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80.7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0.6%[1] - 期内毛利约为人民币10.5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90.5%[2] - 期内毛利率为13.1%,较2022年同期的7.6%增加5.5个百分点[3] - 期内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1.92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8.7%[4] - 期内亏损约为人民币11.69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0.3%[5] - 期内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40.67分,较2022年同期减少79.2%[6]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80.16亿元,2022年同期为72.29亿元;其他收益2023年上半年为5587.5万元,2022年同期为6502.5万元[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860.2万元,2022年同期为2823.5万元;其他亏损净额2023年上半年为84353.8万元,2022年同期为262037.5万元[2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扣除融资成本11.90亿元,2022年同期为11.85亿元[2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4.39亿元,2022年同期为2.44亿元[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摊薄)为11.91967亿元,2022年为56.04917亿元;2023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摊薄)为29.3112609亿股,2022年为28.73478898亿股[37] - 集团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3.01亿元增加10.6%至2023年同期的80.74亿元[58]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7.47亿元增加4.0%至2023年同期的70.19亿元[63] - 公司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54亿元增加90.5%至2023年同期的10.56亿元,毛利率从7.6%增至13.1% [63] - 公司其他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0.66亿元增加180.3%至2023年同期的1.84亿元[63] - 公司其他亏损净额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6.20亿元减少67.8%至2023年同期的8.44亿元[63] - 公司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08亿元减少49.0%至2023年同期的3.61亿元,费率从9.7%降至4.5% [63] - 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15亿元减少36.2%至2023年同期的3.92亿元,费率从8.4%降至4.9% [64] - 公司贸易、其他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的减值亏损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27亿元减少79.0%至2023年同期的0.69亿元[65] - 公司所得税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44亿元增加80.0%至2023年同期的4.39亿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1.6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59.41亿元减少80.3% [66]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152,46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978,696千元[1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9,415,86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8,691,103千元[1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26,931,17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23,252,510千元[10]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238,34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328,001千元[11] - 2023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应占资产净值为6473.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9317亿元;应收联营公司款项2023年为15.17214亿元,2022年为14.75393亿元[37] - 2023年6月30日合营企业应占资产净值为14.4866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21207亿元;应收合营企业款项2023年为37.10069亿元,2022年为38.04901亿元[38]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84.7560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92.226135亿元;其他合约成本2023年为2.56514亿元,2022年为2.81983亿元[3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中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准备)为1.00399亿元,2022年为9338.5万元[40] - 2023年6月30日按金及预付款项中作开发用途的租赁土地按金及预付款项为82.6192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30873亿元[44]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1年内或须应要求偿还的为7.94139亿元,2022年为4.526629亿元[45]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为36.21686亿元的借款按浮动利率计息,实际年利率介于4.0%至8.68%;其余借款按固定利率安排,实际年利率介乎5.22%至12.0%[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有抵押为398,400千元,无抵押为8,032,353千元;2022年12月31日,有抵押为389,500千元,无抵押为8,046,014千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待售物业抵押价值1,084,509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205,000千元,投资物业抵押价值12,314,704千元;2022年12月31日,待售物业抵押价值1,099,335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205,000千元,投资物业抵押价值13,606,547千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借款为1,559,070千元,有抵押情况未明确金额;2022年12月31日,其他借款为2,124,570千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待售物业抵押价值347,048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4,725,388千元;2022年12月31日,待售物业抵押价值347,048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价值4,672,190千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3,248,96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164,043千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款项为无抵押、免息及无固定还款期;应付由最终控股股东控制的实体的款项为免息、无抵押及根据合约条款偿还;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部分按年利率9%至18%计息且须一年内偿还,其余无抵押、免息及无固定还款期;应付对集团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款项有抵押、按年利率12%计息并须一年内偿还[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3个月内为15,005,082千元,3 - 6个月为1,705,499千元,6 - 12个月为4,822,354千元,12个月以上为11,716,03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9,455,702千元、3,017,924千元、4,498,417千元、10,192,000千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先票据负债总额为13,849,592千元,均为流动负债;2022年12月31日,总额为13,490,769千元,其中流动为6,234,757千元,非流动为7,256,012千元[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等总值37.7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52亿元[56] - 2023年6月30日,净借贷总额196.62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93.09亿元[57] - 2023年6月30日借贷总额为234.41015亿元,净借贷为19.662033亿元,权益总额为1.238349亿元,净借贷比率为1587.8%;2022年12月31日借贷总额为236.61353亿元,净借贷为19.30887亿元,权益总额为3.328001亿元,净借贷比率为580.2%[68] - 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账面总值约170.40亿元的物业等资产,抵押账面总值约3.60亿元的待售物业;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182.79亿元和6.52亿元[69]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开发已签订承担金额约41.53亿元,已授权但尚未订约的开支和投资约770.73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11.82亿元和1066.19亿元[69] 债务及流动性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23日,公司宣布暂停向所有境外债权人付款,截至6月30日,集团现有境外优先票据总额为138.49592亿元[15] - 2023年7月20日,集团宣布寻求境外债务状况的全面解决方案,已委任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17] - 集团正积极与境外债权人沟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以缓解流动性问题[18] - 集团会与现有放款人磋商续借借款并寻求额外融资[18] - 集团采取措施加快物业预售、销售及款项收回[18] - 集团密切监控项目建设,确保物业按时交付以解除预售所得款项限制并控制成本[18] - 在获得必要资金前,集团不承担重大资本支出和土地收购[18] - 集团控制行政成本和不必要资本支出,评估其他减少可自由支配支出的措施[18] - 集团积极解决未决诉讼,就费用及付款条款寻求友好解决方案[18] - 公司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适当,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支持自2023年6月30日起至少十二个月运营[20] - 若未实现计划及措施,集团可能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作出调整[21]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22年为25%)[30] - 中国土地增值按30% - 60%累进税率缴纳,增值额未超可扣税项目总额20%的普通标准住宅物业销售额可豁免[31]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须就中国附属公司2008年1月1日以后赚取溢利产生的股息及内部公司往来结余利息缴纳5%至10%的预扣税[32] - 集团预计自2025年1月1日起,就中国内地业务在香港缴纳新补足税或额外税收减免,实际税率低于15%,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税务影响[3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销售业务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物业合同销售总额100.25亿元,同比减少28.6%;销售建筑面积1450548平方米,同比减少24.2%;每平方米均价6911元,同比减少5.7%[56] - 物业销售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0.18亿元增加9.4%至2023年同期的76.74亿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物业合同销售总额100.25亿元,同比减少28.6%[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1450548平方米,同比减少24.2%[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6911元,同比减少5.7%[77] - 郑州上半年合约销售金额14.25亿元,同比减少48%,合约销售面积146千平方米,同比减少22%[77] - 开封上半年合约销售金额1.19亿元,同比减少53%,合约销售面积11千平方米,同比减少62%[77] - 洛阳上半年合约销售金额7.99亿元,同比减少46%,合约销售面积79千平方米,同比减少50%[7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租金及酒店经营业务 - 租金收入从0.72亿元减少18.7%至0.58亿元[60] - 酒店经营收入从0.89亿元增加93.3%至1.73亿元[6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项目管理服务业务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项目管理服务收入,2022年同期约为0.21亿元[62] 行业宏观环境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万亿元,同比增长5.5%[72] - 2023年一季度河南国内生产总值1.496897万亿元,同比增长5.0%[73] - 2023年上半年全国1 -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5.3%[74]
建业地产(00832)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