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泽丰(01282) - 2023 - 中期业绩
01282中泽丰(01282)2023-08-31 22: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33,9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0,490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2,4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7,911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经营业务的溢利为686,4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64,869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27,6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58,191千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7.22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14.88港仙[4]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260,3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18,298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284,83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22,217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676,13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71,152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4,207,1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29,091千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338,1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11,424千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333,9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00,490千港元[15][16][17]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651,561千港元,2022年同期除所得税前亏损316,783千港元[15][16]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的未分配减值亏损拨回净额156,724千港元,2022年同期减值亏损净额41,264千港元[15][16]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37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30,9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914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23,877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抵免58,592千港元[20] - 2023年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1,742,707,000股,2022年为1,569,376,000股(经调整)[21]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亏损)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742,707千股和1,569,376千股[23]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亏损)分别为648,690千港元和 - 233,598千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分别为77,406千港元和122,578千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贷款及垫款(扣除减值拨备)分别为593,830千港元和1,929,023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减值拨备)分别为122,432千港元和154,221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分别为66,977千港元和147,735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分别为1,032,608千港元和510,640千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减少16.6%至约3339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40050万港元)[69] - 毛利减少46.4%至约525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979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15.7%(2022年6月30日:24.4%)[70] - 其他收入减少83.9%至约31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920万港元)[72] - 分销成本增加12.6%至约122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080万港元),占总收益的3.6%(2022年6月30日:2.7%)[73] - 行政费用减少21.0%至约849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0750万港元)[74] - 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6487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亏损约23360万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36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8630万港元),营运资金约1608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0511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是17.9%(2022年12月31日:27.6%)[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及其他承担约21520万港元及4029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1520万港元及42410万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雇有397名全职雇员(2022年12月31日:292名)[85] 公司收购事项 - 2023年3月22日,公司收购汕头市泰盛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第一阶段收购已转让代价总额为1,342,829千港元[33][34] - 收购时确认的按公平值计量可识别资产净值总额为3,719,03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822,328千港元,议价购买收益为 - 553,878千港元[35] - 收购现金流入净额为3,525千港元[35] - 收购附属公司时,投资物业、发展中物业及已完工持作出售物业公平值分别约为20.78434亿港元、16.69267亿港元及9.43945亿港元,账面净值分别约为19.83053亿港元、13.57419亿港元及7.61415亿港元[36] - 收购附属公司时,应收贸易账款及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公平值分别约为765.1万港元及8.26191亿港元,毛额分别约为806.5万港元及8.27435亿港元[37] - 交易成本约150万港元计入“行政费用”,议价收购收益约5.53878亿港元于简明综合全面收益表内确认[38] - 自收购泰盛以来,为集团贡献收益约3647.1万港元,亏损约4918.5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收购汕头泰盛科技园项目51%权益,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5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可报告分部分为自动化、金融服务、物业投资及发展、证券投资[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自动化分部收益约2.13亿港元(2022年:约2.607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63.8%(2022年:约65.1%),经营溢利减少约14.0%至约1350万港元(2022年:约157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收益约1.467亿港元(2022年:约1.479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43.9%(2022年:约36.9%)[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及发展分部经营亏损约1.082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2.512亿港元,经营亏损减少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减少约2.888亿港元,被撇销物业存货增加约7970万港元抵销[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服务分部净收益约为306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 - 124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9.2%(2022年6月30日: - 3.1%),经营溢利约1.013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经营亏损约8670万港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管理业务在管资产总额约为1.05亿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证券投资业务产生亏损约564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溢利约430万港元),经营亏损约为495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经营溢利约510万港元)[62] 公司项目情况 - 深圳邦凯科技园项目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及二期已投入使用,三期在建[51] - 截至2023年6月,邦凯科技园一期、二期入驻企业超百家,年租金收入超人民币1亿元,出租率超95%[52] - 汕头泰盛科技园项目南区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已竣工并投入使用,T3栋写字楼4万平方米为自持经营[56] - 汕头泰盛科技园中区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地下室结构建设已基本完成,暂无后续开发计划;北区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未来有望带来可观经营收入[57] 公司名称变更 - 2023年7月11日起,公司英文名由“Glory Sun Financial Group Limited”变更为“Renze Harvest International Limited”,中文名由“宝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中泽丰国际有限公司”[42] 公司股份发行与认购 - 2019年7月10日公司与宝新发展订立协议,宝新发展认购40亿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0.25港元[102] - 2019年12月17日公司向宝新发展发行24亿股新股份,收款6亿港元;2020年5月8日发行16亿股新股份,收款4亿港元[103] - 宝新发展股份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9.994亿港元,其中9.431亿港元已用于提供经纪服务及企业融资、资产管理业务拓展、借贷业务拓展和一般营运资金等用途[103] - 宝新发展股份认购未动用金额5630万港元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动用[103] - 2023年2月27日公司与宝新证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代理促使承配人认购最多3.13875122亿股新股份,配售价每股0.34港元[104] - 2023年3月22日公司向承配人配发达3.1062439亿股新股份,收到所得款项约1.05612293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04412293亿港元[105] - 2023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90%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余款用作一般营运资金,且已按拟定用途悉数动用[105] - 2023年4月20日公司与中浩发展订立协议,中浩发展按每股0.281港元认购8亿股新股份[106] - 2023年7月26日,公司向中浩发展发行及配发8亿股新股份,收取款项2.248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247亿港元,约90%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余款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07] 公司风险与监管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须遵守多项监管规定,若法规变动或未合规,业务活动将面临更高要求或处罚[91][92] - 公司面临操作、行业、财务、人力及业务等多种风险,需采取相应措施应对[88][89][96][100][101]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中期股息:无)[108] 公司人事变动 - 2023年4月20日,姚建辉辞任执行董事等职务,黄万胜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职务;7月31日,黄炜、王振邦、李国安辞任相关职务;8月1日,张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10] 公司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黄万胜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112][113] - 李国安于2023年7月31日辞任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及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组成未符合上市规则规定,董事会将在三个月内物色合适人选[114]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均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5] - 审核委员会由张弛和张娟组成,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和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116] 公司信息披露 - 中期业绩公告将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载[117] 公司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位执行董事黄万胜、李敏斌,一位非执行董事张弛,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赵伊子、张娟[11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围绕“立足产业,抓住机遇,深耕智能制造行业,稳步发展”的精神,形成“产投结合”“产融结合”的立体发展模式[68] 公司合作期望 - 公司期望通过与云能国际联营公司股东合作,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63] 商业出租率情况 - 集中商业全年出租率有望超70%[54] 公司股权持有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云能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2%的股权[63] 财务准则影响 - 采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