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02016)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53
(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 A 股股票代碼 : 601916 H 股股票代碼 : 2016 智 慧 經 營 善 本 金 融 人 文 浙 銀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 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於2025年3月28日審議通過了《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報告及摘要》。 本公司實有董事12名,親自出席的董事11名,任志祥董事委託應宇翔董事出席會議,出席人數符合《中華人民 共和國公司法》和本公司章程的規定。本公司9名監事列席了本次會議。 本公司審計師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和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已分別對本公司按照中國會計準 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會計準則編製的2024年度財務報告進行了審計,並分別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本報告除特別說明外,金額幣種為人民幣。本報告所載若干金額及百分比數字已作四捨五入調整。任何表格中 總數與金額總和間的差異均由於四捨五入所致。 本公司董事會建議派發2024年度現金股息,每10股分配現金股息人民幣1.56元( ...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44
财务报告审计与股息分配 - 公司2024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每10股分配现金股息1.56元(含税),待股东大会批准[5] 集团总资产情况 - 2024年集团总资产站稳3.3万亿新台阶[10]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3.3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8%[22]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3255.39亿元[51][52][53] - 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3,25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6.60亿元,增长5.78%[68] - 集团资产总额3325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6.60亿元,增长5.78%;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26.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94.12亿元,增长8.33%;金融投资10554.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8.14亿元,增长5.48%[10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325.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66亿元,增长5.78%[103] 金融业务特色模式与推广 - 金融顾问制度开展6年,联合125家成员单位,成立235家工作室,顾问队伍超4200名,在16个省市推广[12] - 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形成“3386模式”并在多地推广[12] 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77.02亿元,较上年增长6.18%[22]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22]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156.93亿元,营业收入为677.02亿元[51][52][53] - 2024年公司非利息净收入为225.45亿元,营业费用为219.28亿元[54][56] - 2024年公司成本收入比为31.16%,不良贷款率为1.38%,拨备覆盖率为178.67%[57][58][59]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175.79亿元,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51.86亿元[60]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77.02亿元,较上年增加39.38亿元,增长6.18%[69][70] - 报告期内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较上年减少23.71亿元,下降4.99%;非利息净收入225.45亿元,较上年增加63.09亿元,增长38.86%[69][70] - 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加1.38亿元,增长0.92%[69][70] - 报告期内营业费用219.28亿元,较上年增长8.78%,成本收入比31.16%,较上年上升0.73个百分点[70] - 2024年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较上年减少23.71亿元,下降4.99%,占营业收入的66.70%[74] - 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225.45亿元,较上年增加63.09亿元,增长38.86%[72] - 2024年营业收入677.02亿元,较上年增加39.38亿元,增长6.18%[72] - 2024年净利润156.93亿元,较上年增加2.00亿元,增长1.29%[72]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加1.38亿元,增长0.92%[72]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5.07亿元,较上年增加0.62亿元,增长13.93%[72] - 集团非利息净收入225.45亿元,较上年增加63.09亿元,增长38.86%,占营业收入的33.30%,较上年上升7.84个百分点[8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4.87亿元,较上年减少5.53亿元,下降10.97%[90]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80.58亿元,较上年增加68.62亿元,增长61.29%[92] - 营业费用219.28亿元,较上年增加17.69亿元,增长8.78%[94] - 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增加20.82亿元,增长7.97%[97] - 所得税费用18.86亿元,较上年减少1.13亿元,下降5.65%,实际税率10.73%[97]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1%[22] - 截至2024年末,总负债3.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0%[22] - 截至2024年末,吸收存款余额1.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7%[22] - 2024年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571.16亿元,负债总额为31227.96亿元,吸收存款为19222.89亿元[60] - 2024年末归属本行股东的权益为1989.03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为6.33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60]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49%,平均权益回报率为8.49%,净利息收益率为1.71%[60] - 2024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1%,资本充足率为12.61%[60] - 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571.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76亿元,增长8.21%[68] - 报告期末负债总额31,227.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84.94亿元,增长5.70%[68] - 报告期末吸收存款19,222.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6.30亿元,增长2.87%[68]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571.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76亿元,增长8.21%[10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12495.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6%[108] - 截至2024年末,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4786.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41%[110] - 截至2024年末,金融投资总额10554.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11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负债总额31227.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84.94亿元,增长5.70%[115] - 截至2024年末,吸收存款余额19222.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6.30亿元,增长2.87%[117] - 从客户结构看,公司存款增加160.01亿元,增长1.02%;个人存款增加351.12亿元,增长13.03%[117] - 从期限结构看,定期存款增加2572.60亿元,增长22.74%;活期存款减少2061.47亿元,下降29.22%[117] - 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合计1989.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6.58亿元,增长6.80%[120]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571.16亿元,较2023年末17162.40亿元增加[122][123][125][129] 公司贷款质量情况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38%、拨备覆盖率178.67%[22]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末下降3.9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6%,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69] - 2024年末正常贷款17774.1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00.37亿元,占比96.15%,较上年末96.43%略有下降[122] - 2024年末关注贷款444.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05亿元,关注贷款率2.40%,较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122] - 2024年末不良贷款254.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8亿元,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122] - 2024年末公司贷款12495.66亿元,占比67.59%,不良贷款169.96亿元,不良贷款率1.3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123][125] - 2024年末个人贷款4786.31亿元,占比25.89%,不良贷款84.98亿元,不良贷款率1.78%,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123][125] - 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2732.21亿元,占比14.78%,不良贷款40.07亿元,不良贷款率1.47%[125] - 2024年末长三角地区贷款9911.27亿元,占比53.62%,不良贷款161.15亿元,不良贷款率1.63%[129] - 2024年末中西部地区贷款3674.01亿元,占比19.87%,不良贷款34.87亿元,不良贷款率0.95%[129] - 2024年末环渤海地区贷款2571.85亿元,占比13.91%,不良贷款31.37亿元,不良贷款率1.22%[129]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571.16亿元,2023年末为17162.40亿元,集团贷款担保结构基本平稳,抵押贷款占比较高,余额8134.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13.6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56.17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131] - 截至2024年末逾期贷款余额335.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7.25亿元;90天以上逾期贷款211.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97亿元[134] - 截至2024年末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128.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02亿元;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15.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48亿元[137] 公司资本充足率情况 - 2024年资本充足率12.61%、一级资本充足率9.6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22] - 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2.61%,较上年末上升0.4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61%,较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69] - 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2.61%,一级资本充足率9.6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杠杆率5.11%,均满足监管要求[14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61%,一级资本充足率9.6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5%,杠杆率5.02%,均满足监管要求[144] 公司机构与排名情况 - 公司在全国22个省及香港设362家分支机构[22] - 公司在“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按一级资本位列84位[22] - 2024年7月,公司在“2024全球银行1000强”中位居第84名[47] 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战略包括一个发展总纲、三大目标方向、三个战略指引、四大战略重点和N项策略措施[26][27][28]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战略定位、公司治理、区位优势、业务体系、风险管理、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企业文化、善本金融等方面[29][31][32][33] 公司人才与管理体系建设 - 公司实施“123人才计划”,构建“选用育留退”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两大品牌,实施三大人才工程[28][32] - 公司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1143”工作体系,包括总体方案、数字系统、工作体系和保障措施[28] 公司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 公司推进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31] 公司数字化改革 - 公司系统开启数字化改革,实施“焕芯强基”工程,推进新一代核心系统升级改造[32] 公司善本金融体系 - 公司践行善本金融,形成“六大支柱”体系[33] 公司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 公司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4] 公司科技与人才服务情况 - 2024年末,公司服务科技型企业30,712户,提供融资余额3,674亿元[35] - 2024年末,公司服务高层次人才3,925户,其中服务国内外院士41位、国家级人才近700位、省部级人才超1,300位[35] 公司绿色金融业务情况 - 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2477.37亿元,较年初增长21.78%,累计承销12笔绿色债券,募集资金71.37亿元,绿色债券投资余额66.77亿元[36] 公司普惠金融业务情况 - 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4.25亿元,较年初新增352.98亿元,增长11%,普惠型信用贷款占比12.55%,较年初提升2.56个百分点,中长贷款占比67.10%,当年新拓展小型微型企业首贷户6229户,涉农贷款余额2405.64亿元,较年初新增197.81亿元,增长8.96%[37] - 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28.53万户,缴存个人养老金2.55亿元,商业养老金产品保有量23.78亿元,2024年末银发客户数达190.9万户,较年初新增27.26万户,增长16.66%[38] - 2024年末已在近30个行业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29 19:3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资产总额为3,276,188百万元,同比增长4.21%[3]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26,183百万元,同比增长6.41%[3] - 负债总额为3,077,052百万元,同比增长4.15%[3] - 吸收存款为1,913,992百万元,同比增长2.43%[3]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为195,386百万元,同比增长4.91%[3] - 公司资产总额为32,761.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23.09亿元,增长4.21%[1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261.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99.43亿元,增长6.41%[14] - 负债总额为30,770.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27.50亿元,增长4.15%[14] - 吸收存款为19,139.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3.33亿元,增长2.43%[14]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额为32761.8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2%[22] - 2024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30770.5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4.2%[22] - 2024年9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1991.3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5.1%[2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52,518百万元,同比增长5.63%[4]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2,905百万元,同比增长1.19%[4] - 营业收入为525.18亿元,同比增加27.99亿元,增长5.63%[14]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29.05亿元,同比增加1.52亿元,增长1.19%[14] - 2024年第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4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21]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综合收益为13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21]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39%,同比增长0.17个百分点[6]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6%,同比增长0.14个百分点[6] - 资本充足率为12.71%,同比增长0.52个百分点[6] - 资本充足率为12.71%,比上年末上升0.52个百分点[15] 不良贷款 - 不良贷款余额为259.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67亿元[15] - 不良贷款率为1.43%,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1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7.57亿元,同比增加462.68%[16] - 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47.5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49.2%[24] - 2024年第三季度发放贷款和垫款净增加额为-1296.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28.1%[24] - 2024年第三季度吸收存款净增加额为388.5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64.0%[24] - 2024年第三季度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减少额为-555.5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415.7%[24] - 2024年第三季度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234.0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39.7%[24]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到的现金为5.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190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为83.13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61.16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254.0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213.5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6527.28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13108.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36776.55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13735.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03.91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370.91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数为1485.57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828.7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收到利息为668.4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646.5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支付利息为342.87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327.02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219.05亿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248.73亿元人民币有所减少[25]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6:3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长6.1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长3.3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7%[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3.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余额1.9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43%、拨备覆盖率178.1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12.86%,比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7]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352.9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16%,2023年1-6月为332.48亿元,2022年1-6月为317.78亿元[13] - 2024年1-6月税前利润97.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87%,2023年1-6月为93.78亿元,2022年1-6月为84.89亿元[13]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31%,2023年1-6月为77.43亿元,2022年1-6月为69.74亿元[13]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4.71%,2023年1-6月为0.34元,2022年1-6月为0.27元[13]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稀释每股收益0.29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4.71%,2023年1-6月为0.34元,2022年1-6月为0.27元[13] - 2024年1-6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52%,较2023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0.58%,2022年1-6月为0.60%[14] - 2024年1-6月平均权益回报率9.78%,较2023年同期下降0.93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10.71%,2022年1-6月为10.29%[14] - 2024年1-6月净利息收益率1.82%,较2023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2.14%,2022年1-6月为2.28%[14] - 2024年1-6月净利差1.61%,较2023年同期下降0.34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1.95%,2022年1-6月为2.08%[14] - 2024年1-6月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33.02%,较2023年同期上升5.11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27.91%,2022年1-6月为26.88%[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32466.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增长5.59%[15][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30522.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吸收存款19384.79亿元,增长3.74%[15][19]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长6.16%;其中利息净收入236.42亿元,下降1.36%;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增长25.58%[19][20] - 报告期内,集团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长3.31%[19][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2%,下降4.4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4%,下降0.09个百分点[16][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充足率12.86%,较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68%,上升0.1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上升0.16个百分点[17][19] - 报告期内,集团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52%,平均权益回报率9.78%[20] - 报告期内,集团营业费用106.27亿元,同比增长10.07%;成本收入比28.91%,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20] - 报告期内,集团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9.27亿元,同比增长5.01%[20]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费用14.98亿元,同比增长6.02%[20] - 2024年1-6月利息净收入236.42亿元,同比减少3.27亿元,下降1.36%,占营业收入的66.98%[22] - 2024年1-6月利息收入568.90亿元,同比增加27.73亿元,增长5.12%;利息支出332.48亿元,同比增加31.00亿元,增长10.28%[22] - 2024年1-6月净利差为1.61%,同比下降34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1.82%,同比下降32个基点[22]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加20.47亿元,增长6.16%[21] - 2024年1-6月净利润82.43亿元,同比增加2.78亿元,增长3.49%[21]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增长3.31%[21] - 2024年1-6月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同比增加23.74亿元,增长25.58%[21] - 报告期内,集团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同比增加23.74亿元,增长25.58%,占营业收入的33.02%,同比上升5.11个百分点[3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84亿元,同比减少1.68亿元,下降5.69%[32]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88.69亿元,同比增加25.42亿元,增长40.18%[33] - 营业费用106.27亿元,同比增加9.72亿元,增长10.07%[34] - 信用减值损失149.27亿元,同比增加7.12亿元,增长5.01%[35] - 所得税费用14.98亿元,同比增加0.85亿元,增长6.02%,实际税率15.38%[36]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合计352.95亿元,2023年1 - 6月为332.48亿元[37][3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2466.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7.31亿元,增幅3.27%[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9.23亿元,增幅5.59%[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30522.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9.34亿元,增幅3.31%[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余额19384.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8.20亿元,增幅3.74%[48] - 公司存款增加355.55亿元,增幅2.27%;个人存款增加304.14亿元,增幅11.28%[48] - 定期存款增加2919.98亿元,增幅25.81%;活期存款减少2260.29亿元,降幅32.04%[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246.61亿元,较上年末的3143.879亿元有所增长[40]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合计1907.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53亿元,增幅2.44%[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小计18038.9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84.74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62.40亿元[52][53][55] - 2024年6月30日正常贷款17372.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8.75亿元;关注贷款39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03亿元,关注贷款率2.21%,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257.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71亿元,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5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165.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4亿元,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92.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亿元,不良贷款率1.85%,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53] - 2024年6月30日制造业贷款2564.27亿元,不良贷款28.73亿元,不良贷款率1.12%;2023年12月31日贷款2399.11亿元,不良贷款19.71亿元,不良贷款率0.82%[55] - 2024年6月30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2543.79亿元,不良贷款44.10亿元,不良贷款率1.73%;2023年12月31日贷款2400.18亿元,不良贷款48.04亿元,不良贷款率2.00%[55] - 2024年6月30日批发和零售业贷款1941.30亿元,不良贷款30.41亿元,不良贷款率1.57%;2023年12月31日贷款2014.20亿元,不良贷款19.25亿元,不良贷款率0.96%[55] - 2024年6月30日房地产业贷款1871.79亿元,不良贷款23.61亿元,不良贷款率1.26%;2023年12月31日贷款1777.49亿元,不良贷款44.08亿元,不良贷款率2.48%[55] - 2024年6月30日住宿和餐饮业贷款180.98亿元,不良贷款9.64亿元,不良贷款率5.33%;2023年12月31日贷款153.28亿元,不良贷款1.95亿元,不良贷款率1.27%[55] - 2024年6月30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157.96亿元,不良贷款11.29亿元,不良贷款率7.15%;2023年12月31日贷款151.44亿元,不良贷款10.29亿元,不良贷款率6.79%[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小计1803.893亿元,不良贷款25.767亿元,不良贷款率1.43%;2023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和垫款小计1708.474亿元,不良贷款24.596亿元,不良贷款率1.44%[57][58] - 2024年6月30日,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961.742亿元,占比53.31%,不良贷款13.524亿元,不良贷款率1.41%;2023年12月31日,贷款金额903.104亿元,占比52.86%,不良贷款10.589亿元,不良贷款率1.17%[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抵押贷款余额7894.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3.9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56.04亿元,不良贷款率1.98%,比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58] - 截至报告期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75.56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3.02%;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412.45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6.46%[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逾期贷款余额391.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3.27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226.2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08亿元[60] - 截至报告期末,在《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范围内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99.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2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14.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30亿元[61] - 截至报告期末,抵债资产(非金融工具)余额14.07亿元,扣除已计提减值准备3.18亿元,账面价值10.89亿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2.86%,一级资本充足率9.6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杠杆率4.91%,均满足监管要求[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63,351百万元,一级资本净额188,690百万元,总资本净额250,571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一级资本充足率9.68%,资本充足率12.86%[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杠杆率为4.91%,一级资本净额188,690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3,840,678百万元[66] - 截至2024年6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8: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上市證券交易所為上海證券交易所,股份代號601916;H股上市證券交易所為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2016[8] - 履行持續督導職責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續督導期間為2023年7月6日至2024年12月31日[9] - 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330000761336668H,金融許可證機構編碼為B0010H133010001,註冊日期為2004年7月26日[9] - 浙銀金租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佔股51%[6] - 公司持有浙銀金租51%股份,其实收资本40亿元[133] - 公司参股中国银联3400万股,投资金额2500万元;参股国家融资担保基金10亿股,投资金额10亿元[134] 公司治理与会议情况 - 2024年8月29日公司第七屆董事會2024年第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本報告,實有董事12名,親自出席12名,10名監事列席[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4次,审议批准议案49项[1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召开会议12次,审议批准议案48项[138] - 2024年上半年监事会召开会议6次,审议议案29项,听取和审阅议案15项[139] - 2024年上半年监事会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5次,审议议案9项[139] - 2024年上半年监事会监督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审议议案9项,听取和审阅议案2项[139] - 公司于2024年6月12日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137] - 2024年5月14日,应宇翔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任职资格获核准并正式履职[162] - 2024年6月12日,公司选举吴志军、施浩为第六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资格待核准[162] - 2024年8月9日,公司选举产生第七届董事会,陆建强当选董事长,部分成员任职资格待核准[162] - 2024年2月27日,陈忠伟辞去职工监事等职务[163] - 2024年6月12日,王君波当选第六届监事会股东监事[163] - 2024年8月9日,马晓峰、王君波当选第七届监事会股东监事[163] - 2024年1月19日,景峰辞去首席财务官职务[164] - 2024年8月18日,张荣森辞去执行董事、行长职务[164] 财务报告相关说明 - 公司2024年中期財務報告未經審計[4] - 截止報告披露日,公司無中期利潤分配或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长6.16%[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长3.31%[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7%[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9%[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3.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余额1.9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4%[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43%、拨备覆盖率178.12%[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12.86%,比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10]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352.9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16%[16] - 2024年1-6月税前利润97.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87%[16]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31%[1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2466.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27%[18] - 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59%[18]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30522.3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31%[18] - 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19384.7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3.74%[18]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43%,较2023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19] - 2024年6月30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较2023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20] - 2024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12.86%,较2023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2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2466.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7.31亿元,增长3.27%[22]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加20.47亿元,增长6.16%[22][23][24] - 报告期内,利息净收入236.42亿元,同比减少3.27亿元,下降1.36%,占营业收入的66.98%[24][25] - 报告期内,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同比增加23.74亿元,增长25.58%[22][23][24] - 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增长3.31%[22][23][24]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2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2.86%,较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22] - 报告期内,营业费用106.27亿元,同比增长10.07%;成本收入比28.91%,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23][24] - 报告期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9.27亿元,同比增长5.01%[23][24] - 报告期内,所得税费用14.98亿元,同比增长6.02%[23][24]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409.54亿元,同比增加14.34亿元,增长3.63%,平均余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8%[29] - 投资利息收入132.61亿元,同比增加11.20亿元,增长9.22%,平均余额同比增长27.62%[30]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99.36亿元,同比增加8.36亿元,增幅4.38%,平均余额1.83万亿元,同比增长6.58%,存款付息率2.19%,同比下降5个基点[31]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68.18亿元,同比增加12.17亿元,增长21.73%[33] - 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同比增加23.74亿元,增长25.58%,占营业收入的33.02%,同比上升5.11个百分点[3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84亿元,同比减少1.68亿元,下降5.69%[35]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88.69亿元,同比增加25.42亿元,增长40.18%[36] - 营业费用106.27亿元,同比增加9.72亿元,增长10.07%[37] - 利息净收入变动为-3.27亿元,利息收入变动为27.73亿元,利息支出变动为31.00亿元[28] - 生息资产中发放贷款和垫款规模418.3亿元,投资规模335.4亿元;付息负债中吸收存款规模125.8亿元,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规模104.1亿元[28] - 信用减值损失149.27亿元,同比增加7.12亿元,增长5.01%[38] - 所得税费用14.98亿元,同比增加0.85亿元,增长6.02%,实际税率15.38%[39]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合计352.95亿元,2023年同期为332.48亿元[40][4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2466.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7.31亿元,增幅3.27%[4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59.23亿元,增幅5.59%[44] - 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11928.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73%[46] - 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5013.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18%[47] - 金融投资余额10137.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1%[4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30522.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79.34亿元,增幅3.3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3052.24亿元,较2023年末2954.30亿元有所增加,其中吸收存款占比63.51% [51]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余额19384.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98.20亿元,增幅3.74%,公司存款增幅2.27%,个人存款增幅11.28% [52] - 定期存款增加2919.98亿元,增幅25.81%;活期存款减少2260.29亿元,降幅32.04% [52]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1907.9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53亿元,增幅2.44% [54] - 截至报告期末,正常贷款17372.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8.75亿元;关注贷款397.8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7.03亿元,关注贷款率2.21%,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 [55]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257.6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1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5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11928.70亿元,占比66.13%,不良贷款165.14亿元,不良贷款率1.38%,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56]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5013.62亿元,占比27.79%,不良贷款92.53亿元,不良贷款率1.85%,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56] - 2024年6月30日,向中央银行借款698.28亿元,占比2.29%,较2023年末1199.15亿元及占比4.06%均下降 [51]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债券471.11亿元,占比15.43%,较2023年末395.94亿元及占比13.40%均上升 [51] - 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12.1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6.240亿元[57][59][6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金额为1192.870亿元,占比66.13%,不良贷款率1.38%;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1128.170亿元,占比66.04%,不良贷款率1.37%[57] - 2024年6月30日个人贷款金额为501.362亿元,占比27.79%,不良贷款率1.85%;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476.692亿元,占比27.90%,不良贷款率1.91%[57] - 2024年6月30日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961.742亿元,占比53.31%,不良贷款率1.41%;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903.104亿元,占比52.86%,不良贷款率1.17%[59] - 2024年6月30日中西部地区贷款金额为349.667亿元,占比19.38%,不良贷款率1.11%;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333.316亿元,占比19.51%,不良贷款率1.36%[59] - 2024年6月30日环渤海地区贷款金额为266.886亿元,占比14.80%,不良贷款率1.72%;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269.494亿元,占比15.78%,不良贷款率2.04%[59] - 2024年6月30日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金额为224.511亿元,占比12.45%,不良贷款率1.67%;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201.143亿元,占比11.77%,不良贷款率1.97%[59] - 2024年6月30日抵押贷款金额为789.497亿元,占比43.77%,不良贷款率1.98%;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752.103亿元,占比44.02%,不良贷款率1.90%[60] - 2024年6月30日质押贷款金额为75.443亿元,占比4.18%,不良贷款率0.72%;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61.147亿元,占比3.58%,不良贷款率0.52%[60] - 2024年6月30日保证贷款金额为365.251亿元,占比20.25%,不良贷款率1.05%;2023年12月31日金额为326.813亿元,占比19.1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18:12
资产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浙商银行资产总额为3161.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57%[8] - 浙商银行2024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为3161.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8.12亿元,增长0.57%[15] 盈利能力 - 2024年第一季度,浙商银行净利润为5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8] - 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4.14亿元,同比增加26.22亿元,增长16.60%;净利润为59.13亿元,同比增加2.88亿元,增长5.12%[16] 资本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浙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0%,资本充足率为12.54%[9] - 资本充足率为12.54%,比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0%[18] 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余额为253.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8亿元,增长2.96%;不良贷款率为1.44%[17] 现金流量 - 浙商银行2024年3月31日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145,735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底减少了18,988百万人民币[23] - 浙商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0,09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2,077百万人民币[26] - 浙商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37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改善了98,919百万人民币[26] - 浙商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210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111百万人民币[27]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7:11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达到了新的高点[12] - 公司总资产超过3万亿,连续10个季度营收增速位居股份行首位[12] - 浙商银行在2023年成功完成A+H配股,募集资金125亿元,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得到各大机构认购[16] - 公司总资产为3.14万亿,比上年末增长19.91%[30] - 營業收入为637.64億元,比上年增長4.27%;净利润为150.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0%[30]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净利润为139.8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4.04%[6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營業收入为545.84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7.9%[6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營業費用为201.5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4.2%[65] - 浙商银行2023年營業收入为63,76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4.3%[66] - 資產總額达到3,143,879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9.4%[66] - 不良貸款率为1.44%,资本充足率为12.19%[30] - 不良贷款率为1.44%,资本充足率为12.19%[30] - 不良贷款率为1.44%,撥備覆蓋率为182.60%[66] - 不良贷款率1.44%,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2.60%,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77] - 公司不良贷款155.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7%,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109] - 2023年12月31日,浙商银行不良贷款规模较大的地区为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903,104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17%[112] - 抵押贷款在浙商银行贷款擔保結構中占比最高,贷款金额为752,103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90%[113] - 浙商银行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63.78亿元,占资本净额的2.69%[114] - 逾期贷款余额为277.8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1.56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为195.1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78亿元[115] - 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重组贷款和墊款总额为36.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2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墊款总额为13.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0亿元[116]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53,990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7.6%[12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提出了“善本金融”理念,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13] - 公司出台了惠企惠民十五条措施,助力科创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壮大[13] - 公司实施1314N战略體系,以「一流的商業銀行」願景为统领[33] - 公司的三大目标方向包括一流的正向正行的社会影响力、一流的专业专注的行业竞争力、一流的共进共荣的企业凝聚力[34] - 公司的四大战略重点包括数字化改革系统开启、深耕发展全面推进、五大板块协同发展、财富管理全新启航[34] - 公司以"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为经营方针,以"数字化改革、深耕发展、五大板块、财富管理"为四大战略重点[36]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弱敏感资产营收增速远超全行營收增速[14] - 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營收增速20%,智慧營收占比接近一半(49%),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20]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实现營收202.85億元,占全行營收比例达到33.02%[47] - 小额分散资产營收占比为20.02%,零售业务占比为8.83%,小贷业务占比为10.04%[47] - 弱周期行业资产主要投向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的行业,如教育、医疗、物流等[52] - 智慧经营包括智慧創收、智慧清收、智慧風控、智慧管理、智慧獲客、智慧營銷、智慧大本營七个方面[54] 公司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中,公司实行“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坚持“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123] - 公司持续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理,动态调整授信策略,优化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结构[136] - 公司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房地产授信导向[137] - 公司积极探索专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标准化的授信操作模式[138] - 公司结合区域和业务发展构建差异化管控机制,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风险管理要求[139] - 公司研发设计抵押为主、保证信用为辅的个人贷款产品,加强个人贷款信用风险评估体系[140] - 公司建立了信用卡业务全流程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差异化、属地化的风控管理策略[141] - 公司将金融机构客户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完善相关调查、审查和审
浙商银行2023年报业绩点评:扩表速度提升,利润增长强劲
国泰君安· 2024-04-10 00:00
营收和利润 - 浙商银行2023年营收为63,704百万元,净利润为15,048百万元,每股净收益为0.55元,营收相对稳健,利润弹性可期[2] - 浙商银行2023年净利润增速高达10.5%,高于其他上市股份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不良包袱减轻后信用成本同比下降22bp,支撑了利润表现[2] - 浙商银行2024年净利润增速预测为7.66%,每股净收益预计为0.65元,维持增持评级[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为178.88亿,同比增长7.66%[3] 资产和负债 - 浙商银行2023年总资产增速高达19.9%,高于其他股份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信贷表现亮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保持了较高的扩表速度[2] - 浙商银行2023年总资产收益率为0.51%,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为0.77%,市净率为0.51,市盈率为5.48,股息率为5.47%[2] - 浙商银行的ROAE分别为9.32%、9.38%、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8%、10.23%[3] - 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6%、1.24%[3] 业务展望 - 浙商银行2023年营收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2%至4.3%,Q4单季营收增速环比上升1.8%,表现优于同业,主要贡献因素为规模扩张[2] - 浙商银行2023年营收表现亮眼,发力处置不良,策略鲜明,基础夯实,改善潜能可期[2] - 浙商银行2026年的净利息收入预计为533.91亿,净手续费收入预计为70.60亿[3]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50
财务表现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13] - 浙商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3万亿元[13] - 浙商银行连续10个季度營收增速位居股份行首位[13] - 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连续两年保持稳定[13]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建议派发每10股分配现金股息人民币1.64元[8] - 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了金融顾问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1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了探索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1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善行资本公益联盟[14] - 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弱敏感资产營收增速遠超全行營收增速[15] - 公司成功引入中國太平、魯信集團戰略入股,公司治理能力明顯提升[16] - 全行不良贷款率1.44%,资产质量持续向好[19] - 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營收增速20%,全行營收增速[20] - 与国家电网、中兴通讯、华为等战略客户签约超100家,合作央企93家[21] - 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A+H配股,公司治理能力全面提升[22] - 公司服务浙江大局,全行贷款的1/3投向浙江,地方債承銷居全部承銷銀行第一[23]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为637.64億元,比上年增长4.27%,净利润为150.48億元,比上年增长10.50%[29] - 公司总资产3.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91%,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7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4%[29] - 公司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42家分支机构,实现了有效覆盖[30]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始终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实施科学清晰的发展路径[35] - 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具有优势,系统开启数字化改革,推出“微海”数字化品牌,领先探索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41] - 公司不断完善业务体系,着力推进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体系化的金融服务[39] 贷款业务 - 浙商银行2023年度贷款余额达到5579亿元,增幅为11.64%[56] - 存款余额为5345亿元,增幅为15.50%;融资服务总量为9203亿元,增幅为9.52%[56] - 浙商银行在省内股份制同业中存贷款占比分别为15.58%和13.66%,分别较年初提升1.48个和0.43个百分点[56] - 通过金融顾问制度,浙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人才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和居民的服务关系,建立互动机制,助力地方政府打通服务实体企业的渠道[58] 资产负债 - 公司资产总额为31,438.79亿元,比上年增加5,219.49亿元,增长19.91%;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7,162.40亿元,比上年增加1,912.10亿元,增长12.54%[7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64亿元,比上年增加26.12亿元,增长4.27%;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50.48亿元,比上年增加14.30亿元,增长10.50%[75] - 不良贷款率为1.44%,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2.60%,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76] - 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19%,比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2%,比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77] - 利息淨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加4.66亿元,增长0.99%;非利息淨收入162.36亿元,比上年增加21.46亿元,增长15.23%[79] - 利息淨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加4.66亿元,增长0.99%;淨利差为1.81%,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80] 风险管理 - 公司实行“審慎、穩健”的風险偏好,堅持“小額、分散”的授信原則,以服務實體經濟为导向[121] - 公司设立首席風险官,实行全面風险管理的統籌部门以及信用風险、市场風险、國別風险、信息科技風险管理的牽頭執行部门[122] - 公司的信用風險管理目标是将信用風险控制在可承受的合理範圍內,實現以本幣為計量單位、風險調整後的全行綜合效益最大化[126] - 公司持续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理,动态调整授信策略,优化业务结构,防范信用风险[134] - 公司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情况调整授信导向,实施限额管理和名单制[135] - 公司持续加强小微企业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构建差异化管控机制,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强化风险管理要求[137]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7 17:47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956,88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7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97,62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32%;负债总额2,770,12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79%;吸收存款1,793,41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6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183,515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63%;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期末每股净资产5.77元,较上年末下降11.09%[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29568.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49.51亿元,增长12.77%[16]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976.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25.91亿元,增长11.32%[16] - 负债总额27701.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41.21亿元,增长12.79%[16] - 吸收存款17934.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19.74亿元,增长6.66%[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29568.81亿元,较2022年末的26219.30亿元增长12.8%[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27701.21亿元,较2022年末的24560.00亿元增长12.8%[24] - 2023年发放贷款和垫款为16550.02亿元,较2022年末的14862.91亿元增长11.4%[24] - 2023年吸收存款为17934.17亿元,较2022年末的16814.43亿元增长6.7%[24] - 2023年应付债券为3599.80亿元,较2022年末的3230.33亿元增长11.4%[24] 经营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49,71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5%;税前利润15,45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2,75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6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24%;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2%[5]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97.19亿元,同比增加19.35亿元,增长4.05%[16] - 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27.53亿元,同比增加12.16亿元,增长10.54%[16]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29.31亿元,较2022年的115.35亿元增长12.1%[2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3元,2022年为0.48元,增长10.4%[23] - 2023年前三季度税前利润为154.5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33亿元增长9.4%[28]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 150.63亿元,2022年同期为123.088亿元[28] 财务比率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9月,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后)为0.63%,较上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年化后)为11.47%,较上年同期上升0.24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为27.70%,较上年同期上升1.86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为27.69%,较上年同期上升2.55个百分点[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45.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95亿元,增长9.82%[16] - 不良贷款率1.4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1.83%,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16] 资本相关指标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50,238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25%;一级资本净额175,233百万元,一级资本充足率9.62%;总资本净额215,394百万元,资本充足率11.8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一级资本净额181,215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3,493,810百万元,杠杆率5.19%[8] 流动性相关指标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为144.52%,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285,489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97,546百万元[10] 财务报表差异情况 - 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报告期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和报告期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并无差异[11] 股东数量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64,571户[12] 股本变化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股本为274.64亿元,较2022年末的212.69亿元增长29.1%[25] 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63亿元,2022年同期为1230.88亿元,同比减少112.24%,原因是客户存款现金流入减少[18] - 2023年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现金19,较2022年的199大幅减少[30] - 2023年购置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6116,高于2022年的4861[30] - 2023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21350,高于2022年的19196[30] - 2023年收回投资收到现金1310820,高于2022年的928460[30] - 2023年投资支付现金1373570,高于2022年的1015121[3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47497,少于2022年的72127[30] - 2023年吸收投资收到现金12476,2022年为0[30] - 2023年发行债券收到现金381685,高于2022年的232388[3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24873,高于2022年的11411[30] - 2023年收到利息64657,高于2022年的608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