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点软件(688232)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88232新点软件(688232)2024-04-12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新点软件,代码688232[19] - 公司代码为688232,简称为新点软件[191] - 公司中文名称为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点软件[200] - 公司外文名称为GUO TAI EPOINT SOFTWARE CO.,LTD,缩写为Epoint[20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曹立斌[200]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杨舍镇长兴路)[200]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215600[200] - 公司网址为www.epoint.com.cn[200] - 公司电子信箱为djl@epoint.com.cn[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18,491,922.08元(含税),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60.84%[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5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66.09%[22]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0.59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66.09%[22]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80.33%[22]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8%,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7.13个百分点[22]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1%,较2022年调整后减少6.04个百分点[22]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02%,较2022年调整后增加2.41个百分点[22]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540,961.25元,2022年为639,275.74元,2021年为160,480.02元[2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330,000,000股,扣减回购专用账户的股数855,772股[7] - 2023年营业收入24.41亿元,较2022年减少13.56%[3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较2022年减少66.00%[35]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82.15万元,较2022年减少80.40%[3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73.27万元,较2022年减少45.66%[35]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12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0.06%[35] - 2023年末总资产68.02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25%[35]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635.55万元[39] - 2023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51万元[39] - 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43.14万元[39]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亿元[39] - 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24.41亿元,同比下降1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66.00%[4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595,696,695.05元,期末余额3,217,035,671.76元,当期变动-378,661,023.29元[58]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8,867,146.77元,期末余额5,667,730.00元,当期变动-33,199,416.77元[58]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817,387.43元[57]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为106,830,927.79元[5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智慧招采业务收入102,164.27万元,同比下降16.3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41.96%[47] - 智慧政务业务收入105,549.37万元,同比下降14.49%,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43.35%[47] - 数字建筑业务收入35,770.93万元,同比下降2.6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14.69%[47] 业务运营成果 - 新点电子交易平台新增85个专区,平台交易标段数量同比增长41%[52] - 标证通APP累计接入平台近500个,新注册用户数同比增长41%[53] - 累计承接大型央企、国企电子招标采购平台60余个,新增中国船舶等标杆案例[63] - 2023年重大问题同比下降51%,一次交付成功率达98%以上,各专业化团队top5工作量场景综合提效约40%[73] - “一体化数字住建基础平台”新增“诊断中心V1.0”和“使能平台V1.0”,研发145套智能诊断分析模型和20余套助手功能[7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承接1400余个智慧工地应用平台项目[78] - 报告期内新增公共资源交易相关项目近400个,截至2023年底,承建平台项目覆盖29个省,服务超200多个地市、1000多个县市区[81] - 2023年总体承接1400多个智慧政务项目,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5] - 西安市一体化政务数据中台项目初验成功,对接60多个委办局,支撑20多个委办局业务应用[89] - 公司与生态合作伙伴完成13个产品解决方案融合上架,并在多地有项目合作[72] - 报告期内公司数字住建业务累计承接约600个项目,承接江苏省房屋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项目[105] 业务荣誉与资质 - 2023年公司荣获“公共采购优秀供应商”殊荣,跻身产业区块链企业50强[85] - 报告期内参编2本重要书籍、2份国家级报告和1份国家级标准,参与多项标准编制[90] - 公司参编多项标准,包括河南省、河北省、湖南省、广东省等地标准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95][107] - 2023年公司名列“2023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榜单第71位,再获“中国领军数字政府解决方案提供商”[110] 业务产品与服务 - 公司发布多款造价软件,如清单造价软件V11、V10.3.7等,增加对不同省份工程量计算规则支持[95] - 公司发布工程数字化监管平台V3.0,打通G端和B端,实现四大类场景互通协同[105] - 智慧工地应用平台完成多个区域版本研发和上线使用,扩展多个新市场[105] - 公司在智慧招采领域为部分客户招采平台提供运营服务,自建自营SaaS化第三方招采平台[101][102] - 公司在智慧政务领域构建能力平台,为部分客户提供运营服务,按次调用或年度订阅收费[103] - 公司软件平台后期维护服务通过远程咨询+巡检+报告三种方式保证质量,每1 - 3个月现场巡检,每季度/每年出具维护报告[103] 行业市场环境 - 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119] -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达5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1.5%,2024年中国整体ICT市场预测增长约9.4%,直接数字化转型相关投资预计将占整体ICT投资的50%以上[131] - 2022年全国公共采购总额48万亿元,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交易额达到22万亿元[122]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物料采购分为招标采购、协议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三种方式[116] - 公司采用平台化、组件化、协同化、集成化的软件研发模式,并导入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116] - 公司向政府类客户销售软件平台时会配套销售智能化设备并提供施工服务[113] - 公司向企业类客户推广销售建筑行业软件,销售以直销为主[113] - 公司在数字建筑领域通过造价云服务等开展业务运营并收费[126] - 公司建立《采购规范》管理采购行为,设立采购供应部负责执行[128] - 公司中央研究院研发统一技术平台,各产品线打造产品平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129]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 - 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落地阶段,公司将依托自身数据资源优势构建能力体系[133] - 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发展数字政务和建设数字生态文明[136] - 建筑行业信息化程度偏低,未来建筑业数字化需求保持高速增长[136] - 数字科技与招采业务深度融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化”成招标采购发展路径[147] - 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148] - 监管智慧化是当前招标采购行业主要目标,将构建全要素监管体系[150] - 云平台可帮助企业数据积累应用、简化清单编制,助政府精准治理[152] - 数字政府建设是必然,在平台体系、项目模式、用户感受等方面有转变[164] - 云技术、低代码平台、BIM 5D 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技术推动数字建筑领域发展[167] - 2023年云技术推动数字建筑步伐[179] - 2023年低代码技术在多场景下广泛应用[180] -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建筑科技,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阶段发挥作用[183][184] 行业竞争格局与壁垒 - 公司在政府智慧招采市场市占率较高,是行业主导者;企业智慧招采市场参与者多,集中度低[159] - 智慧政务软件市场持续增长,公司是行业主要参与者之一[159] - 数字建筑市场我国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公司在政府侧住建委(局)信息化建设细分领域有一定优势,在建筑企业信息化支出购买计价软件领域紧随广联达[159] - 软件行业研发人员占比大,招采、政务、建筑软件领域需大量高综合素质人才,新进入者吸引人才成本高[154] - 我国主要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均有十余年积累,先进入者有大量用户基础和成功案例,新进入者缺乏经验和客户群体[154] - 软件厂商需建立完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数字化时代要用数字化手段打造运维服务平台[155] - 品牌效应对市场新进入者构成较强行业壁垒[157] - 建筑行业存在技术、人才、经验、运营、品牌等进入壁垒[140][141][142][144][145] 公司核心技术 - 公司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板块业务,积累了多方面核心技术[173] - 基于大模型的社会治理事件与热点分析技术可发现市民关注热点等并提供数据支撑[174] - 基于AI大模型的快速云组价技术提高匹配准确率,可实现快速精准个性化[174] - 国产化BIM的量筋合一计算技术能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174] - 智能设备运维管理相关算法技术可保障终端设备连续可用,满足自动化运维要求[174] - 低代码应用快速开发技术支持低代码甚至无代码开发模式,减少研发成本和出错率[174] - 组件化移动多端应用开发技术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运行”,提升跨平台兼容性[174] - 通过工程物联网平台接入物联网设备,实现预警数据下发与传输,对工地全方位24小时实时监控[185] - 在城市安全领域用多样化IOT监测设备,以“物联值守”替代“人力值守”,实现实时预警[185] - 拥有招标文件范本快速电子化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188] - 有智能网关技术、集成开发平台DevOps等核心技术[190] - 数字孪生领域有EPCIM开发平台、BIM轻量化与渲染技术等[190] 审计与重要事项说明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92] - 公司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193][194] - 公司已在报告中阐述经营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可查阅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196] - 2023年年度报告涵盖公司多方面信息[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