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费用 - 智能终端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在2023年为1,518,033,728.81元,同比增长14.13%,占营业成本的80.96%[1] - 2023年销售费用为89,019,800.69元,同比增长12.45%[3] - 2023年研发费用为356,097,331.55元,同比增长9.43%[3] - 研发投入金额为3.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4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9%[101] 项目进展与经济效益 - JZ5STR17收发模块项目已完成研制和交付,预计将进入小批量试制生产,带来经济效益[4] - MONI_UNIT监测单元项目已完成前两批次的研制和交付,第三批次的改进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将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带来经济效益增长[4] - JDRELS55NJ00高频宽带高密度射频组件项目已完成研制和交付,预计将进入小批量试制生产,带来经济效益[6] 财务表现 - 2023年投资收益为29,240,878.99元,占利润总额的11.99%[8]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为-82,040,568.60元,占利润总额的-33.64%[8] - 2023年其他收益为81,356,603.93元,占利润总额的33.36%,主要来自政府补助结转收益[8] - 公司计划以1,022,806,64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2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8.32亿元,同比下降1.36%[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增长1.23%[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20.29%[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亿元,同比下降4.26%[43]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0.03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48]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22.85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48]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05.14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48]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959元,同比增长1.24%[4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959元/股,同比增长1.24%[4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8%,同比下降0.24%[49] - 总资产为6,715,497,087.33元,同比增长14.37%[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959,454,463.08元,同比增长3.47%[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063,264.84元,同比增长50.41%[5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84,314,002.22元,同比增长143.5%[53]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8.32亿元,同比减少1.36%,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01%[81] - 电子制造业收入为37.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43%[85] - 智能终端产品收入为22.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82%[85] - 空管产品收入为11.1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63%[85] - 微波射频收入为2.1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24%[85] - 境内收入为31.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85] - 智能终端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36.51%,生产量同比增长38.38%,库存量同比增长119.87%[8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53.33%,其中九洲电器占12.35%[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4.46%,从4,025,488,252.19元降至3,846,050,294.95元[10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25.33%,从2,280,904,219.04元降至1,703,113,261.39元[10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大幅增长154.95%,从367,847,574.18元增至937,826,678.98元[10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9.38%增至12.95%,增加3.57个百分点[107]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13.74%降至9.69%,减少4.05个百分点[107]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从0.01%增至7.05%,增加7.04个百分点[107]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从3.04%增至8.61%,增加5.57个百分点[107] - 合同负债占总资产比例从3.17%降至0.88%,减少2.29个百分点[107]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增长20.00%,从235,130,400.00元增至282,164,800.00元[112] - 远期外汇投资期末金额为0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为0.00%[115] - 公司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交易业务,2022年度远期结汇及其他套期保值业务与日常经营需求紧密相关,风险可控[119] 业务与市场 - 公司智能终端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61] - 空管产品行业预计2022-2028年全球年复合增长率为2.26%,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2.89亿美元[62] - 公司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载体,是C919大型客机一级供应商[64] - 微波射频业务在军用领域主要应用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国防信息化装备,市场规模迅速攀升[64] - 公司拥有多年的微波射频器件研发和生产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竞争性技术优势[65] - 公司智能终端业务包括数字音视频终端和数据通信终端,涵盖广电、通信及行业应用领域[66] - 公司空管产品已形成6个系列10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空管二次雷达、机载防撞系统等[71] - 公司微波射频产品在军用领域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行业,民用领域应用于无线通信、汽车毫米波雷达等[71] - 公司微波射频业务采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研发方式包括定制模式、联合开发模式和预研模式[72] - 公司微波射频业务在报告期内加强传统业务核心技术,拓展SIP基础能力,积极向上游开拓芯片级微系统封装技术[73] - 智能终端产品收入占比58.13%,同比增长16.09%,达到22.27亿元[82] - 空管产品收入占比29.04%,同比增长11.20%,达到11.13亿元[82] - 微波射频产品收入占比5.63%,同比增长17.33%,达到2.16亿元[82] - 公司境内收入占比81.62%,同比增长0.15%,达到31.27亿元[82]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18.38%,同比减少7.54%,达到7.04亿元[82] - 公司在智能终端业务领域具备超高清音视频解码、超高带宽数据通信等关键技术[76] - 公司在空管业务领域具有空管二次雷达、空中防相撞等核心关键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76] - 公司在微波射频领域掌握了多功能芯片集成技术、毫米波大功率空间合成技术等数十项关键技术[77] - 公司荣获"实施卓越绩效先进组织"称号,并获得CMMI2.0三级证书[78]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聚焦智能终端业务、空管业务和微波射频业务,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军、民用电子信息设备和服务提供商[127] - 公司2024年将重点攻坚微波射频组件市场,完善产品产业链结构,拓展新兴市场[129] - 2024年智能终端业务将坚持"两条腿、两步走"和"大客户"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129] - 2024年空管业务将围绕"拼市场、重创新、控成本、精质量"的经营方针,提升经营质效[129] - 2024年微波射频业务将聚焦技术创新,加大人才引育,推进数字转型和成本管控[129] - 智能终端业务面临传统数字音视频终端市场需求下滑和5G核心技术被大型企业垄断的竞争风险[130] - 空管业务面临传统优势企业和国外资深龙头企业的竞争压力,需加大新领域、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力度[131] - 微波射频业务面临军工电子产业政策实施带来的新进入者竞争,需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131] 子公司表现 - 公司主要子公司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8.35亿元,净利润为3769.79万元[122] - 公司主要子公司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8.77亿元,净利润为4939.17万元[122] - 公司主要子公司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11.14亿元,净利润为1.22亿元[126] - 公司主要子公司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94亿元,净利润为5506.79万元[126]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九洲集团,持股比例为47.61%[41] - 公司董事长夏明于2023年8月8日任期满离任,新任董事长杨保平同日被选举[177] - 公司总经理兰盈杰于2023年9月18日因工作原因解聘,陈兴德同日被聘任为总经理[177] - 公司独立董事冯建于2023年8月8日任期满离任,新任独立董事武刚同日被选举[177] - 公司独立董事黄寰于2023年1月16日因个人原因离任,新任独立董事刘海月同日补选[177] - 公司董事、监事津贴标准根据199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确定,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10万元/年[16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和工作目标进行综合考核确定[164] 会计政策与财务处理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九洲(香港)多媒体有限公司采用美元为记账本位币[142] - 公司重要的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标准为金额1,000.00万元以上或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以上的款项[143] - 公司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合并报表[148] - 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项目[152]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后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7] - 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包括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账龄组合按账龄划分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关联方组合则针对财务状况良好的关联方单位[165] - 公司应收账款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包括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182] - 公司应收款项融资的预期信用损失按照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进行估计[182] - 公司按照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并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估计预期信用损失[183] - 公司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统计并计算其他应收款账龄[183] - 公司将债务人信用状况明显恶化、未来回款可能性较低的其他应收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183] -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通过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187] - 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88] - 公司通过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等方式进行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初始投资成本按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190] -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按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92] - 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94] - 公司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首先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96] - 公司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8] 报告与会议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已审议通过,包括2022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16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已审议通过[167] - 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9.17%,审议通过了独立董事辞职暨增补独立董事的议案等[171] 其他 - 公司期末余额为2,167,023,905.38元,其中应收账款为1,022,806,646.00元[137] - 公司剥离了信息系统业务和光通信业务,新增了微波射频业务[41] - 研发人员数量为767人,同比增长14.65%,其中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同比增长24.72%[101]
四川九洲(000801)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