532亿港元[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6.08503亿港元,2022年亏损155.6万港元[2]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5.47697亿港元,2022年为1.70294亿港元[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25港仙,2022年亏损7.61港仙[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55.37804亿港元,2022年为412.0219亿港元[4]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72亿港元,2022年为277.55419亿港元[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10.98322亿港元,2022年为183.01999亿港元[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88.92318亿港元,2022年为155.74778亿港元[5]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5048095千港元,2022年为372952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5.35%[24] - 2023年总收益为5529050千港元,2022年为419342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1.85%[24]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90588千港元,2022年为12596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1.30%[25]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524688千港元,2022年为91885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5.93%[25] - 2023年已确认/拨回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 - 31236千港元,2022年为168173千港元[25] - 2023年融资成本为2068058千港元,2022年为163057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6.83%[26]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333481千港元,2022年为269610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3.70%[26] - 2023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允值亏损净额为543062千港元,2022年为1188877千港元[2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60806千港元,2022年所得税抵免为171850千港元[27] - 2023年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15,092千港元,2022年虧損458,067千港元[34] - 2023年按公允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資產非流動資產為1,373,466千港元,流動資產為2,412,219千港元;2022年非流動資產為1,270,726千港元,流動資產為3,248,546千港元[35] - 2023年按公允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為1,108,487千港元,2022年為3,370,194千港元[37] - 2023年應收融資租賃賬面值為405,582千港元,2022年為511,746千港元[38] - 2023年應收貸款為4,388,417千港元,減值虧損撥備555,999千港元,扣除減值後為3,832,418千港元;2022年應收貸款為3,869,964千港元,減值虧損撥備451,210千港元,扣除減值後為3,418,754千港元[38] - 2023年合約資產為844,857千港元,2022年為1,086,746千港元[39] - 2023年用以計算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虧損)之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6,019,431千股,2022年為6,021,561千股[34]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3,012,205千港元,2022年为14,822,208千港元[4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不计应收电价补贴且扣除减值亏损拨备)为1,934,698千港元,2022年为2,436,089千港元[42] - 2023年应收电价补贴(扣除减值亏损拨备)为6,894,732千港元,2022年为5,938,240千港元[42]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485,817千港元,2022年为1,941,813千港元[44] - 2023年应付票据约零港元,2022年为33,390,000港元[45] - 2023年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500,000,000千股,金额为500,000千港元;2022年股份数目为500,000,000千股,金额为500,000千港元[46] - 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6,019,431千股,金额为6,019千港元;2022年股份数目为6,019,431千股,金额为6,019千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727.38亿港元,负债总值约538.45亿港元,资产净值约188.92亿港元[5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约55.29亿港元,同比上升约31.85%;毛利约24.73亿港元,同比上升约9.34%;年内溢利约5.48亿港元,同比上升约221.62% [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57.19亿港元,2022年为43.93亿港元;资产总额约727.38亿港元,2022年为689.58亿港元;借贷总额约457.72亿港元,2022年为437.87亿港元[7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60.19亿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已发行股份,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总额约为10.02亿港元,2022年为3605.3万港元[7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贷约302.15亿港元,2022年为267.67亿港元;债券约66.29亿港元,2022年为85.21亿港元;其他借贷约89.28亿港元,2022年为84.99亿港元[7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62.93%,2022年为63.50%[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开发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材料及设备成本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约2.43亿港元,2022年为3.54亿港元;向合营企业注资的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约2.92亿港元,2022年为3.21亿港元[8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2226人,去年同期2077人[9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从事产业投资、标准化投资业务、非标投资业务及牌照金融服务[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有四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分别为产业投资、标准化投资、非标准投资、牌照金融服务分部[14][15][16] - 2023年产业投资分部收益4,975,462千港元,2022年为3,644,436千港元;2023年标准化投资分部收益125,754千港元,2022年为191,281千港元;2023年非标准投资分部收益243,671千港元,2022年为212,851千港元;2023年牌照金融服务分部收益184,163千港元,2022年为144,853千港元;2023年集团总收益5,529,050千港元,2022年为4,193,421千港元[19] - 2023年产业投资分部业绩2,076,392千港元,2022年为1,713,054千港元;2023年标准化投资分部业绩 -762,024千港元,2022年为 -941,582千港元;2023年非标准投资分部业绩 -376,134千港元,2022年为 -133,568千港元;2023年牌照金融服务分部业绩 -82,195千港元,2022年为 -571,344千港元;2023年集团总业绩856,039千港元,2022年为66,560千港元[19] - 2023年未分配收入12,903千港元,2022年为14,805千港元;2023年未分配融资成本 -53千港元,2022年为 -201千港元;2023年未分配开支 -118,833千港元,2022年为 -107,492千港元[19] - 2023年应占合营企业业绩 -89,647千港元,2022年为 -5,916千港元;2023年应占联营公司业绩 -51,906千港元,2022年为30,688千港元[19] - 2023年未分配收入中汇兑收益约2,881,000港元,2022年为14,805,000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约10,000,000港元,2022年为零港元[20] - 2023年未分配开支中雇员福利开支约101,353,000港元,2022年为72,974,000港元;折旧约17,420,000港元,2022年为10,064,000港元[21] - 报告期内,产业投资业务分部盈利约20.8亿港元,去年同期约17.1亿港元[61] - 报告期内,标准化投资业务按公允价值计亏损约4.52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9.54亿港元[65] - 报告期内,非标准投资业务亏损3.76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34亿港元[67] - 报告期内,牌照金融业务亏损822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71亿港元[68]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本年度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9] - 部分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待定,董事预期未来应用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0][11]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23年和2022年因集团有足够税务亏损抵扣应课税溢利,未作香港税项拨备[28][29][3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無新加坡稅項撥備[32] - 公司多间附屬公司因從事光伏及風力發電站業務等享有中國大陸企業所得稅豁免及減免[31] 股息相关 - 2023年和2022年均未派發股息[3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股息,去年同期也无股息[98] 股份相关 - 2022年7月公司实施股份合并,将每四股每股面值0.00025港元的已发行及未发行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的合并股份[46] - 2022年8 - 10月公司回购及注销2,513,000股及402,000股股份,合共约9,701,000港元[47] 业务运营及战略相关 - 2023年公司推动业务向新兴产业投资控股转变,战略入股世纪互联,打造“绿电 + 算力”生态闭环[57] - 2022年公司控股并购山高新能源,过去一年为其引入50亿元战略投资,新增风电及光伏开发指标约1.62GW [59] - 公司在竞争中获取387.5MW山东省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开创自主开发优质成体量项目先河[59] - 2023年12月公司战略入股世纪互联,其在全国30多个城市运营超50座数据中心,拥有超87,300个机柜,为7,000多家企业客户服务[60] - 2023年中国及香港股票市场延续弱势,恒生指数创近12年新低,标准化投资团队持仓侧重中国资产,业绩相对跑赢恒生指数[62] - 美联储加息推动基准利率上行,国内房地产市场下行,中资美元债波动加剧,标准化固收组合收益整体稳定[63][64] - 2023年集团以化解存量风险为非标投资业务首要任务,多措并举压降信用敞口,多个项目有重大突破[66] - 2024年海外流动性收缩接近尾声,中美经济周期有望共振上行,带动全球风险资产回暖[69] - 公司将抓住战略入股世纪互联机遇,推进“新能源+”新业态培育,深化与控股股东战略协同[72] 收购及增资相关 - 2024年1月5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北清智慧以8亿元(含2亿元股权转让代价和6亿元南阳清电债务)收购南阳清电全部股权并偿还其最高6亿元债务[48] - 2024年3月20日,山高新能源与关联方订立投资协议成立合营企业,出资总额4500万元,山高新能源出资1350万元占30% [48] - 2023年1月1日完成收购商丘宁电新能源、兰考金风清电新能源及沈丘颍电新能源全部股权权益,收购代价分别为人民币1.44亿元、55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