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国药(03613) - 2023 - 年度财报
03613同仁堂国药(03613)2024-04-22 16:58

公司历史与背景 - 公司成立于1669年,自1723年起为皇室提供中药长达188年[5] - 公司历史悠久,拥有355年的制药经验,始终恪守质量标准[6] 公司活动与事件 - 2023年3月,公司举办北京同仁堂国际化发展三十周年暨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上市十周年研讨会[7] - 2023年4月,公司在香港将军澳增设一家零售终端[8] - 2023年6月,公司亮相“乡情聚香江迈向新征程—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家乡市集嘉年华”活动,展示同仁堂御药文化、非遗传技艺及高品质产品[9] - 2023年6月,公司荣获“华富卓越投资者关系大奖2022可持續發展類別—金獎”[9] - 2023年8月,公司就“同仁堂药王节”活动安排社区展览,展示同仁堂350多年历史和企业发展[10] - 2023年8月,公司为配合厦门大学举办的“2023中国氧化还原生物学与医学大会”,展示大品种产品及首款中式抗衰老产品保龄、仙龄系列[10] - 2023年9月,公司参与第十二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并设立同仁堂展区[11] - 2023年11月,公司首次以进口展商身份参展“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香港生产制造的王牌产品及首款中式抗衰老产品[1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1,524,945千港元,同比增长13.5%[1] - 2023年毛利为1,047,243千港元,毛利率为68.7%,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1] - 2023年净利润为590,587千港元,净利率为38.7%,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1] - 2023年每股盈利为0.65港元,同比增长10.8%[1] - 2023年总资产为4,434,445千港元,同比增长4.9%[1] - 2023年总负债为413,755千港元,同比下降14.9%[1] - 2023年流动比率为11.7,同比增加2.9[1] - 2023年股本回报率为14.7%,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1] - 2023年资产回报率为13.3%,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1] - 2023年派息比率为51.1%,同比增加8.3个百分点[1]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5.249亿港元,同比下降11.9%[36] - 公司2023年实现净利润5.906亿港元,同比下降14.6%[36] - 公司2023年股东应占利润为5.404亿港元,同比下降16.3%[36] - 公司2023年每股收益为0.65港元,同比下降0.12港元[36] - 公司董事会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0.33港元[36] 市场与销售 - 公司计划在香港及其他地区积极开设新零售终端,并加强境外产品注册与销售渠道的拓展[29] - 香港市场收入为915.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0.8%,同店收入增长达127.1%[39] - 香港市场零售终端数量为27家,较上年净增加2家[39] - 非香港市场收入为480.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8%,同店收入增长达4.1%[40] - 非香港市场零售终端数量维持在48家[40]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129.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0.2%[41] 研发与生产 - 生产基地持有香港中成药GMP认证、国际标准ISO22000认证和HACCP认证[44] - 安宫牛黄丸、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极细珍珠粉和灵芝乐活胶囊的生产能力显著提升[45] - 金水六君煎颗粒和灵芝姜黄复方活血安神胶囊已获批注册为中成药[45] - 公司位于香港大埔的生产研发基地持有香港中成药GMP认证、国际标准ISO22000认证以及HACCP认证[47] - 安宫牛黄丸、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等品种的产能得到有效提升,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47] - 金水六君煎颗粒、灵芝姜黄复方活血安神胶囊通过审批获得中成药注册证[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授权的专利共61件,开展PCT国际申请6件[47] 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为798人,较2022年的762人有所增加[55] - 公司年度员工成本为2.457亿港元,较2022年的2.191亿港元增长12.1%[55] 品牌与营销 - 公司积极参与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提升同仁堂在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48] - 公司发起“三优势”活动,结合“同仁堂300周年御药庆典”和“同仁堂药王节”庆祝活动[49] - 公司通过不同媒体发布安宫牛黄丸研究报告,吸引了约100万次观看[50] - 公司继续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一系列Vlog,探索品牌营销新形式[53] 财务数据 - 公司营收为15.249亿港元,同比下降11.9%[57] - 毛利润为10.472亿港元,同比下降8.9%,但毛利率从66.4%提升至68.7%[58] - 其他收益净额为840万港元,同比下降120万港元[59] - 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313亿港元,同比增加23.6%[60] - 行政费用为1.79亿港元,同比增加15.9%[61] - 财务净收入为6690万港元,同比增加5230万港元[62] - 所得税费用为9720万港元,同比下降27.8%[63] - 年度利润为5.906亿港元,同比下降14.6%,净利润率为38.7%[64]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5.404亿港元,同比下降16.3%[6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65港元,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33港元[64] 资本与投资 - 公司将通过战略性投资、兼并、收购以及引進高質量戰略合作夥伴等方式,推动业务外延式增长[29]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线,提升应对经济风险的抗压能力[25] - 公司将深入了解东南亚市场,创新亚洲区应用场景形态,积累未来增量新动能[25] - 公司将实施大品种战略,从供给侧寻找新起点,通过产品升级迭代,提升市场竞争力[25] 供应链与生产 - 公司生产流程及包装材料产生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和厨余[195] - 公司食堂的厨余由收集商处理,厨房排放的污水及油均交由合资格收集商定期收集及后续处理[195] - 公司生产设备使用食品级润滑剂,易于分解以减少污染[200] - 公司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过程完全不使用任何清洁剂,确保排放水“零残留、零污染”[200]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的主要质量风险包括采购、生产、检测和销售四大方面[110] - 采购质量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通过物料检测,禁止不合格原材料流入生产环节,严格执行供应商产品质量标准[110] - 生产质量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生产车间员工必须接受培训和考核,生产过程详细记录[110] - 产品检测质量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标准,优化检测方法并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及详细记录[110] - 销售产品质量责任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包括紧密追踪产品外包装标签法规变化,制定质量风险报告及产品召回管理规程[110] - 公司面临的外部委托加工业务风险包括选择、监督及淘汰风险,主要应对措施是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制度[110] - 公司面临的业务合作伙伴风险包括合作薄弱影响业务发展,主要应对措施是严格进行供应商审计,确保供应商符合公司要求[110] - 公司面临的采购价格风险包括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成本控制,主要应对措施是多方询价比价,密切关注市场行情,提前询价确保最合适价格[110] - 为应对个别珍稀药材采购价格上升,公司积极在国际市场采购相关物料作为储备[110] 合规与监管 - 公司未发现与环境、社会及管治各范畴相关的违法违规个案[113] - 公司制定了生产基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实验室废料管理规程等政策[115] - 公司密切监控海外的“同仁堂”商标使用情况,防止被其他单位或个人注册或专利申请[111] - 公司密切与母集团沟通,及时更新和制定应对商标许可协议变更的措施[111] - 公司合作专业机构,为研发成果申请各项知识产权、专利[111] - 公司视确保运营合规为重要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内部政策及制度,强化合规管理[114] - 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有关遵守法律及监管要求的政策及常规,董事会每年审阅合规情况[114] - 公司遵守香港主要法例法规,包括空气污染管制条例、保护臭氧层条例、水污染管制条例等[115]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定期举行股东大会,并通过年报、中期报告、财务报告、ESG报告、公司网站和其他披露文件发布重要信息,让投资者和股东了解公司的最新情况、业绩和ESG绩效[117] 供应商与合作伙伴 - 公司通过筛选、审核及评估等流程,确保供应商了解和符合公司的期望及要求,并定期与供应商及合作夥伴沟通以加强伙伴关系[117] 客户服务 - 公司通过零售终端员工、客户服务热线、传真、电子邮件以及社交媒体,收取客户及消费者的反馈,并设立机制以妥善处理客户反馈和投诉[117] 政府与行业关系 - 公司与政府有关部门及监管机构保持联系,以监察最新法律法规要求及确保运营合规[117] - 公司定期与行业协会沟通,交流行业信息,确保运营遵循行业标准[117] 社区与社会责任 - 公司不定期举行社区活动及服务,并鼓励员工支持义工服务,以更好地了解和回应社区的需求[117] 沟通与透明度 - 公司致力于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机制,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渠道与持份者沟通,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作出有效回应[118] - 公司认为持份者的参与是业务发展的重要部分,持份者的意见有助于公司建立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18] - 公司重视不同持份者的意见,这些意见对业务发展及管理至为重要,有助于公司审视潜在的风险与机遇,令业务常规更贴近他们的需要和期望[118] 员工发展与福利 - 公司通过绩效评估和问卷调查了解员工需求,并鼓励员工与主管沟通,以支持员工的职业发展,并创造一个促进发展、健康和安全的工作场所[119] - 公司提供全面及定期的医疗检查、基本医疗及牙科保健、意外保险等保障,直系家属可进行免费中医疗咨询服务[171] - 公司为员工提供额外的有薪假期,包括婚假、丧假及探亲假等,确保员工有适当的休息[172] - 公司遵守“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原则,为所有员工及应聘人士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不因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作出偏倚的决定[172] - 公司禁止招聘或使用任何童工,并在招聘过程中核实应聘人士的身份证明文件并记录存档,确保其工作资格及合规性[172] - 公司的工作时间及职责等要求均列明于雇佣合约中,员工只需按当中要求履行职务,严禁以任何形式强制要求其履行合约中的要求或时间以外的职务[172] - 公司如发现任何童工或强制劳工的违规情况,会根据相关法例法规处理,包括向执法部门报告、协助受害员工,以及采取纪律处分[172] - 公司不时有举办各种工余活动让员工参与,如小型运动会及问答比赛,让员工感受节日的气氛和乐趣[171] 环境管理 - 公司制定了《生产基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范生产研发基地的排放物管理[191] - 公司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减少排放为环境目标,持续评估、纪录及每年披露环境数据[191] - 公司本年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共0.54公吨,均交由合资格公司处理;同时产生的无害废弃物共629.1公吨,交由当地政府部门收集、清运和处理[193] - 公司消耗242.6公吨包装材料,包括83.7公吨纸张、112.3公吨金属及51.18公吨塑料,总消耗量同比下降28.4%[197] - 公司回收了0.41公吨纸张[194] -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化学品等有害废弃物,并妥善处理[194] - 公司制定了《实验室废料管理规程》及控制措施,并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执行及监督[194] - 公司医疗废物处理符合《废物处置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守则》[194] - 公司鼓励员工收集墨水匣、旧电池等有害废弃物,并进行回收及交由独立专业回收商处理[194] 可持续发展 - 公司积极应对科技发展、气候变化及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风险和机遇[91] - 公司持续完善产品供应链,加强品种开发,提升零售终端销售管理能力[92] - 公司致力于建立专业人才库,为员工提供合适的雇佣制度和工作环境[92] - 公司积极实施环境管理措施,减少业务运营对环境的负担[93] - 公司识别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并逐步分析其关联性及影响,建立应对机制[93] - 公司将打造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企业,推动中药品供应链全球化[93] 管治与内部控制 - 公司建立了明确及有效的管治体系,以促进稳定及可持续的企业发展[101]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监督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并监督运营中的环境、社会及管治以及气候相关事宜[101] - 公司已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并由董事会负责持续监督及检讨其有效性[102] - 公司实施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的五项主要元素及“三道防线”模式,以识别、评估及管理重大风险[103] - 公司通过收集掌握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完善海外公司管理制度等方式防范风险[107] - 公司已设立风险管理小组,每半年向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汇报及提交风险管理报告[105] - 公司已建立清晰的風險監管程序,以助識別及回應相關的風險及機遇[107] - 公司正研究建立由董事会、管理层和主要部门组成的ESG架构,以识别及应对相关机遇及风险[104] - 公司将不断了解自身表现及寻找改善方案,加强其监管系统及稳定性[104] - 公司将持续检视现有的管治架构,以支持董事会、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共同实现长期及可持续的发展[104] 产品质量与安全 - 公司遵从“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致力于完善供应链及产品品质管理[141] - 公司采用全流程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安全及质量[141] - 公司生产研发生产基地持有GMP认证、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HACCP认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