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增长3.6%至人民币4,610.1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4,447.8百万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增长7.1%至人民币5,536.6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5,170.0百万元[1] - 毛利增长4.9%至人民币3,605.9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3,436.2百万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增长5.7%至人民币3,567.3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3,375.0百万元[1] - 期间溢利增长6.7%至人民币1,916.0百万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1,796.3百万元[1]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7.0%至人民币0.7835元,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0.7325元[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13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2022年中期为人民币0.2930元[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4,451.4百万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人民币254.9百万元[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1.4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24亿元[1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2.4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29亿元[1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2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77亿元[1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医药产品收入为32.79亿元,2022年同期为33.31亿元;推广收入为13.32亿元,2022年同期为11.17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67亿元,2022年同期为2.59亿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9.21亿元,2022年同期为17.99亿元[27] - 报告期公司宣告并支付2022年末期股息总计5.92亿元,2022年同期为5.58亿元[25] - 报告期后董事决定支付中期股息合计7.68亿元,2022年同期为7.19亿元[2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4.52亿股,2022年同期为24.56亿股[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及预付款项为195095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43944千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49608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3194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610.1百万元,同比增长3.6%;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增长7.1%至5536.6百万元[39]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916.0百万元,同比增长6.7%[3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信用损失拨备)0 - 90天为1302237千元,91 - 365天为35949千元,365天以上为15029千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0 - 90天为242229千元,91 - 365天为1948千元,超过365天为933千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额增长3.6%至46.101亿元,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增长7.1%至55.366亿元[10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增长4.9%,达36.059亿元,毛利率为78.2%,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106]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增加4.8%至13.396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29.1%,较去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107][108]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费用增加13.7%至3.18亿元,行政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6.9%,较去年同期增加0.6个百分点[109]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开支总额增加89.6%,为2.389亿元,研发开支总额占营业额比率为5.2%,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111]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增加36.3%,达7570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1.6%,较去年同期增加0.4个百分点[112] - 报告期内购买研发公司权益等资本开支增加131.6%,为1.632亿元,占营业额比率为3.5%,较去年同期增加1.9个百分点[113]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增加22.9%,达到1.337亿元[114] - 报告期内公司应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140.0%,为1.978亿元[116] -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溢利增长6.7%,达到19.16亿元[119] - 报告期末存货增加29.2%,达6.164亿元,2022年末为4.772亿元,2023年上半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00天,较2022年增加4天[120] - 报告期末贸易应收账款减少6.2%,为13.532亿元,2022年末为14.42亿元,2023年上半年平均周转天数为72天,较2022年减少2天[121] - 报告期末贸易应付账款增加37.7%,为2.451亿元,2022年末为1.78亿元,2023年上半年平均周转天数为39天,较2022年增加14天[12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4.514亿元,可变现银行承兑汇票为2.549亿元,2022年末分别为43.764亿元和2.696亿元[12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12.815亿元,2022年末为17.833亿元,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2.8%[125]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7.0%和10.0%[126] 创新产品获批情况 - 报告期内,三款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分别是地西泮鼻喷雾剂(6月获批)、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5月获批)、甲氨蝶呤注射液(银屑病适应症,3月获批)[3][4][5] - 公司已布局约30款具有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创新产品,其中3款于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获批上市[35] - 2023年上半年三款创新产品地西泮鼻喷雾剂、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甲氨蝶呤注射液(银屑病)在中国获批上市[42] - 2023年6月,中国首个地西泮鼻喷雾剂获批,可用于6岁及以上癫痫患者的急性治疗[44] - 2023年5月,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益路取)获批,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46][47] - 2023年3月,甲氨蝶呤注射液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皮下给药的MTX预充式注射剂药物[50] - 今年上半年,公司三款创新产品成功于中国获批上市[99] 创新产品临床进展 - 重点创新产品中国临床开发稳步推进,亚甲蓝肠溶缓释片NDA处于CDE审评中,甲氨蝶呤注射液(RA适应症)桥接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德度司他片III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并于8月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6][7] - 甲氨蝶呤注射液用于成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国桥接试验共入组141例受试者[52] - 亚甲蓝肠溶缓释片中国NDA处于审评中,II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1802例受试者[53][54] - 亚甲蓝肠溶缓释片试验组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检出率为51.0%,对照组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 - 德度司他片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8月完成152例受试者入组[57] - 八月,FUBA5200聚焦超声塑身仪完成全部144例受试者入组,其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87] - Y - 3注射液2023年1月完成中国I期临床研究,目前处于中国临床II期阶段[97] 各业务线发展情况 - 皮肤医美业务“康哲美丽”,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与在售产品协同增效,获得“童颜针”中国独家许可权[8][9] - 眼科业务“康哲维盛”,EyeOP1®青光眼治疗仪完成多省市市场准入,I类创新生物制品VEGF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临床试验申请获批[10] - 心脑血管线实现收入21.31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5%;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实现收入30.9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55.9%[72] - 消化线实现收入17.7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32.1%[73] - 皮肤和医美线实现收入2.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4%,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4%[74] - 眼科线实现收入2.4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6%,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4.4%[75] -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2.0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0%;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实现收入1.6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占公司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的3.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哲美丽覆盖中国近10,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79] - 报告期内,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公司正推动其品牌建设与学术推广,同时开展芦可替尼乳膏中国开发注册等筹备工作[81] - 康哲美丽旗下“禾零”已成功研制并上市三款洗润结合舒缓系列护肤品[83] - 报告期内,同品牌小分子玻尿酸在中国获批上市,五月与江苏西宏生物订立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商业化独家许可协议[84] - 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正处中国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引进该产品填补公司再生类医美产品空白[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哲维盛拥有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EyeOP1®青光眼治疗仪[88] - 康哲维盛主要在售独家药施图伦滴眼液[89] - 用于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I类创新生物制品VEGF + ANG2四价双特异性抗体的中国临床试验申请已获NMPA批准,公司正推动其临床开发工作[89] - 康哲美丽形成皮肤处方、医美产品、新零售三大事业部的业务架构,对整体组织架构进行评估与细化[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哲维盛覆盖中国近10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90] 公司合作与授权情况 - 今年3月,康联达健康与君实生物合作,对静脉注射用特瑞普利单抗于东南亚九国进行合作开发和商业化[93] - 八月,公司获得1类新药Y - 3注射液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永久独家推广权[65] - 2023年8月24日,公司获得抗缺血性脑卒中1类新药Y - 3注射液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独家推广权[9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会向董事提供月度报告使其掌握公司业绩及运营情况[145] - 董事定时收悉相关法规及监管环境发展变化[145] - 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保存培训记录[146] - 公司采纳《董事及有关雇员证券交易书面指引》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47] - 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书面指引规定的证券交易标准[147] - 书面指引应用于公司其他指定高级管理人员[147] - 可能管有未公布股价敏感资料的雇员须遵守书面指引[148] - 报告期内无雇员违反书面指引[148]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司拥有一个可报告经营分部,即医药产品的营销、推广、销售及制造[22] - 公司授予贸易客户的信贷期一般为0至90天,部分选定客户最多可延长至四个月;授予西藏药业90天信用账期;采购货物信用账期为0至120天[28][32][33] - 中国约有640万活动性癫痫患者,每年约30万新发病例,治疗缺口达49.8%,约300万患者未得到合理治疗[45] - 益路取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扩展研究显示,第52周PASI75应答率维持在91.3%,维持期一年仅需给药4次[48] - 中国银屑病患者超700万,约57.3%患者病情已发展为中重度[49] - 芦可替尼乳膏分别于2022年7月和2021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不同病症治疗[60] - PLENITY开发用于帮助BMI为25 - 40kg/m²的成人进行体重管理[63] - 地西泮鼻喷雾剂于2023年6月7日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六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相关发作的急性治疗[64] - 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生物制剂)于2023年5月26日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64] - 甲氨蝶呤注射液于2023年3月24日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对其他治疗方法无充分治疗反应的成人严重、顽固、致残性银屑病[64] -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芦可替尼乳膏中国临床开发相关筹备工作,并于四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9] - 公司收到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对于PLENITY上市申请的补充资料通知,已撤回申请并筹备中国临床试验[62] - 公司已建立合规高效、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商业化平台[65] - 公司有自主定制创新近10个中国及海外不同权利区域的在研药物[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推广网络覆盖全国超50,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超20万家终端零售药店[69] - 2022年IQVIA数据显示,黛力新为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抗抑郁药物[70] - 2022年IQVIA数据显示,优思弗在中国利胆药物市场占有率居首[70] - 2022年IQVIA数据显示,莎尔福在中国治疗炎症性肠病一线用药氨基水杨酸市场占有率第一[71] -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6项适应症已在中国大陆获批,获美国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
康哲药业(00867)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