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成功获借贷5000万港元,关联方免息贷款1160万港元,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5990万港元[4] - 2023年公司薪酬开支总额为1210万港元,较2022年的131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董事辞任致股份支出减少[6] - 债务与权益比率上升,因投资物业未变现公平值亏损5260万港元及联营公司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206亿港元[1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1.793亿港元,主因联营公司投资及投资物业未变现公平值亏损[26] - 2023年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3170万港元,较2022年的2810万港元增加360万港元[29] - 2023年毛利增加630万港元至2900万港元,主要因汽车分部表现[31] - 2023年其他收入为50万港元,较2022年的60万港元减少10万港元,因终止经营业务非经常服务收入[32]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2810万港元增至2023年的4750万港元[40] - 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与行政费用共3780万港元,占收入79.6%,2022年为2160万港元,占比73.2%[46] - 2023年财务成本增至2360万港元,2022年为1230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CBL未经审核综合收入4000万美元,综合经营亏损230万美元,投资公平值降至1.171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额18.6%,2022年分别为3650万美元、亏损1380万美元、2.374亿港元、30.3%[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90万港元,2022年为4430万港元,以英镑68.7%、港元25.4%和人民币5.8%计价[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与权益比率升至186.9%,2022年为95.4%[50] - 2023年因英镑升值,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正汇兑差额约640万港元,2022年为负汇兑差额约1490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银行存款及物业4.443亿港元已作抵押,2022年为4.717亿港元[5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15.9个百分点,2023年为61.1%,2022年为77.0%[67]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793亿港元,2022年为6340万港元,主要因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206亿港元和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260万港元[69]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结余及应计利息为2910万港元,2022年为305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承兑票据余额为2970万港元,年利率8%,2023年集团利息支出220万港元[73] - 2023年商品及服務收入15,839千港元,2022年为1,342千港元;租金收入2023年为31,665千港元,2022年为28,137千港元;总收入2023年为47,504千港元,2022年为29,479千港元[107] - 2023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8,469千港元,2022年为6,778千港元;毛利2023年为29,035千港元,2022年为22,701千港元[107] - 2023年其他收入为452千港元,2022年为558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023年为 - 174,885千港元,2022年为 - 66,678千港元[107]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206,798千港元,2022年为86,134千港元;本年度亏损2023年为205,897千港元,2022年为85,590千港元[107]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3,999千港元,2022年为 - 23,248千港元;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2023年为 - 191,898千港元,2022年为 - 108,838千港元[109]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 - 172,853千港元,2022年为 - 74,30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2023年为 - 19,045千港元,2022年为 - 34,529千港元[109] - 2023年股本为105,850千港元,储备为58,775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023年为164,625千港元,2022年为322,065千港元[112]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46,658千港元,2022年为68,861千港元;总权益2023年为211,283千港元,2022年为390,926千港元[112]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贷为57,079千港元,2022年为5,049千港元;来自一名关联方之贷款2023年为11,013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12] - 2023年承兑票据为29,700千港元,2022年为27,500千港元;递延税项2023年为1,756千港元,2022年为1,445千港元[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未提取的承诺借贷融资额度为4500万港元[127]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06,798千港元,2022年为86,134千港元[14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413千港元,2022年为630千港元[140]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3,23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140]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803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140] - 2023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3,267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140] - 2023年利息支出23,567千港元,2022年为12,296千港元[14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18千港元,2022年为所得1,623千港元[14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875千港元,2022年为1,597千港元[1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4S店开业等营销活动后,展厅人流量大幅增加超50%[7] - 2023年汽车分部收入为1580万港元,2022年为130万港元[42] - 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2023年租金收入分别为230万港元及294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220万港元及2590万港元[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CBL累积预商用合约额4740万美元,预计将签署逾3000万美元合约[60] - 2023年第四季度,CBL研发中心为欧洲客户开发的新细胞株药物产量比原始细胞株提高270%[92] 股权变动 - 2023年10月9日,公司认购Dakota RE II Limited额外新股份,持股权益由约54.98%增至约69.15%[11] - 2023年10月9日,骏宝有限公司以306.1807万英镑(约2925.3万港元)认购Dakota RE II Limited 6297股新股份,持股权益由约54.98%增至约69.15%[86] - 2023年10月9日,集团附属公司配新股份偿债,集团于Dakota RE II的股权自54.98%增至69.15%[139] 业务收购与扩张 - 2023年2月17日,集团完成武汉骏意收购事项,武汉骏意成为附属公司[89][94] - 2023年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盘龙汽车城占地47000平方呎的顶级玛莎拉蒂4S店开业[82] 债务相关情况 - 集团有一笔2867.5万港元定期银行贷款,以公平值合共5725万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152] - 若集团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偿还693.75万港元,银行无意要求立即偿还余下贷款余额[152] 会计政策 - 收购业务使用收购法入账,业务合并所转让代价按公平值计量[157] - 集团作为承租人,将短期租赁豁免确认应用于租期12个月或更短且无购买选项的租赁[162] - 集团作为出租人,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按直线法于损益确认,部分按租户营业额收取租金于产生时确认[16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入账,折旧按直线法计算[167][182] - 业务合并所收购无形资产按收购日期公平值初始确认[18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或亏损计入产生期间损益[176] - 集团将租赁负债列为综合财务状况表单独细列项目[180] - 集团为出租人的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180] - 公司重视无形资产处理,出售或无未来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按出售净额与账面价值差额计损益[185] - 公司期末审阅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账面价值,有减值迹象则估计可收回金额[185] - 公司测试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时,按合理一致基准分配公司资产[186] 员工与供应商管理 - 过去四年无因工亡故、工伤事故及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报告期无违反职业健康及安全法规个案[190] - 报告期武汉业务100%的员工及香港办事处75%现有员工接受相关培训[193] - 报告期总体91%(2022年:100%)的员工接受了培训[193] - 报告期公司有1名来自意大利的主要供应商[197] - 公司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及安全培训、疏散演习和保护设备,更新安全指引[187]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公共卫生危害及疫情风险,管理层定期检讨[187][188] - 公司定期审查供应商,要求遵守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辞退不达标者[196] 其他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向客户借出的未偿还抵押贷款[75][91]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资本承担及重大或然负债[77] - 2023年12月31日,Capella净内部面积总值约94%须遵守租赁协议,年租金总额约为310万英镑,最晚届满日期为2030年2月,加权平均未届满租期为4.87年[81]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