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额为167.502亿港元,较2022年的223.637亿港元下降25%[12] - 2023年EBITDA为24.503亿港元,较2022年的43.786亿港元下降44%[1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2.765亿港元,较2022年的34.513亿港元下降63%[12] - 2023年基本纯利为9.91亿港元,较2022年的20.027亿港元下降51%[12] - 2023年账面纯利为9.074亿港元,较2022年的19.091亿港元下降52%[12] - 2023年每股全年股息为16港仙,较2022年的35港仙下降54%[12]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为4.79港元,较2022年的4.82港元下降1%[12] - 2023年净负债比率为16%,2022年为7%[12] - 公司2023年总营业额较2022年下跌25%,至167.502亿港元,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下跌51%,至9.91亿港元[16][19] - 覆铜面板部门营业额下降14%,至164.478亿港元,EBITDA下降21%,至24.023亿港元[17][20] - 地产部门营业额下降93%,至2.268亿港元,EBITDA下降96%,至0.579亿港元[18][2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2.21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47 [22] - 净营运资金周转期由2022年12月31日的86日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5日[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负债比率约为16%,短期与长期借贷的比例为40%:60% [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保留溢利、股份溢價及特別儲備總額為89.37896億港元,2022年為96.4057億港元[8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3486.7万港元,2022年减少4556.6万港元[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拥有债务及权益工具投资约21.34256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9%,2022年分别为15.2607亿港元和约6%[8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债券投资组合公平值合共9645.2万港元,投资成本合共为3.47705亿港元[86] - 2023年,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为434.2万港元,较2022年843.3万港元减少约49%[86] - 报告期间内已於损益中确认之减值亏损总额2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6501亿港元[85][86] - 於损益中确认之累计亏损总额1.86771亿港元[85][86] - 公司2023年来自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权益工具股息收入为7.1283亿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为6.9854亿港元[91] - 公司2023年因提高生产力产生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11.59117亿港元[92][95] 业务情况 - 2023年公司产品年销售量较去年增长3%[15] - 覆铜面板部门因市场销售单价下跌,营业额同比下降;房地产部门因可销售余货减少,营业额下降[15] - 覆铜面板部门高端、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数量持续增加[17][20] - 公司活跃客户数目不断攀升,与现有客户构建了更深的合作层面[31][32] - 公司成本效益优于行业内其他竞争者,覆铜面板产品质量稳定、交期准时[31][32]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56][57] - 2023年业务回顾载于年报「主席报告」一节[57][60] - 公司业务分部竞争激烈,无法保证能与对手成功竞争,若竞争失败业绩等或受不利影响[63] - 全球市场波动和经济状况、中国经济放缓及疫情影响,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降[63] - 2023年公司与雇员、客户或供应商无重大纠纷[73][74] - 2023年公司最大客户为建滔集团,销售额占比约21%,第二大是Hallgain集团,占比3%,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比少于30%[122][125] - 2023年公司向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购货额百分比分别为14%及29%,向建滔集团购货额占比4%[122][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建滔集团和Hallgain在公司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之一拥有实益权益[123][125] - 2023年公司有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亦为关连方交易)[127]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之计划[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事项[142] 产能与投资 - 2023年公司投资约7亿港元添置新生产设施[22] - 现有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生产厂房临近产能上限,业务增长取决于获取额外产能[59][61] - 无法保证近期能实现计划中的产能增长,若无法实现或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9][61] - 公司未来扩充计划需额外资金及管理资源,融资能力受财务状况和市场等因素影响,若无法获资金可能削减计划[63] - 公司管理层可能因扩充计划面临升级设施和培训人员等挑战,或限制扩充计划[63] - 公司完成用于AI计算应用的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产品开发,正与客户全面测试并推向市场[28] - 2024年公司计划将泰国覆铜板月产能扩大40万张[28] - 预计覆铜面板市场将逐步企稳反弹,公司用于AI算力的相关产品已完成开发并正与客户全面测试[29] - 2024年将在泰国增加覆铜面板产能每月40万张[29] 环保项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项目总投资3亿港元,年发电650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万吨,节省电费5850万港元[28] - 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项目总投资约6亿港元,年发电1.3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节省电费1.17亿港元[28] - 公司投入约8000万港元用于热能回收设备,每年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年节约1.5万吨标准煤,每年节省约8000万港元费用[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累计投资3亿港元,每年生产6500万千瓦时绿色电力,节省电费开支5850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预计累计投资约6亿港元,每年生产1.3亿千瓦时时绿色电力,节省电费开支1.17亿港元[29] - 已投资约8000万港元于热能回收设备,每年可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开支约8000万港元,累计节省开支超2.3亿港元[29]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约1万人,较2022年的1.03万人有所减少[24][25] - 叶树堃先生72岁,2011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担任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42] - 张家豪先生40岁,2006年7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参与华南地区覆铜面板市场推广工作,担任泰国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厂总经理[41] - 周培峰先生55岁,2006年1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中国深圳、佛冈、江门及江阴四家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厂总经理[41] - 罗家亮先生50岁,2006年7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持有香港中文大学专业会计学学士学位,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负责公司秘书工作[42] - 张鲁夫先生67岁,2015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提名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45] - 龚永德先生61岁,2021年6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48] - 叶树堃现为华润水泥等六间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45] - 张鲁夫自2015年4月起担任中国生物制药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龚永德自2023年6月起担任建银国际(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48] - 龚永德2023年12月获委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成员[48] - 何国鸣先生2022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4年企业及商业银行经验[51][53] - 龚永德先生2021年6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公司相关职务[49] - 张先生2015年4月获委任为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常国强先生2002年加盟建滔集团,任玻璃纤维布厂总经理,此前有超16年相关经验[52][54] - 吴美琴小姐2004年加盟集团任公司秘书,有29年会计工作经验[52][54] - 2023年支付给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薪酬在零至1000000港元有1人,2000001港元或以上有1人,总计2人[146] 股息政策与派息 - 公司股息政策目标为让股东分享盈利,同时保留足够储备维持集团日后发展,董事会决定是否宣派股息时会考虑多项因素,并适时检讨股息政策[75]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此派息建议须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16][19] - 2023年公司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建议向2024年6月18日在册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74] 风险与诉讼 - 公司面临多项特有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或重大影响业务运营、财务状况等[58][60] - 建滔铜箔非控股股东相关和解诉讼实质性程序仍在继续,公司认为有很大机会胜诉,未就该申索计提责任拨备[27] - 广州富力地产因财务状况恶劣未能支付债券利息[89] - 公司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型对所持债务工具进行减值评估[89] - 报告期内公司就广州富力地产债务工具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式确认减值亏损270,000港元[89] - 公司对广州富力地产债务工具累计信贷亏损为186,771,000港元[89] - 广州富力地产总资本净借贷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171%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262%[91] 股东权益与持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持有公司9,517,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3050%;张家豪持有216,000股,占0.0069%;张国强持有2,502,000股,占0.0802%;张国平持有3,000,000股,占0.0962%;林家宝持有3,303,000股,占0.1059%;叶澍堃持有350,000股,占0.0112%;龚永德持有60,000股,占0.0019%[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张国强、张国平、林家宝分别拥有公司12,000,000份购股权;张家豪拥有4,000,000份;周培峰拥有2,000,000份;何国鸣、叶澍堃、张禄福、龚永德分别拥有1,000,000份[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持有附属公司建滔积层板有限公司1,058,000股无投票权递延股份;张国强持有529,000股;张国平持有952,200股;林家宝持有581,900股[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持有最终控股公司建滔集团有限公司17,123,82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5450%;张国平持有7,236,383股,占0.6529%;林家宝持有2,500,000股,占0.2256%;张国强持有2,610,222股,占0.2355%;张家豪持有484,000股,占0.0437%;罗家亮配偶权益持有50,000股,占0.0045%[109] - 除上述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有权益或短仓[112][113] - 除报告“关连交易”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相关实体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112][114] - 除报告“关连交易”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与控股股东的重大合约[112][114] - 除报告“关连交易”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的控股股东无向其提供服务的重大合约[112][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部分董事权益外,有其他股东已通知公司其在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相关权益[115][116] - Hallgain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23.0143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3.76%[119] - 建滔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相关权益,2023年12月31日Hallgain拥有建滔集团约42.54%权益[119] - 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持有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68%[119] - Jamplan (BVI) Limited直接及间接持有相关权益,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间接持有部分权益,其持有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7.21%[119] -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