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量情况 - 总吞吐量同比上升2.2%至64,572,872标准箱,控股码头公司总吞吐量同比下降6.0%至14,731,490标准箱,非控股码头公司总吞吐量同比上升4.9%至49,841,382标准箱[1] - 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1.3%至20,751,365标准箱,控股码头公司总吞吐量同比下降3.0%至9,074,454标准箱,非控股码头公司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4.8%至11,676,911标准箱[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吞吐量同比上升2.2%至6457.29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1.3%至2075.14万标准箱[56][5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码头总吞吐量同比上升2.4%至4870.38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1.8%至1451.93万标准箱[57] - 环渤海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8.4%至2251.50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5.1%至610.57万标准箱[58] - 长江三角洲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8.9%至705.92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7.6%至195.47万标准箱[59] - 东南沿海及其他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下降15.3%至277.77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2.9%至189.56万标准箱[6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吞吐量为64572872标准箱,同比增长2.2%[70] - 环渤海地区吞吐量为22515008标准箱,同比增长8.4%;长江三角洲地区吞吐量为7059244标准箱,同比增长8.9%[70] - 东南沿海及其他地区吞吐量为2777699标准箱,同比下降15.3%;珠江三角洲地区吞吐量为12744315标准箱,同比下降8.1%[70] - 西南沿海地区吞吐量为3607500标准箱,同比上升14.0%,是增长最快区域[62][70] - 海外地区吞吐量为15869106标准箱,同比上升1.4%,CSP阿布扎比码头总吞吐量同比上升53.5%至633883标准箱[63][64][70] - 珠江三角洲地区总吞吐量占集团总吞吐量的19.7%,权益吞吐量占17.9%[61] - 海外地区总吞吐量占集团总吞吐量的24.6%,权益吞吐量占30.0%[63][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计入北港股份的散货总吞吐量为222,730,681吨,较2022年同期上升0.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汽车总吞吐量为359,007辆,较2022年同期上升1.0%[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瓦多冷藏货码头的冷冻托盘总吞吐量为179,236托盘,较2022年同期下降4.6%[73] 财务收支与利润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2.2%至6.889亿美元,销售成本同比下降2.3%至4.951亿美元,毛利同比下降2.0%至1.938亿美元,毛利率为28.1%与上年基本持平[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15.4%至1.503亿美元,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8.4%至4.36美仙[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计及财务收入及费用)为57,200千美元,较2022年的83,399千美元有所下降[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为181,857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213,843千美元[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1.50292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1.77676亿美元,同比下降15.4%[28][3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1.1723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4990万美元[25] - 2023年上半年净财务费用6928.4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5254.4万美元[25] - 2023年上半年税项2898.5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2977.7万美元[2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4.36美仙,2022年同期为5.34美仙[28] - 2023年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第一次中期股息每股1.744美仙,2022年同期为2.128美仙[3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上市及非上市以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的股息收入217.3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249万美元[24]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中使用权资产为2439.6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2360.6万美元[24]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中银行结余及存款为500.4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41.9万美元[25]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中国内地税项为2157.2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3009.3万美元[26] - 2023年上半年控股及非控股码头利润合计2.14706亿美元,同比下降2.2%,其中控股码头利润5679.5万美元,同比减少3.7%[36] - 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码头利润1.57911亿美元,同比减少1.6%[3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入6.88873亿美元,同比下降2.2%,控股码头吞吐量同比下降6.0%[3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4.95126亿美元,同比下降2.3%[39]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8213.9万美元,同比上升14.7%[4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净额1487.6万美元,同比增加499万美元[41]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8100.7万美元,同比上升40.8%,平均银行借贷成本为4.97%[4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利润减亏损贡献1.53642亿美元,同比下降4.1%[43] - 期内税项2898.5万美元,同比减少79.2万美元[44]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052,707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59,472千美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72,310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66,881千美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股本及储备为5,459,692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32,003千美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469,110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42,915千美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36,175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44,265千美元有所减少[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63,865,000美元,有1,305,772,000美元未动用的银行备用额度[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码头及相关业务收入为688,873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704,622千美元[19][20][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分部利润为150,292千美元,2022年同期为177,676千美元[19][2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为11,325,017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26,353千美元[18] - 占集团总收入10%以上的单一主要客户收入分别为203,158,000美元、86,201,000美元及78,779,000美元,2022年同期为187,812,000美元、90,717,000美元及81,257,000美元[1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经扣除拨备)为139,153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191千美元[2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87,469千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133千美元[23] - 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为5,941,708千美元,欧洲为1,516,338千美元[2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添置为 - 168,174千美元,因业务合并之添置为 - 194,730千美元[1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借款总额为29.82亿美元,现金结余为9.67亿美元,已承诺但未动用的银行备用额度为13.06亿美元[4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为113.25亿美元,负债总额为48.05亿美元,资产净值为65.20亿美元,每股股份股权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1.56美元[47] - 2023年6月30日,净负债总权益比率(不计入租赁负债)为30.9%,利息覆盖率为3.6倍[48] 会计准则影响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2023年1月1日递延税项资产变为97,589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5,541千美元[14]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2023年1月1日储备变为5,487,831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3,648千美元[14]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2023年1月1日非控制股东权益变为1,107,170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1,934千美元[14]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2023年1月1日递延税项负债变为128,525千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41千美元[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税项变为 - 29,777千美元,较之前增加877千美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期内利润变为213,843千美元,较之前增加877千美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之基本每股盈利变为5.34美仙,较之前增加0.02美仙[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之摊薄每股盈利变为5.34美仙,较之前增加0.02美仙[15] 业务区域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不含香港)码头和相关业务收入为332,028千美元,欧洲为322,371千美元[21] 资金与信贷 - 公司给予客户30至90日信贷期[22] 现金流量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2.14908亿美元,提取银行贷款5.88724亿美元,偿还贷款5.18951亿美元[45] 债务结构与风险 - 2023年6月30日,集团7.8%的借贷为固定息率借款[53] - 集团将继续监控及调整固定利息与浮动利息的债务组合,以降低潜在利率风险[54] 公司发展战略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经营总体稳健,将持续完善全球化港口资源布局[66][67] - 公司将聚焦“精益运营”,把握班轮运力释放时机,加强商务营销,推进成本管控[68] - 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打造绿色低碳港口[69] 投资者与奖项 - 2023年1 - 6月,公司累计接待会见投资者和分析师逾160人次[83]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荣获《International Business》杂志颁发的多个奖项及《International Finance》杂志颁发的奖项,还获得2022“益企未来”中华企业社会责任盛典「环境杰出贡献奖」[84]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积极参与投资者峰会,在新加坡进行路演推介活动[8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下设审核、薪酬、提名等多个委员会,各有职责及职权范围[75][76][77][78] - 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74] 公司业务升级与社会责任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积极提升码头服务能力,推动升级转型[85] - 公司协同业务伙伴打造厦门远海码头5G智慧港口示范区,将推广复制自动化码头建设经验[89] - 公司凭借全球化码头网络布局,通过投资合作、码头建设和升级支持运营地经济和社会发展[90] - 公司推动附属控股码头进行慈善捐赠和投入公益服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90]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杨志坚(主席)、朱涛等10人[90]
中远海运港口(01199)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