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收益为7.998亿港元,较2022年的6.960亿港元增加15%[2] - 2023年毛利为5.183亿港元,较2022年的4.491亿港元增加15%,毛利率稳定于65%[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8300万港元,较2022年的4700万港元增加77%[2] - 2023年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9040万港元,较2022年的4610万港元增加96%[2] - 2023年每股亏损3.23港仙,2022年为1.65港仙[2] - 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改善至12.8%,2022年12月31日为14.4%[3] - 2023年经营业务亏损4556万港元,2022年溢利1862万港元[6]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5618.6万港元,2022年亏损2699.1万港元[7]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8.72323亿港元,2022年为26.27259亿港元[9]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4.61306亿港元,2022年为15.17492亿港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9040.1万港元[14] - 2023年综合收益为799,757千港元,2022年为695,997千港元;2023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82,608千港元,2022年为46,685千港元[33] - 2023年非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财务费用总额为53,000千港元,2022年为48,654千港元;2023年已资本化并列入在建工程之财务费用年率介乎4.77%至7.52%,2022年为1.81%至6.13%[34] - 2023年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为132,047千港元,2022年为108,016千港元[35] - 2023年存货成本为38,740千港元,2022年为33,571千港元;2023年服务提供成本为234,129千港元,2022年为212,351千港元[35]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本年度估计应课税溢利16.5%计算,2022年相同;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按本年度估计应课税溢利17%计算,2022年相同[38][40] - 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7,793千港元,2022年为抵免537千港元[38]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90,398,000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799,669,050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46,146,000港元和2,799,669,050股[4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一个月内为13,718千港元,一个月以上但两个月内为2,364千港元,两个月以上但三个月内为761千港元,三个月以上为1,719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4,737千港元、1,640千港元、733千港元和1,514千港元[4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73582千港元,2022年为73745千港元[44] - 公司2023年收益增加15%至7.998亿港元,2022年为6.960亿港元[47] - 2023年集团综合收益7.998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5%,总入场人次增加20%[70] - 2023年集团毛利5.183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15%[7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资产达14.613亿港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603亿港元,2022年为2.915亿港元,已抵押银行结余为3550万港元,2022年为790万港元,年内偿还银行借款7750万港元,债务净额从2022年的2.171亿港元增至2.791亿港元[76]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维持在12.8%,2022年为14.4%;净资产负债比率维持在8.1%,2022年为6.1%;现金对银行贷款比率为36.5%,2022年为57.3%[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年度亏损9040.1万港元[99][10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2.84953亿港元[99][100] - 报告期起计12个月内,集团应付银行贷款为1.04306亿港元[99][10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已抵押存款合共1.6028亿港元[99][1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影放映业务2023年占公司总分部收益的96%[50] - 2023年电影放映分部收益增加15%至11.888亿港元,总入场人数增加20%至1880万,平均票价由69港元减至68港元[5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新加坡及台湾维持43家电影院及356块银幕的运营网络,新加坡嘉华影城和台湾威秀影城分别占当地票房的49%及44%[51] - 2023年香港业务入场人次增加24%至210万,票房收入增加16%至1.431亿港元,但业务录得亏损2410万港元[56] - 新加坡业务2023年占公司总分部收益的51%,嘉华影城运营网络涵盖16家电影院及122块银幕,占全国已安装银幕总数的46%,占全年总票房收入的49%[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香港、新加坡、台湾影城数目分别为9家、16家、18家,银幕数目分别为35块、122块、196块,入场观众分别为210万、500万、1180万[54] - 2023年嘉华净票房收入614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9%,入场人数增加6%达500万[58] - 2023年嘉华餐饮收入2660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7%[58] - 2023年新加坡业务分部溢利4890万港元,2022年为3120万港元[58] - 2023年平均净票价12.4新加坡元,较2022年改善3%[60] - 2023年台湾影城入场观众1180万人,净票房收入31亿新台币,较2022年分别增加27%和27.2%[62][63] - 2023年威秀占台湾总票房44%[62] - 2023年集团电影发行及制作业务收益39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7%[67]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2023年公司关闭香港一家电影院共2块银幕,在新加坡开设两家电影院共10块银幕,在台湾开设一家电影院共14块银幕,并预计2024 - 2025年在台湾开设两家电影院共33块银幕[48] - 公司苏州首家360剧院于2023年下半年开业[49] - 威秀预计于2024 - 2025年在台湾开设两家新影院共33块银幕[82] - 集团与苏州及西安地方政府签订协议运营4家剧院,第一家已于2023年下半年在苏州开业,下一家预计2024年开业[83][84] 公司客户与业务管理 - 集团客户基础分散,无客户交易占集团收益超10%[28] - 集团按地区管理业务,报告分部包括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和台湾[29] 会计准则应用与会计政策变更 - 集团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第1号、第12号修订本[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资讯,集团认为符合要求[2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收窄初步确认豁免范围,影响递延税项资产及负债组成部分披露[23] - 集团改变与长服金负债有关的会计政策,追溯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指引,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7] 公司股息与证券交易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在联交所回购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89][90] 公司管治与守则遵守 - 公司已采纳不较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宽松之守则,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度一直遵守规定[91] - 公司采取措施遵守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度除第F.2.2条外一直遵守规定,董事会主席因公务未出席2023年6月28日股东大会[93][94][95] - 公司已根据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并书面订明职权范围[96] 财务审核与报告 - 审核委员会已检讨内部监控制度及审阅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97]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将初步公布所载财务数字与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草稿金额比较,确认两者相符[9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01]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全职雇员441名,2022年为374名[87] 公司信贷政策 - 公司一般授出介乎一至三个月之信贷期,会定期审阅逾期结余[42] 过往出售物业收益 - 2022年确认出售香港办公室物业收益56,013,000港元[37]
橙天嘉禾(01132)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