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8.43亿元,较2022年的约46.59亿元减少17.5%[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27亿元,2022年为毛损约2.08亿元,毛利同期增加约人民币4.36亿元[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亏损约为人民币1.98亿元,亏损额较2022年的约11.97亿元减少约人民币9.99亿元[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96亿元,亏损额较2022年的约11.85亿元减少约人民币9.89亿元[7][10] - 2023年公司总收益38.427亿元,较2022年的46.588亿元下降17.5%[98] - 集团综合收益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658.8百万元减少17.5%至本年度的人民币3842.7百万元[93] - 集团本年度毛利率为5.9%,上年同期毛利率为 - 4.5%[94] - 2023年公司亏损由2022年的11.974亿元大幅减少83.4%至2023年的1.984亿元;2023年净利率为 -5.2%,2022年同期为 -25.7%[10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5.68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11亿元下降约7.0%[10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018亿元,占流动资产约16.5%;2022年12月31日为3.836亿元,占流动资产约7.8%[109]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45% - 8.65%,2022年为3.70% - 5.88%[114]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2.272亿元,2022年同期为毛损2.083亿元[118] - 2023年及2022年海外项目收益占总收益分别约39.2%及13.2%,本年度海外项目收益比例上升[12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4390万元减少17.3%至本年度的人民币20180万元[12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上年同期人民币5540万元减少49.1%至本年度人民币2820万元[126] - 行政开支从上年同期人民币25870万元增加19.8%至本年度人民币30980万元[127] - 其他开支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5160万元减少32.2%至本年度的人民币17050万元[128] - 融资成本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9120万元增加4.2%至本年度的人民币9500万元[129] - 本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5150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50万元,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6400万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 - 59490万元、3980万元、 - 280万元[133] - 本年度资本支出为人民币2270万元(2022年:人民币1390万元)[140] - 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227202千元,2022年毛损为人民币208300千元[148]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02369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175466千元[149] - 2023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198378千元,2022年为人民币1197386千元[150] - 2019 - 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及未抵押现金及银行结余占比分别为69.0%、61.6%、60.8%、67.2%、72.7%[157] - 2023年12月31日短期银行及其他借贷占总银行及其他借贷的48.5%,2022年12月31日为100%[158]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按固定息率计息为人民币397.3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87.5百万元[1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608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为1,370名;2023年度员工成本为人民币702.6百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645.7百万元[169] - 2023年收益为4,384,271千元,销售成本为3,615,517千元;2022年收益为4,658,780千元,销售成本为4,867,080千元[170] - 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6,122千元,2022年为1,185,486千元;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2,256千元,2022年为11,900千元[17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822,674千元,2022年为1,570,123千元;2023年资产净额为2,448,783千元,2022年为2,575,601千元[178] - 向外部客户销售收益为3,528,535千元,分部间销售收益为25,432千元,收益总额为3,842,719千元[190] - 分部业绩为169,933千元,除税前亏损为202,369千元[190] - 分部资产为3,574,297千元,资产总值为9,459,717千元[190] - 分部负债为4,970,039千元,负债总额为7,010,934千元[190] - 于损益表(确认)╱拨回的减值亏损净额为 - 109,483千元[190]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EPC业务2023年收益为3528.5百万元,2022年为4463.6百万元;2023年毛利为119.5百万元,2022年为 - 256.3百万元;2023年毛利率为3.4%,2022年为 - 5.7%[95] - 设计、咨询与技术服务业务2023年收益为314.2百万元,2022年为195.2百万元;2023年毛利为107.7百万元,2022年为48.0百万元;2023年毛利率为34.3%,2022年为24.6%[95] - 集团设计、咨询及技术服务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95.2百万元上升61.0%至2023年的人民币314.2百万元[97] - 集团设计、咨询及技术服务毛利率由2022年的24.6%上升至2023年的34.3%[97] - 2023年公司总收益38.427亿元,其中石化业务收益30.146亿元,增长9.4%;煤化工业务收益6.158亿元,下降38.7%;炼油业务收益0.59亿元,下降90.7%;公共基建业务收益0.37亿元,下降92.7%;其他产品及服务收益2.027亿元,下降74.1%[98] - 公司EPC收入由2022年的44.636亿元减少20.9%至2023年的35.285亿元;2023年EPC分部毛利率为3.4%,2022年为 -5.7%[119] 项目进展情况 - 新浦PS项目2023年12月底已完成全部装置的中交[11] - 新疆维格瑞24万吨/年聚酯类科生物降解树脂项目2023年5月9日一期工程中间交接,12月21日,PBS改造搬迁500线开车成功[12]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总包项目2023年12月裂解炉主体安装基本完成[13] - 卡塔尔EPC4硫磺处理项目总进度完成27.65%,沙特FARABI Lab4项目总进度完成15.60%[14][15] - 9个EPC总承包项目一次开车安全成功,广西华谊钦州项目2023年9月完成性能考核[18][19] - 盘锦三力MMA项目总体施工进度达84.31%,2024年将建成投产[29] - 山东滨华新材料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PDH装置2023年6月30日投料开车成功,产出浓度达99.6%以上的优质丙烯产品[42] - 盘锦三力MMA项目总进度完成84.31%,钢结构安装完成89%,设备安装完成76%,工艺管道焊接完成14.4%[44] - 泰国天然气制氢项目总进度完成99.25%[45] - SIBUR PDH2 & PP Units EPSS项目总体进度完成33.86%[46] - 沙特DPCU项目于2023年10月实现项目现场100万安全人工时,未发生任何损失工时事故和可记录事件[52] - 与内蒙古荣信化工合作建设的千吨级聚乙醇酸中试装置建成投料并获粗产品,预计2024年中期具备技术成果商业化推广条件[76] - 工程数据中心在SIBUR项目上实现设计数据化,属性匹配准确率达100%,交付效率明显提升[83] - 阿布扎比SRU项目已完成集成设计中心汇入管道和仪表图及电气的资料集成,将于2024年5月完成smart plant 3D的集成[83] - SIBUR和华谊MTO项目分别基于相关标准策划和执行,公司数字化交付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83] 合同签署情况 - 2023年,公司获得新合同总值约为人民币4.08亿元(已扣除估计增值税),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11.31亿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成合同总值约为人民币232.56亿元(已扣除估计增值税),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减少13.0%[5][7] - 国内签署东明中油30万吨/年UPC试验装置技术实施许可合同[24] - 海外获尼日利亚ARPHL炼油项目前期咨询合同,2024年初签署非洲另一化工项目PDH/PP模块化前端工程设计合同[27] - 东明中石油30万吨/年UPC科技试验项目总包合同,约人民币80亿元已于2024年初签署[56] - 公司签订大唐多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等多个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合同[55] - 获得俄罗斯CIC乙烯项目成套技术工艺包及前端工程设计任务,签署SIBUR Kstovo LLC裂解炉PDP合同[75] - 获得一项CO2加氢合成甲醇示范项目EPC中标通知,中标并完成一项小型风光制氢试验项目工程设计[80] - 获得内蒙古及青海等多个离网/并网型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煤化工、风光柔性制氨以及生物质/电制甲醇前期咨询合同[80] 技术研发与创新情况 - 丁二烯事业部新技术相比传统工艺,碳四烷烯分离和丁二烯抽提能耗降低26%、污水降低90%以上,丁烯 - 1分离技术能耗降低65%,均实现技术转让[31] - 回顾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4项、新增专利申请9项[32] - 回顾期内公司成立产品技术中心,统筹开展深度脱碳技术路线和方案研究[33] - 公司开发多稳态动态仿真系统,具备快速生成全厂投资匡算和产品成本的功能[34] - 公司新能源业务与外部企业和高校开展能量管理系统(EMS)的产学研合作开发工作[34] - 公司在乙烯、裂解炉等传统拳头产品保持领先,在可降解塑料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41] - 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的乙烷催化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已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60] - 公司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催化剂和成套工艺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已有多家企业深入交流[61] - 新一代节能型丁烯氧化脱氢催化剂和反应技术,能耗降低30%,污水降低40%,吨丁二烯生产成本降低约人民币1400元[61] - 丁二烯事业部正在自主开发1,3–丙二醇催化剂和成套工艺包技术[62] 管理与认证情况 - 2023年11月公司通过SAC对QHSE管理体系三年一次的再认证审核[20] - 2023年公司完成1个工艺包项目、2个研发项目、4个工程咨询项目、6个工程设计项目、7个工程项目现场和24个部门的QHSE管理体系内审[51] - 2023年公司国内外项目共实现13194640安全人工时,所有HSE管理指标均在目标控制范围内[52] 奖项获得情况 - 2023年公司获各类勘察设计奖7项[21] - 2023年公司获得各类咨询协会颁发的优秀咨询奖8项[53] 市场与业务转型情况 - 公司深耕中东市场逾十年,聚焦乙烯及PDH/PP等优势项目,跟踪卡塔尔和沙特中资投资项目[57] - 公司加快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快速转型,打造能源转型的工程和技术解决方案主力军[63] - 公司将从传统能源化工工程公司向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服务公司转变[89] - 公司将构建以技术创新及项目管理创新为主体的创新体系[90]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研发成本1.288亿元,较2022年的1.49亿元有所下降;有关经营租赁收入的开支0.268亿元,较2022年的0.286亿元有所下降;咨询开支0.007亿元,2022年无此项开支;向客户及供应商支付违约金及相关利息之拨备0.121亿元,2022年无此项开支;坏账拨回 -0.001亿元,2022年无此项开支;资产减值拨备 -0.022亿元,2022年为0.723亿元[105] 地区收益分布情况 - 2023年中国内地收益23.368亿元,占比60.8%;中东地区收益8.387亿元,占比21.8%;东南亚地区收益4.997亿元,占比13.0%;欧洲地区收益1.603亿元,占比4.2%;美洲地区收益0.056亿元,占比0.1%;其他收益0.016亿元,占比0.1%[101] 财务报表准则变化情况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
惠生工程(0223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