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034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418.6万港元有所增长[1] - 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先前已呈报176,563千港元,经重列后为74,186千港元,调整额为-102,377千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10,349千港元,2022年经重列后为74,186千港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为港币1.103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7%[36] - 报告期内商务公寓及写字楼租金收入及销售额分别占总收益约12%及75%,IT支持服务、贸易收入及酒店经营收入占比分别约为7%、3%及3%[36] 利润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9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5.6万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46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12.2万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493.1万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1.11547亿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925.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78258亿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2.7港仙,2022年同期为130港仙[2]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为11,027千港元,2022年为565,835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44,761千港元,2022年为589,805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49,254千港元,2022年为478,258千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38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14,000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31,068,000港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318,455,000股计算,2022年同期亏损根据244,955,413港元及244,955,413股普通股计算[18] - 报告期内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港币3106.8万元,亏损减少主要因投资物业一次性公平值亏损确认大幅减少、未确认在建销售物业等减值亏损、诉讼拨备减少[37] 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8019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4619亿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9680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1066亿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1.5477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59156亿港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6月30日分部资产合计2,431,6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1,698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62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43,000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港币6648.2万元[3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额约为港币7.96804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为港币7.89501亿元[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约为港币26.69174亿元,计息借贷总额约为港币6.71411亿元[38] - 报告期末已发行及缴足每股面值0.01港元之普通股244,955,413股,金额为2,449千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深圳棕科物业为约5.41亿元人民币(约5.834145亿港元)银行贷款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4.92亿元人民币(约5.55025亿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重大承担中,投资物业及在建销售物业为87,6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715千港元[45] 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8950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5285亿港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分部负债合计454,33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8,998千港元[1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352,203,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2,323,000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1.3%[39] - 截至公布日期,贷款授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66,612,000港元[48] - 附属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达成贷款授信项下财务契约,构成违约事件,但未引致违反集团其他现存贷款协议及银行授信[49] - 集团正就豁免与贷款人讨论,贷款人未要求立即偿还贷款,集团已获两笔本金约6552万港元新贷款并正获取其他银行贷款[50] 税务情况 - 2023年即期税项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4,585千港元,2022年为-2,755千港元[15] - 2023年土地增值税为96千港元,2022年为114,302千港元[15]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期间企业所得税率为25%,土地增值税按30% - 60%累进税率计算[15][16] 股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20] - 董事不建议就报告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中期股息[51] 物业及设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94,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935,000港元,期内未出售相关资产,2022年同期出售约42,000港元[20] 法律诉讼情况 - 四季香港贸易有限公司起诉公司相关人员及附属公司,诉讼审讯日期未确定,董事认为对集团营运无重大影响,但无法计量财务影响[22][23][24] - 陈焕池起诉公司附属公司,二审维持原判,嘉丰已申诉立案审查,公司已作约49,182,000港元赔偿拨备,2023年上半年进一步计提应计利息拨备人民币330,000元,董事认为对集团营运无重大影响,但无法计量财务影响[25][26] - 公司附属公司涉及多起法律诉讼,董事认为不会对集团营运产生重大影响,但诉讼完结前无法可靠计量财务影响[29][31][33] 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保持稳定发展,深圳棕科云端大厦项目销售和租务情况优于市场平均水平[34][35] - 公司计划出售非核心地区资产和物业,降低杠杆和负债水平,减少营运成本[36] - 2023年公司将扩展现有业务、探索商机、寻求并购交易以拓展新市场和增加收入流[47]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聘有136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32名;报告期内员工成本约为922.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8.8%[46]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2年10月31日完成新可换股债券认购事项,发行本金额为95,896,475.43港元,附带权利可按0.38港元每股兑换成252,359,145股兑换股份,认购人股权将由28.92%变更为64.99%[43]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报告期内无购回、出售、赎回或注销公司上市证券[52]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报告期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有守则条文,惟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53] - 报告期内公司主席由马学绵担任,行政总裁职位空缺,董事会将检讨架构并适时填补空缺[54]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报告期内公司证券交易无不符合规定准则情况[5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1999年8月4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其最新职权范围2019年1月1日采纳[56] - 报告期内及公布日期,审核委员会成员为崔慕勤、许培伟、刘朝东,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等工作[57] 期后事项情况 - 报告期后至公布日期,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59]
钧濠集团(00115)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