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悦城地产(00207) - 2023 - 年度业绩
00207大悦城地产(00207)2024-03-28 18:08

营收情况 - 营业收入总额132.721亿元,同比下降36.3%,其中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43.593亿元,同比增长24.8%,酒店经营业务收入9.698亿元,同比增长75.1%,物业开发业务收入77.054亿元,同比下降53.3%[2] - 2023年总收益为132720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083135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29%[18] - 2023年物业投资及开发收益为1230234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02776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33%[18] - 2023年酒店经营收益为96975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536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4%[18]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953866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792733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80%[18] - 2023年销售待售物业收益为770537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48368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24%[18]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为435932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4929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0%[18] - 2023年管理输出项目收益为16948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78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18] - 2023年其他服务收入为6816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3323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4%[18] - 2023年各业务综合收益为132.72亿元,2022年为208.43亿元[29][32] - 2023年来自中国内地的外部客户收益为131.51亿元,香港为1.22亿元;2022年中国内地为207.16亿元,香港为1.15亿元[35] - 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32.721亿元,同比下降36.3%,销售及服务成本约为76.306亿元,同比下降47.1%,整体毛利率43%,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61] - 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总额约为43.593亿元,较上年增长24.8%,业务毛利率77.1%,较上年增长2.6个百分点[62] - 购物中心业务销售额约为330亿元,同比增长33%,租金收入为29.977亿元,较上年增长38.9%[62] - 写字楼业务租金收入约为5.133亿元,同比增长1.4%[62] - 物业开发业务营业收入77.054亿元,较上年下降53.3%,交付物业建筑结算面积425,428平方米,较上年下降约40.7%,结算单价17,217元/平方米,较上年下降约25.0%,结算毛利率24%,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66] - 2023年酒店经营业务营业收入约9.698亿元,同比增长75.1%;酒店平均入住率75%,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68] - 2023年管理输出项目收入总额约1.695亿元[71] 销售情况 - 合约销售金额180.86亿元,同比下降36.7%,合约销售面积724,628.6平方米,同比下降9.5%[2] - 2023年物业销售一年以内为148.16亿元,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为56.80亿元,总计204.96亿元,2022年总计133.43亿元[24] - 2023年来自经营租赁的固定或与承租人表现挂钩的租赁付款为37.33亿元,2022年为29.04亿元[25] - 公司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80.86亿元,同比下降36.7%,合约销售面积724,628.6平方米,同比下降9.5%,平均销售单价24,95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0.0%[66] - 2023年集团合约销售金额180.86亿元,较2022年的285.58亿元下降36.7%;合约销售面积724,628.6平方米,较2022年的800,946.4平方米下降9.5%[67] 利润情况 - 剔除投资物业之税后公允价值收益及汇率变动影响,公司拥有人本年应占核心净利润9.913亿元,同比增长20.5%[2] - 年度溢利14.19626亿元,2022年为11.00578亿元[3][4] - 年度全面收入总额12.74189亿元,2022年为8.12502亿元[4]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2.2分,2022年为人民币3.5分[3] - 2023年综合损益表所呈列的除税前溢利为36.63亿元,2022年为26.00亿元[28][32] - 2023年各业务分部业绩为34.18亿元,2022年为40.78亿元[29][30] - 2023年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式已确认的减值亏损净额为1.57亿元[37] - 2023年其他收入为454,529千元,2022年为340,982千元,其中银行利息收入191,545千元(2022年120,920千元)[39]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867,086千元,2022年为 - 311,977千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达1,644,899千元(2022年10,314千元)[40] - 2023年融资成本利息支出总额为2,039,434千元,2022年为1,699,580千元,银行借款利息1,159,495千元(2022年731,206千元)[42] - 2023年销售及提供服务成本为7,630,603千元,2022年为14,424,999千元,已售物业成本5,859,523千元(2022年12,887,739千元)[44]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139,236千元,2022年为1,101,933千元,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1,050,336千元(2022年1,005,727千元)[45] - 2023年广告及推广开支为224,361千元,2022年为196,224千元[47] - 2023年除税前溢利计算中折旧及摊销总额为270,185千元,2022年为283,284千元[47] - 2023年所得税开支合计为2,243,388千元,2022年为1,499,893千元,中国企业所得税1,613,207千元(2022年992,708千元)[48]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盈利(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40,027千元,2022年为530,773千元[50] - 2023年集团年度溢利约14.196亿元,同比增长29.0%;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4亿元,同比下降35.9%;剔除相关影响后,公司拥有人本年应占核心净利润约9.913亿元,同比增长20.5%[71] 资产负债情况 - 非流动资产716.5909亿元,2022年为784.39647亿元[5] - 流动资产719.59988亿元,2022年为615.63845亿元[6] - 资产总值1436.19078亿元,2022年为1400.03492亿元[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44119249千元,2022年为34460923千元[8]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7840739千元,2022年为27102922千元[8] - 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9499829千元,2022年为105542569千元[8]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43062501千元,2022年为47453291千元[10] - 2023年资产净值为56437328千元,2022年为58089278千元[10]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9916364千元,2022年为29924332千元[10] - 2023年永久性资本工具为5601361千元,2022年为7245471千元[10]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20919603千元,2022年为20919475千元[10] - 2023年末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670.36亿元,香港为25.15亿元;2022年末中国内地为722.56亿元,香港为27.03亿元[36]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总额为2900.5万元,2022年为3212.6万元;用作抵押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75.6万元,2022年为2489万元[53][5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3个月以内为9244.4万元,3 - 12个月为1315.5万元,1 - 2年为770.9万元,2 - 3年为114万元;逾期账款账面价值为1.09255亿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但未违约的为1896.2万元,2022年分别为8880.5万元和3198万元[55]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总额为54372.82万元,2022年为60042.57万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4502.4万元,2022年为3573.4万元;工程应计开支为53922.58万元,2022年为59685.23万元[56]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账龄1年内为4376.5万元,1 - 2年为125.9万元;2022年分别为3564.9万元和8.5万元[57] - 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值约1436.191亿元,较2022年末的1400.035亿元增长2.6%[73][74] - 2023年末集团总权益约564.373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2.8%[74] - 2023年末有息借贷合计约442.956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3.2%;净负债占总权益的比率约为44.0%,较上年下降5.5个百分点[75]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72港仙(2022年:1.2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0.72港仙(2022年:零),2023年末期股息连同特别股息合共为每股1.44港仙[2] - 2023年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各0.72港仙,总额约2.05亿港元或1.83亿元人民币,2022年末期股息约1.71亿港元或1.53亿元人民币;可转换优先股持有人可获2023年末期及特别股息总额约1600万港元或1400万元人民币,2022年末期股息约1300万港元或1200万元人民币[51]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72港仙(2022年:1.2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0.72港仙(2022年:零),股息合共每股1.44港仙[77] 财务准则影响 - 2023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3] - 董事预期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5] 收益确认原则 - 公司在客户签署买卖协议时收取合约价值的20%至100%作为按金,产生合约负债直至竣工物业转交客户[22] - 物业管理相关服务、酒店客房经营及其他服务收益按履约进度在某一时段内确认或在客户取得控制权时确认[22] 资本化借贷成本比率 - 在建投资物业及待售在建物业的资本化借贷成本比率2023年为2.35% - 6.91%,2022年为3.00% - 6.48%[43] 股份情况 - 用于计算2023年及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的股份数目均为1532.6426万股,其中普通股1423.1125万股,不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109.5301万股[52] - 公司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10港元,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2890469.9222万股,金额为289047万港元,人民币等值为229350.2万元[58]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每股面值0.10港元,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1423112.4858万股,金额为142311.2万港元,人民币等值为112241.4万元[58] 未来规划 - 2024年公司将践行定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本点,抓住行业机遇,整合资源,优化运营能力[72]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员工3638名[76] 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13日举行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78]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权利,2024年6月7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9] - 股东收取股息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