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金额类)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库存达新台币357.13亿[8] - 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为新台币293.37亿和258.01亿,占合并总资产的5.25%和4.84%[10] - 2023年和2022年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损益份额分别为新台币59.29亿和负25.53亿,占合并税前收入的8.36%和负2.41%[10] - 2023年和2022年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份额分别为新台币0.12亿和0.22亿,占合并总综合收益的0.02%和0.02%[10] - 2023年和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新台币1325.54亿和1738.19亿[24] - 2023年和2022年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新台币292.38亿和364.45亿[24] - 2023年和2022年总流动资产分别为新台币2167.97亿和2523.71亿[24] - 2023年和2022年总非流动资产分别为新台币3423.90亿和2806.81亿[24] - 2023年和2022年总资产分别为新台币5591.87亿和5330.52亿[24] - 2023年总负债为199,608,355千新台币,2022年为197,601,153千新台币,略有增长[25]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22,533,000千新台币,较2022年的278,705,264千新台币有所下降[26] - 2023年净利润为61,439,817千新台币,2022年为88,018,251千新台币,出现下滑[26]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4.93新台币,2022年为7.09新台币,有所降低[26]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4.83新台币,2022年为6.87新台币,同样下降[26] - 2023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为67,407,573千新台币,2022年为89,635,822千新台币,呈减少趋势[26] - 2023年普通股为125,298,222千新台币,2022年为125,047,490千新台币,有少量增加[25] - 2023年法定储备为30,472,125千新台币,2022年为21,566,986千新台币,有所上升[25] - 2023年特别储备为2,734,058千新台币,2022年为4,914,214千新台币,出现减少[25] - 2023年未分配收益为183,847,052千新台币,2022年为175,765,824千新台币,有所增长[25] - 2023年税前净利润为70,912,228千新台币,2022年为106,097,237千新台币[2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85,999,709千新台币,2022年为145,860,529千新台币[28] - 2023年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97,786,542千新台币,2022年为54,427,266千新台币[29] - 2023年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9,086,184千新台币,2022年为57,254,750千新台币[29]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553,615千新台币,2022年末为173,818,777千新台币[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1.32553615亿美元,较2022年的1.73818777亿美元有所减少[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1713.8461万美元,较2022年的1849.0569万美元有所减少[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总计1768.396万美元,较2022年的1518.96万美元有所增加[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635.3768万美元,较2022年的86.9308万美元大幅增加[1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净额为2923.755万美元,较2022年的3644.451万美元有所减少[17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存货净额为3571.2558万美元,较2022年的3106.996万美元有所增加[17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分别确认1369.02亿新台币和1459.79亿新台币的营业成本,其中存货跌价分别为11.48亿新台币和0.98亿新台币[1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总计4540.6511万美元,较2022年的3508.6289万美元有所增加[175]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有公开报价的按权益法核算投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96.26亿新台币和153.35亿新台币,公允价值分别为537.26亿新台币和284.16亿新台币[183] - 2023年和2022年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损益份额分别为新台币59.29亿和 - 25.53亿,其他综合收益(损失)份额分别为新台币1200万和2200万[184] - 2023年和2022年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余额分别为新台币293.37亿和258.01亿[18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所有按权益法核算的非重大联营企业综合收益(损失)分别为新台币9.471423亿和 - 4.84733亿[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联营企业持有的联电股票总数为90.0961万股,2022年为63.4334万股[1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自用资产成本为新台币1152.668676亿,累计折旧和减值为新台币915.292122亿,账面净值为新台币237.376554亿[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租赁资产成本为新台币43.72705亿,累计折旧和减值为新台币26.26011亿,账面净值为新台币17.46694亿[190] - 2023年和2022年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分别为新台币9355万和1661万,适用利率分别为1.48% - 1.65%和1.44% - 1.61%[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净额为新台币70.00355亿,2022年为新台币76.11991亿[194]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使用权资产增加额分别为新台币2.06亿和11.3亿[1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总额为新台币53.93187亿,2022年为新台币57.37095亿[195] - 2023年末无形资产成本总计1.0565271亿美元,较年初的1.2061215亿美元有所下降[197] - 2023年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和减值总计6192716美元,较年初的7786015美元减少[197] - 2023年末无形资产净账面价值为4372555美元,2022年末为4275200美元[197][198]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额中,运营成本为1144960美元,运营费用为1410650美元[198] - 2023年末短期无担保银行贷款为1353万美元,2022年末为0[198] - 2023年末短期贷款适用利率为1.69% - 2.65%,2022年无相关利率[198] - 2023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可交换债券嵌入式衍生工具)为1019362美元,2022年为438397美元[198] - 2023年末应付债券总额为38359352美元,2022年为28184687美元[199] - 2023年末应付债券净额为24579651美元,2022年为23083096美元[199] - 公司于2014年6月中旬发行10年期无担保国内企业债券,发行金额新台币300亿元,票面利率1.95% [199]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于2024年2月27日经董事会会议决议授权发布合并财务报表[33] - 合并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50] - 子公司所有权权益变动但控制权未变,按权益交易处理;失去控制权则注销子公司资产、负债及非控股权益[52][53] - 企业合并采用收购法,按收购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项目,收购相关成本计入行政费用[5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以新台币列报,外币交易按不同规则处理,汇兑差异按情况计入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64][65][66] 准则影响 - 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准则和解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34] - 2024年1月1日起生效的准则和解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40] - 公司正在评估IASB发布但尚未获FSC认可的准则和解释对财务状况和业绩的潜在影响[48] 资产分类与计量 - 资产和负债按是否在正常经营周期内实现、交易、在报告期后十二个月内实现或结算等标准区分流动和非流动[72][73] - 现金等价物包括原到期日三个月或以内的定期存款及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抵押的回购协议[74] - 金融资产和负债在公司成为合约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分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按摊余成本计量三类[75][7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78] - 符合特定条件的债务工具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累计损益重新分类至损益[80][81] - 符合特定条件的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后续确认利息收入和减值损失,处置时确认损益[82][83][84]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收到或应收对价的差额,债务工具计入损益,权益工具直接计入留存收益[86] - 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损失准备按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88]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91][92] - 存货按永续盘存制核算,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95] - 采用权益法核算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购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按规定处理[96][99][100] - 固定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列示,折旧按直线法计算[107][108] - 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和承租人有不同会计处理[112][113] - 无形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摊销和减值损失列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无限的不摊销但每年测试减值[119][120][121] - 商誉不摊销,每年或必要时测试减值;软件按合同期或3年摊销;专利和技术许可费按5 - 10年摊销[122][123] - 其他主要是知识产权许可费,按合同期或3年较短者摊销[124] - 非金融资产减值测试,若账面价值超可收回金额则减值,减值损失或转回需重新评估可收回金额[125] - 含商誉的现金产生单元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且商誉减值不可转回[126] - 可交换债券按IFRS 9处理,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分离,两者均为流动负债[127][129] 其他财务事项 - 设定提存计划下,应付供款确认为费用和负债;设定受益计划下,按规定确认负债、费用和重新计量[130][131] - 政府补助满足条件时确认,资产相关递延确认,费用相关按系统基础确认[132][133] - 满足条件时确认预计负债,预计负债折现增加部分确认为财务成本[134] - 库藏股按回购成本确认并从权益中扣除,交易差异在权益中确认[137] - 权益结算股份支付按授予日公允价值计量,费用在归属期确认;现金结算按负债公允价值计量[138][142] - 客户合同收入按IFRS 15五步确认,根据控制权转移情况确认收入、应收账款等[143][145] - 所得税费用含当期和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按负债法确定,满足条件可抵销[149][156] - 2023年和2022年,应收账款逾期60天内(含未逾期)的预期信用损失率均不超过0.2%[172]
UMC(UMC) - 2023 Q4 -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