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站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13个太阳能、21个风力及26个水力发电站,总并网装机容量约6,809.80兆瓦,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通过联营公司持有2个太阳能、3个风力及2个水力发电站,并网装机容量合共约887.30兆瓦,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 - 集团拥有预计容量约5吉瓦的水力发电开发权,公司间接持有项目公司75%股权[3] - 2023年附属公司太阳能发电站113个,并网装机容量4,996.30兆瓦,发电量3,447,375兆瓦时[5] - 2023年附属公司风力发电站21个,并网装机容量861.00兆瓦,发电量1,122,317兆瓦时[5] - 2023年附属公司水力发电站26个,并网装机容量952.50兆瓦,发电量509,073兆瓦时[5] - 2023年联营公司太阳能发电站2个,并网装机容量23.80兆瓦,发电量15,638兆瓦时[5] - 2023年联营公司风力发电站3个,并网装机容量512.00兆瓦,发电量594,900兆瓦时[5] - 2023年联营公司水力发电站2个,并网装机容量351.50兆瓦,发电量131,061兆瓦时[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持有的发电站总计太阳能115个、风力24个、水力28个,并网装机容量7697.1兆瓦,发电量5820364兆瓦时,收入28.28亿元,每千瓦时平均电价0.49元[7] 发电量与收入情况 - 本期公司附属公司持有的发电站总发电量从约3,322,474兆瓦时增至约5,078,765兆瓦时,增幅约53%[4] - 本期收入及EBITDA分别约为25.74亿元及21.29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归因于并网装机容量扩大48.6%及电站有效运营管理[10] - 本期每千瓦时平均电价(不计增值税)约为0.51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0.60元下降,因平价上网太阳能及水力发电项目并网装机容量增加[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5.74亿元,2022年同期为19.85亿元;期内溢利2.47亿元,2022年同期为2.86亿元[38]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2.47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86亿人民币[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5.74亿人民币,除所得税后溢利为2.47亿人民币[55] - 与2022年6月30日相比,2023年6月30日太阳能发电业务收入从18.1亿人民币增至19.94亿人民币,风力发电业务收入从1.75亿人民币增至4.66亿人民币[55][5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源自中国、澳洲及越南的业务营运,2023年中国收入为25.48亿人民币,越南为0.26亿人民币[5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B、C、D收入贡献分别为3.53亿、3.86亿、2.91亿、1.85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75亿、1.7亿、2.3亿、1.98亿元[58] 融资与成本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实际年利率约为4.25%,2022年12月31日约为4.18%,利率上升因美联储加息致美元借款利率增加[8] - 2023年3月,京能发展与兴业国际信托订立信托合约,成功发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总发行规模约10亿元[8] - 2023年3月,中国光伏发电行业首个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成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总额约29.346亿元[8] - 2023年5月,京能发展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推出资产支持证券计划,发行规模约7亿元[9] - 总融资成本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92亿元增加至本期的约10.63亿元,增幅约53.6%,因业务扩张及美元融资利率提高[1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总额为10.63亿元,2022年同期为6.92亿元[59] 财务指标情况 - 本期集团溢利净额约2.47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2.86亿元减少,主要因融资成本增加[10] - 集团EBITDA利润率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5%减少约2%至本期的约83%,因拓展发电业务规模及额外运营开支[17] - 债务对EBITDA比率于本期上升至约20.3,2022年6月30日约为18.4[18] - 营运现金流量对净债务比率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4%下降至本期的约2.7%[1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率为77.8%,2022年12月31日为78.0%[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与2022年12月31日相似,公司将去杠杆降低该比率[2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 产总额504.97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414.63亿人民币[4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 产总额182.29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88.65亿人民币[4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687.26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603.28亿人民币[41]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123.57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01.83亿人民币[4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403.8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315.35亿人民币[4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159.89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86.1亿人民币[43]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563.69亿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501.45亿人民币[4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48人民币分,2022年同期为0.81人民币分[39] - 2023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24.02亿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7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8分;2022年同期分别为224.28亿股、1.81亿元、0.81分[62] 应收账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票据为4.9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2亿元增加[14] - 2023年6月30日国家电网和内蒙古电力附属公司应收款分别占集团应收账项等总额约77.2%和22.1%[2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约3.8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25亿元;电价补贴应收账款2023年6月30日为72.4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69亿元[65] - 按发票日期,2023年6月30日未开发票应收账款及电价补贴应收账款为73.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92亿元[67] - 基于收入确认日期,2023年6月30日1 - 30日应收账款及电价补贴应收账款为5.2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3亿元[68] - 基于收入确认日期,2023年6月30日超过365日应收账款及电价补贴应收账款为44.7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27亿元[68] 其他财务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账面价值为492.07亿元[1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存款非流动部分2.66亿人民币,流动部分60.72亿人民币[2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约146.12亿人民币[24] - 2023年公司完成两笔重大收购,分别花费4.03亿人民币和9.6亿人民币[2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45%银行及其他借款以多种资产质押作担保[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1652名,较2022年6月30日的892名增加[29]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不含股份支付开支)约1.98亿人民币,高于2022年的1.61亿人民币[29] - 截至2023年3月28日与NEX集团结算累计确认减值支出约11.37亿人民币[32] - 2023年NEX集团已转让600万人民币现金用于结算,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结算[32]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若干附属公司已获优惠税项减免[60] - 2023年董事会宣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00港仙(约人民币0.92分),合共约人民币2.07亿元,已于2023年7月21日派付[64]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法定股份为30000百万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从22428百万股减至22400百万股,注销28百万股[69] - 2023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为338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5百万元减少,变动原因包括支付利息及重新计量公允值收益[70][72] - 2021年6月29日公司发行本金50百万美元三年期可换股债券,开始时利率为每年3.8%,所得款项净额约316百万元[71]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9207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790百万元增加,实际年利率约为4.25%[73][74]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变动包括收购附属公司7711百万元、银行借款所得款项10828百万元等[74] - 2023年业务合并和资产收购代价总额为960百万元,所收购可识别资产、所承担负债及非控股权益的公允值已确认款额总计1544百万元[77] - 2023年收购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净额为 - 284百万元,其中业务合并为 - 295百万元,资产收购为11百万元[78] - 本期根据业务合并所收购可识别资产之公允值为临时,有待最终估值[79] - 2022年公司于联交所购回约28百万股普通股,总代价约6.2百万港元(约6百万元人民币),2023年1月注销全部购回股份[69] - 2023年7月完成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额外26%[80] - 2023年7月27日申请注册总额不超50亿元熊猫债券获批准,将在两年内酌情分批发行[80] - 2023年8月14日与汇丰银行签订融资协议,获1.5亿美元(约10.75亿元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80] 公司股权情况 -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约32.04%已发行股本[44]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下半年公司将通过业务定位重塑、组织结构优化及产业链价值延伸推动发展[36] - 公司将围绕“双环线、一中心、一聚焦”实现高质量开发,推进“绿电进京”基地开发等[36] - 公司将结合绿电应用转化场景构建绿氢及下游产品市场,打通全产业链[36] - 公司将强调能源智慧赋能,加快数字算力产业发展,形成“电力 + 算力”融合发展[36] - 公司将重视技术含量,提升能源交易咨询服务附加值,形成轻资产专业服务板块[37] - 公司将加强资本运作,放大资产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做强调优资产[37] 公司经营分部与地域情况 - 公司经营分部重新界定为太阳能、风力、水力发电业务及其他[53] - 公司按地域分析之非流动资产(除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外),2023年6月30日中国为44.621亿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91亿人民币有所增加[57] 公司治理与审核情况 - 本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2] - 本期公司采用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82] - 董事本期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准则及本身守则[83] - 审核委员会审核集团本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84] - 董事会未就本期宣派中期股息[85] 会计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预计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不会对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49]
北京能源国际(00686) - 2023 - 中期业绩
北京能源国际(00686)2023-08-29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