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53亿元,同比下降8.65%,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37.01%[3] - 2023年营业收入为45.53亿元,同比下降8.65%[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03.34万元,同比下降44.86%[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35.87万元,同比下降46.70%[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亿元,同比增长39.30%[3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43.24%[3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下降43.24%[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1%,同比下降3.32%[36] - 2023年末资产总额为70.93亿元,同比增长6.64%[36]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11亿元,同比增长2.73%[36]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2072元/股[37]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270.63万元,同比下降8.65%[108]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8.47%,保持稳定[108] - 净利润10,599.24万元,同比下降37.01%[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03.34万元,同比下降44.86%[1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35.87万元,同比下降46.70%[108]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552,706,288元,同比下降8.65%[117] -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应用系统收入为968,531,959.24元,同比下降24.80%[117] -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收入为2,685,950,966.51元,同比下降9.40%[117] - 数控机床(CNC)收入为349,055,908.78元,同比增长56.34%[117]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4,552,706,288.00元,同比下降8.65%;营业成本为3,711,790,297.09元,同比下降8.56%;毛利率为18.47%,同比下降0.08%[118] - 公司2023年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销售收入为2,685,950,966.51元,同比下降9.40%;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应用系统销售收入为968,531,959.24元,同比下降24.80%[118] - 公司2023年华东地区销售收入为1,823,864,867.32元,同比下降11.76%;华南地区销售收入为1,032,892,797.72元,同比下降36.72%;海外销售收入为502,713,037.27元,同比下降1.93%[118] - 2023年销售费用为2.49亿元,同比下降5.47%[127] - 2023年管理费用为1.81亿元,同比增长7.67%[127] - 2023年财务费用为4634.74万元,同比增长53.94%,主要系汇兑损失增加所致[127] - 2023年研发费用为1.38亿元,同比增长6.11%[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012,846.99元,同比增长39.30%[1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999,398.85元,同比减少44.70%[1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82,675.77元,同比增长145.34%[1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4,925,766.24元,同比增长178.26%[146] 产品收入及毛利率 - 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48.55%,毛利率增加5.76个百分点[4] - 数控机床收入同比增长56.34%,毛利率增加6.54个百分点[4] - 注塑机收入同比增长16.32%,毛利率增加1.30个百分点[4] - 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55%,毛利率同比增加5.76个百分点[108] - 注塑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32%,毛利率同比增加1.30个百分点[108] - 数控机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34%,毛利率同比增加6.54个百分点[108] -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收入96,853.20万元,毛利率28.98%,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80%,毛利率同比增加3.41个百分点[108] - 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73.59万元,同比下降31.82%,毛利率44.20%,同比上升5.76个百分点[109] - 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379.61万元,同比下降22.09%,毛利率23.84%,同比增加3.23个百分点[109] - 注塑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330.81万元,同比增长16.32%,毛利率21.49%,同比增加1.30个百分点[109] - 数控机床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905.59万元,同比增长56.34%,毛利率33.52%,同比增加6.54个百分点[110] 产品出货量及订单 -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出货量约1700台,累计出货超6000台[6]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签单量超260台,同比增长60%,出货量超260台,同比增长100%,累计出货超500台[6] - 注塑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其中TE系列电动注塑机实现批量交付[6] - 2024年一季度,自产多关节机器人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5%,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5%[6] - 2024年一季度,注塑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8%,收入同比增长超90%,其中电动注塑机销售量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6] -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签单量超260台,同比增长约60%,出货量超260台,同比增长超100%[110] - 公司2023年新增订单中,机器人本体数量为8,275台,金额为233,274,122.32元;自动化解决方案数量为3,321套,金额为448,978,830.11元[118] - 公司2023年确认收入订单中,机器人本体数量为7,179台,金额为244,735,873.54元;自动化解决方案数量为2,456套,金额为723,796,085.70元[118] - 公司2023年期末在手订单中,机器人本体数量为3,461台,金额为101,670,124.35元;自动化解决方案数量为2,484套,金额为163,461,474.44元[11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开始研发新一代面向工业应用场景的运动控制器平台,与AI大模型深度集成[6] - 公司研发的新一代运动控制器平台硬件采用多CPU架构,软件平台采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实时操作系统[110] - 22KW电液伺服驱动器目前处于客户β测试阶段,37KW电液伺服驱动器项目已通过TR4评审并完成小批量样机生产[110] - 公司拥有已获得授权专利590项,其中发明专利152项,另有处于实审阶段的发明专利209项,软件著作权77项[111] - 公司已通过自主研发在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视觉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103] - 公司推出TMCR系列机器人控制器,已批量应用于自研SCARA、六轴和协作机器人[103] - 公司推出TMCP系列注塑机控制器,已小批量应用于客户处,并与自研机械手、模温机、冰水机和三机一体完成数据互联互通[103] - 公司伺服研发团队已成功建立伺服相关产品自主研发的技术基础,包括大功率硬件设计、可靠性产品设计、开放式体系结构、高性能控制算法等[103] - 22KW电液伺服驱动器项目处于客户β测试阶段,拟规模化生产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128] - 37KW电液伺服驱动器项目已通过TR4评审,已完成小批量样机生产,拟规模化生产以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131] - 机器人高性能驱控一体电柜研发项目已通过TR3评审,拟规模化生产TRB100四/六轴机器人电柜,以降低成本、提升性能,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133] - 新一代运动控制器平台与大模型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场景验证,拟规模化生产以成为大模型公司在工业领域实现落地所需的重要硬件载体,推进AI工业生态构建,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14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开发集视觉、运控、OEE、机器人控制一体化的高效平台,形成智能一体化控制能力[111] - 公司2024年将推出GMU900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和民用航空领域的零件工艺需求[111] 市场与销售 - 公司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发展壮大智能制造综合业务规模[9] - 公司已完成销售网络的前期铺排和布局,在全球化浪潮中,销售触点更多、更广,产品销售会具备更强的增长效应[9] - 公司在全球拥有约30家办事处,销售队伍200余人,触达客户超过20万家[115] - 公司在全国拥有国内代理商及经销商50余家,国际代理商及经销商30余家,海外销售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115] - 公司集中力量深挖头部客户需求,有效拓展了伯恩光学、立讯精密、富士康等客户需求[115] - 公司营销力量由"营销战区+大客户拓展队"组成,形成全面、多层次的销售网络[112] - 公司集中力量深挖头部客户需求,有效拓展了伯恩光学、立讯精密、富士康等客户需求[112] - 公司自研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逐步实现进口替代,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113]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布局三大核心产品:机器人、数控机床、注塑机,覆盖几乎所有制造业,具有高度的客户协同性[9] - 公司目标是在三大产品各自领域做到“单科状元”或实现行业前三,形成三箭齐发的产品矩阵[9] - 公司计划分节奏实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动注塑机各自从技术到市场的积累和领先[9] - 公司提供一站式、全面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快速提升产品在各应用领域的渗透率[9] - 公司将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阶段分节奏实现逐个突破,分步实现技术到市场的积累和领先[9] - 公司将持续构建更完善的产品矩阵,为造物者造器[9] - 公司进一步收缩项目类业务,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规模有所减少[108] - 公司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48.55%,主要得益于在3C行业的工艺积累和技术深耕[109] - 电动注塑机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未来发展空间广阔[109] - 公司2023年三大核心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标准化及规模效应显现[179] - 公司在控制系统、伺服驱动、视觉应用技术等领域实现多项新突破[179] - 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实现越南、墨西哥本地化运营,多国成功交付样板工厂[179] - 2024年公司计划强化产品差异化优势,把握技术趋势,聚焦深耕市场[180] - 公司将持续推进AI大模型与机器人的融合及应用[180] 行业与政策 - 2023年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2.95万套,同比下降2.2%[43] - 2023年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8.3万台,同比增长0.4%[43] - 2023年第四季度工业机器人销量环比提升5.0%[43] - 2023年光伏行业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61万台,同比增长90%[43] - 2023年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2.8万台,同比增长28%[45] - 2023年外资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5万台,同比下降15%[45] - 2023年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提升至45.1%,同比增加9.8个百分点[45] - 2023年SCARA机器人销量为6.5万台,同比下降4.2%[44] - 2023年小六轴机器人销量为9.4万台,同比增长4.4%[44] - 2023年协作机器人销量为2.4万台,同比增长21.5%[44]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提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53] -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倍[54] -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52]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研发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51]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强调提升工业母机、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55] - 《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推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重大技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四五”规划纲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56] - 国产工业机器人经济性显现,需求持续增长,终端客户采用国产品牌的意愿增强[57] - 制造业产业升级推动工业机器人长足发展,3C、汽车、锂电、光伏等行业需求旺盛[57] - 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应用行业主要为3C、汽车、新能源、食品饮料、医疗等,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57] - 据MIR-睿工业分析,2024年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有望实现增长,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57] - 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30.58万台,同比增长8%[58] - 2023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生产额为1935亿元,同比增长1.1%;消费额为1816亿元,同比下降6.2%[58] - 2023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61.3万台,同比增长6.4%,自2023年9月以来恢复并保持增长[58] - 2023年中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11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52%[58] - 公司生产的数控机床产品主要为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
拓斯达(30060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拓斯达(300607)2024-04-21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