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盈利指标 - 2022年上半年期內溢利為港幣144.17億元,按年上升6.1%,較2021年下半年上升26.4%[6] - 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及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分別為8.84%及0.78%[6] - 每股基本盈利為港幣1.2742元,每股中期股息為港幣0.447元[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272.32亿港元,按年上升21.82亿港元或8.7%,期内溢利为144.17亿港元,按年上升8.26亿港元或6.1%,股东应占溢利为134.72亿港元,按年上升8.96亿港元或7.1%[11] - 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公司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上升33.00亿港元或13.8%,期内溢利上升30.09亿港元或26.4%[1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153.81亿港元,计入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后为176.63亿港元,按年上升8.7%[14] - 2022年上半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按年下跌,主要受年初疫情严峻、投资市场淡静及商业活动疲弱影响[11] - 2022年上半年净交易性收益按年上升,主要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致若干利率工具组合的市场划价变化[1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支出有所上升,公司保障重点领域和战略项目资源投放,通过存量优化与挖潜内部资源支持增量需求[11] - 2022年上半年减值准备净拨备增加,投资物业公平值调整之净亏损亦有所上升[11] - 2022年上半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为3139.822亿港元,平均收益率1.41%;资产总额平均余额3684.801亿港元,平均利率1.20%;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2600.301亿港元,平均利率0.51%;负债总额平均余额3684.801亿港元,平均利率0.36%[17] - 2022年上半年净服务及佣金收入为51.44亿港元,按年下降15.13亿港元或22.7%,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下跌0.71亿港元或1.4%[18][19] - 2022年上半年证券经纪、保险及基金分销佣金收入按年分别下降36.6%、24.3%及29.3%;基金管理佣金收入按年减少74.3%;买卖货币佣金收入按年上升50.0%[1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净交易性收益为89.58亿港元,按年上升66.04亿港元或280.5%;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上升62.21亿港元或227.3%[20][21] - 剔除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后,2022年上半年净交易性收益为66.76亿港元,按年增加226.9%,较上年下半年上升226.3%[20][21] - 2022年上半年股权及信贷衍生工具净交易性收益按年下降1.15亿港元[2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录得净亏损14.71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则录得净收益0.96亿港元[22] - 2022年上半年净亏损增加主要因市场利率变动致中银人寿债券相关投资的市场划价下降[23] - 服务费及佣金支出上升,主要因中银人寿的经纪人和专属代理渠道业务量显著上升[18][19] - 商品净交易性收益上升,主要源于贵金属交易收益增加[2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支出为78.26亿港元,按年增加2.44亿港元或3.2%,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8.74% [25] - 人事费用按年增长4.9%,房屋及设备支出上升1.7%,折旧及摊销上升0.7%,其他经营支出增加0.6% [26][27] - 2022年上半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17.26亿港元,按年增加5.29亿港元或44.2%,客户贷款及其他账项的年度化信贷成本为0.21% [28]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总额为173.8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61.53亿港元[43] - 2022年上半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30.79亿港元,按年减少5.73亿港元或15.7% [44] - 个人银行净利息收入上升15.5%,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降22.2%,减值准备净拨备按年上升0.44亿港元[44]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54.93亿港元,按年减少12.20亿港元或18.2%[51] - 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上升1.3%,净交易性收益增加14.6%,减值准备净拨备为15.90亿港元,按年增加12.44亿港元[51]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港币75.54亿元,按年增加港币24.13亿元或46.9%[5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为港币153.8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5%[61] - 新造标准保费按年上升5.1%至港币66.04亿元[61] - 新造业务价值按年上升84.0%至港币9.64亿元[61] - 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按年下跌27.7%至港币3.71亿元[61]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220.0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98.48亿港元[101] - 2022年上半年净经营收入25.51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3.868亿港元[10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17.69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6.286亿港元[101]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4.41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591亿港元[101]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2742港元,2021年同期为1.1895港元[101]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5.07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862亿港元[102] - 2022年上半年股息为4.726亿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101]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3591亿港元,下半年为1.1408亿港元[104] - 2021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1862亿港元,下半年为1.0655亿港元[10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4417亿港元[105] - 2022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0.5078亿港元[105] - 2021年上半年房产重估储备增加3.53亿港元,下半年增加1.89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增加2.07亿港元[104][105] - 2021年上半年以公平值变化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权工具储备减少2.71亿港元,下半年减少3.7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减少3.1亿港元[104][105] - 2021年上半年以公平值变化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债务工具储备减少12.24亿港元,下半年减少2.36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减少78.64亿港元[104][105] - 2021年上半年货币换算差额减少3.64亿港元,下半年减少2.19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减少6.96亿港元[104][105]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经营现金流出829.62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流入1339.64亿港元[10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846.51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流入1323.95亿港元[10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4.71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4.02亿港元[10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11.65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95.85亿港元[10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862.87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增加1224.08亿港元[107] 财务比率指标 - 調整後淨息差為1.13%,按年上升3個基點[7] - 成本對收入比率為28.74%[7] - 特定分類或減值貸款比率為0.46%[7] - 一級資本比率為19.55%,總資本比率為21.88%[8] - 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流動性覆蓋比率的平均值分別為163.65%及155.02%[8] - 2022年第一季度末及第二季度末穩定資金淨額比率分別為125.22%及128.53%[8] - 2022年上半年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1621.58亿港元或5.4%,若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净息差为1.13%,按年上升3个基点[14] - 与2021年下半年相比,计入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后净利息收入上升5.8%,平均生息资产增加876.59亿港元或2.9%,净息差扩阔5个基点[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客户贷款为1681.05亿港元,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46%,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36] - 2022年上半年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38%,按年下跌0.20个百分点[37] - 2022年首2个季度流动性覆盖比率平均值及稳定资金净额比率季度终结值均高于监管要求[41] - 2022年6月30日,若5%的概率加权从基础情景转移至低迷情景,预期信用损失将增加4.06%;若转移至良好情景,将减少2.36%[75] - 2022年6月30日,总贷款及其他账项总计1688.923亿港元,其中第一阶段为1656.458亿港元,第二阶段为24.655亿港元,第三阶段为7.81亿港元[117] - 2022年6月30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总计11.082亿港元,以公平值变化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为1.54亿港元[118][121] - 2021年12月31日,总贷款及其他账项总计1607.075亿港元,其中第一阶段为1569.297亿港元,第二阶段为33.457亿港元,第三阶段为4.321亿港元[119] - 2021年12月31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为9.881亿港元[120] - 2022年上半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阶段转拨产生变动总计9.13亿港元,本期拨备25.81亿港元,本期拨回19.22亿港元,撇销2.99亿港元,收回已撇销账项0.37亿港元,汇兑差额及其他为1.09亿港元[122] - 2022年上半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借记收益表15.72亿港元[122] - 2021年1月1日减值准备总计9172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增至9881百万港元[123] - 2022年6月30日减值客户贷款总额7810百万港元,占比0.46%;2021年12月31日为4321百万港元,占比0.27%[125] - 2022年6月30日有抵押品覆盖的减值客户贷款抵押品市值4324百万港元,有抵押品覆盖贷款2181百万港元,无抵押品覆盖贷款5629百万港元[127] - 2022年6月30日逾期超3个月贷款总额3071百万港元,占比0.18%;2021年12月31日为3024百万港元,占比0.19%[128] - 2022年6月30日逾期超3个月贷款中,超3 - 6个月359百万港元,超6个月 - 1年300百万港元,超1年2412百万港元[128] - 2022年6月30日逾期超3个月贷款减值准备(第三阶段)1997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07百万港元[128] - 2022年6月30日逾期超3个月有抵押品覆盖客户贷款抵押品市值1092百万港元,有抵押品覆盖贷款768百万港元,无抵押品覆盖贷款2303百万港元[129] - 2022年6月30日经重组客户贷款净额157百万港元,占比0.01%;2021年12月31日为216百万港元,占比0.01%[131] - 2022年6月30日无减值贸易票据和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2021年12月31日也无[127][1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为1681.05亿港元,抵押覆盖百分比为43.06%,特定分类或减值为78.1亿港元,逾期为65.64亿港元[133] - 2022年6月30日较2021年12月31日,香港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从1332.801亿港元增至1412.636亿港元[138] - 2022年6月30日较2021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客户贷款总额从95.416亿港元降至92.951亿港元[138] - 2022年6月30日较2021年12月31日,其他地区客户贷款总额从170.867亿港元增至175.463亿港元[1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香港地区逾期贷款为40.44亿港元,中国内地为5.71亿港元,其他地区为19.49亿港元[139] - 截至2022年6
中银香港(02388)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