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基于20个tRNA合成酶基因及其细胞外靶点构建潜在蛋白质组合物管线[19] - 2018年12月公司设计efzofitimod治疗肺结节病的1b/2a期临床试验,2021年9月公布37名患者的积极结果,计划2022年第三季度启动注册试验[20] - 2020年11月公司宣布ATYR2810为肿瘤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性新药候选药物,计划2022年下半年启动1期临床试验[23] - 2021年2月公司宣布两个新的tRNA合成酶平台发现项目[27] - 2018年6月公司公布efzofitimod在36名健康志愿者中的1期临床试验数据,药物耐受性良好[34] - 2021年9月公司公布efzofitimod治疗肺结节病的1b/2a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显示出对关键疗效终点的一致剂量反应和改善[36] - 2018年12月启动efzofitimod的1b/2a期概念验证临床试验,37名肺结节病患者参与,分三个队列,剂量为1.0mg/kg、3.0mg/kg和5.0mg/kg[55] - 2021年9月宣布1b/2a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efzofitimod各剂量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和免疫原性信号[59] - 2021年初开展的efzofitimod治疗COVID - 19严重呼吸并发症的2期临床试验显示,1.0和3.0mg/kg治疗组单剂量静脉注射总体安全且耐受性良好[60] - 3.0mg/kg治疗组在2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活性信号,治疗患者关键生物标志物较安慰剂有改善趋势[60] - 2018年6月公司公布efzofitimod一期临床试验结果,该试验在澳大利亚进行,招募36名健康志愿者,剂量从0.03mg/kg到5.0mg/kg[62] - ATYR2810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一期临床试验,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用于治疗某些侵袭性癌症[66] - ATYR2810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源类器官和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与抗癌疗法联用可增强抗肿瘤效果,还能下调与上皮 - 间质转化和干性相关基因[70] - 2022年公司计划进一步阐明AARS和DARS等额外tRNA合成酶分子的治疗潜力,进行体外和体内临床前研究[82] - 2020年3月公司宣布盘古生物制药与香港科技大学获约75万美元赠款用于开发双特异性抗体平台,香港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约50%项目成本,公司贡献其余50%[84] - 2021年5月盘古生物制药和香港科技大学完成项目第一年里程碑,建立创新抗体发现平台,筛选出众多候选高亲和力NRP2/共受体抗体[85] - 2018年6月公司在澳大利亚完成efzofitimod一期临床试验,研究36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注射efzofitimod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药代动力学[208] - 公司合作伙伴Kyorin在日本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了efzofitimod一期临床试验[208] - 公司在2016 - 2017年完成的ATYR1940一期1b/2期临床试验中,部分受试者产生低水平抗体,一些患者出现全身性输液相关反应并停药,采取措施后输液相关反应发生率降低[214] 公司合作与授权情况 - 2020年1月公司与杏林制药达成合作许可协议,获得800万美元预付款,2021年1月获得2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有望获得总计达1.65亿美元的额外款项及一定比例净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21] - 2020年1月公司与Kyorin达成协议,Kyorin获得efzofitimod在日本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公司收到800万美元预付款,2021年1月完成一期临床试验入组后收到2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未来有望获得总计达1.65亿美元额外款项及日本净销售额中个位数到中两位数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63] - 公司将efzofitimod在日本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授权给Kyorin [97] 公司专利情况 - 公司拥有或独家授权超220项已授权专利或已受理专利申请,预计到期日期为2026 - 2034年[102][103] - efzofitimod专利组合中,与子公司Pangu BioPharma共同拥有的一个专利家族在美国的专利预计2030 - 2031年到期,美国以外预计2030年到期[109] - efzofitimod另一专利家族中已授权专利和可能授权的专利预计2031年到期[110] - efzofitimod专利组合中特定Fc融合蛋白相关专利申请若授权,预计2034 - 2038年到期[111] - ATYR2810相关专利申请若授权,预计2039 - 2040年到期[113] - 细胞外tRNA合成酶蛋白管线相关专利申请若授权,预计2031年到期,部分预计2026 - 2030年到期[114] 公司产品相关疾病情况 - 特发性肺疾病(ILD)有超200种类型,主要为肺结节病、慢性过敏性肺炎(CHP)、结缔组织病相关ILD(CTD - IL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51] - 肺结节病发病率在20 - 39岁达到高峰,超90%患者肺部受影响,约20万美国人患有肺结节病[52] 公司临床试验数据情况 - 1b/2a期临床试验中患者从第15天开始按指南将口服皮质类固醇(OCS)从10 - 25mg/天减至目标剂量5.0mg/天,第50天或之前完成[58] - 5.0mg/kg治疗组OCS总体减少58%,与安慰剂相比相对减少22%[61] - 5.0mg/kg治疗组33%患者完全停用OCS并维持,其他组无患者达到[61] - 5.0mg/kg治疗组第24周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绝对改善3.3%,较安慰剂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2.5%)[61] 公司监管与法规情况 - 公司产品开发受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国家政府的广泛监管,获取监管批准和后续合规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118] - 公司依靠商业秘密保护机密和专有信息,但可能无法有效保护[117] - 若公司未能遵守FDA或其他要求,可能面临行政或司法制裁,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0] - 公司产品候选药物的审批过程不确定,无法保证及时获得批准[121] - IND提交后若FDA无异议,30天后自动生效,否则可能被临床搁置[122] - FDA收到BLA后60天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进行审查[125] - 临床研究一般分为3个阶段,通常按顺序进行,但可能重叠或组合[124] - 临床研究赞助商需在确定信息符合报告条件后15个日历天内提交书面IND安全报告,7个日历天内通知FDA意外致命或危及生命的疑似不良反应[127] - 优先审查指定的FDA行动目标日期为受理申请后6个月,标准审查期为10个月[134] - 罕见病药物孤儿药认定要求疾病在美国影响人数少于20万,或影响超20万人但开发和生产药物成本无法从美国销售中收回[141] - 2022年1月,FDA授予efzofitimod治疗结节病的孤儿药认定[142] - 获孤儿药认定产品若首个获批特定适应症,有7年市场独占期,除非有临床优势证明[143] - 提交含新成分等的药品营销申请,需在2期结束会议后60天内提交初始儿科研究计划[144] - 若提交符合FDA要求的儿科数据,可获6个月营销保护期附加到现有监管独占期[145] 公司面临的市场与竞争情况 - 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来自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竞争[89] - 2015年以来FDA新批准初始药物超70个,过去两年新批准通知(新适应症或初始批准)超120个,未来五年预计新批准治疗方法超100个[96] - 已知有三家公司的产品获FDA批准用于治疗部分ILD适应症,分别是2014年获批的Esbriet和Ofev,2021年获批的Actemra [92] 公司财务与人员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53名员工,其中49名为全职员工,32人从事研发等相关工作,17人负责行政工作[1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供出售投资约为1.079亿美元,预计至少在年报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可满足已知合同和其他义务的重大现金需求[172] - 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每年均出现净亏损,2021年、2020年和2019年的合并净亏损分别为3380万美元、1620万美元和2380万美元[1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3.723亿美元[178] 公司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等法律的风险,违规可能导致严重刑事或民事制裁[160] - 公司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重大行政、民事和刑事处罚,被排除在政府医疗保健计划之外等[161] - 公司在高度竞争的生物技术行业竞争,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对执行战略和有效竞争至关重要[163] - 公司需要筹集额外资金或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资助运营,未来资金需求取决于多个因素[172]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产生重大费用和运营亏损,收入、费用和损益可能季度和年度波动较大[180][181] - 获批产品商业化成本高,即便有销售收入也可能不盈利,或需额外资金维持运营[184] - 临床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如efzofitimod 1b/2a期试验因疫情数据不可评估,结果延迟至2021年9月[185][191] - 临床开发失败或延迟会增加成本,影响营收,产品变更可能需额外研究[186] - 临床研究面临多种阻碍,如数据不足、与监管机构难达成共识、患者招募困难等[188] - 临床数据可能变化,初步数据与最终数据可能有差异,会影响产品获批和商业化[192][194] - 若无法推进临床开发、获批或商业化产品,公司业务将受重大损害[195] - 临床患者招募困难,如计划2022年三季度开展的efzofitimod试验,美国目标患者仅约6万人(20万的30%)[199] - 患者招募受多种因素影响,招募困难会导致成本增加、产品开发延迟或试验终止[200][202] - 临床延迟可能缩短产品独家商业化时间,使竞争对手先上市[203] - 公司产品基于新生物学领域,可能无法开发出安全、有效、可获批的药物[204] - 公司开发和商业化产品候选面临定义适应症和临床终点、获得监管批准、教育医疗人员、开发给药流程、采购供应、建立制造和分销网络、获得第三方覆盖和报销、建立销售和营销能力、开发新疗法等挑战[205] - 临床前研究和患者样本数据可能无法预测产品候选在患者中的免疫调节活性或治疗效果[206] - 公司基于疾病分类和假设得出的结论可能在其他动物模型或临床试验中无法得到证实,efzofitimod一期1b/2a期临床试验的概念验证可能无法在其他试验中得到验证[207] - FDA可能不接受美国以外临床试验的数据,可能导致开发计划延迟[208][209] - 在美国以外开展临床试验面临额外风险,如外国监管要求、外汇波动、合规要求、文化差异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210][212] - 产品候选可能导致不良副作用,可能会延迟或阻止其监管批准,限制商业前景[211][213] - 公司识别或发现额外产品候选的努力可能不成功,研究项目可能因方法不成功或产品有有害副作用等原因无法产生临床开发的产品候选[216][218] 政策环境对公司的影响 - 《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ACA)可能降低药品盈利能力,2019年1月1日“个人强制保险”条款被废除,2021年6月17日最高法院驳回ACA违宪挑战[152] - 特朗普政府2020年发布多项处方药定价行政命令,FDA发布相关规则和指南,HHS最终确定取消部分药品价格折扣安全港保护规则,实施时间从2022年1月1日推迟到2023年1月1日[155] -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特朗普“最惠国待遇”行政命令因诉讼于2021年12月27日被撤销[155] - 欧洲共同体国家通过定价和报销规则及国家医疗体系影响药品价格,部分国家要求完成成本效益临床试验[156] - 公司获批产品可能受联邦和州反欺诈和滥用法律、患者隐私法规影响,ACA扩大了欺诈和滥用法律范围[158][159] 公司其他相关情况 - 通过细胞微阵列系统筛选确定NRP2为efzofitimod的唯一结合伙伴,涉及4500多种细胞表面蛋白[40] - 公司持有盘古生物制药98%已发行股份,香港科技大学子公司持有剩余股份[83] -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超200种新组合物获专利,发表6篇研究文章[83] - 美国药品专利可申请最长5年的专利期限延长,且自产品批准日期起总期限不超过14年[116] - 公司目前与第三方签订合同进行产品候选药物的制造和测试,预计现有合作方能够满足临床开发需求,但受疫情影响可能出现延迟和短缺[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