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转亏为盈,净利润达人民币150万元[12][14][18] - 2023年公司总营收为人民币2.203亿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1.556亿元增长41.6%[17] - 2023年公司毛利显著增长56.7%,达人民币3140万元(2022年:人民币2000万元),毛利率为12.9%(与2022年持平)[17] - 2023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7分,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11分[18] - 2023年公司总收入2.203亿元,较2022年的1.556亿元增长41.6%[21] - 2023年毛利3140万元,较2022年的2000万元增长56.7%,毛利率为12.9%[21] - 2023年公司转亏为盈,拥有人应占溢利150万元,2022年净亏损90万元[2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17分,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0.11分[21] - 2023年底集团总资产12.927亿元,较2022年增加4010万元;总负债1.552亿元,较2022年增加2320万元[42][45] - 2023年底集团权益总额11.375亿元,权益负债比率为8.3%,2022年分别为11.206亿元和8.9%[42][45] - 2023年底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2.358亿元,2022年为12.027亿元[42][45] - 2023年底集团约有89名雇员,薪酬成本总额1290万元,2022年为1300万元[49][5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34][39] 业务拓展与合作 - 2023年公司与成都清数科技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进军人工智能市场[13][15] - 2023年9月公司与成都清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探索加速计算行业市场机会[37] 政策环境相关 - 政府目标到2027年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35年碳排放达峰并稳步下降[19] 管理层变动 - 郭建南于2023年3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月27日获委任为主席,2024年4月12日辞任行政总裁[3][5] - Zhu Duke Li于2024年4月12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3][5] - 潘嫦于2023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3][5] - 蒋鑫于2023年11月27日辞任执行董事[3][5] - 2023年公司管理层变动,蒋鑫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郭建南任主席,潘嫦任执行董事[38] - 范亚军于2023年3月1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蒋鑫于2023年11月27日辞任相关职务[72][74] - 郭建南、潘嫦和Zhu Duke Li分别于2023年3月16日、11月27日和2024年4月12日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董事责任[78][81] - 2023年11月27日起郭建南兼任主席和行政总裁,偏离守则C.2.1条;2024年4月12日郭建南辞任行政总裁,公司合规[79][80] - 郭建南自2023年11月27日起兼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2024年4月12日辞任行政总裁,Zhu Duke Li先生接任[82][83] - 2023年3月16日郭建南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同日范亚军辞任非执行董事[112] - 2023年11月27日潘嫦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同日蒋鑫辞任执行董事[1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环保产品和设备销售贡献收入2.203亿元,占总收入100%,2022年为1.556亿元,占比100%[35] - 2023年公司完成7个水处理项目和4个烟气处理项目[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有3个在手项目,待完成工作总值约1.991亿元(含税),预计2024年底完成[36] - 2023年环保产品及设备销售贡献收入2.203亿元,占总收入100%,2022年为1.556亿元[40] - 2023年完成7个水处理项目及4个烟气处理项目,年底手头有3个项目,待完成工程总值约1.991亿元[40] 集团财务状况其他方面 - 2023年底集团无任何外币银行负债、外汇合同等对冲用途金融衍生工具[43][46] - 2023年底集团无采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承担[44][47] - 2023年底集团无资产抵押[48][50]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致力于以崇高道德标准运营业务,维持及建立完善企业管治常规[54][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除C.2.1、C.5.1、F.2.2和D.2.5条外[60][62] - 公司采用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的证券买卖守则,董事和雇员2023年均遵守该守则[64][65][66][69]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1][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84][90] - 公司已设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2023年全体董事完成评估,结果满意[86][89][91] - 公司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委任书获委任,可经一方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另一方终止[93][99] - 根据公司章程,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所有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4][99] - 董事会承担领导及控制公司职责,负责制定策略、监督运营和财务表现等[95][96][1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监管报告高标准,提供独立判断[97][100] - 董事会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执行决策和日常运营管理职责委托给管理层[102] - 公司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安排了责任险,并每年审查[103] - 2023年为全体董事提供了包括法律法规更新的阅读材料[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向全体董事提供包括法律及监管更新的相关阅读材料[109]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已刊登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13][11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树新为主席,2023年举行两次会议并与外部核数师会面两次[115][117][118][120] - 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学政为主席,2023年举行一次会议[119][121][125]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核及建议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架构及待遇[124][126] - 薪酬为零至100万港元的有2人,150.001万至200万港元的有1人[127]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1次会议[134]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目标,至少1名成员为女性[14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目标,至少40%的成员为非执行董事或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目标,至少三分之一的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目标,至少1名成员取得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14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目标,至少15%的成员在其专攻行业有3年以上经验[145]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目标,至少1名成员具备中国相关工作经验[145] - 公司重视集团所有层面的性别多元化[146] - 董事会女性董事占比20%(1名),男性董事占比80%(4名)[147] - 高级管理层女性占比0%(0名),男性占比100%(3名)[147] - 其他雇员女性占比25.6%(21名),男性占比74.4%(61名)[147] - 全体员工女性占比23.6%(21名),男性占比76.4%(68名)[147] - 董事会已达成委聘至少20%女性董事及25.6%女性雇员的目标[147][1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组成无变动[161][164] - 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所载的职能[162][165] - 2023年董事会已检讨公司多项政策、合规情况及报告披露情况[163][165] - 董事提名政策规定了提名新董事和重选董事的程序[154][155][156][157][158][159] - 董事提名政策评估候选人的准则包括品格、资格、多元化等方面[161][164][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9次会议,多数董事积极参与[172][175] - 郭建南出席董事会会议4/8次、审计委员会会议0/0次、提名委员会会议0/0次、股东大会1/1次[169] - 潘嫦出席董事会会议2/2次,未参与审计、薪酬、提名委员会会议和股东大会[169] - 蒋鑫出席董事会会议5/7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未出席股东大会[169] - 范亚军出席董事会会议1/1次,未参与其他委员会会议和股东大会[169] - 陈学政出席董事会会议8/9次、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未出席股东大会[169] - 胡建军出席董事会会议7/9次、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未出席股东大会[169] - 梁树新出席董事会会议8/9次、审计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股东大会1/1次[169] 合规与风险管理 - 2023年公司定期开展反腐培训和简报,无贿赂和腐败违规案例[189]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183][185] - 公司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表,除采用修订准则等外,一致采用及应用适当会计政策[192][1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定期为所有雇员举办反贪污培训及简报会,并无贿赂及贪污的不合规案例[193] - 董事不知悉可能令公司按持续基准经营能力受质疑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97][198] 审计费用相关 - 2023年审核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143万港元[200] - 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账目审阅已付/应付费用为43万港元[200] - 初步业绩公告商定执行程序已付/应付费用为5万港元[200] - 2023年外聘核数师已付/应付费用总计191万港元[200]
泛亚环保(00556) - 2023 - 年度财报