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脑科学(02172) - 2023 - 中期业绩
02172微创脑科学(02172)2023-08-30 18: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299.2百万元,同比增长45.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32.6百万元,同比增长64.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溢利为82.2百万元,同比增长505.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8.0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11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20元[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27.5百万元,较2022年底略有减少[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649.7百万元,同比增长4.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人民币299.2百万元,同比增长45.2%[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溢利为人民币82.2百万元,同比增长505.2%[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达人民币58.0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4,041,000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92,352,000元[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82,658,100股,去年同期为461,397,840股[1] - 公司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06.0百万元增加45.2%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99.2百万元[67] - 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17.5百万元增加76.0%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06.8百万元[68] -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47.7百万元增加17.1%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55.8百万元[68]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444千元增加1,459.5%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6,924千元[68] - 通路产品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9.6百万元减少27.7%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8.6百万元[68] - 其他业务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804千元增加25.4%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008千元[68] - 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41.5百万元增加64.4%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32.6百万元[70] - 毛利率从2022年同期的68.7%上升9.1个百分点至2023年6月30日的77.8%[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141.2百万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1,040.9百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报告期内的经营活动盈利[88] 收入来源 - 公司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市场份额领先产品(如Tubridge®密网支架)的市场渗透率提升,以及新产品的市场开拓[3] - 公司主要通过微創神通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展业务,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99,193千元,同比增长45.2%[12] - 2023年上半年医疗器械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98,185千元,同比增长45.3%[1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收入为人民币284,158千元,同比增长46.3%[12]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境外收入为人民币15,035千元,同比增长27.3%[1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18,198千元,同比增长276%,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和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13] - 公司国际业务实现海外收入人民币15.0百万元,同比增长27.3%[32] - 公司产品已在12个海外国家实现商业化,涵盖半数全球神经介入手术量排名前十的国家[32] - 公司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206.8百万元,同比增长76.0%[36] - 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约5580万元,同比增长约17.1%[43]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约690万元,同比增长约1459.5%[47] - 通路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约2860万元,同比下降约27.7%[53] 产品市场表现 - 公司产品累计在全国超过2,800家医院获得临床应用,涵盖超过1,400家三级医院[29] - 公司产品累计支持约145,000台神经介入手术[2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产品新开拓超过200家医院,其中县级医院占100家以上[29] - Tubridge®密网支架报告期内在二线及基层医院新增进入超过150家医院,累计覆盖超过940家医院[29] - NUMEN®彈簧圈报告期内新增进入超过150家医院,累计在超过730家医院获得临床应用[29] - Bridge®椎動脈藥物支架报告期内新增进入超过230家医院,累计覆盖超过820家医院[30] - U-track®支撐導管报告期内临床使用量同比增长超过150%[30] - 公司Tubridge®密网支架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45%,居国产品牌第一[36] - 公司NUMEN®弹簧圈已在12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并获得高度评价[37] - 公司NUMEN®弹簧圈应用于小于5mm动脉瘤的研究结果发表于《BMC Surgery》期刊[37]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颅内支架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超过60%[43]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8%,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50%)发生率仅为3.7%[4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84.5百万元,同比增长72.0%[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人民币84,531千元,同比增长71.9%[15] - 公司Tubridge®密网支架治疗中小型及颅内宽颈动脉瘤的PARAT MINI临床研究完成全部病例入组[39] - 公司Tubridge Plus®密网支架的上市前临床试验PARAT PLUS研究完成全部病例入组[39] - 公司NUMEN Silk®弹簧圈于2022年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为新一代超柔软的电解脱弹簧圈[38] - 公司WILLIS®覆膜支架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颅内覆膜支架[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65名研发人员,其中超过55%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96项授权专利,包含44项海外专利,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8项,包含1项海外专利[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产品的原材料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61] - 研发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49.2百万元增加71.9%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84.5百万元[71] 成本与支出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分销成本为55.9百万元,同比增长65.9%[4] - 2023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人民币21,423千元,同比增长1.4%[15] - 销售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64.4百万元增加3.3%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66.6百万元[69] - 分销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3.7百万元增加65.9%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55.9百万元[72] - 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1.7百万元减少11.2%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8.2百万元[73] - 其他净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4.8百万元增加276.0%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8.2百万元[74] - 融资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89.5百万元减少97.8%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0百万元[76]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为人民币31,520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0,071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账款为人民币4,806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283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66,137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0,216千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计费用为人民币19,816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2,583千元[21]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14.7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173.5百万元[79] - 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5.3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57.5百万元[8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88.7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208.6百万元[81] 税务与政策 - 微創神通醫療科技(上海)因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6] - 公司预计2024年1月1日后将受到第二支柱模型规例的影响,导致超额利润按最低税率15%缴纳税款[17] 其他财务信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股份奖励计划购回自身普通股517,000股,已付代价为人民币8,310千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总额为人民币266,444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66,053千元[24]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购买成本合计36,450,000美元,年化收益率为1.6%或1.5%至4.5%[24] - 公司于上市日期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278.1百万港元[9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研发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