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741,607,773.67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4.19%[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955,063.59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6.66%[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0,972,294.24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9.71%[2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979,042.11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273.66%[22] - 2023年末资产总额5,525,999,310.88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6.08%[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15,150,646.51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6.35%[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4692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2.65%[22]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4692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12.65%[2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59%,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1.77%[22]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89,616,226.19元,为四个季度中最高[24]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982769.35元,2022年为11245001.03元,2021年为24002567.02元[29]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 10700.11元,2022年为666910.46元,2021年为 - 145.80元[29]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3209171.15元,2022年为13903370.00元,2021年为29191344.84元[29] - 2023年除套期保值外金融资产和负债损益为305280.86元,2022年为423584.12元,2021年为615312.92元[29] - 2023年其他营业外收支为 - 370046.90元,2022年为 - 300000.00元,2021年为 - 467483.23元[29]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1876374.06元,2022年为2173792.18元,2021年为4400874.80元[29]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274561.59元,2022年为1275071.37元,2021年为935586.91元[29] - 2023年智慧交通电子收费业务收入374,994,116.51元,占比50.57%,同比增长24.23%[61] - 2023年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业务收入343,788,177.42元,占比46.36%,同比增长22.29%[61] - 2023年智慧交通衍生业务收入22,825,479.74元,占比3.07%,同比增长61.37%[61] - 2023年省内收入618,340,541.02元,占比83.38%,同比增长33.74%;省外收入123,267,232.65元,占比16.62%,同比下降8.56%[61] - 202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毛利率46.96%,同比下降1.46%[64] - 2023年智慧交通电子收费业务营业成本1.88亿元,占比47.89%,同比增长21.16%,ETC发行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3%[68] - 2023年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业务营业成本2.02亿元,占比51.41%,同比增长34.73%,营业收入增长22.29%[68][69] - 2023年智慧交通衍生业务营业成本2731.49万元,占比0.69%,同比增长13.89%,营业收入增长61.37%[68][69] - 2023年材料采购成本1.3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5.11%,同比增长52.38%[73] - 2023年销售费用8727.07万元,同比增长9.46%[79] - 2023年管理费用7281.40万元,同比增长6.48%[79] - 2023年财务费用 - 3999.11万元,同比增长22.28%,系利息收入减少所致[79] - 2023年研发费用5222.95万元,同比增长10.47%[79]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619,282,690.04元,同比增长24.04%,流出小计49,400,303,647.93元,同比增长23.10%,净额为218,979,042.11元,同比增长273.66%[88]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159,911,531.48元,同比下降13.49%,流出小计18,130,179,243.63元,同比下降16.67%,净额为29,732,287.85元,同比增长103.89%[88]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同比下降100%,流出小计84,124,813.13元,同比增长154.24%,净额为 - 84,124,813.13元,同比下降108.30%[8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4,586,516.83元,较2022年的122,571,569.34元增长34.28%[88] - 2023年扣除代收代付通行费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0,085.54万元,较上年的11,720.80万元增加8,364.74万元[89]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73.23万元,上一年度为 - 76,485.60万元,因本期投资现金管理产品发生额及到期回收额均下降,且到期回收额下降幅度低于投资支出额下降幅度[90]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412.48万元,上一年度为101,352.47万元,流入小计同比降100%因2022年A股上市募资,流出小计同比增154.24%因分配现金股利7,489.97万元[91] - 投资收益55408366.2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3.48%,主要为购买结构性存款及大额存单收益[93] - 2023年末货币资金328925182.69元,占总资产比例5.95%,较年初比重增加2.86%,主要系拆账周期产生的资金存款[95] - 2023年末存货85511599.05元,占总资产比例1.55%,较年初比重增加0.43%,主要系ETC发行量增加相应OBU备货量增加等所致[95] - 资产减值-750086.1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32%,主要为本年计提的合同资产的减值损失[93] - 营业外收入10315000.0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37%,主要为政府奖励及补助[93]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12人,较2022年的101人增长10.89%,占比为12.46%,较2022年的11.50%增长0.96%[86]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52,229,591.3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4%,2022年投入金额为47,281,321.28元,占比7.92%,2021年投入金额为36,104,843.56元,占比6.08%[86]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2023年为38人,较2022年的30人增长26.67%;30 - 40岁人员2023年为68人,较2022年的58人增长17.24%[86] - 报告期投资额18130179243.63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1757371350.11元,变动幅度-16.67%[99]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955063.59元[167] -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口径未分配利润为606769379.32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582507731.88元[167]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当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63.94%[1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发展ETC用户206.79万个,其中客车用户185.61万个,货车用户约21.18万个,占当年全国发行数量的10.17%;累计发展约2400万个,覆盖全国30个省市[43] - 报告期内ETC前装模式累计发行量达17.9万个,占当年ETC发行总量的8.66%[43] - 报告期公司ETC发行业务营收22266.27万元,同比增长28.53%[43] - 报告期江苏联网高速公路累计出口流量80325万辆,日均220万辆,公司电子收费服务业务营收15233.14万元,同比增长18.43%[44] - 2023年公司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业务新增产品及收入:国资云1190万元、高速大脑云控平台1036万元、AI视频分析云控平台1920万元、收费机器人1120万元、数字孪生业务1784万元[46] - 报告期公司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业务营收34378.82万元,同比增长22.29%,占总营业收入比例达46.36%[46] - 报告期公司智慧交通衍生业务营收2282.55万元,同比增长61.37%[47]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407,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 每10股派息数为3元(含税),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407000000股,现金分红金额为122100000元[163] - 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3]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40%[165]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23年末全国汽车保有量3361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14万辆[35] - 2023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共办理机动车转让登记业务3415万辆,到2027年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再增长45%[35] - 2022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达2133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3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自主研发11项核心技术,累计取得各类知识产权32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3项、外观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等226项[52] - 公司先后参与交通运输部7项工作规程和中国公路学会1项团标编制,主导1项江苏省地方标准编制[52] - 2023年公司“调度云”等多个项目获相关荣誉或入选相关案例、工程、示范项目[53] - 公司以“数字赋能 + 信息服务”模式打造 2C 端和 2B 端“服务云”平台,提升 B 端及 C 端用户粘性[81] - 资管云为公司提供资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资产盘清盘活增值[81] - 内控云为公司提供可复用、可定制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软件服务,降低运营成本[81] - ETC 客户综合发行平台沉淀核心业务能力,拓宽业务合作渠道,降低技术开发边际成本[81] - ETC 客户综合服务平台搭建统一用户体系,实现统一用户运营管理和服务[82] - ETC 拓展应用平台将 ETC 技术应用于城市停车、加油等场景,提升用户出行体验[82] - 公司基于百万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综合 ETC 服务运营平台,目标发展成千万级用户群[82] - 大数据分析中台二期功能已上线,助力公司数据精细化运营,提升产品决策能力[82] - 服务云、资管云、内控云、ETC 客户综合发行平台、ETC 客户综合服务平台、ETC 拓展应用平台均在功能迭代中[81][82] - 公司建设通行宝 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 C 端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业务深度融合[82] - 公司打造联动多方共建的公路路网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和出行服务平台,推动高速公路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升级[83] - 研发“云 + 智慧高速勤务平台”,提升高速公路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及处置效率,实现“一路三方”资源共享、管理高效[83] - 开展收费站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为交通模拟仿真、政策制定提供推演空间,提升高速收费管理与服务水平[83] - 收费机器人产品在汤山、青龙、茅山等多个收费站完成试点,2023 年 2 月重点发布“云收费机器人”系列产品[84] - 自由流云收费软件一期功能已上线,实现收费相关业务的一体化运营管理[84] - 收费云项目中新研发的集约化缴费机器人和发卡机器人设备陆续在各收费站试点部署,覆盖范围逐渐扩大[84] - 建设收费云设备运行监管平台,对缴费和发卡机器人设备进行监管,提升统一管理效率和便利性[84] - 研发收费道口智能显示装备,探索解决
通行宝(301339)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