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23项,较去年同期增加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04项,较去年同期增加6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15项[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较上年同期增加5项;软件著作权204项,较上年同期增加6项;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5项[1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销售情况创历史新高,但部分产品需审价,审价调整前收入32338.89万元,调整额为 - 15880.85万元,调整后收入16458.04万元,2022年度收入为21804.50万元[13][14] - 2023年度公司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9342.68万元、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6771.27万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887.57万元[14] - 2023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692.37万元,剔除审价调整因素影响后经营状况正常[14]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64,580,434.92元,较2022年的218,045,033.92元减少24.52%[5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6,923,683.82元,较2022年的12,674,556.66元减少1,338.10%[5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162,899,192.47元,较2022年的4,796,066.52元减少3,496.52%[58]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0,446,470.74元,较2022年的 - 37,374,942.62元减少88.49%[58]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1.3293元/股,较2022年的0.1074元/股减少1,337.71%[58]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1.3293元/股,较2022年的0.1073元/股减少1,338.86%[5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6.53%,较2022年的1.24%减少17.77%[58]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1,173,985,058.03元,较2022年末的1,163,564,904.34元增加0.90%[58]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66,536,793.32元,较2022年末的1,028,360,668.81元减少15.74%[5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59,342.68万元、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6,771.27万元,2023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887.57万元[66] - 公司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送红股0股,转增0股[70]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64,580,434.92元,2022年为218,045,033.92元[86]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0元,2022年为30,180.75元[86] - 2023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64,580,434.92元,2022年为218,014,853.17元[86] - 2023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19,971.66元,2022年为50,082.85元,2021年为 - 11,939.70元[88]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46,757.04元,2022年为2,086,061.78元,2021年为14,270,042.08元[88] - 2023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项目外金额为2,871,237.47元,2022年为3,142,020.44元,2021年为4,665,044.58元[88] - 2023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101,530.69元,2022年为 - 51,599.40元,2021年为 - 669,067.22元[90] - 2023年所得税影响额为979,863.13元,2022年为794,682.23元,2021年为2,812,577.91元[90] - 2023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81,063.70元,2022年为62,971.50元,2021年为229,534.14元[90] - 2023年公司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807.17万元、3348.71万元、5930.89万元、2371.28万元[109] - 2023年公司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525.99万元、 - 3116.29万元、 - 877.71万元、 - 11172.36万元[109] - 2023年公司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 - 613.86万元、 - 3193.02万元、 - 943.88万元、 - 11539.14万元[109] - 2023年公司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5688.82万元、 - 3409.51万元、 - 3293.75万元、5347.44万元[109]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 - 1.3293元/股[109] - 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17,398.51万元,较上年同期116,356.49万元增长0.90%[135] - 报告期末未分配利润为8,528.13万元,较上年同期24,456.60万元下降65.13%[1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6,653.68万元,较上年同期102,836.07万元下降15.74%[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394.27万元[135] - 公司确认历年审价调整金额 - 15,880.85万元,报告期内一次性调减[135]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为17,954.48万元,较上年同期12,164.77万元增长47.59%[158]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 7,044.65万元,较上年同期 - 3,737.49万元下降88.49%[158]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3,724.64万元,较上年同期 - 6,749.35万元增长155.19%[158] -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5,029.80万元,较上年同期1,012.41万元增长396.81%[158] - 2023年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731.01万元,较上年同期4,644.00万元下降19.66%,研发投入占公司经审计营业收入比重为22.67%[160] 业务研发与项目进展 - 2023年公司第三代水声信号处理平台研发产业化项目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达产期年产130台第三代信号处理平台整机[17] - 2023年基于GPU芯片的高性能计算平台项目完成研制并获部分订单,针对无人系统的分布式高性能计算模块完成样机研制[17] - 2023年10月公司完成型号为HX - A200国产化核心处理芯片及搭载该芯片的高性能数据计算平台的样机研制,并获意向订单[17] - 2023年公司某型前视避碰声纳系统完成国产化适配和定型试验,转入批量生产并交付客户,2024年预计订单量稳步增长[20] - 2023年公司中标的某智能声纳项目完成关键技术验证及样机研制,预计2024年交付验收[20] - 2023年公司某型声纳湿端采集系统完成样机研制并交付验收,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0] - 2023年公司布局多年的两型数据装备成功转化落地,中标总金额近亿元,正在组织生产和交付[21] - 2023年公司完成某型训练系统的研制、鉴定及批量生产交付工作,某对抗训练系统首套产品交付客户,2024年开展应用推广工作[21] - 2023年公司中标的某蓝方模拟项目,2024年开展二期及同类型项目争取工作[21] - 2024年公司将针对多级数据中心建设进行市场开拓,带动数据中心业务发展[22] - 2023年公司水下模拟仿真体系应用项目支持研发的水声大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类产品中标,转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25] - 2023年公司某型训练系统完成研制并取得订单,转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提前实现经济效益[25] - 2023年11月,第三代水声信号处理平台研发产业化项目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达产期年产130台第三代信号处理平台整机[132] - 公司已完成声纳系统与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结合的样机研制,正准备开展试验验证[120] - 2023年公司水声大数据方向两型数据装备中标,仿真训练系统方向某型训练系统顺利交付,公司由核心配套商转变为“配套 + 系统”供应商[154] - 2023年公司无人艇自主探测声纳系统获批量订单,预计2024年完成验收及交付[143] 公司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公司自成立专注声纳装备领域,在六个方向储备较多核心技术,形成多型装备产品[10]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生产为定制化,关键核心环节自主完成,利用外协企业配套[7] - 公司采取向国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国家特种部门直接销售模式,客户集中度高且稳定性高[104] - 公司信号处理平台可应用于特种作业船只、水下观通、水下探测等领域,国产化软硬件均自主研发[95] - 公司研制的水声大数据系统已获批量订单[98] - 公司前视避碰声纳产品已获得批量订单[119]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变动 - 2023年2月23日,公司总工程师李红兵申请辞去职务,继续在控股子公司担任总经理[166] - 2023年2月23日,总工程师李红兵为做好控股子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主动辞去职务,继续担任子公司总经理[168] - 2023年6月8日,非职工代表监事蔡婷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职务,继续担任全资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67] - 2023年6月26日程彩被补选为监事[168] - 2023年8月1日,总经理刘云涛为做好声纳系统业务,主动辞去职务,同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郑洪涛、巩玉振、段丽丽也于同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67][168] - 董事蔡惠智1963年出生,有丰富科研及公司管理经历,2021年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169][171] - 董事刘云涛1976年出生,有近20年水声工程技术经验,承担国家级和海军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9篇、专利3项,2023年8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72] - 独立董事张战军1976年出生,本科学历,有相关工作经历,2022年4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72] - 独立董事黄正1957年出生,有丰富工作履历,2022年4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73][175][176] - 独立董事高忻1963年出生,有多项专业资质和荣誉,2022年4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77] - 郑洪涛2023年8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此前2009年10月至2021年7月担任多个职务,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任总经理助理[180] - 张秋生2022年7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2023年1月至今任北京中科海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81] - 段丽丽2021年1月至今任公司财务总监,2023年8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184] - 巩玉振2022年4月至今任公司总工程师,2023年8月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184] - 刘云涛2021年6月2日起任平顶山海讯声学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184] - 蔡惠智自2019 - 2023年在多家公司任董事等职,如2022年9月2日起任北京海讯瑞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等[184] - 张战军2022年9月22日起任武汉中科海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184] - 于博2022年9月21日起任青岛海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184] - 周萍2023年3月7日起任北京优讯诺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184] - 涂英2022年4月至今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023年8月至11月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178] 人员报酬情况 - 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188]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根据公司盈利、职责履行和年度绩效考核综合确定[189] - 与公司签劳动合同的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按月发基本工资,按年度绩效发年终奖,独立董事按季度发津贴[189] - 董事长蔡惠智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74.98万元[190] - 董事、副总经理刘云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84.27万元[190] - 董事、副总经理张战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6.23万元[194] - 董事、副总经理于博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2万元[194] - 董事、副总经理周萍从
中科海讯(30081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