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光文化(01159) - 2022 - 年度财报
01159星光文化(01159)2022-07-04 19: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录得约9540万港元毛损,2020年约为2820万港元,主要因摊销额超过投资收入[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4.011亿港元,2020年约为1.623亿港元[17] - 2021年基本每股亏损约为48.70港仙,2020年为19.70港仙[18] - 2021年集团净负债约为1.90867亿港元,2020年净资产约为1.76575亿港元[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末期股息[19] - 2021年录得毛损约9540万港元,2020年毛损约2820万港元[21][3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4.011亿港元,2020年约为1.623亿港元[21][34]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48.70港仙,2020年每股亏损19.70港仙[21] - 2021年集团负债净额约为1.90867亿港元,2020年资产净值约为1.76575亿港元[2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22] - 2021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1.994亿港元,2020年约4780万港元;毛损约9540万港元,2020年约2820万港元[59][6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01089亿港元,2020年约1.62275亿港元[63][67]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约48.7港仙,2020年约19.70港仙;2021年资产亏绌约1.90867亿港元,2020年资产净值约1.76575亿港元[64][67] - 2021年销售成本从2020年约7599.7万港元增至约2.94778亿港元,增加约2.18781亿港元,主因新电影投资摊销增加[7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0财年的0增加约1767.4万港元至2021财年的约1767.4万港元[71][75] - 2021财年处置子公司亏损2681万港元,主要因释放非控股权益2501万港元和汇兑储备406.1万港元,部分被处置博彩业务收益226.1万港元抵消[72][75] - 减值亏损总额从2020财年的约9043.6万港元增加约19820万港元至2021财年的约28863.6万港元[73][76]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40456.7万港元减少约5404.1万港元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35052.6万港元[74][76] - 电影及电视节目及节目版权投资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30106.2万港元减少约15582.5万港元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14523.7万港元[79][82]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0增加约19202.3万港元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19202.3万港元,年内重新计量公平值收益为8185万港元[81][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缺口约为18984.8万港元,2020年为归属于所有者权益约20254.8万港元[93] - 年内减值亏损总额约2.89亿港元,包括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5522.9万港元、电影投资减值亏损8022.3万港元、预付款项等资产减值亏损1.53亿港元[94][9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亏损约1.90亿港元,2020年其拥有人应占权益约2.03亿港元[95] - 2019年集团从当时控股股东获得4.72亿港元垫款,2020年已全额偿还[98][9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57亿港元,2020年为1.43亿港元[101][107]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51,2020年约为2.03,流动比率下降[101][10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61亿港元,2020年为10.1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9.10亿港元,2020年为4.98亿港元[101][10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2名,2020年为27名[104][109] - 经审核业绩与未经审核业绩相比,收益增加5409.4万港元,主要因电影投资收益确认增加[113] - 经审核业绩与未经审核业绩相比,销售成本增加1.35亿港元,主要因电影投资摊销增加[113] - 经审核业绩与未经审核业绩相比,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232.1万港元,主要因其他收入进账减少[113] - 电影投资减值亏损增加80,223,000港元[116]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减值亏损增加153,184,000港元[116] - 金融及衍生金融负债公平值变动增加81,131,000港元[116] - 融资成本增加3,304,000港元,其中无息电影贷款推算利息开支2,123,000港元,电影贷款利息1,181,000港元[116] - 其他开支增加16,005,000港元,其中滞纳金及滞纳利息增加12,484,000港元,其他调整3,521,000港元[116] - 所得税抵免增加20,326,000港元,其中递延税项负债终止确认14,949,000港元,应付税项终止确认5,334,000港元[116]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减少128,029,000港元,其中减值127,717,000港元,其他调整312,000港元[118]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6,384,000港元,因确认收益增加[11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108,306,000港元,部分被逾期费用及违约利息等部分抵消[120][121] - 合约负债增加24,669,000港元,由其他应付款项重新分类及拨回其他收益等部分被重新分类至电影投资贷款抵消[120][121] - 应付一名董事款项减少180,000港元,因重新分类至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124]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电影投资贷款减少11,206,000港元,主要因重新分类至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274,172,000港元,部分被后续确认金额等抵消[124] - 衍生金融负债增加815,000港元,因衍生金融负债的公平值变化增加[12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增加192,023,000港元,主要因从电影投资贷款中重新分类274,172,000港元,部分被公平值减少及汇兑调整抵消[124] - 应付一名主要股东款项增加1,227,000港元,因从非流动负债中重新分类[124] - 应付税项减少5,334,000港元,因美国税务审查完成时终止确认[124] - 非流动负债中应付一名主要股东款项减少1,227,000港元,因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124] - 递延税项负债减少14,949,000港元,因美国税务审查完成时终止确认[1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酬金为306.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4.6万港元[1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酬金为306.8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44.6万港元[16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媒体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影视项目延期,发行、结算和收入确认延迟,影响投资经营业绩[15][16] - 2021年公司媒体及文化业务收入约为1.994亿港元,2020年约为4780万港元[17] - 2021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为1.994亿港元,2020年约为4780万港元[21][34] - 2021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1.994亿港元,2020年约4780万港元;毛损约9540万港元,2020年约2820万港元[59][65] - 自2019年起,集团媒体业务受疫情影响,业务活动放缓,部分影视项目推迟[60][65] - 电视剧及电影投资发行、结算及收入进账延迟,影响未来现金流预测,减少年内确认收益[61][65] - 娱乐及博彩业务于2020年2月停止,相关公司于2021年2月解散或出售[62][66] 电影项目相关数据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亿美元[36][37] - 《Greta》国际销售预计为950万美元[38] - 《遗孀秘聞》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40]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将近1亿美元,除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海外预售已超3000万美元[41] - 某影片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美元,在Rotten Tomatoes上观众评分高达92%[44]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美元[45] - 《致命感应》在IMDb的评分为6.3/10,Tomatometer达到76%[47] - 《致命感应》获ReFrame 2022最佳长片ReFrame Stamp,还获多项提名[48] - 斯蒂芬·金对《致命感应》的推文已有2461条转发及33000个点赞[46] - 集团通过收购获得电影《马歇尔》,获多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54][56] - 《我的机器人男友》于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卫视首播,在腾讯视频、芒果TV同步播出[55][56] 公司业务策略与行动 - 集团已聘请8位电影导演开展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58] - 公司将努力收回2021年12月31日账面总额为11456万港元的贸易应收款项以改善财务状况[86][88] - 公司将继续分配更多资源至传媒及文化分部[86][88]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7] - 2021年6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当时的董事会主席因预安排工作未能出席[128][129]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年或三年,全体董事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重选连任[144][147]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8日成立,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2次会议[153][157][158] - 薪酬委员会2021年举行1次会议,认为执行董事聘用合约及非执行董事委任函现有条款公平合理[162][166] - 董事会保留对企业策略、全年及中期业绩等重大事宜的决策或审议权[142][143] - 董事会向管理层委托编制全年及中期账目等主要企业事宜[142][143]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届时可重选连任[145][147]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活动,董事已确认通过出席研讨会或自行阅读参与[146][148][151]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在2021年遵守该守则及交易规定标准[152][156]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成员在多方面的多元化[160][164]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172][175] - 反洗钱委员会于2015年2月12日成立,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8][179] - 执行委员会于2018年4月13日成立,成员包括五名执行董事[181] - 投资督导委员会于2010年6月成立,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3][184] - 董事对账目之责任及核数师对公司股东之责任载于报告第58至59页[187][190] 风险管理相关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目标包括提升企业管治水平等[193] - 集团使用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模式识别、评估、减轻及管理风险[195][196] - 集团识别重大风险包括识别可能影响业务的风险等步骤[198] - 集团对风险进行持续和定期监控并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定期报告结果[199] - 持续对风险进行定期监察并落实内部监控程序[200] - 向管理层及董事会定期报告风险监察结果[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