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与荣誉 - 2023年3月15日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苏州市吴江区第31家上市企业[4][25] - 2023年5月公司分别获得延锋国际“卓越质量奖”和佛吉亚“卓越创新奖”,并完成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51,6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5.81元现金[4] - 2023年9月公司以总股本51,6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参加2023年(第五届)全球交通座椅系统创新技术峰会[4] 公司专利情况 - 2023年下半年公司新增5项发明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国内外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国际专利3项[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普通股总股本为103,200,000股,优先股总股本为0股[26] - 公司控股股东为王明祥,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为王明祥、沈旸、沈培玉[26]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3,200,000元[27] - 公司行业分类为制造业(C) - 汽车制造业(C36)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C3660)[25] 审计与保荐情况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1]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3月15日 - 2026年12月31日[28] 金融资产与负债会计处理 - 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套期关系一部分的金融负债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按实际利率法摊销时计入当期损益[32]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和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33] - 对于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将自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累计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其他金融资产,若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则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35] - 公司以单项或组合评估预期信用风险和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组合以共同风险特征划分,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增减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37] - 应收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账龄组合、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38]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日按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对价账面价值等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调整留存收益[4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按支付的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41] 固定资产相关会计处理 - 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达到设计要求或合同规定标准,房屋建筑物建设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预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45]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购建或生产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连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断期间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46] - 固定资产中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5 - 20年,残值率0.00 - 5.00%,年折旧率4.75 - 20.00%;通用设备折旧年限3 - 5年,残值率0.00 - 5.00%,年折旧率19.00 - 33.33%;专用设备折旧年限5 - 10年,残值率0.00 - 5.00%,年折旧率9.50 - 20.00%;运输工具折旧年限4年,残值率5.00%,年折旧率23.50%[48]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已达状态未办决算先按估计值转入,决算后调整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已提折旧[49] 无形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会计处理 -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使用寿命49 - 50年,按年限平均法摊销;软件和专利权使用寿命3年,按年限平均法摊销[51] -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入账,在受益期或规定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56]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后续计量,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方法计提折旧或摊销[47] 借款费用会计处理 -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需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发生、借款费用已发生、购建或生产活动已开始三个条件[50] - 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条件是所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51] 研发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五个条件确认为无形资产[55] - 对部分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减值迹象时估计可收回金额,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56] 职工薪酬与股份支付会计处理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不同类型福利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56] - 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福利按设定提存或受益计划规定处理,相关成本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61] - 公司按履行现时义务所需支出最佳估计数对预计负债初始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日复核账面价值[61] - 股份支付包括权益结算和现金结算,不同情况会计处理不同[61] - 修改股份支付计划,增加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或数量等按相应方式确认服务增加,减少则有不同处理[62][63] 收入确认会计处理 - 公司在合同开始日评估合同,识别履约义务,按时段或时点履行确认收入[63][64] - 公司按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计量收入,考虑可变对价、重大融资成分等[64][65] - 公司主要产品在商品控制权转给客户时确认收入,不同销售方式确认时点不同[65][66] - 公司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收回确认为资产,摊销期限不超一年计入当期损益[66] - 公司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满足条件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相关资产按收入确认基础摊销[66][67]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会计处理不同[67][68] 税收政策与税率 -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自2021 - 2023年,本期企业所得税按15%税率计缴[81] - 本公司所得税税率为15%,苏州亿密新技术有限公司为20%[79] - 增值税税率为13%,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政策,退税率为13%[83] - 房产税从价计征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余值的1.2%计缴,从租计征按租金收入的12%计缴[83] - 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实际缴纳的流转税税额的7%计缴[83] - 教育费附加按实际缴纳的流转税税额的3%计缴[83] - 地方教育附加按实际缴纳的流转税税额的2%计缴[83] - 2023年公司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作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可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本期加计抵扣增值税793,503.86元[85] 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对财务报表无影响[82] 租赁分类 - 公司将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且不包含购买选择权的租赁认定为短期租赁[75] - 公司将实质上转移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划分为融资租赁[7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21,194,281.33元,期初数为17,162,121.41元,其中库存现金期末118,614.47元、期初58,826.97元,银行存款期末119,905,278.67元、期初16,681,282.62元,其他货币资金期末1,170,388.19元、期初422,011.82元[86] - 应收票据期末数为29,288,408.42元,期初数为18,198,373.29元,均为银行承兑汇票;期末坏账准备905,827.06元,计提比例3%;期初坏账准备562,836.29元,计提比例3%[87][89][91] - 期末已质押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2,000,000.00元,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13,312,141.07元[90][91] - 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104,309,994.01元,期初为91,365,330.99元;期末坏账准备3,399,690.66元,计提比例3.26%;期初坏账准备3,006,271.85元,计提比例3.29%[94][95][10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前5名合计数为69,689,353.72元,占期末余额合计数比例为66.81%,相应计提坏账准备合计数为2,093,557.66元[97] - 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1年以内期末账面余额103,979,051.11元,坏账准备3,119,371.53元,计提比例3%;1 - 2年账面余额48,242.12元,坏账准备4,824.21元,计提比例10%;2 - 3年账面余额10,294.08元,坏账准备3,088.22元,计提比例30%;3年以上账面余额272,406.70元,坏账准备272,406.70元,计提比例100%[105] - 按组合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数3,006,271.85元,本期计提393,418.81元,期末数3,399,690.66元[107] - 主营业务收入本期为254,121,863.47元,上年同期为203,963,389.90元;其他业务收入本期为3,687,185.50元,上年同期为3,433,076.60元;合计营业收入本期为257,809,048.97元,上年同期为207,396,466.50元[126] - 研发费用本期合计为13,243,262.26元,上年同期为9,119,518.14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支出本期和上年同期分别与研发费用合计数相同[128] - 投资收益本期为89,443.52元,上年同期为221,313.96元[130] - 非经常性损益小计为655,714.44元,企业所得税影响数为98,294.47元[131] - 2023年营业收入257,809,048.97元,较2022年的207,396,466.50元增长24.31%[13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531,060.46元,较2022年的50,945,009.63元增长30.59%[138]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为22.06%[138] - 2023年末资产总计464,056,486.94元,较2022年末的321,059,889.36元增长44.54%[139] - 2023年末负债总计109,392,765.90元,较2022年末的131,324,279.09元减少16.70%[139]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4,663,721.04元,较2022年末的189,735,610.27元增长86.93%[139]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461,318.41元,较2022年的12,576,698.49元增长301.23%[139]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72,存货周转率为4.74[140] - 2023年总资产增长率为44.54%,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4.31%,净利润增长率为30.59%[140] - 业绩快报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调整后增加431,491.57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调整后增加1,726,447.75元[141] - 应收款项融资中银行承兑汇票期末数为29,466,954.71元,期初数为31,424,962.83元,成本比例均为100%[144] - 期末已背书或贴现且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终止确认金额为28,051,453.37元[146] - 预付款项期末账面余额为464,099.19元,期初为1,549,112.85元,比例均为100%[148] - 其他应收款期末账面余额为776,903.28元,期初为426,134.50元[148] - 其他应收款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期末金额为76,017.10元,计提比例9.78%,期初坏账准备金额为20,074.67元,计提比例4.71%[150][152] - 其他应收款前5名期末账面余额合计773,760.78元,占其他应收款余额比例99.60%[154] - 存货期末账面余额为35,695,459.59元,跌价准备6,415,299.25元,账面价值29,280,160.34元;期初账面余额32,706,957.92元,跌价准备3,508,468.21元,账面价值29,198,489.71元[154] - 原材料期末账面余额20,696,447.90元,跌价准备5,235,078.12元,账面价值15,461,369.78元;期初账面余额19,549,339.9
明阳科技(837663)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