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陕鼓动力(60136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601369陕鼓动力(601369)2024-04-17 17:2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净利润、归母净利润、每股收益分别较上年增长4.30%、5.36%、5.58%[7]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01.42亿元,同比下降5.79%[6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5.36%[6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2亿元,同比增长48.41%[6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7.46亿元,同比增长7.24%[6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037元,同比增长5.58%[97]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502元,同比增长11.51%[97]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8.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98]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8] - 2023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7%[98] - 营业收入为10,142,916,595.47元,同比下降5.79%[151] - 营业成本为7,962,897,454.15元,同比下降5.13%[15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1,711,550.49元,同比增长48.41%[15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9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73亿元[84] -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89,543,813.41元,较期初增加287,086,450.9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38,202,305.46元[141] - 公司研发费用为276,691,542.36元,同比下降23.29%[151] - 通用设备制造业配套成本本期金额为3,834,266,301.67元,占总成本比例为48.29%,较上年同期下降15.70%[158] - 通用设备制造业原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3,290,096,280.34元,占总成本比例为41.43%,较上年同期增长11.97%[158] - 能量转换设备配套成本本期金额为2,232,659,412.65元,占总成本比例为72.45%,较上年同期下降2.85%[159] - 工业服务配套成本本期金额为1,601,606,889.02元,占总成本比例为84.39%,较上年同期下降28.83%[159] - 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原材料成本本期金额为2,511,769,895.12元,占总成本比例为84.83%,较上年同期增长18.72%[159] - 公司向供应商A采购额为250,748,808.0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24%[161] - 公司研发费用变动主要由于本期研发直接材料成本费用下降,投入减少所致[17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由于持续强化资金流动性管理,优化销售合同收款方式,加强应收账款清理,现汇回款比例提升[173]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由于购买一年以上大额存单,投资净流出[173] - 委托理财期初余额为5.77亿元,报告期累计发生额为24.7亿元,实际收回本金为21.68亿元,期末余额为8.79亿元,报告期投资收益为2198.8万元[197] - 委托理财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48.9万元,期末数为645.6万元[197] - 委托贷款(外部)期初余额、报告期累计发生额、实际收回本金、期末余额和报告期投资收益均为0[197] - 证券投资情况不适用[198] - 衍生品投资情况不适用[200] -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不适用[200]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授权专利128件,累计拥有专利582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8] - 公司完成各类研发项目159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2] - 公司开发硝酸三合一和四合一机组用新一代尾气透平,提升能效水平,已用于15~36万吨/年硝酸装置应用[24] - 公司50万吨/年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研究及示范项目压缩机运行成功,产出纯度达到99.99%的CO2[24] - 公司开发的AV140轴流压缩机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成功应用于大型风洞试验、压气储能、冶金特大型高炉、大型空分等多领域[27] - 公司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已累计签订十余套SHRT反发电机组的供货合同,成功推广用于炼钢AOD炉、中频炉风机等调速型汽电双驱机组[28] - 2023年公司新发布技术标准21项,累计获批新发布标准85项,其中国家标准37项,行业标准18项,团体标准27项,地方标准3项[29] - 公司多机串联负荷自动平衡控制技术应用于某大型空气储能项目中,实现大型复杂压缩机系统智能化控制,处于国际一流水平[32] - 公司高低压智能电气系统工程技术获新突破,高压智能配电系统在某用户高炉鼓风机项目进一步应用,智能化控制范围从设备间隔层扩大至通讯层、站控层[32] - 公司持续升级硝酸机组技术,开发硝酸三合一和四合一机组用新一代尾气透平,提升能效水平[75] - 公司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实现技术降本,优化风门调节方式,实现烧结余热高效回收与发电[75] - 公司自主研发的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两高"流程工业领域,助力用户节能降碳[105] - 公司持续深化转型,加速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强化"1+7"核心竞争力[109] - 公司拥有储能领域必备的压缩机组技术、膨胀机组技术及储换热三大核心技术[109] - 公司持续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109] - 公司持续强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迭代升级低碳节约智慧能源互联岛方案(EISS4.0 版),加快在工业、城市和电力等领域的市场应用突破[110] - 公司项目履约率达到100%,持续扩展数字化仿真技术体系,优化高性能仿真计算平台和超算中心[118] - 公司实现1600余家用户6000余台套设备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提升服务项目数字化履约水平及精准过程管理[119] - 公司完成"陕鼓智能云"研发,已接入两千余台设备的数据,每月为客户出具诊断报告百余份,有效节约设备维修成本[119] - 公司承接智慧管控项目,覆盖多家工业企业,提供基于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的可视化集成系统,极大提高业务处理效率[119] - 公司参加多个国际展会,进一步提升"智慧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专家"品牌影响力[121] - 公司以"一流水平、最短工期"为目标,优化供应商管理和加强工程精益化管控,持续降低成本,实现百分百精准履约[125]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储能、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有色、电力等多个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一带一路、智慧城市等领域[128] - 公司构建起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涵盖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产业增值链、智能化的七大产业业务能力[128] - 公司在氢能方面探索中国钢铁工业从长流程向氢能、氢直接还原短流程技术的升级,创新研制各类加氢、脱氢装置等流程工业工艺气体压缩机组[133] - 公司智慧绿色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优质服务获社会各界认可,品牌影响力提升[170] - 公司开展"陕鼓模式"分享活动39期,覆盖近150家企业,1179人次[150] 市场拓展与项目签约 - 公司中标多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包括全球最大的300MW级高温压缩空气储能项目[1] - 公司获得某用户二氧化碳压缩机订单,用于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1] - 公司中标某用户2个项目共计8套海上天然气压缩机,取得海工市场重大突破[1] - 公司签订首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总项目,树立中国汽车行业智慧、绿色、零碳工厂的标杆[3] - 公司签订国外某用户自备电厂2×330MW机组运行维护项目,实现服务地域、行业的突破[10] - 公司签订中石油、中石化备件集中采购协议,提高备件合同执行效率[10] - 公司获批建设高端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9] - 公司签订全球规模最大350MW级压气储能项目,单机容量、储能规模、转换效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6] - 公司签订全球首台套采用人工硐室储气的300MW级压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采用非补燃高温方案[16] - 公司签订全球首台套用户侧空气储能项目,首次将冶金全流程能源系统和空气储能相结合[16] - 公司签订全球首个压缩空气-电化学耦合共享储能项目,体现储能领域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适用性[16] - 公司实现新能源项目锂电池负极产业链装置首台套业绩,签订20万吨/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配套压缩机项目[16] - 公司实现离心风机+高炉煤气余能回收同轴机组在工业固废处理领域的首次应用[16] - 公司实现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工业园区领域"零碳工厂"的首次落地[16] - 公司首创将转炉和轧钢加热炉余热用于拖动炼钢除尘风机,并实现该项技术在长流程钢企的首次应用[16] - 公司签订某世界级大规模复杂金精矿造锍捕金项目配套5.5万空分装置项目,为公司在有色金属、贵金属冶炼领域总包打下坚实基础[16] - 公司签订某用户丙烯压缩机组和合成气压缩机组、5.2万等级空分装置机组,首次成功应用于炔醛法制BDO市场[16] - 公司签订全球最大规模煤制烯烃项目,实现裂解气压缩机在煤制烯烃蒸汽裂解装置中的首次应用[16] - 公司签订煤化工领域首个大型CCS压缩机项目,实现高压比CO2离心压缩机组的市场应用与突破[17] - 公司首次实现从焦炉煤气化产合成氨再制硝酸的化工全流程工程总包,签订某用户焦炉煤气制硝酸液氨装置工程EPC总承包项目[18] - 公司压缩机及膨胀机首次应用于国外聚烯烃装置,签订国外某用户化工综合体聚烯烃装置乙烯循环气压缩机及膨胀机项目[1] - 公司签订国外某用户590MW联合循环电站天然气增压机项目,为公司南亚天然气和电力领域的市场开拓起到示范作用[6] - 公司签订国外某用户200万吨/年综合钢厂配套烧结余热及转炉饱和蒸汽发电设计供货工程,实现余热资源综合循环利用[8] - 公司实现氢还原炼铁压缩机组的首次出口,签订国外某用户180万吨/年还原铁压缩机组项目[10] - 公司获得印度某氢冶炼项目压缩机订单,拓展了海外新市场[37] - 公司中标2个海洋平台压缩机组项目,打破国外产品在海洋平台离心压缩机组的垄断[45] - 公司首次在国外聚烯烃装置中应用压缩机及膨胀机,打破国外设备垄断[102] - 公司签订国外某用户2×360m2烧结余热发电总承包工程项目,首次进入该国市场[102] - 公司离心压缩机首次在国外应用于氨工艺装置,拓宽了国际市场应用领域[102] - 公司荣获"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球100强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148] - 公司荣列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全球100强企业,上榜中国能源企业500强、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4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19.8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9.61%[182]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6.5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1.41%[183] 储能与能源解决方案 - 公司具备从中温到高温、从大型350MW到小型10MW不同储能规模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设计制造能力[75] - 公司持续升级硝酸机组技术,开发硝酸三合一和四合一机组用新一代尾气透平,提升能效水平[75] - 公司首创SHRT反发电技术,通过联合技术攻关实现技术降本,优化风门调节方式,实现烧结余热高效回收与发电[75] - 公司拥有储能领域必备的压缩机组技术、膨胀机组技术及储换热三大核心技术[109] - 公司持续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109] - 公司持续强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迭代升级低碳节约智慧能源互联岛方案(EISS4.0 版),加快在工业、城市和电力等领域的市场应用突破[110]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储能、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有色、电力等多个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一带一路、智慧城市等领域[128] - 公司构建起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涵盖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产业增值链、智能化的七大产业业务能力[128] - 公司在氢能方面探索中国钢铁工业从长流程向氢能、氢直接还原短流程技术的升级,创新研制各类加氢、脱氢装置等流程工业工艺气体压缩机组[133] - 公司智慧绿色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及优质服务获社会各界认可,品牌影响力提升[170]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5.16个百分点[7] - 2023年秦风气体销售额、营业收入、净资产规模均呈两位数以上增长,创历史之最,供气总规模创历史之最[30] - 公司布局氪氙精制业务,多元气体经营结构不断优化,建成西安智能化远程控制中心,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完成优化升级[38] - 公司成立西安陕鼓数智化技术有限公司,强化为用户提供数智化系统解决方案及解决方案的数智化能力[41] - 公司中标2个海洋平台压缩机组项目,打破国外产品在海洋平台离心压缩机组的垄断[45] - 新研制的煤制燃料气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已在480万Nm³/日装置上应用,节约电能消耗,减少CO2排放[48] - 公司深耕蓝海市场,在宽工况、平台抗振、海洋环境防腐、撬装设计、限重限尺寸等多方面持续钻研[45] - 能量回收透平机组开创燃料气能量回收新市场应用世界先例,为公司开拓全新石化领域节能发电市场打下基础[48] - 公司新研制的压缩机组能够满足海洋天然气增压数十种工况变化需求及海浪、台风条件下的抗振、抗风、抗疲劳要求[45] - 轴流压缩机销售量同比增长14.49%,库存量同比下降33.33%[157] - 离心压缩机生产量同比增长61.90%,销售量同比增长46.88%[157] - 冶金行业营业收入为46.5亿元,同比下降36.98%,毛利率为19.16%,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175] - 石化行业营业收入为30.67亿元,同比增长55.97%,毛利率为22.65%,同比下降4.52个百分点[175] - 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12.46亿元,同比增长279.17%,毛利率为24.09%,同比增加4.75个百分点[175] - 国内地区营业收入为91.34亿元,同比下降7.51%,毛利率为20.76%,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175]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为9.84亿元,同比增长18.07%,毛利率为28.58%,同比增加8.55个百分点[175] - 备件服务在运营项目数为592个,同比下降13.20%[178] - 检维修及远程在线服务在运营项目数为692个,同比下降13.39%[178] - 当期新增气体项目投资额为3.07亿元,同比下降49.7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