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2 - 年度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168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6.697亿元增加36.9%[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4.553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3.346亿元增加36.1%;2022年及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49.7%及50.0%[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238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620亿元增加38.1%;2022年及2021年纯利率分别为25.8%及25.3%[2] - 2022年公司经营业务溢利为人民币2.85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025亿元[4]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74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911亿元[4]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人民币2.36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691亿元[4]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人民币0.22元,2021年均为人民币0.16元[4] - 2022年公司资产总值为人民币31.56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6.044亿元[7] - 2022年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1.56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6.044亿元[8] - 2022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1682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6.69727亿元增加36.9%[38][43] - 2022年集团收益为人民币916.8百万元,同比增长36.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23.8百万元,同比增长38.1%[34] - 2022年已售货品成本4.552亿元,较2021年增加38.1%[51] - 2022年毛利4.553亿元,较2021年增加36.1%,毛利率为49.7%[52] - 2022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金额为1830万元,较2021年增加[53]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350万元,2021年为270万元[54] - 2022年销售开支5670万元,较2021年增加64.6%[54] - 2022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1.28亿元,较2021年增长25.4%[55] - 2022年溢利2.365亿元,较2021年增长39.9%,纯利率为25.8%[58]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受限银行结余以及银行和现金结余分别为人民币1,882.7百万元和人民币1,605.5百万元[71]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03.3百万元和人民币157.9百万元[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人民币294.2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零)[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4.1%(2021年12月31日为11.2%)[72]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分别为人民币2,543.3百万元和人民币2,342.7百万元[73]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分别为人民币441.9百万元和人民币635.0百万元[7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2年财政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1年财政年度:每股3.5港仙)[2] - 2022年已付2021年末期股息35,834千元,每股普通股3.5港仙;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2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4] - 公司不宣派及派付2022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21财政年度:每股3.5港仙)[90]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财政年度珠光颜料产品收益850,699千元,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收益66,121千元,总计916,820千元;2021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67,707千元、2,020千元、669,727千元[17] - 2022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为896,477千元,其他地区为20,343千元,综合总额916,820千元;2021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41,657千元、28,070千元、669,727千元[19] - 2022年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4.12954亿元,占比45.0%;合成云母基收益3.78814亿元,占比41.3%;玻璃片基收益5172万元,占比5.7%;氧化硅基收益721.1万元,占比0.8%[43] - 2022年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益8.507亿元,较2021年增加1.83亿元或27.4%[48] - 2022年云母功能填料销售额6440万元,较2021年增加6240万元或3085.7%[49] - 2022年新能源材料销售额170万元,2021年无销售[50] 所得税相关情况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37,958千元,其中即期税项34,624千元,递延税项3,334千元;2021年对应开支分别为21,991千元、20,622千元、1,369千元[20] - 2022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法国企业税按25%税率计算;2021年对应税率分别为25%、26.5%[21] - 2022年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鹿寨七色珠光云母材料有限公司享有15%的优惠税率[21] 集团年内溢利扣除项目 - 2022年集团年内溢利扣除项目中,核数师审核服务薪酬1,650千元,非审核服务薪酬580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7,359千元等[22] 每股盈利计算相关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溢利为223,788千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19,270千股,潜在摊薄普通股影响为241千股[25]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溢利为162,026千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19,270千股[25]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流动或非流动负债的划分、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售后租回的租赁负债)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15] 贸易应收应付款项情况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19,109千元,2021年为245,202千元;呆账拨备2022年为(10,990)千元,2021年为(7,223)千元[2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0至90天为22,509千元,2021年为36,695千元;91至180天2022年为573千元,2021年为226千元等[31] 公司股本及股份情况 - 2022年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191,763,586,法定股本为8,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99,319千元[28] - 公司全球发售新股总数为319,742,000股,所得款项净额为97020万港元[59]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分配53950万港元,占比55.6%;建设鹿寨合成云母厂房分配33080万港元,占比34.1%;增加对研发中心投资分配6890万港元,占比7.1%;销售及营销活动等分配3100万港元,占比3.2%[60] - 2022财政年度,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实际动用22910万港元,其中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动用19780万港元,研发中心投资动用2100万港元,销售及营销活动动用1030万港元[60] 可换股债券发行情况 - 集团发行金额为离岸人民币300百万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用于珠光颜料行业投资机遇[34] - 公司发行本金金额为离岸人民币30000万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为离岸人民币30000万元[62] - 公司已发行离岸人民币300百万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用于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行业投资[70] 生产厂房建设及产能情况 - 集团兴建的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已建成并开始试产,预期年产能将增加6,000吨[34] - 集团目前生产厂房总占地面积为99,68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6,445.6平方米,设计年产能为18,740吨珠光颜料产品,12,470吨合成云母[34] - 集团第二期生产厂房估计总占地面积为148,713.7平方米,估计设计年产能为30,000吨珠光颜料产品[34] - 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完成并试产,预计每年增加6000吨产能[40] - 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已建成并试产,预计每年增加6000吨产能[69] - 生产厂房估计占地面积42,467.2平方米,设计年产能30,000吨合成云母片[70] - 鹿寨合成云母厂房因土地上建筑物未如期搬迁,2022年未使用款项,搬迁安排已完成,施工已恢复[61]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期 - 2022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达人民币715.95亿元,同比增长9.05%,预计2028年将达人民币1113亿元,2023 - 2028年年均增长率为7.5%[37] - 到2025年底,全球汽车珠光颜料市场将达45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47.1%;全球化妆品珠光颜料市场将达87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32.8%[65] 产品研发及专利商标情况 - 珠光颜料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36] - 2022年公司成功申请三项新专利,提交六项专利申请,注册20个新商标,截至2022年底共拥有36项专利、33个注册商标及4个软件著作权[39] - 2022年公司推出46种新天然云母基、51种新合成云母基、13种新玻璃鳞片基及3种新二氧化硅基珠光颜料产品,截至2022年底共提供976种产品[39] - 公司研发的新能源电池隔热阻燃材料耐高温指标达1150℃,耐高压击穿指标达20KV/mm[39] - 公司研发部门重点研发汽车耐候级、化妆品级以及功能性珠光颜料产品,以合成云母为基材的新能源材料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67] 公司营销及合作计划 - 公司将拓展线下及线上结合的营销活动,在上海建立营销中心,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和品牌推广[66] - 公司与浙江大学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68] 收购事项 - 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对CQV的收购[40] - 2023年1月27日,公司签订协议拟收购2,255,189股CQV股份、873,163股CQV股份及1,175,576股CQV库存股[82] - 收购事项总代价为859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4.657亿元或5.316亿港元),现金支付250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355亿元或1.548亿港元),另以每股8.0港元发行47,106,546股新股份[83] - 收购成交后公司将持有CQV 42.45%已发行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CQV财务业绩及状况将合并到集团账目[83]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苏尔田先生同时担任两个角色,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利于业务发展,将适时检讨分开角色[85] - 2022财政年度董事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6]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2财政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规顾问安信或其相关人士在集团无权益[88] 公司会议及报告相关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27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6月21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1] - 集团2022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据获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同意[92]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发布[93] 公司雇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581名雇员,在香港有5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501名和2名)[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