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合股份(60310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03102百合股份(603102)2024-04-12 00:00

利润分配 - 2023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0元(含税),以62,979,600股计算拟派发现金红利47,234,700元(含税)[6] - 2023年度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累计支付金额38,237,128.76元视同现金红利,加上后2023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共计85,471,828.76元(含税),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50.5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739,599,750.28元[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64,000,000股扣减累计已回购的库存股1,020,400股,为62,979,600股[6] -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8] - 2022年公司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840万元[144] - 2023年公司拟以总股本扣减库存股后的629796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5元,拟派发现金红利47234700元[145] - 2023年现金分红金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27.94%,合计分红金额占比为50.56%[148] - 2023年公司以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为38237128.76元[148] 审计情况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审计报酬900,000元[188][189]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报酬300,000元[189] 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1]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11] 风险提示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可查阅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 公司存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风险,质量问题会影响信誉和销售[109][110] - 公司面临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政策法规调整可能影响行业发展和竞争格局[111] - 公司面临技术泄密与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竞争力和业务发展[112] - 公司面临产品开发风险,若不能跟上创新步伐将影响市场地位和经营业绩[113] 财务指标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2.64元/股,较2022年增长20%;稀释每股收益2.64元/股,较2022年增长20%[27]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2.54元/股,较2022年增长19.81%[27]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9%,较2022年增加0.92个百分点[27]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95%,较2022年增加0.85个百分点[27] - 2023年营业收入871,251,536.54元,较2022年增长20.12%[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065,646.64元,较2022年增长22.65%[2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2,561,061.68元,较2022年增长22.34%[2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3,851,041.12元,较2022年增长26.78%[2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14,464,171.80元,较2022年末增长6.50%[27] - 2023年末总资产1,736,159,386.58元,较2022年末增长4.46%[27]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7,125.15万元,同比增长20.12%,扣非净利润16,256.11万元,同比增长22.34%[37]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1,965,285.09元、215,951,455.82元、184,591,377.73元、238,743,417.90元[29]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83,221.82元、52,680,551.44元、31,241,042.11元、40,360,831.27元[2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504,584.96元[32]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125.15万元,同比增长20.12%,净利润16,906.56万元,同比增长22.65%,扣非净利润16,256.11万元,同比增长22.34%[66]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871,251,536.54元,同比上升20.12%,营业成本为545,344,459.79元,同比上升18.22%[67][68] - 销售费用79,805,860.51元,同比增长39.45%,主要因职工薪酬等随收入增长而增长[67] - 研发费用30,948,463.86元,同比增长37.51%,系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6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3,851,041.12元,同比增长26.78%[67] - 营养保健食品营业收入864,249,351.01元,毛利率37.10%,较上年增加1.14个百分点[70] - 功能饮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71%,因新型海洋功能成分饮料等订单增加[71] - 软胶囊生产量262,398.38万粒,同比增长5.33%,销售量265,810.39万粒,同比增长6.67%[72] - 片剂生产量132,923.32万粒,同比下降7.31%,销售量135,677.49万粒,同比下降6.20%[72] - 粉剂生产量1,176.67吨,同比增长19.57%,销售量1,237.01吨,同比增长28.70%[72] - 硬胶囊生产量45,727.79万粒,同比增长12.13%,销售量46,374.73万粒,同比增长5.14%[72] - 主营业务成本本期为543,592,877.27元,较上年同期的460,617,870.95元增长18.01%[74][7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654.2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5.67%;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314.6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2.00%[77][79] - 销售费用本期为79,805,860.51元,较上期增长39.45%;管理费用本期为39,163,340.64元,较上期增长11.10%;研发费用本期为30,948,463.86元,较上期增长37.51%[82]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30,948,463.86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55%,研发人员1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39%[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93,851,041.1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0,679,339.98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8,016,036.5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74%[86] - 应收款项融资本期期末数为8,871,728.24元,较上期期末增长56.45%;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为1,253,100.17元,较上期期末下降78.52%[87] - 软胶囊成本本期为230,640,593.5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7%;片剂成本本期为80,373,056.4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31%;粉剂成本本期为80,311,871.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17%[74] - 功能饮品成本本期为116,714,837.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44%;组合及其他成本本期为9,242,629.9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5%[75] - 硬胶囊成本本期为26,309,887.8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3%[75] - 2023年软胶囊营业收入379,494,929.22元,同比增20.10%,毛利率39.22%,同比增加1.57个百分点[91] - 2023年片剂营业收入140,265,653.85元,同比降12.32%,毛利率42.70%,同比增加1.33个百分点[91] - 2023年粉剂营业收入111,652,156.29元,同比增45.16%,毛利率28.07%,同比增加7.67个百分点[92] - 2023年硬胶囊营业收入55,221,649.26元,同比降8.97%,毛利率52.36%,同比减少6.11个百分点[92] - 2023年功能饮品营业收入165,150,523.29元,同比增72.71%,毛利率29.33%,同比增加7.86个百分点[92] - 2023年线上销售营业收入2756.86万元,占比3.16%,毛利率39.90%;上年度营业收入743.53万元,占比1.03%,毛利率49.84%[9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较期初增加56.45%,主要系年末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增加所致[88] - 其他应收款期末较期初下降78.52%,主要系本期收回土地保证金所致[8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34.25%,主要系货款结算导致期末预收货款减少所致[88] 公司业务 - 公司是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有多种剂型生产能力和全流程服务能力[43] - 公司坚持自主品牌战略,拥有多个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品牌[43] - 公司未来将加强婴幼儿辅助食品等系列产品开发力度[43] - 公司采购200多种原材料,有完善采购制度和合格供应商制度[47][48] - 公司采用“备货生产+以销定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51] - 公司销售模式主要分为合同生产和自主品牌两种[52] - 合同生产是主要销售模式,为国内外品牌运营商提供全流程服务[53] - 公司年产营养保健食品超37亿粒/片,大规模采购使原材料成本低,批量生产提高合格率[59]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获发明专利30项,保健食品批准证书65项,备案凭证925项,配方达990个[58][63] - 公司已通过12项资格认证,是行业内取得国内外认证最多的企业之一[61] - 公司拥有“百合康”等自主品牌,“百合康”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有较高知名度和溢价[62] - 公司产品剂型丰富,能全方位满足各类营养保健食品生产要求,未来将加强特定系列产品开发[63] -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产品销往70余个国家和地区[64] - 公司自主品牌模式分经销和直营,经销分线上线下,直营也分线上线下[54][55] - 公司拥有快速反应的柔性化生产线,能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服务,赢得大量中小客户订单[60] - 2023年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57] - 2023年研发投入3,094.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5%,较上年增长37.51%[37] - 2023年获批保健食品备案凭证147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37] - 2023年下半年推行大单品战略,联合全国龙头连锁推广自有品牌[38] - 2023年检测中心通过CNAS年度复审,投资建设超融合平台,Lims系统试运营[38][39] - 2024年定位为服务年,以服务为抓手加快企业发展[39] - 2024年继续发力自有品牌渠道布局,开辟私域新电商合作[39] - 2024年公司开发模式从被动转向主动,开发方向从产品开发扩展为原料研究[40] - 2024年公司计划实现综合管理智能化提升项目上线运行,包括QMS、LIMS等系统[40] - 2024年公司将加强营销队伍能力建设,推动培训体系常态化[41] - 公司将以研发创新为导向,开发下一代营养保健食品,打造全球专业的营养保健食品工厂[107] - 公司坚定自主品牌战略,拥有“百合康”等自主品牌,未来加强多系列产品开发[107] - 2024年公司以做大合同生产业务,做强自有品牌为双轮驱动战略核心[107] - 2024年全力推进大单品战略,确立平价多销经营策略,推动自有品牌市场份额上升[108] - 基于合同生产优势,为新锐品牌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发展[108] - 海外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定制化生产,遵循国际标准,加强与全球伙伴合作[108] - 2023年度合同生产业务收入为72464.5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3.85%,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115] 人员情况 - 董事长、总经理刘新力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26198803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90万元[120] - 董事、副总经理王文通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697518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361.06万元[120] - 董事葛永乐年初持股1210726股,年末持股816526股,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