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未经审核业绩,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阅[6]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半年度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报告中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承诺,提醒注意投资风险[9]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等情况[10]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同时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刊发[11] - 报告内容涵盖公司简介、财务指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多方面[12] - 备查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已披露公司文件正本及公告原稿、2023年半年度报告等[13] - 公司全称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9日在中国注册成立[14]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宋海良[16] - 董事会秘书为秦天明,联系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甲26号院1号楼,电话为010 - 5909 8818,电子邮箱为zgnj3996@ceec.net.cn[17] - 联席公司秘书为秦天明、梁瑞冰,联系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甲26号院1号楼及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1楼,电话为010 - 5909 8818,电子邮箱为zgnj3996@ceec.net.cn[17] - 公司A股股票简称中国能建,代码601868.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股票简称中国能源建设,代码3996.HK,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1] 会议相关情况 - 董事马明伟、司欣波、赵立新因公务原因未出席会议,分别委托宋海良、程念高出席[5]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大会及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大会于3月30日召开[90]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11日召开[90]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审议表决议案41项,向股东大会提交审议议案20项;召开2次股东大会,审议表决议案23项[136] - 召开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会议2次,审议表决议案7项;审计委员会会议4次,审议表决议案13项;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次,审议表决议案4项;监督委员会2次,审议表决议案1项[136] - 2023年8月30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阅公司半年度业绩公告、报告及财务报表[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为192,119,638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7%[2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657,547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4%[24]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2,348,254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7%[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631,749千元,上年同期为 - 13,792,961千元[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104,949,751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03%[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736,046,536千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76%[2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60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76%[25]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为0.052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36.84%[25]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3%,较上年同期减少0.42个百分点[25] - 2023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09,293千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61,941千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89,489千元等[27][28]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3,080,541千元,期末4,248,678千元,变动1,168,137千元[29]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1.20亿元,同比增长21.37%[63] - 2023年1 - 6月公司发生营业成本1711.17亿元,同比增长20.25%[63]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16.58亿元,同比增长41.59%[63]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4.43亿元,同比增长23.69%[63] - 本报告期资本支出合计120.63亿元,上年同期为66.48亿元 [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5581.56亿元,资产总额7360.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5.83%,较年初增加1.03个百分点 [73] - 期末资本负债率为124.97%,较年初上涨了13.71个百分点 [75] - 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投资完成393亿元,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108亿元,房地产开发业务94亿元,片区综合开发业务70亿元,综合交通业务54亿元 [76] - 货币资金期末数736.22亿元,占总资产10.00%,较上年期末变动0.71% [71] - 应收账款期末数844.43亿元,占总资产11.47%,较上年期末变动15.66% [71] - 存货期末数664.48亿元,占总资产9.03%,较上年期末变动8.25% [7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初数为14,814,682千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7,043千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67,211千元,本期计提减值未提及,本期购买金额为4,036,188千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为1,859,381千元,其他变动为52,837千元,期末数为16,924,927千元[79] - 本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75.83%,较上年度末的74.80%增加1.38%[165]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348254千元,较上年同期的1766042千元增加32.97%[165] - 本报告期EBITDA全部债务比0.02,较上年同期的0.03减少33.33%[165] - 本报告期利息保障倍数较上年同期减少7.62%;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较上年同期减少22.91%;EBITDA利息保障倍数较上年同期减少12.48%[165] - 本报告期贷款偿还率和利息偿付率均为100.00%,与上年同期持平[165] - 本报告期末流动比率为1.80,速动比率为2.15[16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736,046,536,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4,543,647增长10.76%[171]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558,155,526,较2022年12月31日的497,083,220增长12.29%[171]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177,891,010,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7,460,427增长6.22%[17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424,926,427,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8,752,807增长12.19%[17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11,120,109,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5,790,840增长8.86%[17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377,679,656,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1,558,021增长10.58%[17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80,475,870,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5,525,199增长16.04%[17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84,443,433,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010,470增长15.66%[170] - 2023年6月30日长期借款162,414,941,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2,123,527增长22.93%[171] - 2023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26,290,969,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628,517增长6.75%[172] 行业环境数据 - 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31] - 2023年1 - 6月风电、光伏新增并网装机超1亿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比重达71%,发电量7,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32] -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1 - 6月新投运装机容量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32] - 预计2023年下半年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分别新增约4,079万千瓦、5,933万千瓦,并网合计装机容量达9.6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三分之一[33] - 到2025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33] - 至2025年,国内氢能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2030年氢气年均需求约为3,500万吨[33] - 2023年上半年,火电、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3.8%、4.5%、2.2%,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3%、10.6%、56.1%[34] - 2023年上半年,火电、核电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7.5%、6.5%,水电同比下降22.9%,电网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8%[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9.3亿元,同比增长24.7%[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工程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6148.9亿元,同比增长22.6%[42] - 公司建材业务所属水泥公司水泥产能达2470万吨/年[43] - 公司民用爆破业务工业炸药生产许可能力在国内行业排名前列,建有国内首条工业炸药科研试验平台[44] - 公司装备制造业务研发的特高电压干式平波电抗器等核心产品具有技术领先及市场优势,开展制氢和储能设备研究[45] - 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856.5万千瓦,其中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达652.7万千瓦[46] - 公司负责运营国内70余座水厂,水处理设计规模达450万吨/日[46] - 截至报告期末,高速公路控股运营里程1109.7公里[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6459.3亿元、1921.20亿元、59.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21.37%、14.07%[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境内新签合同额4863.5亿元,同比增长24.9%,西南、西北、华东、华中等区域总部签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165.6%、78.6%、37.8%、15.2%[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新签合同额1595.8亿元,同比增长11.3%,亚洲、欧洲区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42.9%、17.6%,“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9.1%[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2164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营业收入、毛利分别为575.80亿元、36.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82%、54.48%[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获取风光新能源开发指标1028万千瓦,累计获取开发指标4051万千瓦[58] - 2023年上半年勘测设计及咨询业务营业收入63.70亿元,同比增长4.97%,毛利率36.29%,同比增加6.31%[65][66] - 2023年上半年工程建设业务营业收入1603.29亿元,同比增长22.94%,毛利率6.86%,同比保持稳定[65][66] - 2023年上半年工程建设业务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业收入554.46亿元,同比增加57.93%,毛利率4.94%,同比略有提升[65][66] - 2023年上半年工业制造业务营业收入154.68亿元,同比增长28.20%,毛利率18.85%,同比增加1.26%[65] - 2023年上半年境内营业收入1666.32亿元,同比增长22.21%,毛利率11.18%,同比增加0.70%[65] - 2023年上半年民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4.67亿元,同比增加28.20%,毛利率为18.85% [6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7.95亿元,同比增长26.02%,毛利率29.06%,同比增加3.27个百分点 [6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合计39.28亿元,同比减少15.51%,毛利率15.12% [67]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拥有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国家级和63个省级研究机构、120家高新技术企业[51] - 公司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8项,重大科技成果2500余项,有效专利11372项,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00余项[51] - 公司在境内电力规划咨询和火力发电、核电常规岛、骨干电网设计市场占有率均超70%[52] - 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48项、中国建设工程
中国能源建设(03996)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