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文化(01159)

搜索文档
星光文化(011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8:13
Contents 目錄 Page 頁次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 | 5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8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21 | | Directors' Profiles | 董事履歷 | 42 | | Directors' Report | 董事會報告書 | 47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68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 綜合損益表 | 73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 綜合全面收益表 | 74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 綜合財務狀況 ...
星光文化(011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5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40,369千港元,较2023年的80,336千港元下降49.75%[4] - 2024年毛利为40,3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5,102千港元增长167.31%[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6,051千港元,较2023年的49,784千港元收窄47.67%[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28,382千港元,较2023年的45,874千港元收窄38.13%[4]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8.89港仙,较2023年的55.51港仙收窄47.95%[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03,703千港元,较2023年的303,633千港元增长0.02%[8]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39,059千港元,较2023年的172,900千港元下降19.57%[8]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24,780千港元,较2023年的854,335千港元下降3.46%[8] - 2024年负债净额为382,018千港元,较2023年的378,250千港元增长1.00%[9]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82,018千港元,较2023年的377,744千港元增长1.13%[9] - 公司2024年度产生亏损净额2838.2万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及亏绌净额分别约为6.85721亿港元及3.82018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8.4百万港元;2023年约45.7百万港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840万港元(2023年:约4570万港元)[6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28.89港仙(2023年:约55.51港仙),集团亏绌净额约为3.82亿港元(2023年:约3.783亿港元)[62]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亏绌约为3.82亿港元(2023年:约3.783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8.8百万港元,2023年为52.0百万港元[7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17,2023年约为0.20;流动资产约139.1百万港元(2023年:172.9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824.8百万港元(2023年:854.3百万港元)[72] - 2024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约28,382,000港元[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亏绌净额分别约为685,721,000港元及382,018,000港元[8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美国市场影片收益为40,369千港元,2023年为80,336千港元,同比下降49.75%[24][26] - 2024年美国非流动资产为289,686千港元,2023年为292,109千港元,同比下降0.83%;香港2024年为3,450千港元,2023年为900千港元,同比增长283.33%[24]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26,197千港元,2023年为70,529千港元,同比下降62.86%;客户B 2024年为7,309千港元,2023年为8,298千港元,同比下降11.92%;客户C 2024年为6,863千港元[25] - 2024年电影、电视节目及节目版权投资摊销为0千港元,2023年为65,234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4年为255千港元,2023年为533千港元,同比下降52.16%[27]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26,744千港元,2023年为22,122千港元,同比增长20.90%[28] - 2024年美国即期税项为2,331千港元,2023年为262千港元,同比增长790.46%;2024年年内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331千港元,2023年为抵免3,910千港元[30]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8,382千港元,2023年为45,720千港元,同比下降37.92%;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024年为28.89港仙,2023年为55.51港仙,同比下降47.95%[3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6,152千港元,2023年为111,500千港元,同比下降13.77%;减值2024年为96,152千港元,2023年为99,494千港元,同比下降3.36%[3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于12月31日为96,152千港元,2023年为99,494千港元,同比下降3.36%[34]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98,556,479股,金额为9,856千港元;2023年为823,564,799股,金额为82,356千港元[35] - 2023年1月1日和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823,564,799股,面值82,356千港元;2024年发行新股份162,000,000股,面值16,200千港元;股本重组减少股份887,008,320股,面值88,700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98,556,479股,面值9,856千港元[36] - 2024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40.4百万港元,毛利约40.4百万港元;2023年收益约80.3百万港元,毛利约15.1百万港元[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及投资、电影导演孵化项目及相关预付款项约为289.7百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4040万港元(2023年:约8030万港元),毛利约4040万港元(2023年:约1510万港元)[6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亏损拨备拨回分别约为0.6百万港元及3.6百万港元[71]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为96.2百万港元[74]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本年度首度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未应用已颁布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生效的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拟生效后应用[1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生效时间分别为2025年、2026年、2027年及待定[20][22]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21] 资金压力及应对措施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能偿还本金约6.11286亿港元的借贷及贷款,还有约3542.4万港元须一年内偿还,合计约6.4671亿港元,超过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3882.6万港元[12] - 公司已制订计划缓解资金压力,包括与放债人磋商、争取新融资、实施业务策略、控制成本等[12][13] - 公司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但实现计划及措施存在不确定性[12][13] - 集团积极与放债人磋商重续及延期偿还逾期借贷以减轻流动资金压力[91] - 集团与电影业融资方及潜在投资者磋商争取新融资来源及确定融资备选方案[91] - 公司董事采取措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综合财报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有效性取决于措施结果且存在多项不确定因素[87] - 若集团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账面价值等作出调整,该调整未反映在综合财报中[89] 重大事件及业务合作 - 2024年1月8日,公司以每股0.165港元配售162,000,000股,筹得约26,463,000港元[37] - 2024年1月10日,附属公司需支付《中途岛》联合投资协议投资本金804,000美元(相当于6,247,000港元)及相应利益316,000美元(相当于2,455,000港元)[38] - 2024年8月12日,公司因《致命感应》项目投资协议被仲裁,对方要求偿还投资本金2,200,000美元(相当于约17,091,000港元)及相应利益1,481,000美元(相当于约11,506,000港元)[38] - 2024年9月16日,公司就《致命感应》投资协议与对方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分期支付和解金[38] - 2025年1月27日,公司因《致命感应》所指称投资协议被仲裁,对方要求偿还投资本金473,000美元(相当于约3,675,000港元)[41] - 2024年1月4日,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5] - 2024年12月10日,集团与高科技企业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拓展新能源及储能技术业务,预计2025年左右开展[66] 影片项目情况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美元[44] - 《遗孀秘聞》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45]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将近1亿美元,预售期间除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46] - 某影片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亿美元,在Rotten Tomatoes上观众评分达92%[47]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亿美元[48] - 《致命感應》在IMDb评分为6.3/10,在Tomatometer的好评达76%[51] - 《致命感應》在ReFrame 2022上赢得ReFrame Stamp for Best Feature,并获得多项提名[52] - 《马歇尔》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等18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53] - 《母亲》于2022年3月15日发行,荣获ReFrame Stamp电影奖[54] - 公司聘请8位电影导演,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已完成剧本[56][57] 其他事项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4年度,附属公司财务报表按一致政策和期间编制[15] - 年内集团未进行须知会公司股东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6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2023年12月31日:无)[69] - 2019年集团获当时控股股东垫款472,229,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15,000,000元),2020年已悉数偿还[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20名,2023年为13名[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2] - 业绩公告可在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上述网站[93]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集团将继续实施业务策略提升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入[96] - 集团将继续采取措施控制成本,优先考虑电影投资开支改善现金流量[96] - 董事会就独立核数师不发表意见事宜作出回应,并说明公司管理层已采取或将采取的措施[90]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扩大跨境电商业务,预计2025年左右开展[65]
星光文化(0115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8: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主席为唐亮先生和景旭峰先生,行政总裁为罗雷先生[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2 Church Street,Hamilton HM11 [4] - 公司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太古城英皇道1111号12楼01室[5] - 公司核数师为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 公司百慕达主要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 [5]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香港分处为卓佳秘书商务有限公司[5]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5] - 公司网址为www.zskj.com.hk [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130万港元,2023年约为2530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13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2530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15港仙(2023年同期约3.07港仙)[2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亏绌约为3.6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783亿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亏损净额约为3.6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783亿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53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200万港元[33][3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为0.20,流动资产约为1.616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2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20,流动资产约为1.72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543亿港元[33][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数量为13名,2023年12月31日为13名[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25,5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28千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5,5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79千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1,2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420千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期亏损为11,2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420千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15港仙,2023年同期为3.07港仙[6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税后)为1,37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202千港元[65] - 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12,660千港元,上年同期为27,622千港元[66]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02,05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3,633千港元有所下降[68] - 流动资产总值为161,63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2,900千港元有所下降[68] - 流动负债总额为828,1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4,335千港元有所下降[68] - 流动负债净额为666,50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81,435千港元有所下降[69] - 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364,44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7,802千港元有所下降[69] - 负债净额为364,44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8,250千港元有所下降[69] - 股本为98,55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356千港元有所增加[69] - 储备为462,49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60,100千港元有所增加[69]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63,94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7,744千港元有所下降[69] - 截至2024年1月1日累计亏损1028107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亏损1039393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亏损11286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25270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中汇兑差额为137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201千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2660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7471千港元[71] - 2024年发行股份使股本增加16200千港元,股份溢价增加10263千港元[7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1286千港元,2023年为25420千港元[7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2573千港元,2023年为10801千港元[72] - 2024年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8246千港元,2023年为 - 14503千港元[73] - 2024年投资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14千港元,2023年为 - 13千港元[7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130千港元,2023年减少4043千港元[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结余为53,449千港元,2023年为52,873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股份配售时发行股份所得为26,463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74] - 2024年上半年偿还电影投资贷款及其他借贷为31,389千港元,2023年为11,368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731千港元,2023年为12,472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529千港元,2023年减少净额为26,988千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之收益为25,569千港元,2023年为44,228千港元[8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各期间无中期股息派付或宣派,董事会不建议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96][98]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为11,286,000港元,2023年为25,270,000港元;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85,564,799股,2023年为823,564,799股[97][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6个月以内为10,8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06千港元[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电影投资贷款2022 - 2024到期金额为211,215千港元,2019 - 2023到期金额为211,748千港元,总计422,96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235,728千港元、205,968千港元,总计441,696千港元,实际利率3% - 8%[101] - 2024年6月30日,8%年利率的计息借贷到期金额为5037.7万港元,3% - 8%年利率的其他借贷到期金额为1.608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8%年利率的计息借贷到期金额为7753.8万港元,3% - 8%年利率的其他借贷到期金额为1.5819亿港元[103] - 2024年6月30日,电影投资贷款2.11748亿港元须偿还,公司正与放债人磋商重续及延期还款[103] - 2024年6月30日,联合投资安排下无分占版权已收款金额为2.0691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6464亿港元;期内重新计量金融负债公平值亏损为1050.6万港元[104] - 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9.85564799亿股,对应金额为9855.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3564799亿股,对应金额为8235.6万港元[10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电影及电视节目预付款项分别为1.51861亿港元和1.51888亿港元[106]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577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8万港元,薪酬总额为595万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021万港元、9万港元和2030万港元[107] - 2024年和2023年应付一名股东款项分别为107.4万港元和109.9万港元,款项为非贸易性质、无抵押、免息及无固定还款期限[109]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欠股东江阴滨江的电影投资贷款分别为3290.1万港元和3281.4万港元,贷款按6%年利率计息,2024年6月30日已逾期,公司正协商延长到期日[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第三級)為206,917千港元,衍生金融負債(第三級)為39,315千港元,總計246,052千港元[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第三級)為196,464千港元,衍生金融負債(第三級)為36,984千港元,總計233,448千港元[118]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第三級)較2023年底增加10,453千港元,增幅约5.32%;衍生金融負債(第三級)增加2,331千港元,增幅约6.30%;總計增加12,604千港元,增幅约5.40%[117][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为256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4420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电影、电视剧作品及投资、电影导演孵化项目及相关预付款项约为2.9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912亿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2560万港元(2023年同期4420万港元),毛利约2560万港元(2023年同期1160万港元)[23][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分部资产为463,689千港元,2023年末为476,533千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分部负债为828,136千港元,2023年末为854,783千港元[84] 电影项目相关情况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亿美元[8] - 《遗孀秘闻》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8]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将近1亿美元,预售期间除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8] - 某影片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亿美元,在Rotten Tomatoes上观众评分为92%[9]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亿美元[10] - 《致命感应》在IMDb评分为6.3/10,Tomatometer好评率达76%[11] - 《致命感应》赢得ReFrame 2022最佳长片ReFrame Stamp,获10项提名[11] - 《母親》于2022年3月15日由索尼影业发行,获ReFrame Stamp电影奖[13][16] - 《我的机器人男友》于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卫视首播,腾讯视频、芒果TV同步播出[14][17] - 公司通过收购获得电影《马歇尔》,该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等19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12][15]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在香港及内地设附属公司扩大跨境电商业务[26] - 2024年1月4日,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相关业务预计2024年左右开展[26] - 公司正在检讨其他业务分部未来前景及发展,探索新商机并加强开拓内地市场机会[27] 公司重大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未授予须披露贷款[28] - 2018年10月20日和11月5日,集团与江阴滨江签订电影投资贷款协议,利率6%,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逾期未偿还总额约3290.1万港元,正重新协商条款[29][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控股股东无质押股份,集团无附有与控股股东履约相关契诺的贷款协议,公司无向关联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或担保[30] - 2024年6月7日公司宣布实施股本重组提案,7月23日生效[36] - 2024年4月2
星光文化(0115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8:35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5,5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28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5,5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579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11,28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420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15港仙,2023年同期为3.07港仙[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2,6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7,622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02,0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3,633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61,63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2,900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28,13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4,335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额为364,44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78,250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98,55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356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5,5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2.19%[1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54千港元,2023年为34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10千港元,2023年为983千港元;汇兑差额净额为 - 612千港元,2023年为1,037千港元[18]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各期间均无即期、递延税项支出,本期税项支出总额为0[2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各期间内均无派付或宣派任何中期股息,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21]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11,286,000港元,2023年为25,270,000港元;本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85,564,799股,2023年为823,564,799股[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8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006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130万港元(2023年同期:2530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15港仙(2023年同期:约3.07港仙)[3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亏绌约为3.64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783亿港元)[39][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53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5200万港元[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20,流动资产约为1.616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28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20,流动资产约为1.72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543亿港元[45] 传媒及文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未经审核的分部资产为463,689千港元,总负债为828,136千港元;经审核的分部资产为476,533千港元,总负债为854,783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25.6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44.2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1.3百万港元,2023年约25.3百万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2560万港元(2023年同期:4420万港元),毛利约2560万港元(2023年同期:1160万港元)[37] 影视项目情况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近1亿美元,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126,696,475美元,观众评分达92%[27] - 《讲鬼故》制作成本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104,545,505美元[28] - 《致命感应》在IMDb评分为6.3/10,在Tomatometer好评率达76%[30] - 《致命感应》获ReFrame 2022最佳长片ReFrame Stamp,还获10项提名[31] - 《马歇尔》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等18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32] - 《母亲》2022年上映获ReFrame Stamp电影奖[33]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已聘请8位电影导演,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已完成剧本[34] - 公司通过合作与一线巨星共同制作12个项目[35] - 公司计划利用现有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并扩大跨境电商业务[40] - 2024年1月4日,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相关业务于2024年左右开展[41] 公司其他事项 - 期内,公司概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未进行须知会股东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4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现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43] - 2019年度集团获当时控股股东江阴星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垫款4.72229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15亿元),2020年度已悉数偿还[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数量为13名,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47] - 2024年7月23日,公司实施的股本重组(涉及股份合并及股本削减)及更改每手买卖单位提案生效[48] - 2024年8月29日起,公司更改名称后的股份简称生效,公司标志及网站于7月26日起生效[48] - 2024年1月8日,公司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67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40万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动用,其中偿还债务2080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560万港元[49][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3] - 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将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刊于上述网站[54] 税务情况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法定税率25%计算,美国所得税按联邦税率21%及州税率7%(扣除联邦税务影响)缴纳[19] 影视相关投资及预付款项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的影视相关投资及预付款项约291.1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91.2百万港元[25]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7:11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景旭峰先生于2023年3月2日调任为联席主席[2] - 周哲先生于2023年9月15日退任副主席[2] - 周晶波先生于2023年3月2日辞任[2] - 胡方辉先生于2023年9月15日获委任[2] - 王伟军先生和魏明德先生于2023年9月20日辞任[2] - 吴宏亮先生于2023年3月2日获委任[2] - 牛钟洁先生和徐志浩先生于2023年9月15日获委任[2] - 何俊昇先生于2023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李佳佳先生同日辞任[2]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Hamilton HM11的2 Church Street Clarendon House[3] - 公司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太古城英皇道1111号12楼01室[4] 传媒及文化业务财务数据 - 2023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8030万港元,2022年约6020万港元;2023年毛利约1510万港元,2022年约400万港元[8][9][35][36][64]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4570万港元,2022年约1.359亿港元[10][37][67]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约5.55港仙,2022年约16.5港仙;2023年集团亏损净额约3.783亿港元,2022年约3.305亿港元[11][70][9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电影、电视剧作品及投资、电影导演孵化项目及相关预付款项约2.912亿港元[38] - 2023年公司計提貿易應收款項虧損撥備約60萬港元[95] - 2019年集团获当时控股股东江阴星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垫款4.72229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15亿元,2020年已悉数偿还[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5200万港元,2022年约为7940万港元[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20,2022年约为0.28,按流动资产约1.72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8.543亿港元计算,2022年流动资产约2.553亿港元、流动负债约8.971亿港元[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总值为1.115亿港元[104]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在香港及内地设附属公司扩大跨境电商业务[17][18][76] - 2023年5月8日,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tar Media与阿里云订立经销商服务协议,可分销阿里云多类产品[19][78] - 董事认为经销商服务协议能补足集团业务、扩大客户基础、拓宽收益基础并提高股东投资回报[20][21][22] - 2024年1月4日,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可改善元宇宙业务发展等[24][25][82][121] - 董事认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补足集团业务、扩大客户基础、拓宽收益基础并提高股东投资回报[26][27][28] - 集团为扭亏为盈及保障股东回报,正检讨其他业务分部前景及发展,探索新商机并加强开拓内地市场[29][30] 电影项目相关数据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亿美元[38][39] - 《遗孀秘闻》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41] - 《中途岛》总预算将近1亿美元,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亿美元[42][43][44] - 《中途岛》在专业影片评分网站Rotten Tomatoes上取得高达92%的观众评分[44]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亿美元[45] - 《致命感应》在IMDb评分为6.3/10,Tomatometer好评率达76%[48] - 斯蒂芬·金推文对《致命感应》的评价已有超2461条转发及33000个点赞[47] - 《致命感应》于2021年9月10日在美国院线上映并同日上线HBO Max为期一个月,目前在多个平台上映[46] - 《致命感应》在2022年ReFrame赢得最佳长片ReFrame Stamp[50] - 《致命感应》获得2022年BloodGuts UK Horror Awards等多个奖项提名[50] - 《马歇尔》获18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51] - 《母親》导演此前纪录片获6项大奖,主演是40年来首位获金球奖的亚洲女演员[53] - 《我的機器人男友》于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卫视首播[55] - 《母親》于2022年3月15日由索尼影业发行[52] 电影业务项目进展 - 公司聘请8位电影导演开展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56][57] - 公司已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已完成剧本[58] - 公司与一线巨星合作共同制作12个项目[60] - 温子仁负责开发9个项目[59] - 朱浩伟负责开发6个项目[59] - 山姆·雷米负责开发7个项目[59] 公司业务架构与收益模式 - 公司项目采取多元化架构,探索多种融资渠道,保留版权建立新生态系统[61] - 公司将通过多种方式从项目及IP产生收益,包括收回开发成本、获取制片费等[63] 业务影响因素及预期 - 近年传媒业务受疫情和罢工影响,业务活动放缓,部分影视项目延迟,影响财务业绩[65] - 预计集团传媒及文化业务长期将恢复正常水平,但负面因素或继续影响未来财务业绩[71] 法律诉讼相关 - 2022年9月22日,一公司就电影《中途岛》联合投资协议向集团附属公司索赔投资本金80.4万美元,相当于约627.9万港元及相应利息[106] - 2024年1月10日,附属公司收到终审判决,需支付投资本金80.4万美元,相当于627.9万港元及相应利息23.9万美元,相当于186.7万港元[108] - 公司因电影《致命感应》投资协议被索赔,投资本金300万美元,约合2349.5万港元[110] 公司人员规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13名,2022年为20名[115] 公司股份配售 - 2023年12月13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65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1.62亿股,配售事项于2024年1月8日完成[119] 公司债务处理 - 报告期后,公司与其他借贷放债人订立协议,延长还款日期并缓解流动资金问题[117] 公司外汇情况 - 公司大部分资产、负债及商业交易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未面临重大外汇风险,未采用金融工具对冲[113]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用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度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26] - 根据守则条文C.1.6和F.2.2,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因预安排工作未能出席2023年9月15日的股东周年大会[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3] - 2023年,唐亮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1/1,董事会为9/9,审核委员会为3/3,提名委员会为3/3 [136] - 景旭峰于2023年3月2日调任,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0/1,董事会为9/9,审核委员会为1/1 [136] - 周哲于2023年9月15日退任,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0/1,董事会为7/7,审核委员会为2/2 [136] - 罗雷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0/0,董事会为1/1 [136] - 桑康乔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1/1,董事会为9/9 [136] - 邬小丽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1/1,董事会为9/9 [136] - 胡方辉于2023年9月15日获委任,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次数/举行会议次数为0/1,董事会为2/2 [136]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以一年或三年任期获委任[139] - 2023年委任的胡方辉、吴宏亮、牛钟洁及徐志浩参加培训并获取法律意见[141]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8日成立,由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唐亮先生[1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155]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女性董事1名,占比11.1%,男性董事8名,占比88.9%[157][159] - 报告日期,集团雇员中女性2名,占比50.0%,男性2名,占比50.0%[159] - 报告日期,集团总人数中女性3名,占比23.1%,男性10名,占比76.9%[1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至少拥有1名女性董事及20%女性雇员的目标[160] - 公司已制定提名政策,评估董事候选人时参考因素包括专业资质、技能、知识、经验等[153]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促进董事会在多方面实现多元化[156] - 公司一直并将继续在董事会及管理层推广性别多元化,已制定相关目标及政策[162]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不知悉实现全体雇员性别多元化有更具挑战性或重要性降低的因素[166] 公司委员会运作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唐亮、吴宏亮、牛钟洁和徐志浩,2023年举行三次会议讨论薪酬相关事宜[170]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牛钟洁、徐志浩和吴宏亮,2023年举行四次会议[175][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核数师酬金为188万港元[173][17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7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业绩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及法律规定,并已充分披露[180][181] - 薪酬委员会认为执行董事聘用合约及非执行董事委任函现有条款公平合理[171][172] - 审核委员会认为委任集团外聘核数师现有条款公平合理[182]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厘定全体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特定薪酬待遇,就非执行董事薪酬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167][168]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报告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75] - 审核委员会已就公司会计政策及常规、内部控制事宜与管理层讨论,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1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外聘核数师的甄选、委任、辞任或解聘无意见分歧[183] - 反洗钱委员会于2015年2月12日成立,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4] - 执行委员会于2018年4月13日成立,成员包括四名执行董事[186] - 投资督导委员会于2010年6月成立,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8] 公司账目及责任 - 董事对账目之责任及核数师对公司股东之责任载于报告第70至71页[190] 公司风险管理 - 董事会整体负责维持充足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并每年检讨其有效性[191]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框架目标包括提升企业管治水平等[194] - 集团使用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模式识别、评估、减轻和管理风险[195] - 集团识别、评估和管理重大风险的程序包括识别、评估、应对、监控和报告[197][198][199][200] - 集团对风险进行持续定期监控并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定期报告结果[200]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17
资金管理 - 公司将继续实施业务策略以提升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入[13] - 公司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以控制成本和优先考虑电影投资支出,改善现金流出[14] - 董事认为公司将有充足的营运资金,可供在可预见的未来为其业务经营提供资金及履行其到期的财务责任[15] - 公司能否实现计划和措施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取决于获得新的融资来源、有效实施业务策略和成本控制策略等因素[16] - 若公司未能实现计划和措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以减少资产账面值至可收回金额,对可能产生的任何其他负债作出准备[17]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港仙5.55和16.50[37] - 貿易應收款項中,12,006千港元为個月以上的款项[38] - 股本中,已发行普通股823,564,799股[39] - 二零二四年一月八日,公司完成配售股份,募集所得款项约26,400,000港元[39] - 二零二四年一月四日,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40] - 有一家中国注册公司向公司提起法律诉讼,要求償還投資本金美元及相應利益[40] - 有一家中国注册公司向公司提起仲裁程序,要求償還投資本金美元[41] - 二零二三年来自傳媒及文化業務的收益约60.2百萬港元[42] - 二零二三年媒体业务受到COVID-19疫情和美国作家协会罢工的影响[42] 电影业务 - 《摘金奇緣》全球票房为238,532,921美元[44] - 《中途島》是由本集團投资,由本集团签约的著名导演罗兰·艾默裡奇执导[46] - 《中途島》在海外预售超过3,000万美元,除大中华地区以外[46] - 《講鬼故》由獅門娛樂公司在美国发行,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为2,100万美元[48] - 《講鬼故》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美元[48] - 《致命感應》由华纳兄弟影业于2021年9月10日在美国院线上映[49] - 《致命感應》在YouTube、Apple TV、Google Play Movies & TV、Vudu、Amazon Prime Video、YouTube TV、Hulu等平台上映[49] - 斯蒂芬·金在推特上称赞了《致命感应》,表示觉得很精彩[50] - 《致命感應》获得了高评分和良好口碑,IMDb评分为6.3/10,Tomatometer为76%[51] - 《馬歇爾》由索尼影业全球併購有限公司进行国际发行,开路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北美发行[52] - 《馬歇爾》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在内的多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52] 业务发展 - 2023年媒体和文化业务收入约为8.03亿港元,毛利约为6.02亿港元[59] - 2023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约为4,572万港元[60] - 2023年每股基本虧損约为5.55港仙,公司的淨虧損约为3.7825亿港元[61] - 公司计划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并在香港及中国内地设立附属公司以扩大跨境电商业务[65] - 公司与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改善元宇宙业务发展和拓展跨境电商业务[68][69][81] - 公司与其他借贷放贷人签订协议,延长还款日期以缓解流动资金问题[80] - 公司与路华证券有限公司签订配售协议,完成配售事项[80] - 公司正在檢討其他業務分部的未來前景及發展,探索新商機加強開拓內地市場機會[70] 公司治理 - 公司将在适当时候寄发年报给股东,并在公司网站上刊载[103] - 董事会包括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11-07 22:36
电影及电视节目版权投资折现率资料补充 - 公司为2022年年报补充电影及电视节目及节目版权投资可收回金额所用折现率资料[4] - 补充资料不影响2022年年报所载其他资料,其他资料维持不变[6] 电影投资折现率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计算电影投资使用价值时未确认减值亏损的折现率介乎21.39%至22.15%[5] - 若计及已悉数摊销或减值的电影投资,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折现率介乎16.3%至22.15%[5] 董事会成员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44
公司业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媒体和文化业务收入约为44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10万港元有所增长[8]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录得经营亏损,公司所有者应占净亏损约为25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320万港元有所减少[8] - 公司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导致业务活动减缓,部分电影和电视剧项目推迟,对财务业绩造成影响[6]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影视投资和作品预付款约为3.435亿港元,主要项目包括《摘金奇缘》[10] - 公司计划利用现有的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50] 电影项目表现 - 《摘金奇缘》是一部由华纳兄弟影业投资和发行的电影,全球票房达到2.3853亿美元[11] - 《遗孀秘闻》是一部由尼尔·乔丹执导的惊悚/犯罪电影,国际销售额预计为950万美元[12] - 《中途岛》是一部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史诗战争电影,总投资约1亿美元,全球票房为1.2669亿美元[14] - 《講鬼故》改编自畅销短篇恐怖故事,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美国国内票房首周达2100万美元,全球票房为1.0455亿美元[17] - 《致命感應》是一部由詹姆斯·沃恩执导的恐怖电影,于2021年9月10日在美国上映,同时在HBO Max上线一个月[18] - 《母亲》由索尼影业发行,融合了亚洲文化的诗意和恐怖元素[24] - 《我的机器人男友》是一部都市爱情科幻喜剧,由姜潮和毛晓彤主演[27]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媒体和文化业务产生约4420万港元的收入,毛利约1160万港元[38] -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的净亏损约25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有所减少[41] - 每股基本亏损为3.07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6.46港仙有所减少[43] - 本集团的净虧損約为358,159,000港元,较2022年底的330,537,000港元有所增加[4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在期末为52873千港元,较期初的79420千港元减少了26988千港元[104] 公司治理及股权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已提供财务支持,有望继续支持公司的运营[64] - 公司董事王偉軍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被任命为阜博集团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据公司董事和首席执行官所知,以下人士在公司股份和相关股份中持有权益或淡仓:鼎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81,513,514股,占已发行股本的22.04%;Mega Start Limited持有49,693,6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6.03%[82]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8:43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44,2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10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4,3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25,4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197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44,228千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37,102千港元[12][13] 每股亏损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3.07港仙,2022年同期为6.46港仙[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每股基本亏损金额按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的本期亏损25,270,000港元及本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3,564,799股计算;截至2022年6月30日,每股基本亏损金额按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的本期亏损53,169,000港元及本期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3,564,799股计算[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亏损约为3.07港仙,2022年同期约6.46港仙[36] 全面亏损总额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27,6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4,492千港元[4] 资产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312,3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1,458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193,1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5,264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影视相关投资及预付款项约3.43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749亿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5287.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7942万港元[48] 负债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863,9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97,134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669,79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1,870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亏绌)总额358,1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0,537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约8.6392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8.97134亿港元[48] 成本及费用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32,649千港元,电影及电视节目及节目版权投资的摊销为32,649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4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83千港元,汇兑差额净额为1,037千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35,007千港元,电影及电视节目及节目版权投资的摊销为35,007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3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59千港元,汇兑差额净额为1,979千港元[14] 所得税指标变化 - 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按法定税率25%计算,美国所得税按联邦税率21%及州税率7%(扣除联邦税务影响)缴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 - 美国为0千港元,递延为0千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 - 美国为(24)千港元,递延为(24)千港元[15] 股息指标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各期间内并无派付或宣派任何中期股息,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6]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發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45] 贸易应收款项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6个月以内为0千港元,24个月以上为11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6个月以内为4,042千港元,24个月以上为33,650千港元[17] 会计政策情况 - 公司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采纳的会计政策与编制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采用者一致,但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且无重大财务影响[10] 业务受疫情影响情况 - 公司媒体业务近年来受2019年全球爆发的COVID - 19疫情影响[18] 传媒及文化业务财务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分部资产为506,603千港元,总负债为(864,762)千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传媒及文化业务分部资产为566,722千港元,总负债为(897,259)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442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710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442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710万港元;毛利约11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10万港元[34]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530万港元,2022年约5320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2527万港元,2022年同期经重列为约5316.9万港元[35] 集团净亏绌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亏绌约3.5815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30537亿港元[36][46] 流动比率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约0.22,2022年12月31日约0.28[48] 集团雇员数量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13名,2022年12月31日为13名[5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业绩公告及报告发布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将刊于公司网站(www.starlightcul.com.hk)及联交所网站 (http://www.hkexnews.hk) [56] - 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上述网站[56] 董事会人员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7] 影片票房及销售情况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亿美元[21] - 《遗孀秘闻》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22]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将近1亿美元,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亿美元,在专业影片评分网站上观众评分为92%[23]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亿美元[24] 影片评分及获奖情况 - 《致命感应》推文已有超2461条转发及33000个点赞[26] - 《致命感应》在IMDb评分为6.3/10,在Tomatometer好评达76%[27] - 《致命感应》获得ReFrame 2022年Best Feature的ReFrame Stamp[27] - 《致命感应》获得BloodGuts UK Horror Awards 2022等多项提名[27] - 《马歇尔》获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在内的18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28] - 《母亲》导演此前作品《徐家的房子》荣获6项大奖[29] - 《母亲》主演吴珊卓是40年来首位获金球奖的亚洲女演员[29] - 《母亲》2022年上映后荣获ReFrame Stamp电影奖[29] 公司电影业务项目情况 - 公司聘请8位电影导演开展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31] - 公司已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项目已完成剧本[31] - 公司通过合作与一线巨星共同制作12个项目[32] 财务报表重列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简明综合损益表内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52,000港元,重列后为116,000港元(之前为64,000港元),除税前亏损重列后为53,197,000港元(之前为53,249,000港元),期内亏损重列后为53,173,000港元(之前为53,225,000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重列后为53,169,000港元(之前为53,221,000港元)[10]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6:46
传媒及文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为602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994亿港元[8] - 2022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毛利约为40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毛损约9540万港元[8] - 2022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及毛利分别约为6020万港元及40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收入约1.994亿港元及毛损约9540万港元[29] - 2022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602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994亿港元;2022年毛利约400万港元,2021年毛损约9540万港元[6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359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3.993亿港元[10]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6.50港仙,2021年经重列为约48.48港仙[11] - 2022年集团净亏损约为3.3053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89035亿港元[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359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3.993亿港元[3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3586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3.99264亿港元[64]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6.50港仙,2021年经重列为约48.48港仙[67] - 2022年集团净亏绌约为3.3053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89035亿港元[6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亏损约为3.3053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约为1.89035亿港元)[82]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计提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约2670万港元[8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7942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约为1.75638亿港元)[87]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28(2021年:经重列约为0.52),流动资产约为2.55264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约为4.8041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97134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约为9.1882亿港元)[89]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为1.05291亿港元,公司将努力收回以改善财务状况[93] 公司人员变动 - 景旭峰于2023年3月2日调任,周晶波于同日辞任,吴宏亮于同日获委任[2] - 陈立军和郭炳俊于2023年3月24日获委任[2] - 2023年3月24日起,公司委任陈立军为首席技术官,郭炳俊为首席运营官[16][17]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设立附属公司扩大跨境电商业务[16]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设立附属公司扩大跨境电商业务[71] - 2023年5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阿里云订立经销商服务协议[18] - 2023年5月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阿里云订立经销商服务协议,可分销阿里云多类产品[74] - 集团为扭亏为盈及保障股东回报,正检讨其他业务分部前景及发展,探索新商机并开拓内地市场[23][24] 电影项目情况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亿美元[33][34] - 《遗孀秘闻》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35]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将近1亿美元,除大中华地区外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亿美元,在Rotten Tomatoes上观众评分高达92%[36][37][38]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亿美元[39] - 《致命感應》在IMDb评分为6.3/10,Tomatometer好评率达76%[43] - 《致命感應》获ReFrame 2022最佳长片奖,还获10项提名[44] - 《馬歇爾》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等提名及18项国际知名奖项提名[45] - 《母親》由索尼影业于2022年3月15日发行,导演此前纪录片获6项大奖,主演是40年来首位获金球奖的亚洲女演员,还获ReFrame Stamp奖[46][47][48] - 《我的機器人男友》于2019年10月21日在浙江卫视首播,也在腾讯视频和芒果TV同步播出[49] 电影业务拓展举措 - 公司为扩充收入来源,聘请8位电影导演[51] - 公司聘请温子仁、罗兰·艾默里奇等多位导演开展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52] - 公司已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已完成剧本[53] - 公司与一线巨星合作共同制作12个项目[55] - 公司项目将采取多元化架构,探索国际销售、退税等多种融资渠道[56] - 公司将通过收回开发成本加利润、获取制片费等多种方式从项目及IP产生收益[59]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1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81] - 公司可在股东大会以任何货币向股东派付股息,但不得超董事会建议数额[184] - 若导致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资产可变现价值低于负债,公司不得宣派或派付股息[186] - 股息除现金外可按股份形式分派,董事会可决议以指定资产支付[187] - 董事会宣派股息时会考虑集团业务、股东权益、保留盈利等因素[190] - 董事会将持续检讨股息政策,保留更新、修订及修改的权利[192] 公司过往资金往来 - 2019年集团获当时控股股东垫款4.72229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15亿元),2020年已全额偿还[85] 法律纠纷相关 - 2022年9月22日,一公司就电影《中途岛》投资协议,要求公司附属公司偿还投资本金80.4万美元(约629.7万港元)及相应利息[95] - 2023年3月3日,一公司就电影《致命感应》投资协议,要求公司及附属公司偿还投资本金300万美元(约2349.5万港元)及相应收益[97] 公司人员数量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为13名,2021年为22名[102] 公司资金流动性相关 - 报告期后,公司与其他借贷放债人订立协议,延长其他借贷还款日期并缓解流动资金问题[103]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2022年遵守所有适用条文,但有两名人员因预安排工作未出席2022年8月3日股东大会[10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领域有学术及专业资格或专长,公司认为其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为独立人士[113]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年或三年,全体董事须在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并重选连任[118]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届时可重选连任[119] - 董事会保留对企业策略、业绩、董事委任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或审议权[116] - 董事会将特定企业事宜委托给管理层,包括编制账目、执行策略等[117] - 董事会采用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促进董事会成员在多方面的多元化[133] 公司各委员会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举行了1次会议[131]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目前由唐亮先生担任主席[126] - 公司已制定提名政策,评估董事候选人时参考专业资质、技能、知识、经验等因素[129] - 2022年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包括魏明德、唐亮、王伟军和吴宏亮[136] - 2022年审核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包括王伟军、魏明德和吴宏亮[140] - 反洗钱委员会于2015年2月12日成立,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执行委员会于2018年4月13日成立,成员包括五名执行董事[147] - 投资督导委员会于2010年6月成立,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公司责任相关 - 董事对账目之责任及核数师对公司股东之责任载于报告第62至63页[151]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 - 董事会整体负责维持充足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每年检讨其有效性[152] -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旨在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消除或管理无法达成公司目标的风险[153]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目标包括提升企业管治水平、建立改善风险管理和内控系统、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应对变化挑战减少不确定性[154][155]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模式识别、评估、减轻和管理风险[156] - 公司识别、评估和管理重大风险的程序包括识别、评估、应对、监测和报告[158][159][160][161] - 公司编制风险登记册,便于董事会审查重大风险变动、提升应对能力和控制管理措施[162] - 公司内部审核职能由内部审核团队履行,定期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64] - 审核委员会决定委任独立专业顾问开展内部控制审阅,已完成,公司正检讨结果并将采取补救措施[167] - 有关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可参阅年报独立核数师报告[169] - 董事会对不发表意见基准的回应可参阅年报董事会报告书[170] - 审核委员会确保落实适当举报政策,员工可举报问题,身份将严格保密[171][172] 公司欺诈及不当行为情况 - 2022年,员工、股东或持份者无报告对公司财务报表或整体运营构成重大影响的欺诈或不当行为事件[173] 公司人员培训情况 - 2022年李先生及张先生各自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75] 股东特别大会相关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76] - 公司将在收到要求后21日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实际大会在递交书面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79][180] - 股东在股东特别大会提建议需提交书面通知至香港湾仔告士打道60号中国华融大厦10楼1002室[182] 股东提名董事参选程序 - 股东提名董事参选程序可在公司网站www.starlightcul.com.hk查阅[183] 公司宪章文件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宪章文件无重大变动[194] 公司组织章程修订 - 董事会建议修订公司现有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并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95] - 建议修订目的包括使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与2022年1月1日生效的经修订上市规则附录三一致等[195] - 建议修订须待股东于应届股东大会上藉特别决议案批准后生效[197]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通过年报及财务报表、中期报告以及股东大会向股东披露相关资料[198] - 股东大会可让董事与股东会面及沟通[198] - 公司设立公司网站以电子方式及时发放公告以及其他相关财务及非财务资料[199] 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 - 年内集团未进行须知会股东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