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开新能(600821)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00821金开新能(600821)2024-04-12 00:00

分红与回购情况 - 2023年半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99,726,345.30元(含税)[5] - 2023年度公司累计回购金额为21,287,590.95元(含印花税及交易金等费用)[5] - 2023年度公司累计分红金额预计为368,563,307.73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5.94%[5] - 2023年度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5元(含税)[21] - 以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扣减回购账户29,938,500股后的股本数1,967,324,953股测算,拟派发现金红利147,549,371.48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经审计)的18.39%[21] 股东情况 - 资舟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资舟睿舟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新增股东,持股66,583,480股,占比3.33%[37] - 深圳市融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融投通达富6号私证券投资基金为退出股东,上期持股13,577,566股,占比0.68%[37] - 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津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津诚二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津融国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1,997,263,453元,控股股东天津金开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47%[73]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与处理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控制的子公司[4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从合并当期期初起纳入合并报表;非同一控制下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47]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等[47] - 丧失对被投资方控制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47]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为共同经营,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通常为合营企业[50] - 现金指公司库存现金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期限短等特征的投资[51] - 外币交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合本位币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该日即期汇率折算[52] - 子公司等若记账本位币与公司不同,需折算外币财务报表后再核算及编报合并报表[52]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87]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划分资产和负债流动性[88] - 公司将单项在建工程明细金额超集团总资产0.05%认定为重要[91] - 公司将合营或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集团总资产0.5%认定为重要[91] - 公司将非全资子公司归属于少数股东净资产账面价值超集团净资产1%认定为重要[91] - 公司将账龄超1年其他应付款单位金额超集团总资产0.1%认定为重要[91] - 公司对因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账款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07] - 太阳能发电及风力发电直供电客户应收账款,账龄0 - 6个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7 - 12个月为5%,1 - 2年为10%,2 - 3年为30%,3 - 4年为50%,4 - 5年为80%,5年以上为100%[109] - 其他应收账款,账龄1年以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 - 2年为5%,2 - 3年为10%,3 - 4年为30%,4 - 5年为70%,5年以上为100%[10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为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金额[142] -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参照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法,不包含或重大融资成分的采用简化方法计量,包含重大融资成分的按一般方法计量[143] -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等持有、使用寿命超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146] - 无形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使用寿命有限的采用直线法摊销,不确定的不摊销[153] - 长期资产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减值迹象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155]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157]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6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非同一控制下按购买日合并成本确定[168] - 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8] - 购建或生产过程中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73] - 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交易价格不超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收入极可能不会重大转回的金额[184] - 集中式电站及全额上网分布式电站按电费结算单抄表电量和合同电价确认收入[186] - 分布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类电站按合同或文件确定价格及结算单电量确认收入[186] - 原材料代采在交付且客户签收时确认收入[186] - 运维服务按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工程施工服务采用成本法确定履约进度并确认收入[186] - 集团合同成本包括合同取得成本和合同履约成本,不同摊销期限在资产负债表计入不同项目[187] -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按相关商品收入确认基础摊销,增量成本形成资产摊销年限不超一年的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87] - 与合同成本有关的资产账面价值高于特定差额时计提减值准备[187] - 单项交易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不产生递延所得税,商誉初始确认导致的也不产生[192] - 对与子公司及联营、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条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192] -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满足条件时以抵销后净额列示[192] - 合同开始日评估是否为租赁或包含租赁,涉及已识别资产等三方面评估[193] - 合同含多项单独租赁或租赁与非租赁部分时进行分拆处理[193] - 集团对于适用解释第16号规定的单项交易进行追溯调整[200] - 2022年1月1日因适用规定的单项交易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产生差异按规定处理[200] 财务关键人员 - 公司负责人为尤明杨,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宋璐璐,会计机构负责人为张炜炜[56] 报告日期 - 报告为2023年年度报告,日期为2024年4月11日[49][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上市公司2023年实现合并口径归母净利润80,234.60万元[9] - 2023年净利润为8.6039606168亿美元,2022年为7.8988373085亿美元[59]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234601359亿美元,2022年为7.3248307957亿美元[59]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8.5635475075亿美元,2022年为 -35.2908913136亿美元[64]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3437778251亿美元,2022年为25.3378051797亿美元[64]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50.210356万美元,2022年为 -543.379993万美元[6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22亿美元,2022年无相关数据[65]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8亿美元,2022年为26.5473439652亿美元[65]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71.125784万美元,2022年为26.741315179亿美元[65] - 2023年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为14790美元,2022年为2300美元[64] - 2023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8.7451245321亿美元,2022年为62.835215亿美元[64]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公积为5,618,290,070.65元,2022年为5,656,542,017.90元[80] - 2023年12月31日减库存股为21,287,590.95元,2022年无此项[80] - 2023年12月31日专项储备为33,939,685.89元,2022年为3,115,366.00元[80] - 2023年管理费用为11,103,776.39元,2022年为10,137,039.12元[84] - 2023年财务费用为 - 10,502,349.80元,2022年为580,862.65元[84] - 2023年利息收入为10,692,654.32元,2022年为5,311,666.08元[84] - 2023年投资收益为1,292,000,000.00元,2022年无此项[84] - 2023年营业利润为1,291,400,289.66元,2022年为 - 10,741,916.73元[85] - 2023年净利润为1,291,396,255.45元,2022年为 - 10,741,916.73元[85] - 2023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7,127,070,257.50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1,070,382,319.20元,期末余额8,197,452,576.70元[116][119] - 2022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4,465,404,938.92元,本期增减变动金额2,661,665,318.58元,期末余额7,127,070,257.50元[120]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1,291,396,255.45元[116] - 2023年提取盈余公积51,452,727.17元[116] - 2023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199,726,345.30元[119] - 2023年库存股增加21,287,590.95元[116][119] - 2022年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460,906,950.00元,资本公积增加2,211,500,285.31元[120]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 - 10,741,916.73元[120] - 公司通过融资置换及利率调降等方式节省财务费用2541万元[128] - 中国境内营业收入为32.39亿元,同比增长7.10%,营业成本为13.98亿元,同比增长21.97%,毛利率为56.84%,较上年减少5.27个百分点[12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31亿元,同比减少17.21%,现金流出小计为76.87亿元,同比减少17.91%,现金流量净额为 -28.56亿元,同比增长19.06%[1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77亿元,同比减少46.16%,现金流出小计为65.11亿元,同比减少0.21%,现金流量净额为 -16.34亿元,同比减少164.50%[1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23.35亿元,同比减少213.92%,期初余额为26.03亿元,同比增长370.90%,期末余额为2.67亿元,同比减少89.73%[132] 业务发展情况 - 津冀地区新增核准规模305MW,长江经济带新增核准规模205MW,珠三角新增核准装机规模10MW[95] - 公司成功收购福建光泽凯圣24MW生物质项目[95] - 国家能源局要求打造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实现新能源电力消费占比达70%以上[98] 风电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风电发电量为31.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0%,售电量为30.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7%,收入为13.69亿元,同比增长7.29%[134] - 风电发电成本为4.95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为34.54%,较上年同期金额增长19.85%,上年同期占比为35.96%[134] 公司优势 - 公司拥有多元股东结构,股东包括天津国资、大型国资金融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127] - 公司作为“央地协同”混改典范和“双百行动”改革试点企业,治理效能突出[127] - 公司与金融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资金保障能力强[128] 资产折旧政策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为25年,残值率为5%,年折旧率为3.80%[147] - 发电及通用设备折旧年限10 - 20年,净残值率0 - 5%,折旧率4.75% - 10%[172] - 运输设备折旧年限4年,净残值率0 - 5%,折旧率23.75% - 25.00%[172] - 其他设备折旧年限3 - 5年,折旧率20.00% - 33.33%[172] 职工薪酬会计处理 - 2023年公司按规定对职工薪酬进行会计处理,包括短期薪酬、职工福利费等[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