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配方案 - 公司以296,386,293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5]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591,402,263.43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6.61%[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465,351.47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23.35%[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206,503.16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36.16%[22]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220,937.48元,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61.58%[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07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40.97%[22]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507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40.97%[2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3%,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1.74%[22]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263,044,289.24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7.13%[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64,104,220.82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增长3.50%[22] - 2023年新签合同额6.3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72%[126]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140.2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1%[126] - 2023年实现营业利润4,174.2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82%[126] - 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4,246.4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99%[126] - 2023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46.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35%[126] - 公司新签合同额6.3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72%[16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40.2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1%[160] - 公司实现营业利润4,174.2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82%[160]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246.4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99%[160] - 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46.5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35%[16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91,402,263.43元,较2022年的554,711,552.61元增长6.61%[174] - 2023年人工成本为63,056,899.2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3.92%,同比减少12.35%;外购材料及服务成本389,546,437.51元,占比85.97%,同比增长18.83%[182] - 2023年销售费用为41,258,183.89元,同比增长7.94%[187] - 2023年管理费用为37,741,409.49元,同比增长7.15%[187] - 2023年财务费用为 - 2,687,294.02元,同比减少112.04%[187] - 2023年研发费用为33,742,962.14元,同比增长5.42%[187]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240人,较2022年的300人减少20.00%,占比37.38%,较2022年的46.22%降低8.84%[191]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38,113,856.8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44%;2022年投入43,961,951.47元,占比7.93%;2021年投入34,650,813.70元,占比6.99%[192] - 2023年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4,370,894.67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1.47%,占当期净利润比重10.90%;2022年资本化金额11,953,121.13元,占比27.19%,比重24.15%;2021年资本化金额10,755,408.25元,占比31.04%,比重25.35%[19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10,576,396.28元,较2022年的767,035,698.61元减少7.36%;流出小计659,355,458.80元,较2022年的633,700,090.15元增加4.05%;净额51,220,937.48元,较2022年的133,335,608.46元减少61.58%[19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9,961,580.06元,较2022年的9,862,776.71元增加812.13%;流出小计44,673,095.41元,较2022年的70,861,300.81元减少36.96%;净额45,288,484.65元,较2022年的 - 60,998,524.10元增加174.25%[19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829,360.00元,较2022年的170,877,181.63元减少98.93%;流出小计23,891,898.09元,较2022年的71,289,114.10元减少66.49%;净额 - 22,062,538.09元,较2022年的99,588,067.53元减少122.15%[19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4,446,884.04元,较2022年的171,925,151.89元减少56.70%[196] - 投资收益9,358,501.4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2.04%;资产减值 - 4,306,200.94元,占比 - 10.14%;营业外收入831,821.99元,占比1.96%;营业外支出109,900.68元,占比0.26%;信用减值 - 2,119,381.96元,占比 - 4.99%[198] - 2023年末货币资金为501,298,208.11元,占总资产比例39.69%[200] - 2023年初货币资金为432,349,836.77元,占总资产比例36.67%[20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重较年初增加3.02%[200]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为251,223,346.71元,占总资产比例19.89%[200] - 2023年初应收账款为216,147,148.77元,占总资产比例18.33%[200]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较年初增加1.56%[200] 公司各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4,535,937.15元、80,929,816.82元、40,626,708.69元、395,309,800.77元[24] - 公司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369,849.59元、6,298,654.30元、6,513,335.54元、16,283,512.04元[24] - 公司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6,775,356.20元、2,448,187.45元、21,624.17元、13,961,335.34元[24] - 公司2023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123,663,827.04元、39,679,477.99元、 - 17,775,007.54元、152,980,294.07元[24] 非经常性损益数据 - 公司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258,848.31元,2022年为13,831,430.70元,2021年为18,739,692.06元[28] - 公司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20,728.79元,2021年为 - 14,076.98元[27] - 公司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748,733.27元,2022年为14,480,562.59元,2021年为7,571,418.61元[27] - 公司2023年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损益为1,928,159.78元[28] - 公司2023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470,327.13元,2022年为98,301.37元,2021年为86,819.18元[28]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情况 -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累计发布200多个人工智能大模型,20多个获批向公众提供服务[36] - 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4400家[38] - 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1.73万亿元,全球占比30.6%[38] - 2019年度80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39] - 到2021年,完成人工智能关键通用技术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预研工作[41] - 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41] - 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人工智能试验区[41] - 2020年至2023年6月14日全国各地方政府共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政策53部[44] - 《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设十个示范应用场景[42] - 《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与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42] - 《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42] - 全球人工智能市场2022 - 2026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18.6%,2023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2026年达到9000亿美元,2022年同比增长19.6%达4328亿美元,人工智能软件占88%市场份额,人工智能服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2%[48] -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023年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50] - 北京要求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保持10%以上增长,辐射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至10家[46] - 成都对取得国家相关立项或获奖成果在蓉落地转化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46] - 人工智能在传媒、医疗、金融、零售等领域已有成熟解决方案,在汽车及工业制造领域应用加深,推动全新应用场景落地发展[48] - 2023年人工智能领域主要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包括计算机自动推理等[145] 数据交易及互联网发展情况 - 截至6月30日,深圳数据交易所已完成登记的数据交易总计812笔,跨境数据交易金额4552万元,数据买卖等参与主体共计901家,覆盖31个省市[49] - 中国网民规模超10亿,5G用户突破6.5亿,均为全球第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位于全球第一梯队[49] - 深圳数据交易所与全国9个数据交易平台互联互通[49] 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产业链 - 公司主营业务属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面向四大业务板块为多领域客户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51]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业链上游包含生产原材料、加工服务、通用产品及开源技术,下游应用领域包含政府、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等[52] 软件行业整体数据 - 2023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53] - 2023年我国软件业务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53] - 2023年我国软件业务出口51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5.4%[53] - 2023年软件产品收入290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3.6%[53] - 2023年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53] - 2023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81226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5.9%[53] - 2023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中科信息(300678)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