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autilus Biotechnology(NAUT)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更名与上市相关 - 2021年6月9日完成业务合并,ARYA更名为Nautilus Biotechnology, Inc. [21] - 2021年6月10日,普通股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以“NAUT”为代码开始交易[23] - 2020年6月9日,公司完成业务合并,将注册地从开曼群岛变更为美国特拉华州,并更名为鹦鹉螺生物技术公司[190] 融资情况 - PIPE融资中,投资者购买2000万股普通股,总收益2亿美元[2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2年蛋白质组学研究市场年支出约27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达到约5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 [28] - 全球蛋白质组学市场2022年年收入约270亿美元,预计2022 - 2027年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32] - 2022年全球蛋白质组学市场价值约270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到约55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5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67名员工,其中59人拥有博士学位[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167名员工,均在美国,其中59人拥有博士学位,120人从事研发活动,47人从事一般和行政活动,无员工由工会代表或受集体谈判协议覆盖[188] 合作关系 - 公司已与Genentech、Amgen等建立合作关系[29] - 2020年12月与基因泰克、2021年10月与安进和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2023年1月与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签署研究合作协议[152] - 2020年12月、2021年10月、2021年10月和2023年1月,公司分别与基因泰克、安进、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达成研究合作协议,均为研究用途,无收入产生[183] 研发与市场背景 - 全球研发支出自2002年接近增长三倍,预计到2026年达到约2890亿美元;新药研发成本从2010年约120亿美元增至2019年约200亿美元,研发回报率在2019年降至不足2%[44] - 约95%的FDA批准药物靶点是蛋白质,目前仅有约168个独特药物基因组生物标志物获FDA批准用于疗法[45][46] - 估计人类拥有约20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可能产生多达70000种或更多蛋白质异构体和约600万个不同蛋白质变体[49][50][51] - 基于质谱方法,血液中约8%的蛋白质和细胞中约30%的蛋白质可常规检测到,目前无法轻松检测和绘制蛋白质变体图谱[52] - 人类蛋白质组估计有20000种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修饰途径产生的蛋白异构体多达600万个[119] - 基因表达数据最多只能预测40%的蛋白质表达[120] - 约95%的FDA批准药物靶点为蛋白质,FDA批准药物靶向多达854种人类蛋白质,UniProt数据库中有4906个基因有参与疾病的实验证据[123] Nautilus平台技术特点 - 公司Nautilus平台有望识别样本中约95%的蛋白质[26] - Nautilus平台每次运行预计产生多达约20TB的数字蛋白质数据[32] - 公司开发的Nautilus平台纳米阵列含100亿个着陆垫[73] - Nautilus平台的流通池可捕获多达数千亿个完整蛋白质分子[76] - Nautilus平台流通池设计可覆盖约95%的人类蛋白质组[77] - 典型的全规模蛋白质组运行将生成约20TB的数据[80] - Nautilus平台技术预计结合约300种独特的多亲和性探针检测蛋白质组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83] - 平均约15个多亲和性探针结合事件周期可唯一识别一种蛋白质[88] - Nautilus平台旨在成为端到端的单蛋白质分子分析解决方案,具备高灵敏度和大规模处理能力[60] - Nautilus平台设计需满足全面性、超敏感性、可重复性、快速性、易用性等标准[64][65][66][67] - Nautilus平台有四个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单蛋白质分子流通池、蛋白质组分析系统、新型亲和试剂和机器学习蛋白质解码分析[71] - Nautilus平台集成多种计算和实验方法、测量方式及分析工具,加速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精准医学发展[62] - 机器学蛋白质识别分析对捕获的100亿个蛋白质分子并行运行以识别蛋白质[90] - Nautilus工作流程包括样本制备、样本沉积、集成成像和流体系统处理、数字化蛋白质组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分析五个主要步骤[92] - 样本制备过程需约2 - 3小时实际操作时间,在2天内完成[94][99] - 流动池最多可容纳100亿个完整单蛋白质分子[95] - 数字化蛋白质组数据处理可将多达约20TB原始图像分析的蛋白质组数据数字化[97] - 多周期实验中,流动池上损失的蛋白质远低于1%[101] - Nautilus平台预计灵敏度可达100亿个分子中检测到1个分子[102] - Nautilus平台灵敏度可检测低至每1000个细胞中1个蛋白质分子的罕见事件[123] - 蛋白组分析系统一次运行最多可同时分析3个流动池,共12个通道[135] Nautilus平台商业策略 - 公司通过三阶段商业策略推动Nautilus平台应用,包括与生物制药公司、学术机构和研究组织合作,开展预售或早期访问计划,最终全面商业发布[35]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研发项目和外部合作,持续创新和扩展Nautilus平台能力[35] - 公司建立了结合外部合同制造商和内部资源的制造流程,有多种途径扩大生产能力[35] - 公司利用Nautilus平台开放设计,创建基于核心技术的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35] - 公司市场进入策略是识别受蛋白质组信息获取限制的市场,通过开发和验证新产品配置和工作流程,将Nautilus平台扩展到新市场[35][36] - 预计到2025年实现Nautilus平台广泛商业化[110][112] -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是通过销售仪器、试剂耗材和软件将Nautilus平台商业化[131] - 公司初始目标客户来自质谱检测系统超16000台的装机量市场[139] - 蛋白组分析系统预计定价与质谱肽检测设备或高通量NGS设备相当[140] - 公司上市策略分为3个阶段:合作与伙伴关系、早期访问计划、蛋白组分析系统推出及商业规模扩大[144][145] - 蛋白质组分析平台预计2025年推出,包括首批仪器和耗材发货、早期访问测试及全面商业发布等[146] - 公司计划建立世界级商业组织,专注于在销售周期各阶段提供价值和支持[153] - 公司计划采用“落地并拓展”销售模式,先在美国直接商业化,未来扩展到亚太和欧洲地区[151] 市场竞争与监管 - 生命科学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竞争对手包括安捷伦科技、贝克顿迪金森公司等[156] - 公司产品拟仅用于研究目的销售,预计不受FDA监管,但需遵循相关标签规定[159] - 若产品用于诊断目的,将被视为医疗设备,需获得FDA的510(k)许可或上市前批准[160][162] - FDA将医疗设备分为三类,510(k)审查通常需4 - 12个月,PMA审查一般持续1 - 2年[163][164] - 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VDR)于2022年5月26日生效,若公司未来在欧洲分销或销售诊断产品,将受其监管[169] - 2014年10月3日,FDA发布两份关于监管实验室开发测试(LDTs)的草案指南文件;2023年10月,FDA提议修订体外诊断产品定义,逐步取消对LDTs的一般执法自由裁量权[167][168] - 《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违规可能面临高达2000万欧元或全球年收入4%的罚款,以较高者为准[174]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7项已授权美国专利、约38项待决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约23项待决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约4项已授权外国专利和约82项待决外国专利申请,包括19项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申请[1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澳大利亚、中国、以色列、英国和欧洲拥有约9项注册商标,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多地有34项待决商标申请,涵盖7个不同商标[182] 科学顾问委员会 - 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Ruedi Aebersold、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Lee Hartwell等[184][185] 信息发布渠道 - 公司使用投资者关系网站(https://investors.nautilus.bio/)发布重要信息,包括新闻稿、分析师报告和补充财务信息等[192] 财务状况与风险 - 公司在2023年和2022年分别产生净亏损6370万美元和5790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2.022亿美元[209] - 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产生重大亏损和负现金流,且作为上市公司会增加法律、会计等费用[209] - 公司业务完全依赖Nautilus平台的成功开发和商业化,该平台仍处于开发阶段[209][210] - 公司预计在2025年进行Nautilus平台的早期访问合作并获得相关收入,同年进行广泛商业化和推出蛋白质组分析平台[211] - 公司目前处于与生物制药公司和关键意见领袖的合作阶段,预计此阶段不会产生重大收入[211] - 公司在开发平台技术时依赖合作开发伙伴,但部分伙伴在按时按规格交付组件技术方面存在困难[210] - 公司产品商业化需与领先生命科学公司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但建立和维持合作存在困难和风险[214][215] - 即使公司成功完成Nautilus平台开发,也可能无法获得或维持显著的商业市场接受度[220] - 公司可能会因各种风险因素导致运营结果大幅波动,未来运营结果难以预测[197] - 公司普通股价格和市场可能波动,可能导致投资者重大损失和难以交易[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