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75,82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0,403千港元下降约6.14%[1] - 同期,公司毛亏91,762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毛利为44,529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135,266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3,061千港元[1] - 除税前亏损135,417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2,956千港元[1] - 本期亏损135,533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1,099千港元[1] - 每股亏损5.53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0.49港仙[1]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3.7582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4.00403亿港元减少约6%[23]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毛亏率约24%,净亏损约1.35533亿港元,每股亏损约5.53港仙(2022年上半年每股盈利约0.49港仙)[23]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5709千万港元,2022年为1.7784千万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撇除为4.594千万港元,2022年为0.9487千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11.7747亿港元,较2022年末减少2.74916亿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8.46569亿港元,总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维持于约6%[3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约360人,雇员成本约2178.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因确认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开支约503.9万港元[40] - 董事会建议暂不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41]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34,55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9,827千港元有所下降[3] - 流动资产为1,985,619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2,149,803千港元减少[3] - 流动负债为139,050千港元,较2022年末的132,174千港元增加[3] 稀土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稀土分部收入约2.712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67981亿港元增加约1%,占总收入约72%[23] - 2023年上半年稀土产品销售数量较2022年上半年上升28%至约320吨,平均销售单价下跌,分部销售额同比上升约1%,毛亏率约36%[25] - 氧化镝和氧化铽销售单价分别减少25%及33%,三项主要稀土销售产品占整体销售超90%[25] - 中国内销市场占稀土产品总收入的比例约98%,日本市场占余下约2%[27] 耐火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耐火分部收入约1.046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2422亿港元减少约21%,占总收入约28%[23] - 2023年上半年售出约1.07万吨耐火材料产品,同比减少11%,分部销售额约8487万港元,同比减少约23%[28] - 耐火材料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均有下跌,浇注料跌约20%、电熔镁铬砖跌约5%、铝碳砖跌约12%、高温陶瓷产品跌约10%[28] - 期内分部毛利率下调至约9%[29] - 镁砂业务售出约8100吨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主要产品平均售价减少35%,毛亏率约9%[30] - 中国内销市场占耐火产品收入比例上升至约70%,日本市场占约18%,其他海外市场占约12%[31] 公司后续事件及信息披露 - 2023年6月30日后无重大后续事件影响公司[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集团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43]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的证券买卖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董事均遵守相关守则[47]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发布[48] 公司董事会信息 - 公告日董事会成员包括钱元英等4名执行董事和黄春华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9] 公司融资情况 - 集团在国内一家银行维持约1.6269亿港元的融资额度,以账面价值约3656.1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和楼宇作抵押,额度未使用[39]
中国稀土(00769)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