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外文名称为Guangdong Kitech New Material Holding Co.,Ltd.[17] - 股票简称为奇德新材,股票代码为300995[17] -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环境友好、功能性高分子改性塑料及其制品业务,产品应用领域广泛[25] - 公司主要从事高分子改性塑料的研发制造等业务,产品应用于高端婴童出行用品等领域[29] 财报披露与更正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更正后于2024年3月披露[1]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4,094,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2] - 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以8416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现金分红于2023年6月完成分配[146]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38万元,截止2023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可供股东分配利润14248.00万元,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13282.19万元[148] - 2023年度利润分配以84094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1009128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48]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2.83亿元,较2022年增长10.50%[19]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38万元,较2022年下降45.48%[1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67.28万元,较2022年下降206.98%[1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8.02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5.50%[1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34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0.26%[19]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017.38万元、7424.37万元、6754.55万元、8128.55万元[20]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2.72万元,2022年为538.81万元,2021年为534.64万元[22][23]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6.39万元,2022年为303.92万元,2021年为449.49万元[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955元/股,较2022年下降45.46%[1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7%,较2022年下降1.03%[19]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0.5%,利润总额930.97万元,同比下降29.35%[42] - 应用于汽车领域的营业销售增加34.49%[42] - 公司总人数增加17.48%,人力成本增加[43] - 塑料行业营收26.27亿元,占比92.73%,同比增长17.43%;模具行业营收1354.92万元,占比4.78%,同比下降55.26%;化纤行业营收703.31万元,占比2.48%,同比增长195.15%[45] - 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营收17.69亿元,占比62.47%,同比增长18.01%;碳纤维产品营收703.31万元,占比2.48%,同比增长195.15%[45] - 华南地区营收21.39亿元,占比75.52%,同比增长4.10%;海外地区营收2237.01万元,占比7.90%,同比增长43.14%;华东地区营收4297.63万元,占比15.17%,同比增长44.50%[45] - 国内直接销售营收26.09亿元,占比92.10%,同比增长8.38%;直接出口营收2218.36万元,占比7.83%,同比增长46.45%[46]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销售量14708.53吨,同比增长29.29%;生产量15104.39吨,同比增长35.65%;库存量1122.98吨,同比增长54.44%[47] - 2023年改性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品营业成本12.75亿元,同比增12.82%;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品营业成本1.68亿元,同比增7.14%;其他改性复合材料及制品营业成本4.30亿元,同比增15.00%;精密注塑模具营业成本1.27亿元,同比降51.25%;碳纤维产品营业成本5578.35万元,同比增223.68%[48][49] - 2023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8193.7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8.93%;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5165.6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7.25%[51] - 2023年销售费用2110.03万元,同比增27.13%;管理费用2638.98万元,同比增12.04%;财务费用235.69万元,同比增589.76%;研发费用1680.08万元,同比增4.89%[52][53][54][5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1亿元,同比减少5.38%;现金流出小计3.26亿元,同比增加18.36%;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67.28万元,同比减少206.98%[69]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3亿元,同比增加2.55%;现金流出小计2.24亿元,同比减少22.56%;现金流量净额为4917.00万元,同比增加314.60%[69]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72.00万元,同比减少25.38%;现金流出小计2179.33万元,同比减少76.46%;现金流量净额为1492.67万元,同比增加134.43%[70] - 2023年末货币资金8240.5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27%,较年初比重增加3.02%;应收账款8889.25万元,占比11.08%,比重增加1.12%;存货7013.56万元,占比8.74%,比重增加3.13%[73] - 2023年末固定资产2.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0.64%,较年初比重增加8.50%;在建工程9735.63万元,占比12.13%,比重增加1.34%[73]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680.91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3.48万元[74] - 报告期投资额为1.23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512.32万元,变动幅度为123.59%[76] - 2023年投资收益581.7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2.4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73.48万元,占比18.63%;资产减值 - 458.66万元,占比 - 49.27%[72] 行业情况 - 2023年塑胶行业制品产量7488.5万吨,同比增长3%,仍有上升潜力[26] - 国内改性塑料企业超3000家,但产能超3000吨的仅70余家,市场集中度较低[26] - 全球塑料改性化率近50%,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2年的23.5%,仍有提升空间[27] 公司技术与研发 - 公司拥有超60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6项,建设多个科研平台并获多项荣誉资质[27] - 公司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指南和产业变化,专注产品高端化和差异化,在部分高端市场形成竞争优势[27] - 公司以轻量化及高强度的汽车专用工程塑料等为自主研发主轴,扩大产品竞争优势[28] - 公司以轻量化及高强度的汽车专用工程塑料等为自主研发主轴,扩大产品竞争优势[29] - 公司16项产品获广东省科技厅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38][39] - 公司产品有玻璃纤维填充聚酰胺复合材料、高强度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等多种类型,部分处于批量供货、材料开发、客户试料、中试阶段等不同阶段[35][36][37][38] - 公司掌握玻纤表前处理、纳米材料应用及分散等关键核心技术[38] - 公司产品通过FDA、CHCC、RoHS、REACH、EN71等认证标准[39] - 公司主要研发低气味PC/ASA材料项目,目标是满足新能源汽车用量需求,提高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成为未来营业额和利润增长点之一[56]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66人,较2022年的68人减少2.94%[68]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3.64%,较2022年的16.19%降低2.55%[68] - 2023年本科研发人员18人,较2022年的16人增长12.50%[68] - 耐疲劳PP玻纤复合材料中试产品断裂伸长率>8%,通过百万次寿命测试[57] - 耐光老化PP材料氙灯老化测试暴露能量1240kJ/m²,褪色等级≥4级,沾色等级≥3级[57] - LED光源支架用高温尼龙复合材料拉伸强度≥70MPa,弯曲强度≥125MPa [59] - 高CTI低模垢无卤阻燃PA材料漏电起痕指数超过600V,长期电气RTI值超过120℃[59][60] - 低温PC/ABS防火材料CTI值超过170℃,80度环境下长期使用不变形[62] - 低离子析出PPS材料离子含量<5(ug/g)[64] - 碳纤维前舱盖色漆660循环外观无开裂、脱落等异常,60度光泽保持率≥80% [66][67]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680.0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3%,较2022年的1601.80万元和6.25%有所变化[69] 公司合作与市场 - 公司与延锋、乐美达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小鹏、Dorel等品牌[31] - 公司在汽车用改性材料领域与延锋、麦格纳等合作,产品应用于比亚迪、小鹏等企业车型[39][40] - 公司在中高端婴童车领域与福贝贝、福建欧仕等合作,产品应用于DOREL、Maxicosi等世界著名童车品牌[40] 原材料采购 - 主要原材料采购模式为按订单采购及适当备货,PA6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36.31% [33] - PA6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2.26元,下半年为12.50元;PA66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8.79元,下半年为17.95元[33] - 玻纤上半年平均价格为4.66元,下半年为4.47元;助剂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9.11元,下半年为18.58元[33] - PPS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9.20元,下半年为18.72元;PP上半年平均价格为8.01元,下半年为7.87元[33] - ABS上半年平均价格为13.96元,下半年为16.66元;模坯上半年平均价格为29,741.76元,下半年为19,789.42元[34] - 模坯采购价格差异大,因报告期模具订单单套体积平均比上一年大,耗用钢材量多[34]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35] 产能与项目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设计产能30,333吨/年,产能利用率47.97%;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设计产能383,400机器工时/年,产能利用率54.20%;精密注塑模具设计产能46,332机器工时/年,产能利用率82.56%[38]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项目于2023年9月30日完工投产[38] - 汽车专用碳纤制品配套多款车型基本完成研发试制,将逐步转入量产[43] - 公司继续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44]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2201.78万元,投资进度86.26%,2023年实现效益101.78万元[86]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619.68万元,投资进度77.30%,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86][8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24.33万元,投资进度37.76%,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9月30日[86][88]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因下游客户出口下降和市场竞争,效益未达预期[89] - 2024年公司将“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结项,节余1965.59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2] - 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1440.07万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余额6034.98万元[86][95] - 公司对2023年5月6日至5月18日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超出授权期限情况进行追认[96]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4146.1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2201.78万元,投资进度86.26%,2023年9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01.78万元[98]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8563.1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619.67万元,投资进度77.30%,预计2024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98] - 精密注塑智能制造项目因启动晚且出于审慎原则,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99] - 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因下游客户出口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未达预期[99] 子公司情况 - 广东邦塑精密塑胶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6543164.17元,净利润 - 3232211.83元;江苏奇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0036537.47元,净利润2786431.66元
奇德新材(300995)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