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资产情况 - 受限银行存款期末账面价值为747,565,356.95元,受限原因是定期存款[1] - 受限其他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分别为2,560,000.00元(资金冻结)、871,690.55元(保函保证金)、77,661,005.95元(票据保证金)[1] - 受限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账面价值为2,120,500.00元,受限原因是票据质押[1]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行业(C27)[2] - 2023年第八批国采中选的39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6%,第九批国采中选的41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8%[6] -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新增126个药品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出1个药品,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088种[6] - 2018年至今国家集采开展九批十轮,共纳入374个品种,平均降价超50%;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经过6轮调整,累计新增744种药品,调出395种药品[6] - 202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3] - 2023年国内医药工业相关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2024年将恢复稳定增长[38] -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开展9批全国药品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42]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主要药(产)品包括6 - APA、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系列等,部分产品有发明专利[9] - 公司部分化学制剂产品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头孢呋辛酯片/胶囊等纳入国家医保目录[9] - 公司产品涵盖医药中间体、化学制剂、原料药等细分行业,涉及抗感染、骨骼肌肉系统、心血管等治疗领域[13][15] - 部分化学制剂产品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拥有发明专利,起止期限从2011年到2038年不等[13]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中标价格45.90元/盒,医疗机构合计实际采购量5.16万盒;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中标价格20.70元/盒,采购量37.79万盒[18]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中标价格3.69元/盒,采购量1764.00万盒;醋酸奥曲肽注射液中标价格16.37元/支,采购量471.09万支[18] -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中标价格3.047 - 123元/支,采购量7691.27万支;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中标价格6.13元/盒,采购量488.10万盒[18] - 头孢克肟颗粒中标价格5.49元/盒,采购量282.93万盒;头孢克肟胶囊中标价格4.59元/盒,采购量455.71万盒[18] -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中标价格8.19元/支,采购量52.77万支[18]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为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产品,2023年7月开始供应[18] - 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等5个产品为第九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产品,2024年3月开始供应,对2023年业绩无重大影响[18] - 公司产品中选价格与原地方性平均中标价格比有下降,短期业绩有压力,长远利于扩大品牌和增强竞争力[1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合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92亿元,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余额28.04亿元,拟每十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共计分配现金股利1.34亿元[21] - 全身用抗感染药营业收入25.32亿元,同比增4.16%,营业成本17.34亿元,同比增13.98%,毛利率31.53%,减少5.90个百分点[19] - 心血管系统用药等营业收入11.06亿元,同比降38.51%,营业成本3.10亿元,同比降2.58%,毛利率71.99%,减少10.33个百分点[19] - 神经系统用药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增37.29%,营业成本2.15亿元,同比增17.80%,毛利率69.02%,增加5.12个百分点[19] - 国药天伟营业收入5.48亿元,净利润2.27亿元;国药容生营业收入10.00亿元,净利润1.06亿元;国药工业营业收入5.16亿元,净利润0.23亿元[26] - 国药威奇达营业收入48.33亿元,净利润1.79亿元;国药川抗营业收入2.56亿元,净利润0.38亿元;国药致君营业收入14.21亿元,净利润1.47亿元[26] - 国药致君坪山营业收入5.07亿元,净利润1.68亿元[26] - 骨骼肌肉系统用药营业收入37333.90万元,毛利率71.47%,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21.22%,毛利率增加24.99个百分点[124] - 呼吸系统用药营业收入28032.11万元,毛利率50.08%,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43.90%,毛利率增加8.80个百分点[124] - 消化道和新陈代谢用药营业收入28140.30万元,毛利率41.04%,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32.94%,毛利率减少8.46个百分点[124] -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营业收入27139.05万元,毛利率72.45%,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26.03%,毛利率减少0.34个百分点[124] - 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营业收入17738.73万元,毛利率40.76%,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16.26%,毛利率减少2.69个百分点[124] - 2021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8,280,771.91元,2022年度为627,794,828.71元,2023年度为691,880,495.68元[102][105][106] - 2021年度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2,126,519,988.53元,2022年度为2,601,334,684.75元[102][105] - 2021年度公司共计分配股利102,698,211.80元,2022年度为134,117,269.20元[102][105] -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21.54亿元,较2022年下降21.59%,销售费用率为17.84%,同比下降3.35个百分点[122] - 公司销售服务费本期发生额17.50亿元,占销售费用总额比例81.28%[119]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19年4月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16.09亿元,报告期内募投项目均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节余资金4.73亿元[34] - 新型制剂产业战略升级项目计划投资10.71亿元,节余资金4.03亿元;国药威奇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投资1.13亿元,节余资金0.05亿元[34] - 国药威奇达青霉素绿色产业链升级项目计划投资2.91亿元,节余资金0.65亿元[34]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战略目标是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型的,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制药企业[39] - 2024年公司将聚焦经营目标,确保规划落地,提升科研质效等[41] 公司风险应对 - 公司应对市场竞争风险将推动营销一体化管理,做好产品布局等[42] - 公司应对行业政策变化,实时开展政策研究,推进战略规划,转变营销模式等[44] - 公司应对技术创新风险,推进一致性评价,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44] - 公司应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风险,开发原料药,推进一体化,增强抗风险能力[44] - 公司应对安全环保风险,以环保为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健全管理体系[44] - 公司应对质量控制风险,开展宣贯培训,强化过程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44]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3年公司董事会召集并召开3次股东大会,召开董事会9次,召开专门委员会共计10次[49] - 2023年公司全年披露公告及上网文件159份,自2011年起连续发布11份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首次发布《2022年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报告》[49] - 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A级[49] - 2023年公司董事会对国药现代研究院以及下属子公司国药天伟、国药容生累计开展现场调研4次[52] - 公司董事长、总裁、独立董事以及其他董监高等相关主体参加独立董事制度专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52] - 2022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19日召开,审议多项报告和议案[55]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7月14日召开,审议选举董事议案[55]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9月13日召开,审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结项等议案[55] - 2023年3月28日,八届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2022年度总裁工作报告等23项议案[76][80] - 2023年4月25日,八届四次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等议案[80] - 2023年5月8日,八届五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提前赎回“现代转债”的议案[80] - 2023年6月28日,八届六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提名董事候选人等议案[80] - 2023年7月14日,八届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选举董事长等议案[80] - 2023年7月31日,八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追加对外捐赠的议案[80] - 2023年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90][91][93][94] 关联方与同业竞争 - 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国药集团承诺保证公司在人员、资产等方面独立[53] - 国瑞药业与公司部分化学药品相似,销售规模小,目前对经营无重大影响[53] - 2018年8月国药集团承诺五年内处置国瑞药业,2023年8月公司与国药股份签署《委托管理协议》,委托管理期三年[53] - 西南药业为太极集团全资子公司,系国药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国中药2020年间接取得[53] - 涉及产品整体销售规模有限,目前对公司经营未产生重大影响[59] - 2020年10月国药集团承诺在交易完成后五年内解决太极集团与下属企业同业竞争问题,截至报告披露日承诺尚在履行中[59] 董监高情况 - 连万勇等多位董监高人员任期至2025年,董监高年初持股数86,000,年末持股数140,000,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量54,000[57] - 董监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8.43万元[57] - 李显林、倪峰、郝超峰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股份[57] - 介绍董增贺、刘勇等现任及报告期内相关人员主要工作经历[65] - 余向东现任中国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兼任上海健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事等[67] - 左永华现任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兼任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67] - 李昊现任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还在多家公司任职[67] - 李显林现任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67] - 龚忠现任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67] - 魏冬松现任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67] - 倪峰现任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67] - 董增贺在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任职[70] - 刘勇在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任职[70] - 公司独立董事报酬根据六届四次董事会及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标准发放[71]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人民币1,018.43万元(税前)[74] - 2023年6月15日,郝超峰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6月28日,公司聘任李昊担任副总裁、财务总监[74] - 2023年6月28日,周斌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等职务;7月14日,公司选举董增贺担任董事长[74][75] - 2024年2月22日,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内部董事及职工监事2023年度薪酬方案[74] 员工情况 - 母公司在职员工55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1049人,在职员工合计11608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515人[96]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6206人、销售人员1198人、技术人员2016人、财务人员208人、行政人员897人、辅助等人员1083人[96] - 员工教育程度方面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350人、本科生3278人、专科生3136人、专科以下4830人[96] - 2023年公司持续完善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福利体系[97][99] - 2023年公司聚焦战略发展需求,推进骨干员工轮岗等,加强人才自主培育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10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127694小时,支付报酬总额507.77万元[101] 分红情况 - 2023年度公司拟以总股本1,341,172,692股为基数,每十股派送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共计分配股利134,117,269.20元(含税)[102] - 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370,932,750.20元,占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58.94%[105] - 2023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19.38%[106]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注射用高纯度尿促性素累计研发投入5,017.24万元,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累计研发投入1,872.81万元[108]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87,487.61万元,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76%,占净资产比例为5.61%,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1.88%[110][112]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共计69,467.12万元
国药现代(6004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