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在香港联交所为618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为688185[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45,1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31,04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299,702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2,035,1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1,368,742千元人民币,2021年盈利1,911,612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1,967,433千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964,757千元人民币,2021年盈利1,907,086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6.01元人民币,2022年为3.68元人民币,2021年盈利7.74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137,94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738,77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584,343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180,82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730,18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9,289,844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9,318,76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1,468,96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874,187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权益为5,287,41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245,60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547,884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公司总负债为4,031,3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223,35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326,303千元人民币[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45.2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031.0百万元[35] - 2023年流脑疫苗产品收入约为人民币561.7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53.3百万元[35] - 2023年COVID - 19疫苗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6,65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167,915千元;2023年COVID - 19疫苗产品退货为人民币253,198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90,187千元[36] - 2023年中国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42,02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812,758千元;2023年海外市场收入为人民币3,156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218,283千元[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损约为人民币876.0百万元,2022年毛损约为人民币186.6百万元[38] - 2023年存货和退货权减值损失为人民币541,472千元,不动产、工厂及设备减值损失为人民币325,636千元,预付款项减值损失为人民币63,510千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36,864千元,因低产能利用率导致的成本为人民币250,987千元[39]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2年的约人民币156.9百万元增加25.7%至2023年的约人民币197.3百万元[40] - 其他收益增加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约人民币58.4百万元,部分被投资收益减少约人民币24.0百万元所抵销[40] - 销售开支从2022年的约2.666亿元增至2023年的约3.534亿元[41] - 行政费用从2022年的约2.781亿元增加5.9%至2023年的约2.945亿元[42]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约7.783亿元减少18.0%至2023年的约6.380亿元[43] - 其他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约740万元增至2023年的约5680万元[45] - 财务收益或利得净额从2022年的约1.847亿元大幅减至2023年的约5630万元[46] - 所得税抵免从2022年的约2.192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1150万元[47] - 存货从2022年的约6.778亿元大幅减至2023年的约3.507亿元[50] - 应收账款从2022年的约8.555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6.369亿元[52] - 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从2022年的约3.793亿元减至2023年的约2.975亿元[53] - 应付账款从2022年的约2.531亿元大幅减至2023年的约1.040亿元[54]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从2022年12月31日约791.9百万元增加9.5%至2023年12月31日约866.8百万元[55] - 2023年12月31日采购承诺确认预计负债约26.2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56] - 应付退货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253.9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约112.8百万元[5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2年12月31日约3394.8百万元减少39.7%至2023年12月31日约2047.0百万元[58] - 2023年12月31日持有结构性存款约564.8百万元、理财产品约689.9百万元及存款证约53.5百万元,其中未赎回结构性存款490.0百万元,占比超期末总资产5.3%,年利率2.69% - 3.05%[59] - 报告期内投资91.0百万元设立元希海河基金,投资13.7百万元收购Solution 9.09%股权[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计划投资2244.7百万元于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项目,已投资565.0百万元[61] - 资本承担从2022年12月31日约551.2百万元减少42.3%至2023年12月31日约317.9百万元[63] - 2023年12月31日抵押不动产、工厂及设备账面价值约166.9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168.9百万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行有效外汇对冲合同面值金额为606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3亿元),远期利率从7.0435到7.1817不等,期限为六个月或以内[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来自向五大客户销售疫苗产品所得收入约为7960万元,占报告期内销售总额(不包括销售退回)的13.3%,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不包括销售退回)的6.3%(2022年12月31日:17.0%)[145] - 2023年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的10.6%(2022年12月31日:6.5%),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33.4%(2022年12月31日:20.9%)[1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的储备,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805亿元[1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捐款总额达40万元(2022年:约130万元)[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流腦結合疫苗銷售收入約5.617億元,同比增長266.4%[13] - 肺炎產品組合中,十三價肺炎結合疫苗正在推進藥品註冊申請的審評審批流程,全球創新的廣譜重組肺炎球菌蛋白疫苗已完成Ib期臨床試驗現場工作[13] - 百白破產品組合中,嬰幼兒用DTcP推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啟動了I期臨床試驗,以組分百白破為基礎的聯合疫苗加速向臨床階段推進[13] - 成人疫苗管線方面,吸附破傷風疫苗已啟動I期臨床試驗,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在加拿大同步開展肌肉注射及吸入2種給藥方式的I期臨床試驗,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已開展產品上市後擴齡至成人的臨床試驗[13] - 公司疫苗產品線分為全球創新疫苗、中國首創疫苗、臨床前候選疫苗3個類別[15] - 曼海欣®是中國首創及首個獲得新藥上市申請批准的MCV4疫苗,美奈喜®是中國最佳的雙價腦膜炎球菌疫苗[16] - 曼海欣®於2021年12月獲國家藥監局授予新藥上市申請批准,美奈喜®於2021年6月取得國家藥監局的新藥上市申請批准[16] - 截至報告日期,曼海欣®及美奈喜®已在中國30個省市成功上市,且滲透率不斷增長[16] - 4至6周歲人群的MCV4臨床試驗已完成受試者入組,正按計劃進行隨訪及樣本採集,已啟動MCV4在18至59周歲人群中的適應症拓展臨床試驗並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克威莎®取得海外国家紧急使用授权,获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及马来西亚附条件批准[17] - 2023年5月,克威莎®获香港药剂业及毒药管理局注册证明书[17] - 2023年8月,克威莎®收到印度尼西亚清真认证[17] - 2023年12月,XBB.1.5变异株疫苗被纳入中国紧急使用[17] - 埃博拉病毒疾病平均死亡率约为50%,2017年10月Ad5 - EBOV在中国获新药申请批准[18] - 2024年1月,公司获PCV13i的I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预期2025年取得新药上市申请批准[19] - 2023年3月,公司正式启动PBPV的Ib期临床试验,预期2024年中期分享主要临床数据[20] - 2023年8月,婴幼儿用DTcP疫苗启动III期临床试验,预期2024年上半年完成前三针基础免疫接种工作,2025年启动Pre - NDA[22] - 2023年6月,青少年及成人用在研Tdcp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23] - 2023年12月,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疫苗启动I期临床试验,截至报告日期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23] - 2023年7月破伤风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12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2024年3月启动III期临床试验[24] - 2021年在研结核病加强疫苗Ib期临床试验于加拿大完成,公司将于2024年在印度尼西亚发起该疫苗(升级版)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25] - 2023年7月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获加拿大卫生部临床试验申请的无异议函,11月在加拿大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公司预计2024年分享主要临床数据[26] - 2023年10月公司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资助协议,基金会提供超2百万美元支持重组脊髓灰质炎疫苗开发,2024年1月该疫苗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7][28] - Hib疫苗已申请临床试验并获受理,其是公司正在研发的以组分百白破为基础的联合疫苗的重要基础[28] - mRNA新冠疫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将根据相关情况规划下一阶段研发工作[29] - 公司临床前计划中有多种在研疫苗,包括组分百白破联合疫苗等,有重大进展将适时更新[30] 公司合作与投资 - 公司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際夥伴展開合作,与AstraZeneca AB簽署框架協議,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為重組脊髓灰質炎疫苗開發提供項目資助[13] - 2023年8月7日公司与阿斯利康瑞典签署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协议,将为其提供特定产品及服务[31] - 2023年8月2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康希诺生物(香港)有限公司认购Solution Group Berhad 43,968,600股新普通股,约占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每股认购价格为0.1950马来西亚令吉(约人民币0.3034元/股)[33] 公司人员变动 - Xuefeng YU,60岁,2009年获委任执行董事并担任CEO,主导引进重组结核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细胞系及相关生产技术,组建人才队伍,开发覆盖10多种传染病的疫苗研发管线[67] - Shou Bai CHAO,61岁,2018年获委任执行董事和首席运营官,在生物制药行业有30余年经验,带领公司打造运营团队,在公司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68] - 王靖,43岁,2021年获委任执行董事,任首席商务官及副总经理,曾担任首席财务官和董事会秘书,拥有近20年医药行业经验,主导组建公司多系统,完成约7.43亿元首次公开售股前募资,推动公司“A+H”两地上市[69] - 朱濤51岁,2009年1月任执行董事和首席科学官,2024年2月退任,主导建立研发技术平台和十余个新型疫苗研发管线[70] - Dongxu QIU 64岁,2009年1月任高级副总裁,2021年1月任执行副总裁,2024年2月退任,领导公司融资、技术转让及上市工作[71] - 梁頴宇53岁,2015年任非执行董事,负责参与制定公司策略,在多家公司任职[72] - 林亮49岁,2013年8月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2月退任,负责参与制定公司战略,在多家公司任董事[73] - 肖治45岁,2019年任非执行董事,2024年2月辞任,在多家公司任董事
康希诺生物(06185)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