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锦动力(30015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300157新锦动力(300157)2024-04-03 00: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5,658.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6%[3] - 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7,477.39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6,674.50万元[3] - 公司2023年收到的分红款较上年同期减少2,199.30万元[3] - 公司2023年计提各项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6,564.87万元[3] - 公司2023年主要逾期债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3,000多万元[4]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56,580,138.26元,较2022年调整后增长41.56%[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773,947.86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61.78%[10]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7,281,491.40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22.71%[10]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443,959.95元,较2022年调整后下降116.44%[10]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934,336,902.15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下降13.56%[10][11]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359,972.22元,较2022年末调整后下降37.72%[10][11]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7,492,456.46元,2022年为28,298,835.86元,2021年为 - 88,083,827.90元[16]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4,934,728.76元、183,685,683.29元、152,122,656.56元、115,837,069.65元[13]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35,942,458.79元、 - 34,171,645.37元、 - 21,890,273.49元、 - 82,769,570.21元[13]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48,704,395.77元、1,769,360.94元、9,440,600.14元、22,050,474.74元[13]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56%[1][28][29] - 公司期间费用占收入比例同比下降14.65个百分点[28] - 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9.20%提高至20.59%,增长1.39个百分点[28][29] - 公司主要逾期债务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3000多万元[28] - 高端装备制造板块2023年销售量652套/台/组,同比增长20.52%;能源及能源服务板块销售量12.49万桶,同比增长5.49%[30] - 高端装备制造营业成本2023年为423,487,803.37元,占比81.22%,同比增长58.55%;能源与能源服务营业成本2023年为97,911,671.35元,占比18.78%,同比下降9.05%[30] - 商品及劳务成本2023年为387,793,947.83元,占比74.38%,同比增长46.92%;人力成本2023年为83,796,458.47元,占比16.07%,同比增长19.01%[3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304,669,271.38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6.40%;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78,638,367.4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44%[31][32] - 销售费用2023年为21,305,993.43元,同比增长52.02%;管理费用2023年为115,705,409.41元,同比增长11.37%[32][33] - 财务费用2023年为65,545,317.88元,同比下降28.94%;研发费用2023年为29,257,406.85元,同比增长35.67%[33][34]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78人,较2022年的149人增长19.46%,占比从16.00%提升至19.04%,提升3.04%[54] - 2023年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93人,较2022年的88人增长5.68%;硕士学历15人,较2022年的20人减少25.00%;其他学历70人,较2022年的41人增长70.73%[54] - 2023年研发人员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15人,较2022年的49人减少69.39%;30 - 40岁89人,较2022年的56人增长58.93%;其他年龄段74人,较2022年的44人增长68.18%[54] - 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9,257,406.85元,2022年为21,565,422.36元,2021年为26,080,712.0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023年为4.46%,2022年为4.65%,2021年为6.20%[54]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2023年和2022年均为0元,2021年为1,224,233.46元[54] - 2023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4.69%,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为 - 0.17%[55]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6,853,548.73元,同比减少17.82%;现金流出小计512,297,508.68元,同比增加0.32%;现金流量净额 - 15,443,959.95元,同比降低116.44%[5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722,500.79元,同比增加34.73%;现金流出小计36,891,736.10元,同比增加102.55%;现金流量净额 - 19,169,235.31元,同比降低278.87%[5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5,526,997.03元,同比增加70.70%;现金流出小计106,901,912.07元,同比增加35.77%;现金流量净额 - 31,374,915.04元,同比增加9.03%[55]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64,492,158.62元,同比降低210.61%[55] - 2023年净利润为 - 18,207.1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 - 1,544.40万元[57] - 2023年投资收益433,371.8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0.23%;资产减值 - 75,266,785.55元,占比39.31%;营业外收入8,054,163.57元,占比 - 4.21%;营业外支出39,068,809.01元,占比 - 20.41%;资产处置损益 - 4,251,936.28元,占比2.22%;其他收益22,215,430.29元,占比 - 11.60%[59] - 2023年末货币资金98,765,674.12元,占总资产比例5.11%,较年初比重减少3.58%[59] - 2023年末应收账款323,068,757.71元,占总资产比例16.70%,较年初比重增加3.95%[60] - 2023年末存货290,038,007.54元,占总资产比例14.99%,较年初比重增加1.41%[62] - 报告期投资额36,891,736.1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8,213,273.93元,变动幅度102.55%[8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9%[1][28][29] - 能源及能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20%[1][28][29] - 境内业务收入5.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21%;境外业务收入1.0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4%[29] 公司业务相关信息 - 公司致力于能源领域高端装备制造和综合服务,装备类产品主要为离心式压缩机、工业驱动汽轮机及其成套设备[18] - 公司归属于“制造业(C)”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C34)”[18] - 公司产品商业模式从单一产品出售延伸到全生命周期,能实现持续收入和利润[20] - 公司产品在绿氢氨一体化、绿色甲醇业务、压缩空气储能等诸多方面具有较强市场潜力[20] - 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受国际能源形势、全球贸易趋势、国家宏观经济以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18] - 公司长期积淀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口碑,为制造业务出海奠定基础,带来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机遇[18] - 公司旗下主要子公司有新锦化机、新赛浦等[22] - 公司产品能确保连续运转5年以上,寿命不低于20年[22] - 公司拥有位于特多南部总面积达17300英亩的三个油田区块勘探作业和开采权益[23] - 公司自主研发的EPoffice一体化软件平台包含50多个模块、8个软件产品[23] - 截至目前,公司装备机组开车率保持100%[24] - 公司出厂实验振动值不大于10μm[24] - 公司及旗下分子公司共拥有软件著作权345项,有效专利176项(含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26] - 公司及旗下分子公司共拥有注册商标19项[26] - 公司自主开发四大类二十多套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软件产品[25] - 公司燃气轮机检测与维修助力关键设备国产替代[25] - 公司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品质[25] - 公司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优化服务型制造[25] - 公司设立专业客户服务团队处理用户问题[25] - 公司建立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掌控用户需求[25] - 公司形成能源化工行业相对完整产业链[26] - 公司拥有博士后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26] - 公司承接152万吨/年零碳氢氨项目合成气压缩机组业务[28] - 公司与海外用户签约日产3000吨(约合年产100万吨)合成氨装置压缩机组[28] 研发项目情况 - 甲醇合成气及循环气压缩机组研发项目处于研发中,目标是降低能耗、提高甲醇生产效率[35][36] - 双滚筒试井车带吊机项目已完成研发,可提高油田测试井效率、减少成本支出[37] - FK - Z型一体式测量头项目已完成研发,可增加产品附加值、创造利润[39] - EPofficeFRS + V7.4软件升级研发项目已完成,旨在满足裂缝型储层预测更高级需求[42] - 新一代软件平台EPplatform上的EPofficeGPA(V4.4)新产品研发已完成,可提供地层流体压力等综合解决方案[43] -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建模研发已完成,建立了建模数模一体化及开发方案优化技术体系[44] - 压缩机结构技术研发已完成,对结构进行了优化[46] - 制药工艺及其药液提取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已完成,可提升中药提取效率[50] - 机器人机械手应用于自动化测试和手势仿技术的研究已完成,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1]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人,其中独立董事3名,1名为会计专业人士[105] - 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4个专门委员会[10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105] 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海外经营环境复杂、应收账款回收、未决诉讼及债务偿付等风险[100][101][102] - 应对行业风险,公司将巩固现有业务优势,优化业务结构,拓展新业务协同领域[100] - 应对资产减值风险,公司将定期评估资产和风险,加强海外经营环境监控分析[101] - 应对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司将加强催收管理,开拓融资渠道,处置低效资产[102] - 应对未决诉讼及债务偿付风险,公司将处理债权债务纠纷,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监控[10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推进100万吨级以上的乙烯装置三机技术储备和应用市场拓展,为向国内外乙烯工业提供三机组解决方案打基础[97] - 公司数字化管理水平在同规模的高端装备制造民营企业中保持领先,持续加大智能数控设备投入等提升智能化水平[97] - 公司将扩大绿氢氨一体化、绿醇核心装备业务规模,向空气储能等领域延伸,推进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服务转型升级[98] - 公司业务拓展一方面关注国内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国际目标市场,布局国际业务[98] - 公司加速业务整合,从单线条产品供应和服务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转变,提高资产运营效率[98] 公司人才相关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人才宝贵,未来吸引、培养、留住人才存在不确定性,应对措施是完善薪酬福利等[98] 公司知识产权保护 - 公司产品易被非法使用或抄袭模仿,影响销售渠道和业务规模,应对措施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制度等[99] 公司会议及投资者交流情况 - 2023年4月12日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接待投资者等,交流2022年度业绩和未来战略[103] - 2022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