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量情况 - 2023年总吞吐量同比上升4.4%至135,808,554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3.1%至43,381,201标准箱[2] - 2023年控股码头公司总吞吐量同比下降2.7%至30,762,095标准箱,非控股码头公司总吞吐量同比上升6.7%至105,046,459标准箱[2] - 2023年中国地区码头总吞吐量同比上升4.8%至1.0306521亿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4.4%至3067.9108万标准箱[66] - 2023年环渤海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8.0%至4658.9991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5.1%至1257.1882万标准箱[69] - 202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4.2%至14569524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2.9%至4093259标准箱[70] - 2023年东南沿海及其他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下降6.9%至5951456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16.5%至4242346标准箱[71] - 202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0.4%至27932139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下降1.7%至7896402标准箱[72] - 2023年西南沿海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14.3%至8022100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6.0%至1875219标准箱[73] - 2023年海外地区总吞吐量同比上升3.1%至32743344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0.1%至12702093标准箱[74] - 2023年集装箱总吞吐量为135,808,554标准箱,较2022年的130,107,074标准箱增长4.4%[76] - 环渤海地区2023年吞吐量为46,589,991标准箱,较2022年增长8.0%[76] - 长江三角洲地区2023年吞吐量为14,569,524标准箱,较2022年增长4.2%[76] - 珠江三角洲地区2023年吞吐量为27,932,139标准箱,较2022年增长0.4%[76] - 西南沿海地区2023年吞吐量为8,022,100标准箱,较2022年增长14.3%[76] - 海外地区2023年吞吐量为32,743,344标准箱,较2022年增长3.1%[76] - 2023年散货总吞吐量为438,082,338吨,较2022年上升1.1%[77] - 2023年汽车总吞吐量为773,961辆,较2022年下跌2.1%[77] - 2023年Reefer Terminal S.p.A.的冷冻托盘总吞吐量为375,963托盘,较2022年上升5.7%[77] 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上升0.9%至14.54353亿美元[2] - 2023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上升5.8%至3.24557亿美元[2]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0.335亿美元,同比上升2.2%;毛利为4.209亿美元,同比下降2.1%[3] - 2023年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利润为2.979亿美元,同比下降3.3%[3]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33美仙,同比上升2.3%;第一次中期每股股息为1.744美仙,同比下降18.0%;第二次中期每股股息为1.988美仙,同比上升32.2%[3]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454353000美元,2022年为1441273000美元;2023年年度利润为394280000美元,2022年为390744000美元[7] - 2023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之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9.33美仙,2022年为9.12美仙[7] - 2023年年度其他全面税后亏损为28076000美元,2022年为595366000美元;2023年年度总全面收益为366204000美元,2022年亏损204622000美元[8]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454,353千美元,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分部利润为324,557千美元[28]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441,273千美元,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分部利润为306,633千美元[30] - 2023年码头和相关业务收入为1454353千美元,2022年为1441273千美元[31] - 2023年其他营业收入为39466千美元,2022年为35407千美元[36] - 2023年净财务费用为143,191千美元,2022年为109,265千美元[40] - 2023年财务收入为27,998千美元,2022年为17,122千美元[40] - 2023年即期税项和递延税项抵免共计35,206千美元,2022年为69,365千美元[4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33美仙,2022年为9.12美仙[42] - 2023年已派付和已宣派股息共131,898千美元,2022年为123,742千美元[44] - 2024年3月28日董事宣派2023年度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5.5港仙(相当于1.988美仙)[44] - 2023年完成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324,557,000美元,2022年为306,633,000美元,同比上升5.8%[48] - 2023年控股及非控股码头利润合计4.31601亿美元,同比下降2.2%,其中控股码头利润1.32871亿美元,同比下降3.7%,非控股码头利润2.9873亿美元,同比下降1.4%[49][50] - 2023年公司收入14.54353亿美元,同比上升0.9%,部分码头因吞吐量上升、业务结构优化等使收入增加,部分码头因吞吐量下降等使收入减少[51] - 2023年销售成本10.33491亿美元,同比上升2.2%,部分码头因箱量下降成本减少,抵消部分升幅[52] - 2023年行政开支1.64596亿美元,同比下降1.7%[53] - 2023年其他营业收入净额1855万美元,净收入同比增加1942.1万美元,主要因汇兑净收益、可转换债券公允价值溢利等增加[54] - 2023年财务费用1.71189亿美元,同比上升35.4%,平均银行借贷成本为5.30%,主要因美元及欧元贷款利率上升[55] - 2023年公司应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利润减亏损贡献2.97861亿美元,同比下降3.3%,部分公司利润减少,部分增加抵消跌幅[56] - 2023年税项3520.6万美元,同比减少3415.9万美元,因回拨以前年度计提项目税项、下调预扣股息所得税税率及控股码头利润减少[57] - 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收购厦门海投供应链,录得收入3135.1万美元,成本2753.3万美元[51][52] - CSP阿布扎比码头吞吐量同比上升32.8%,利润贡献同比增加386.3万美元,收入同比上升51.3%,成本同比上升14.2%[49][51][5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末总资产为119.31881亿美元,总权益为68.42525亿美元,总负债为50.89356亿美元[5][6] - 2023年末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1.43919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加[5] - 2023年末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合同资产为3.03954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加[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69006000美元,计入1043341000美元未动用的银行备用额度及来自经营业务之预期现金流后,集团有充足资源应付到期负债及承担[9] - 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公司总部分部资产为11,326,353千美元,码头及相关业务分部资产为11,931,881千美元[23][26]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添置为431,477千美元,因业务合并之添置为175,982千美元[28]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添置为353,477千美元[30] - 占公司总收入10%以上的单一主要客户收入分别为4.404亿美元、1.79975亿美元及1.50802亿美元(2022年:4.3262亿美元、1.75926亿美元及1.62881亿美元)[25] - 2023年地区非流动总资产为10066519千美元,2022年为9566393千美元[33]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等总计303954千美元,2022年为222723千美元[34]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等总计577427千美元,2022年为464421千美元[35]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3750千美元,2022年为22841千美元[37]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7272千美元,2022年为47075千美元[37] - 2023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80451千美元,2022年为179249千美元[37]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35282千美元,2022年为424342千美元[37] - 2023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4.82447亿美元,2022年为4.67638亿美元[58] - 2023年末未偿还借款总额为32.34631亿美元,现金结余为12.08039亿美元,已承诺但未动用银行备用额度为10.43341亿美元[59]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19.31881亿美元,负债总额为50.89356亿美元,资产净值为68.42525亿美元[60] - 2023年末净负债总权益比率为29.6%,利息覆盖率为4.2倍[60] - 2023年末集团6.9%的借贷为固定息率借款,2022年末为18.3%[64] 会计准则相关 - 2023年集团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除披露影响外,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未对集团会计政策构成重大变动[10][11]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要求集团就初始确认时产生等额应课税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交易确认递延税项,应用经修改追溯法重列过往期间比较数字[13] - 2023年1月1日,因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递延税项资产增加15541000美元至97589000美元,储备增加13648000美元至5487831000美元,非控制股东权益增加1934000美元至1107170000美元,递延税项负债减少41000美元至128525000美元[14] - 2022年1月1日,因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递延税项资产增加14512000美元至109583000美元,储备增加12925000美元至5788370000美元,非控制股东权益增加1600000美元至1124220000美元,递延税项负债减少13000美元至140775000美元[16][17]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后,年度利润为390,744千美元,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为306,633千美元,每股盈利为9.12美仙[19] - 香港会计师公会已颁布多项于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公司未提前采纳,将在生效时采用[22] 未来展望与战略 - 2024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3.1%,中国出口增长面临挑战但新能源产品出口带来港口行业机遇[75] - 2024年公司将在效益、网络、资产、人员四个维度加强国际化布局[75] - 公司将聚焦“提质增效”,以服务、成本、商务为抓手,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提升效益[75] - 公司将打造“全链服务”,融入“双循环”格局,构建绿色运输新模式[75] - 公司将推进“全球布局”,把握新兴市场机遇,参与国内港口资源整合[75] 企业管治与社会责任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78] - 2023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股份[84] - 2023年公司获多个奖项认可,2024年Q1再获《商法》杂志多项企业法务大奖[84] - 2023年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195家机构、257名投资者和分析师沟通[85] - 2023年公司拓宽可持续发展方针,涵盖五大范畴[86] - 公司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和商业诚信,重视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87] - 公司通过多项措施减少碳排放,携手上下游共建可持续价值链[88] - 2023年公司无人集卡项目累计作业量超210,000标准箱,国内控股码头新能源清洁能源集卡占比达46%[89] - 公司节约善用自然资源,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90] - 公司秉持多元共融理念,与利益相关方共同进步,促进社区发展[91]
中远海运港口(01199)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