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是钢铁、有色等工业用耐火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9] - 公司股票于2022年5月13日在北交所上市[18] - 2023年6月12日经营范围变更[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人数为7人,监事会人数为3人,高级管理人员人数为6人[165] - 蔚文绪、马军强、杨占坡为一致行动人,董监高与控股股东、实控人无关联关系[166] - 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未变动,独立董事发生变动[169] - 张金羽、唐承琳、马永峰、杨占坡、宋飞为新任人员,李健离任独立董事[169] -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新的公司治理制度,修订《公司章程》及多项内控制度[182] - 公司治理机制为所有股东提供合适保护和平等权利,加强中小股东保护[183][184] - 公司重大决策均按规定程序进行,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185][186] - 报告期内公司修订《公司章程》两次,分别在2023年5月23日和11月14日[188] - 张金羽自2023年9月26日至今任公司副总经理[173] - 唐承琳自2023年9月26日至今任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73] - 宋飞自2023年11月至今任公司独立董事[174]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6次,监事会召开4次,股东大会召开4次[189][190][191] - 三会均审议通过投资建设年产6000吨新能源电池材料用碳化硅复合材料生产线的议案[189][190][191] - 目前公司董事会成员7人,监事会成员3人,人数及结构均符合相关要求[191][192] - 公司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履行股东大会各项程序,平等对待所有股东[191] - 报告期内董事会依法召集会议并形成一致决议,董事依法行使职权[191] - 报告期内监事会依法召集会议并形成有效决议,监事对公司财务等进行监督[192][193] - 三会审议通过2022年度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等议案[189][190][191] - 三会审议通过2022年度财务审计、决算报告及2023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议案[189][190][191] - 三会审议通过完善公司多项管理制度的议案[189][190][191] - 三会审议通过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议案[189][190][191] -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符合相关法规及章程要求[194]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95] -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和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197] - 战略委员会对公司下一步发展做出指示和要求[198] - 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财务和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指导[199] - 提名委员会对改选人员任职资格进行遴选审核并提建议[20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蔚文绪等四人合计持有公司47.07%的股份并保持一致行动关系[118] - 无限售股份总数期初为23807973股,占比27.68%,期末为55903561股,占比65.00%;有限售股份总数期初为62192027股,占比72.32%,期末为30096439股,占比35.00%[136]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期初持有限售股份40418001股,占比47.00%,期末为27921374股,占比32.47%;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12557668股,占比14.60%[136] - 董事、监事、高管期初持有限售股份2900086股,占比3.37%,期末为2175065股,占比2.53%;期末持有无限售股份725021股,占比0.84%[136] - 股东蔚文绪期末持股19194917股,持股比例22.3197%,持有限售股份14373701股,持有无限售股份4821216股[137] - 股东马军强期末持股14410068股,持股比例16.7559%,持有限售股份10807551股,持有无限售股份3602517股[137]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蔚文绪、马军强、蔚文举、杨占坡为一致行动人,除张京生与蔚文绪的关联关系外,前十名股东无其他关联关系[139] - 公司股东合计持股情况为45618504股,新增16631908股,总计62250412股,占比72.38%[138] - 蔚文绪持有公司22.32%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142] - 蔚文绪、马军强、蔚文举和杨占坡四人合计持有公司47.07%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144] -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化[143][147] - 报告期内公司无公开发行和定向发行普通股股票的情况[149][150] - 蔚文绪期末持普通股股数为19,194,917股,持股比例22.32%;马军强期末持14,410,068股,持股比例16.76%;杨占坡期末持3,684,053股,持股比例4.28%[167] - 董监高合计期末持普通股股数40,189,124股,持股比例46.73%[168] 募集资金管理 - 2022年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总额1.058亿元,净额9728.038609万元[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879.844281万元[153] -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7367.373521万元,占比75.73%[154] - 年产1.6万吨冶炼洁净钢用功能复合材料项目已100%投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54] - 年产6000吨新能源电池材料用碳化硅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投入进度4.33%,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54] - 2023年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余额为0元[155] - 2022年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报告期收益92.92万元,累计收益114.61万元,期末未到期产品5000万元[155] - 2023年8月14日公司将募投项目变更为年产6000吨新能源电池材料用碳化硅复合材料生产线项目,拟投资7367.373521元[160]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完成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2元现金,共派发现金红利1032万元[4]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7761.78万元,占当期总资产比例为21.36%[11] - 2023年营业收入1.06亿元,较2022年减少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7.63万元,较2022年增长9.62%[25] - 2023年末资产总计3.6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29%,负债总计3241.03万元,较2022年末减少1.06%[25] - 2023年毛利率为37.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为4.6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为4.45%[25]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9.30万元,较2022年减少62.90%[25] - 202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10,存货周转率为1.46[25] - 公司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与业绩快报差异率为 -4.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差异率为 -1.04%[29]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9.43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净额67.51万元[34]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982.35万元、2744.66万元、2553.67万元、3328.72万元[32] - 2023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93.01万元、405.08万元、418.01万元、211.53万元[32] - 因会计政策变更,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重述后为314.3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重述后为10.91万元[37]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2.10%,净利润1527.63万元,同比上升9.62%[48]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63亿元,较年初增长1.29%,净资产3.31亿元,较年初增长1.52%[48] - 货币资金4564.55万元,占总资产12.56%,较上期减少47.65%,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3000万元[51][52] - 应收票据1322.53万元,占总资产3.64%,较上期增加116.34%,因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理[51][53] - 固定资产9066.02万元,占总资产24.95%,较年初增长57.75%,因办公楼项目竣工验收[51][53] - 短期借款191万元,占总资产0.53%,较年初增长193.85%,因下游客户回款方式为应收账款保理[51][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5001.48万元,占总资产13.77%,较上期增长147.57%,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3000万元[51][54] - 应收款项融资565.65万元,占总资产1.56%,较上期降低73.81%,因下游客户回款方式为供应链票据[51][55] - 预付款项123.95万元,占总资产0.34%,较上期降低66.36%,因原材料价格稳定,锁定价格合同减少[51][55] - 其他应收款31.07万元,占总资产0.09%,较上期降低53.56%,因受工伤职工医疗费用获赔付冲减备用金[51][56] - 2023年营业收入106,093,997.86元,较2022年下降2.10%,净利润15,276,260.39元,较2022年增长9.62%[58]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03.21%,因募集资金专户利率高、协定存款利率及存款基数大,利息收入多[58][59] - 信用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降低90.21%,因公司本期客户回款好,应收账款余额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冲回[58][60] -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140.65%,因3年以上产成品增加,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8][61] - 投资收益较上年增加179.87%,因公司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58][61] - 主营业务收入103,645,084.61元,较2022年下降3.37%,其他业务收入2,448,913.25元,较2022年增长120.93%[66] - 不定形耐火材料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3.87%,因报告期内承包订单减少[67][71] - 定型耐火制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61.98%,因报告期镁碳砖订单减少[67][71] - 其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23.45%,因报告期内公司增加销售原材料收入[67][71] - 碳化硅复合材料收入为新项目,2023年9月投产[7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92966.21元,较2022年的30166715.08元减少62.90%[74]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458664.48元,较2022年的 - 37372961.17元减少18.96%[74]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569961.14元,较2022年的77181881.64元减少111.10%,因2022年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0580.00万元[74][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有30000000元、5000000元等多种,报告期有不同金额的投资收益[79] - 2023年应收账款余额为9139.41万元,坏账准备为1377.63万元,账面价值占总资产比例21.36%[94] - 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10609.40万元[95] - 公司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77617843.72元,周转率为1.1次[116] - 年度分配预案为每10股送股数0,每10股转增数0[163] - 报告期权益分派方案符合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164] 研发情况 - 2023年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截至年底共拥有有效专利40个[6] - 2023年研发支出金额为7489539.10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06%,较2022年的6.49%有所上升[87] - 研发人员从期初的20人增加至期末的23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量的比例从12.82%提升至15.75%[88]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从31个增加到40个,发明专利数量从14个增加到21个[89] - 中间包用螺旋透气滑板研制处于透气环装配阶段,申请一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90] - 精炼钢包用镁铝碳质水口座砖研制进入中试阶段,形成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90] - 新能源电池材料用碳化硅复合材料研制小试产品已出,形成一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处于已受理阶段[90] - 组合式透气元件研制项目研发成功,已授权一项专利,一项处于实质审查阶段[91] - 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完成SiCnw@CNT纸/SiC自封闭层状纤维4项研究技术[92] 业务与市场 - 报告期内功能耐火材料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92.04%[11] -
科创新材(833580) - 2023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