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与股息分配 - 公司2022年度报告经审计,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均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2年度每10股分配现金股息人民币2.10元(含税),预案待股东大会审议批准[2] 控股子公司情况 - 浙银金租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占股51%[4] - 公司持有浙銀金租51%的股份[153] 整体财务指标表现 - 2022年公司集团总资产、营收、存贷款等主要指标增速均达两位数,营收、贷款等指标增速位居全国股份行首位[5] - 2022年公司存款付息率在可比同业中降幅最大,不良贷款率实现五年内首次下降[5] - 2022年营业收入增速连续6个季度居全国性股份行第一,各项贷款增速列全国性股份行第一,各项存款增速列全国性股份行第二,存款付息率在可比银行中降幅最大[8] - 2022年末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占比为28.53%,较半年末提升4.19个百分点[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6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13] - 2022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7.67%[13] - 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2.6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6%[13]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0%[13] - 截至报告期末,总负债2.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6%[13]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余额1.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7%[13] - 不良贷款率1.47%、拨备覆盖率182.19%[13] - 资本充足率11.60%、一级资本充足率9.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5%[13] - 2022年资产总额为26219.30亿元,净利润为139.89亿元[23]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11.52亿元,非利息净收入为126.32亿元[23] - 2022年不良贷款率为1.47%,拨备覆盖率为182.19%[26] - 2022年营业收入611.52亿元,较2021年的545.84亿元增长11.9%[1] - 2022年税前利润158.31亿元,较2021年的149.81亿元增长5.7%[1] - 2022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较2021年的126.48亿元增长7.7%[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62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2.29万亿元增长14.6%[1]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3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1.35万亿元增长13.2%[1] - 2022年末负债总额2.46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2.12万亿元增长15.8%[1] - 2022年末吸收存款1.68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1.42万亿元增长18.8%[1] - 2022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57%,较2021年的0.60%下降0.03个百分点[1] - 2022年不良贷款率1.47%,较2021年的1.53%下降0.06个百分点[1] - 2022年拨备覆盖率182.19%,较2021年的174.61%上升7.58个百分点[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26,21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52.07亿元,增长14.66%[32]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11.52亿元,较上年增加65.68亿元,增长12.03%[33] - 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较上年增加9.70亿元,增长7.67%[33]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3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1.60%,较上年末下降1.29个百分点[35] - 2022年,利息净收入470.62亿元,较上年增加51.10亿元,增长12.18%,占营业收入76.96%[38] - 利息收入1,019.83亿元,较上年增加92.26亿元,增长9.95%;利息支出549.21亿元,较上年增加41.16亿元,增长8.10%[38] - 净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02%和2.21%,较上年分别下降0.05和0.06个百分点[38] - 营业费用176.68亿元,较上年增长19.60%,成本收入比27.77%,较上年末上升2.27个百分点[36]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6.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36%;所得税费用18.42亿元,较上年下降10.80%[36]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753.52亿元,比上年增加54.14亿元,增长7.74%[43] - 投资利息收入220.76亿元,比上年增加28.17亿元,增长14.63%[45] -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5.26亿元,比上年增加9.34亿元,增长58.67%[45]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367.14亿元,比上年增加28.28亿元,增长8.35%[46]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80.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72亿元,增长20.40%[48] - 2022年非利息净收入140.9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8亿元,增长11.54%[49] - 营业费用176.68亿元,比上年增加28.96亿元,增长19.60%[53] - 信用减值损失276.53亿元,2021年为248.31亿元[54] - 所得税费用18.42亿元,比上年减少2.23亿元,下降10.80%,实际税率11.64%[55] - 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611.52亿元,2021年为545.84亿元[5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611.52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334.60亿元占比54.72%,环渤海地区105.08亿元占比17.18%,珠三角及海西地区59.05亿元占比9.66%,中西部地区112.79亿元占比18.44%[5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26219.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52.07亿元,增长14.66%,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4862.91亿元占比56.69%,金融投资7518.49亿元占比28.67%[59]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250.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7.91亿元,增长13.20%,其中公司贷款和垫款9870.79亿元占比64.73%,票据贴现1123.74亿元占比7.37%,个人贷款和垫款4178.81亿元占比27.40%[62][6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9870.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9%[64] - 截至报告期末,票据贴现总额1123.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2.51%[65]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417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54%[66] - 截至报告期末,金融投资总额7518.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35%,其中基金投资1261.28亿元占比16.78%,债券投资5468.24亿元占比72.73%[67][6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24560.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61.60亿元,增长15.86%[69] - 2022年末吸收存款16814.43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8.46%,向中央银行借款971.70亿元,占比3.96%[70]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3120.35亿元,占负债总额的12.71%,应付债券3230.33亿元,占比13.15%[7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吸收存款余额16814.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57.38亿元,增长18.77%[71] - 公司存款增加2331.24亿元,增长19.24%;个人存款增加280.39亿元,增长15.12%[71] - 定期存款增加2192.56亿元,增长28.78%;活期存款增加419.07亿元,增长6.60%[71]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1629.3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2.36亿元,下降0.75%[72] - 截至报告期末,正常贷款14584.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56.21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95.63%[73] - 关注贷款365.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88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40%[73] - 不良贷款223.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6亿元,不良贷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7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161.0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76亿元;不良贷款率1.63%,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74] - 个人不良贷款62.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62亿元;不良贷款率1.50%,比上年末上升0.43个百分点[7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从2021年末的13472.39亿元增至2022年末的15250.30亿元[73][74]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525.03亿元,不良贷款金额为22.35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7%;2021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347.239亿元,不良贷款金额为20.6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75][77][79] - 2022年末公司贷款金额为987.079亿元,占比64.73%,不良贷款金额为16.1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3%;2021年末公司贷款金额为882.99亿元,占比65.54%,不良贷款金额为16.5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8%[75] - 2022年末个人贷款金额为417.881亿元,占比27.40%,不良贷款金额为6.24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0%;2021年末个人贷款金额为381.494亿元,占比28.32%,不良贷款金额为4.0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7%[75] - 2022年末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843.069亿元,占比55.29%,不良贷款金额为11.0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1%;2021年末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731.277亿元,占比54.28%,不良贷款金额为14.51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9%[77] - 2022年末中西部地区贷款金额为281.109亿元,占比18.43%,不良贷款金额为5.3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0%;2021年末中西部地区贷款金额为242.868亿元,占比18.03%,不良贷款金额为3.21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77] - 2022年末环渤海地区贷款金额为222.3亿元,占比14.58%,不良贷款金额为4.56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5%;2021年末环渤海地区贷款金额为193.924亿元,占比14.39%,不良贷款金额为2.2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4%[77] - 2022年末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金额为170.856亿元,占比11.20%,不良贷款金额为1.3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1%;2021年末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金额为175.27亿元,占比13.01%,不良贷款金额为725万元,不良贷款率为0.41%[77] - 2022年末抵押贷款金额为675.821亿元,占比44.32%,不良贷款金额为10.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2021年末抵押贷款金额为599.867亿元,占比44.52%,不良贷款金额为5.9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9%[79] - 2022年末质押贷款金额为72.303亿元,占比4.74%,不良贷款金额为9310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29%;2021年末质押贷款金额为100.573亿元,占比7.47%,不良贷款金额为7770万元,不良贷款率为0.77%[79] - 2022年末保证贷款金额为289.524亿元,占比18.98%,不良贷款金额为6.49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4%;2021年末保证贷款金额为199.474亿元,占比14.81%,不良贷款金额为10.19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5.11%[79] - 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总额330.87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16%,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63.00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3.22%,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6.89%[81] - 2022年末逾期贷款余额299.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26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17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亿元[82] - 截至报告期末,重组贷款和垫
浙商银行(02016)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