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脑科学(02172) - 2023 - 年度业绩
02172微创脑科学(02172)2024-03-27 22:37

财务业绩 - [2023财年公司收入6.656亿元,较2022财年增长21.6%][2] - [2023财年公司毛利5.11791亿元,较2022财年增长30.2%][2] - [2023财年公司净溢利1.346亿元,较2022财年扭亏为盈][3] - [2023财年公司经调整净溢利1.95438亿元,较2022财年增长49.5%][2] - [2023年公司收入为665,624千元,较2022年的547,350千元增长21.61%,年内溢利为134,581千元,而2022年为亏损24,678千元][47] - [2023年公司毛利为511,791千元,较2022年的393,000千元增长30.23%][47] - [2023年每股盈利为0.25元,2022年每股亏损为0.04元][47] - [2023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45,785千元,2022年为亏损36,453千元][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28,097千元,较2022年的532,315千元增长17.99%][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332,544千元,较2022年的1,284,685千元增长3.72%][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49,249千元,较2022年的243,800千元增长2.23%][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638,251千元,较2022年的1,485,651千元增长10.27%][50] - [2023年医疗器材销售收入为663,604千元,较2022年的545,867千元有所增长;其他来源收入中,毛租金为2,020千元,较2022年的1,483千元增长][56] - [2023年主要客户A、B、C、D收入分别为198,448千元、145,078千元、142,786千元、106,322千元,2022年分别为147,508千元、137,452千元、67,624千元、108,067千元][57] - [2023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为633,931千元,较2022年的525,440千元增长;中国境外收入为31,693千元,较2022年的21,910千元增长][61] - [2023年其他净收入为40,035千元,较2022年的32,921千元增长,其中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5,567千元,政府补助为18,607千元等][62]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727千元,较2022年的99,422千元大幅减少,主要是其他金融负债利息从94,782千元降至0千元][63] - [2023年员工成本为180,869千元,较2022年的160,428千元增长,包括设定提存退休计划供款13,860千元等][64] - [2023年研发支出为199,665千元,资本化至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为34,532千元,研发净支出为165,133千元,较2022年的123,270千元增长][66] - [2023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为27,470千元,较2022年的20,352千元增长,其中当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年度拨备为26,947千元][67] - [2023年税前溢利为162,051千元,2022年为亏损4,326千元;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27,470千元,2022年为20,352千元][72] - [2023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盈利为145,548千元,2022年为亏损21,765千元][75] - [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82,658千元,2022年为517,543千元][76] - [联营公司Rapid Medical 2023年收入为157,262千元,年内亏损104,850千元;2022年收入为108,110千元,年内亏损114,870千元][78]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187,374千元,2022年为26,688千元][80]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62,765千元,2022年为35,256千元][82] - [2023财年公司收入为6.65624亿元,较2022财年的5.4735亿元增加21.6%,主要因产品市场拓展、新获批产品准入及海外业务增长][91][92] - [按产品类别,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4.25267亿元,同比增42.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品收入0.25683亿元,同比增394.2%等][92] - [2023财年销售成本为1.538亿元,较2022财年的1.544亿元减少0.3%,因供应链改善和规模效应][93] - [2023财年毛利为5.118亿元,较2022财年的3.93亿元增加30.2%,毛利率为76.9%,较2022财年上升5.1个百分点][94] - [2023财年研发成本为1.651亿元,较2022财年的1.233亿元增加34.0%,因研发项目增加][95] - [2023财年分销成本为1.107亿元,较2022财年的0.868亿元增加27.6%,因市场分销活动恢复和海外业务投入扩大][95] - [2023财年行政开支为0.561亿元,较2022财年的0.677亿元下降17.0%,因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和费用口径调整][96] - [2023财年其他净收入为0.4亿元,较2022财年的0.329亿元增加21.6%,因利息收入增加0.66亿元][97] - [2023财年其他经营成本为0元,2022财年为0.265亿元,2022年为上市开支,2023年无该开支][98] - [融资成本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9940万元减少96.3%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370万元,主要因2022财年A轮融资优先股导致的其他金融负债利息停止计提][99] - [所得税费用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2040万元增加35.0%至2023财年的人民币2750万元,主要由于税前经营利润增加][102] - [2023财年净溢利为人民币1.34581亿元,2022财年亏损人民币2467.8万元;期内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溢利为人民币1.95438亿元,较2022财年的人民币1.30696亿元增长49.5%][104] - [存货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47亿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1亿元,因业务规模扩大提升储备][106] - [流动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530万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280万元,因业务增长带来贸易应收款项增加][10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887亿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131亿元,因原材料采购和业务增长导致][108] - [2023财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220万元,包括无形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对Rapid Medical投资成本为275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919亿元),持有其22.3%股份,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为人民币1.037亿元,占总资产5.3%;2023财年Rapid Medical亏损149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49亿元),公司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380万元,并计提减值亏损人民币3020万元][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为人民币6140万元,与办公场所、制造及研发设施租赁物业有关][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或然负债][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2120万元,较2022年的82790万元减少,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38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332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330万元][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为零,资本负债比率降至3.7%,2022年为5.7%][1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0.833亿元,2022年为10.409亿元,且无抵押资产][116] - [2023财年,集团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116] - [2023财年,除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以831万元购买51.7万股股份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1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财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1港元][3]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1港元,股东可选择以股代息,待股东大会批准及联交所批准后,预计2024年8月22日前后派发][127] - [若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末期股息,公司将于2024年7月23日前后刊发以股代息计划详情通函][128]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21日至26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权利,最后登记日期为2024年6月20日下午4时30分][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建议末期股息待股东批准,公司将于2024年7月3日至5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最后登记日期为2024年7月2日下午4时30分][130] 市场地位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的份额跃升至第四,稳居国产第一][7] - [公司Tubridge®密网支架2023年在中国市场份额居国产品牌第一,弹簧圈产品2023年在中国市场份额攀升至前五位(按植入量计算)][18] - [按2023年植入量计算,APOLLO™颅内支架在颅内狭窄治疗领域及椎动脉狭窄治疗领域分别排名第一(约60%)及第二(约50%),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约60%)][25][26] - [按2023年植入量计算,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在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约50%,植入成功率为98%,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50%)发生率仅3.7%][27] 核心技术与产品 -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设计及制造技术平台,开发出多款“第一”或“唯一”产品][7] - [截至公告日,公司有18款中国获批商业化产品,12款在研产品,4款产品纳入绿色通道排名第一][14] - [2023年初至公告日,公司五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Neurohawk®取栓支架2代及远端保护伞注册申请已递交审批,Tubridge®系列密网支架多个临床项目取得重大进展][15] - [公司多款产品在不同年份获得国家药监局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批准,部分产品预计在2024 - 2028年获批][16] - [公司累计拥有11款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管线,其中5款已获批商业化,覆盖关键治疗领域][18] - [NUMEN®弹簧圈2020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已在17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19] - [NUMEN®弹簧圈有177种规格,2023年6月其应用于小于5mm动脉瘤研究结果发表,临床效果达国际先进水平][19] - [NUMEN Silk®弹簧圈2022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提升填充及收尾流畅性,降低动脉瘤破裂风险][20] - [Tigertriever®取栓支架于2023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Tigertriever® 13支架于2022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31] - [WAVE - track™抽吸导管于2023年8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神经血管球囊引导导管于2024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32][33] 市场推广与销售 - [2023年度公司坚持销售渠道下沉战略,加快全球业务布局,业绩高速增长][8] - [截至2023年末,治疗方案推广团队有85名员工,平均行业经验超12年,与400家经销商合作,产品在超3000家医院临床应用,支持约167000台神经介入手术][9] - [2023年产品新开拓超400家医院,其中县级医院约200家][9] - [Tubridge®密网支架报告期内新增约250家医院,累计超1000家;NUMEN®弹簧圈新增超350家医院,累计超900家][9][10] - [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2023年新增约500家医院,累计超1000家,临床使用量较上年增长超一倍;APOLLO™颅内支架新开拓约300家医院,累计超2100家][10] - [U - track®支撑导管报告期内临床使用量同比增长约120%][10] - [2023年“神雕飞燕”团队新开拓基层医院约200家,累计覆盖超800家医院;“百脑神通”累计为130位术者提供培训][11] - [2023财年国际业务海外收入3170万元,较上年增长44.6%,在APAC、EMEA、LATAM地区销售收入成倍增长][12] - [截至2023年末,产品在17个海外国家商业化,日本NUMEN®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