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53.52万元[4] - 2023年期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20,589.95万元[4]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299,565.40元[4] - 2023年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173,037.03万元[4] - 2023年营业收入为6,881,163,265.72元,同比下降16.51%[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535,184.46元,同比下降44.77%[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3,877,965.41元,同比下降25.62%[1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7,749,937.68元,同比下降474.48%[1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336,636,313.02元,同比增长1.28%[18] - 2023年末总资产为13,507,540,791.94元,同比下降2.10%[1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同比下降45.83%[19]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同比下降25.00%[19]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0%,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19]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8%,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19] - 2023年营业收入为5,378,660.34元,同比增长28.8%[191] - 2023年营业成本为2,646,032.16元,同比增长35.5%[191] - 2023年净利润为122,331,911.95元,同比增长3.1%[19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183,549.77元,相比2022年度的6,994,773.31元大幅下降[194]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57,535,184.46元,相比2022年度有所增加[195] - 2023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192,332,644.89元,相比2022年度的8,144,175,730.92元有所增加[195] - 2023年未分配利润为3,205,899,519.75元,相比2022年度的3,149,284,224.27元有所增加[195] - 2023年盈余公积为205,114,535.58元,相比2022年度的192,881,344.38元有所增加[195] - 2023年专项储备为-877,984.43元,相比2022年度有所减少[195] 股东分红与资本结构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299,565.40元[4] - 2023年期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320,589.95万元[4] - 2023年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173,037.03万元[4] - 公司总股本为1,182,489,135股[4] - 2023年每10股派息数为0.40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为47299565.40元(含税),占净利润的比率为30.02%[114]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7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8686697.78元(含税)[112]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小卫星、微小卫星研制业务和卫星应用业务,属于航天产业[7] - 公司主业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对技术创新要求较高,技术革新加速[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8,116.33万元,同比下降16.51%[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53.52万元,同比下降44.77%[37] - 民用通信产品销售达千余台套[33] - 完成能源、通航、北斗海岛综合管理等多个示范项目万余台套终端产品高效交付验收[33] - 报告期安全播出率优于99.9999%[34] - 新增专利、软件著作权249项[36] - 科技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80.20%[36] - 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用户的采购定价政策和采购计划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38] - 营业成本减少主要原因是与收入变动相匹配[38] - 研发费用减少主要原因是卫星应用类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的研发投入有所减少[39] - 公司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业务营业收入为681,976.65万元,营业成本为605,101.20万元,毛利率为11.27%,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16.89%,营业成本比上年减少17.65%,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81个百分点[42] - 公司华北地区营业收入为628,942.71万元,营业成本为561,355.83万元,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42个百分点[42] - 公司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33,940.89万元,营业成本为31,213.20万元,毛利率为8.04%,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37.82%,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20.81%,毛利率比上年增加12.95个百分点[42] - 公司材料和外协费成本为446,588.7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为73.65%,比上年减少21.63%[43]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510,319.2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4.16%,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218,406.5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1.74%[4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331,899.8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7.2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216,260.4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3.85%[46] - 公司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8.25%,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1.79%,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0.84%,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0.10%[47]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55,143,092.31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231,353,017.53元,研发投入合计为386,496,109.84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2%,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59.86%[4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4.40%,其中博士研究生114人,硕士研究生739人,本科280人,专科40人,高中及以下3人[49] -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项目包括信关站高性能基带处理设备高性能馈电基带和多频点高精度北斗导航芯片项目[50] 市场竞争与风险 - 公司客户集中,主要用户调整采购定价政策和具体采购计划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7] -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航天产业特别是商业航天的快速崛起,公司面临的市场格局更加复杂[7] - 公司存在持续的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可能存在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7] - 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卫星资源增加,公司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增加,盈利压力加大[74] - 公司主业对技术创新要求较高,需满足市场对技术迭代、产品更新的需求,否则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74] - 公司控股股东空间院持有公司51%以上的股份,可能存在控股股东控制的风险[75] - 公司下属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若未来不能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7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主业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对技术创新要求较高,技术革新加速[7] - 新增专利、软件著作权249项[36] - 科技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80.20%[36]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55,143,092.31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231,353,017.53元,研发投入合计为386,496,109.84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2%,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59.86%[4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7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34.40%,其中博士研究生114人,硕士研究生739人,本科280人,专科40人,高中及以下3人[49] -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项目包括信关站高性能基带处理设备高性能馈电基带和多频点高精度北斗导航芯片项目[50] 关联交易与股东结构 - 公司存在持续的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可能存在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7]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510,319.2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4.16%,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218,406.5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1.74%[4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331,899.8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7.2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216,260.4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3.85%[46] - 公司2023年度日常经营性销售和提供劳务发生的关联交易总额为人民币218,406.59万元,采购及租赁与委托服务发生的关联交易总额为人民币230,436.00万元[147] - 关联销售及提供劳务中,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系统内单位和联营企业销售和提供劳务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共6家,合计金额为201,443.63万元,占全部销售比例为29.27%[148] - 关联采购中,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系统内单位和联营企业采购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共15家,合计金额为199,390.48万元,占全部采购比例为40.43%[150] - 关联租赁及委托服务中,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系统内单位和联营企业租赁及委托服务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共5家,合计金额为14,071.69万元,占全部租赁及委托服务比例为87.80%[152]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期末持股数为608,541,176股,占比51.46%[167] - 郑文宝报告期内增持5,441,820股,期末持股数为11,870,206股,占比1.00%[167]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中证军工龙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报告期内增持5,676,237股,期末持股数为5,676,237股,占比0.48%[167]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608,541,176股[168]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1,593,090股[16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中证军工龙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5,676,237股[16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中证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4,945,139股[16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3,485,691股[16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2,967,800股[168] - 刘丽莉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2,801,000股[16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富国中证军工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2,532,895股[16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证军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1,995,523股[168] 公司治理与股东大会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要求,持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77] - 公司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78]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11名,其中独立董事4名,报告期内共召开6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战略、薪酬与考核、提名和审计委员会[78]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5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报告期内共召开4次监事会,对公司财务状况、重大事项等进行监督[78]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2月17日召开,审议议案全部通过[81]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4月20日召开,审议议案全部通过[81]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9月13日召开,审议议案全部通过[81] - 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李大明先生、任顺先生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88]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推选李大明先生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88] - 公司2023年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包括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五次至第二十次会议,分别于2023年1月31日至10月30日召开[95] - 公司董事在董事会讨论本人薪酬事项时需回避[9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2022年度经理层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及2023年度经理层经营业绩考核指标[93] - 公司近三年无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情况[94] 员工与培训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66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472人,合计在职员工数量为3,419人[108] - 公司科技人员数量为2,742人,管理人员数量为372人,其他人员数量为305人,合计3,419人[108]
中国卫星(600118)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