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销售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为39.0亿港元(4.97亿美元),按年降25.0%,按季降0.4%[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78.2亿港元(9.98亿美元),按年降25.3%,按半年降12.1%[1][2] - 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预测将介乎4.1亿美元至4.8亿美元之间[1] - 集团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销售收入介于4.1亿至4.8亿美元之间,以中间数计按年及按季分别下跌23.4%和10.5%[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收入为78.1835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4.71105亿港元下降[45] 新增订单总额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新增订单总额为30.2亿港元(3.84亿美元),按年降35.1%,按季降14.9%[1] - 2023年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为65.6亿港元(8.38亿美元),按年降43.9%,按半年降2.7%[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新增订单总额8.38亿美元,按半年降2.7%,按年降43.9%;销售收入9.98亿美元,按半年降12.1%,按年降25.3%[19] 毛利率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40.1%,按年降158点子,按季降33点子[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0.3%,按年降89点子,按半年降86点子[1] 盈利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盈利为3.08亿港元,按年降66.0%,按季降2.3%[1] - 2023年上半年盈利为6.23亿港元,按年降64.1%,按半年降29.5%[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盈利为8.7906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14044亿港元大幅下降[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盈利为6.230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34676亿港元下降[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盈利307,94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904,51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盈利623,06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734,676千港元[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有人应占盈利625,376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412,397千股[70] 各业务线销售收入占比情况 - 2023年上半年AP解决方案销售收入约为1.95亿美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的19%[9] - 2023年上半年汽车终端市场应用为集团总销售收入贡献最高,达23%,约2.30亿美元[17] - SMT解决方案分部销售收入占集团2023年第二季度总销售收入约58%,需求主要来自欧洲工业和汽车应用[29] 市场区域销售收入占比变化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含香港)市场销售收入占比从44%降至30%,欧洲从15%增至30%,美洲从9%增至19%[20] 未完成订单及订单对付运比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末集团未完成订单总额为9.93亿美元,订单对付运比率为0.84[21] 现金及银行存款、借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达37.7亿港元,银行借款为20亿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结存为37.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2亿港元有所下降[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抵押银行借款为20.0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5亿港元减少[38] 股本负债比率及可动用银行融资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负债比率为0.127,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0.142[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为34.2亿港元,其中承诺贷款备用额为18.7亿港元[37] 持有人应占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56.0亿港元,略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57.4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5,595,464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5,738,506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111,795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19,025千港元[48]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约11300名员工,2023年前六个月总员工成本为24.9亿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6.8亿港元[43][4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168,45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8,261,101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5,402,01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6,515,430千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201,803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5,246,593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9,200,210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1,268,837千港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41,250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41,287千港元;股息储备为251,628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783,758千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661,404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3,672,407千港元;权益总额为15,707,259千港元,去年12月31日为15,857,531千港元[48] 财务报表编制及会计政策情况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衍生金融工具等除外[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除采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导致的变动[50] - 公司于2023年首次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51] - 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公司分别评估相关资产及负债[53][54] 各业务线具体财务数据情况 - 2023年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3.54亿美元,按半年增6.1%,按年降55.6%;销售收入4.08亿美元,按半年降21.9%,按年降46.9%[26] - 2023年SMT解决方案分部上半年新增订单总额4.84亿美元,按半年降8.2%,按年降30.4%;销售收入5.90亿美元,按半年降3.7%,按年增3.7%[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31.9628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0.1432亿港元;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为46.2207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4.56785亿港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655.95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1%,2022年同期盈利为1.241502亿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0.6%;表面贴装技术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9082.65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19.7%,2022年同期盈利为8378.87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18.8%[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对外客户分部销售收入为16.55186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为15.41099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为30.71737亿港元[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半导体解决方案分部盈利为274.99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1.7%,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盈利为380.96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5%,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盈利为6168.4万港元,盈利百分比为20.1%[59] 按地区划分销售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客户地区划分,欧洲销售收入为23.4206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16988亿港元;中国大陆为20.1060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9.83272亿港元[58] 折旧、收益及亏损、财务费用、所得税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73.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4.28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99.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8.96万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及亏损中,外币净汇兑收益及外币远期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为1.6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5亿港元;出售/注销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净收益为3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0万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费用为570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07.2万港元[57][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559.9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793.68万港元[62] 所得税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ATC外,集团于中国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ATC按15%征收[63] - ATS若干半导体产品盈利在2022年1月1日至2031年12月31日十年内毋须课税,特定活动收益在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十年内获优惠税率[64][65] - ATS未涵盖优惠内的收益按新加坡现行公司税率17%课税[66] - 集团于德国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率15%,加5.5%团结附加费,总税率27.012%至32.975%[67] 股息分派情况 - 2023年已确认分派的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1.90港元,派发给412,504,333股;2023年中期股息每股0.61港元[69] 贸易应收账和应付账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4,104,303千港元,可收回增值税167,917千港元,其他应收账等251,566千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1,037,206千港元,递延收益152,541千港元,应计薪金等274,815千港元[74] - 贸易应收账未到期3,098,799千港元,逾期30天内471,172千港元;贸易应付账未到期752,228千港元,逾期30天内108,462千港元[71][75] - 采购货品平均信贷期30至90天,集团确保应付账款在信贷期内偿还[7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守则条文[76]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非执行董事[77]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8] 雇员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独立专业受托人按雇员股份奖励计划购入361,500股本公司股份,总代价约2280万港元[79] 董事会成员情况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6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2名执行董事[80] 研发投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约10亿港元用于研发,拥有超2500名研发人才和约2000项专利及专利申请[35] 集团发展前景情况 - 集团受汽车电动化等长期结构性趋势推动增长前景强,但因宏观经济环境不明朗短期可见度有限[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